王朝伪皇帝-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涛没动,只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我叹了口气:“唉,朕明白,你去传旨吧。许仕勤,你跟朕到正阳门去。”来到黑沉沉的正阳门,这里的侍卫因为陈淼和孙幽兰在外头,所以没敢关门,只是将宫门留了条缝虚掩着,我走到门前,听见门外陈淼正絮絮的说着什么,却没听见孙幽兰的声音。“皇上!”孙幽兰见我出现,发出了一声充满希望的呼喊。“陈淼,你敢抗旨?”我没理孙幽兰,面向陈淼说道,“朕让你送孙幽兰回府,你为何还让她在这里?”“皇上,这不怪陈淼,是奴婢不肯回去的。皇上,奴婢求您了!”孙幽兰倔强的说道。“你什么也不必说,孙起良所犯何罪,应当如何处置,自有律条管着,朕绝不能因其私而废公。你回去吧,不要在这里让人看笑话,辱了大汉的体统。”我这话说的够软了,可孙幽兰依然不肯离去:“皇上,奴婢是罪臣之女,不敢奢望皇后的高位。奴婢只求皇上能法外开恩,让父亲洗雪耻辱。皇上若能缓这一步,奴婢愿与父亲一起赴死,以谢圣恩。”赴死赴死!为什么一说就是死呢?孙起良卤莽行事,连累了那么多条人命,要是按律当斩,那是活该。可你孙幽兰这样说让我怎么办,难道我真的让你跟着去死?这时七王和徐征涛走了出来,他们没敢靠太近,只是站在较远处静静的听着。“陈淼,你快送孙幽兰回去。”我厉声吼道。陈淼没吭声,一咬牙也跪下了。“你……你也要抗旨不成?”我怒道。陈淼磕了个头:“皇上,臣不敢抗旨,臣只是为皇上可惜。”“可惜什么?”陈淼抗声说道:“皇上,孙起良兵败损兵折将,依律本应当斩。可是皇上,为何当日西北匪乱镇西将军黄昭信打了败仗您可以法外施恩,让他戴罪立功。现在却对孙起良如此决绝?莫非您如此重惩孙起良只是因为要避嫌吗?皇上,臣不过是个小小侍卫,但跟着皇上这么长时间却知道皇上是个重才识才的明君,皇上要仅仅因为避嫌便杀了孙起良,致使西川无大将,臣以为此举不智。实在不像圣君所为。”“混帐东西。哪有你这么跟皇上说话的?”七王这时走了过来解围道,“还请皇上看在老臣的薄面上宽恕陈淼的妄语。”“陈淼,你口口声声说了解朕,那朕问你,你可知道当初朕为什么宽恕黄昭信?”我冷冷的向陈淼说道,“那是因为黄昭信虽败,却没损失人马,可以在瞬间转局,朕若临阵换将,西北大乱必起。可孙起良做的这是什么?贪功冒进,将三万精锐就这么丢在了吐蕃,他如此作为对大汉是什么影响,你明不明白?”“皇上说孙起良将三万精锐丢在了吐蕃,臣不敢附议。”陈淼不依不饶的说道,“这三万人为何会丢在吐蕃?孙起良一向带军严明,这是满朝都知道的,臣当日在他帐下听命身有体会。孙起良对待部下犹如手足,但发下军命却是令如山倒,因此无人敢于抗命,这并非大家怕他,实在是因为将士们敬他重他,只要他一声令下,将士们战死沙场也情愿。皇上,您想一想,那三万人为保主帅和同袍撤退,宁愿陷入必死之地也要拖住吐蕃人,这正是孙起良治军之能的表现,现在那三万人殒命吐蕃,皇上再杀了他们敬重的主帅,这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如何瞑目?皇上还请三思!”“皇上,陈淼所言虽是不敬,但却有他的道理。损兵过巨再斩良将,实在是大忌。”七王也劝道。孙起良是有能力的,但他太过自信了,所以才会有了这次不该失败的失败,真是教训。我看着七王、陈淼,还有跪在地上低声抽泣的孙幽兰,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第六十七章动作
孙幽兰最终还是被我强行撵回家了。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突然的事件足以改变人的整个想法。通过孙起良一事,我发现自己是在搞平衡中迷失了自我,在以现代人的思维考虑古代事中使自己渐渐被架空起来,正是因为这样,那些被我重用的人现在看来并非就像想象中的那么忠心耿耿了。之所以这样想,一方面是因为孙起良一事,另一方面还包括孙起良的外甥李栋那件事,也就是说,不论皇帝是怎么想的,大臣们总是在按照自己一贯的作风行事,这可以美其名曰为“社稷为上”,这种想法和做法足以将皇帝边缘化,正如明朝的某位皇帝二十多年没临朝、没见过大臣,朝廷依然在按部就班的运行,并没有出现什么波动一样。这也算封建社会末期一种社会变化吧。而我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做的就是加强皇权,使整个朝廷都只围绕着我的指挥棒转,没人敢于与我对抗,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那种一潭死水渐渐渗入泥沙,最终干涸的宿命。这样做感觉上有点像朱元璋废除丞相和雍正设立军机处那样的逆流而动,但却是没有办法的事。具体到我的几个议事大臣:七王看似忠心耿耿,并且他自己应该也是这样做的,但他的忠心耿耿更多的是在维护他赖以生存的传统次序,而其他几个人,曾楚卿、方明德等等虽然有能力,但他们固守的是尽可能多的保护自己并带有“士大夫”的那种敢于抗命以留清名的思想,如果皇帝做的“对”(符合他们那种所谓的明君作为),那他们就全力支持,如果做的“不对”,那他们就得苦苦劝阻,甚至明里暗里的进行抵制,以使事件发展按照他们的想法“正常发展”,这看似民主思想的萌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所谓“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我既然坐在皇帝的位置,那就必须剥夺他们的这种“自由”。第二天我把刘有光招进了御书房,专门问了他孙起良罪名在律法里应当怎样处置。刘有光有点为难,以他谨小慎微的性格,在不能把握我想法的情况下,自然要先弄清我是怎么想的:“皇上,这事要说起来也没有固定的章程可循,将军败阵如何处置要看其败的如何。以前些日子黄昭信的事来说,皇上让他戴罪立功,最终转败为胜,这便说不上什么罪名。不过……不过孙起良损兵三万,这事确实也太大了些!”没有固定章程可循,这很好,我要的就是这种“自由裁量权”,要不然什么事都定好了章程,我还有什么动作可做,只管死心塌地的按章办事就是了。“好,这事三司就不用参与了,朕会考虑对孙起良的处置。”我打发走了刘有光。五天以后,孙起良坐着囚车颠簸回了京城,第一个要求就是面圣请罪。孙起良啊,你给我惹的乱子够大了,如果现在还顺着你的意思,那我成什么了?面对兵部和刑部的联合奏报,我所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一甩手将孙起良的请罪折扔了下去:“他有什么罪可请?先把他关入天牢,等朕有了工夫再收拾他!”我的这个不明朗态度弄的站在殿下的群臣都是不明所以,只相互交换了个眼色便都低下了头,免得自己在我的气头上替孙起良做了替罪羊。我以冷冷的目光向下看了一会儿,等朝堂里的压抑气氛已经很足的时候才说道:“现在滇黔各镇已有五万余众补到了西川,西川暂时应该无忧,不过要想再对康边白利部形成绝对优势已是不可能,这都是孙起良这个混帐急功冒进的结果。如何处置孙起良朕还在考虑之中,暂时可以放一放,就让他在天牢里好好冷静冷静,也好明白这西川的事并不是他认为怎样就可以怎样的。唉,不提他了。西川的事不能就这样烂下去,朕已将西川守备使卓乾易升为西川总镇都督,让他节制西川各部,同时与白利部议和,以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使吐蕃人不再蚕食西川土地便罢了。众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主意,一并说出来吧。”殿下群臣半晌没人吭声,最后还是七王爷为了避免尴尬,走出朝班奏道:“皇上圣明,不过吐蕃事已成这样,朝廷虽与他们议和,但却不能使他们得寸进尺,也像金国那样乱要岁币。”“这是自然。”我点了点头道,“朕已经考虑好了,吐蕃各部如今内乱不断,白利部虽然使诡计败了孙起良,但它自己也是损失惨重,况且西边还有藏巴汗丹迥旺布盯着他们,要不是有西蒙古卫拉特部在,只怕白利部便在孙起良和丹迥旺布的夹攻下全军覆没了。咱们现在不能再行远交近攻与丹迥旺布结盟之法,必须扶持白利部与丹迥旺布长期对抗下去,只有这样西川才能有时间修养调整。白利部现在是有求于我们的,自然不敢过于张狂,与他们议和正是时候。”“皇上圣明!”群臣这时总算说了句人话。该说军队的正事了,要不然那句“有枪就是草头王”就成空话了。“兵部,龙虎精兵这些日子练的怎么样了?”史景隆出班奏道:“皇上,各营龙虎精兵已初见成效,若是放到边关,绝对是无坚不摧的。”“这话只怕说的早了。”我挥手让史景隆退回了朝班,“朕编练龙虎精兵不是为了扎花架子好看的。以后自然要用到边关,所谓用兵一时需练兵千日,朕看每营各自让龙虎精兵与其他兵士一起练难免消磨了他们的斗志。这样吧,以后各营的龙虎精兵就在一起练,也好比比哪个营的人更好,若是优胜的,朕要给予那营将领赏赐,各位大将军,你们看如何啊?”武臣班里京军各营指挥使、都督一起走了出来躬身禀道:“谢皇上隆恩,臣等定当不负皇上重望。”你们没意见就好,我点点头道:“很好,你们都有这心思朕便放心了。不过这两万五千人的龙虎精兵不是个小数,须有个大场子练兵才可。你们谁的营里可以安排下?”马树华走了出来:“皇上,臣中军营在京军各营中营盘最大,北边校军场至今未曾用过。”马树华这是受我指使说的,我已经准备让他来统领未来龙虎精兵营。“很好,马树华,那就让你吃点亏,将龙虎精兵的演练设在你营中。噢,既然你已经吃亏,那朕也便不让别人再受委屈,你就受累将精兵合练的事统管起来。当然了,你也不要怪朕专门累你,朕只是让你统管,至于具体练兵还得让各营龙虎精兵将军管。至于其他营都督,你们不要觉着把这练兵的苦差丢了就万事大吉。朕命你们每三日必须到中军营去监督练兵。你们不许抗旨!”马树华听我说完,马上抢先说道:“臣领旨,臣不敢称累,能为皇上和各位将军做点事,这是臣中军营应当应分的。”马树华这样说了,其他将领自然没什么话可说,再说回来,我也没说将龙虎军的所有大权都交给马树华,只是让马树华代为管理练兵。他们还能挑出什么理来?于是一个个躬身说道:“臣等遵旨,臣等定当按皇上吩咐办差。”很好,这是龙虎营走出的第一步,只要将龙虎精兵全部捏在一起变成我的铁拳,看谁还敢搞什么“民主自由”思想。噢,我这样想是不是有点太专制了。
第六十八章议和
孙起良的命运最后竟然戏剧性的与他的敌人康边白利部连在了一起,白利部在与大汉议和中想依靠胜利余威迫使大汉做出让步,他们提出三个要求,一个是大汉迁走与康边接壤十里内的汉人百姓,说什么这样可以避免汉蕃两族的相互仇杀,第二个是白利部向大汉“称臣”,大汉每年向白利部“赐”银二十万两,以弥补其地被孙起良破坏形成的巨大损失,第三个就和孙起良有关系了,白利土司顿月多吉亲自提出要求,说孙起良是吐蕃人的大仇,大汉要想让白利部诚心“归顺”,那就得先杀了孙起良以表诚心,不然的话,白利部将联合康边各部对西川进行永无休止的骚扰。双方将条件一一列出准备开始讨价还价之前,西川总镇都督卓乾易将白利部开列的条件写折子呈进了御书房。“白利部当真是无耻之极。”我看完奏折冷笑了一声,接着把奏章转给了七王爷看,“他们以为自己还有讨价还价的本钱?”“皇上,白利部这是口口见血啊。”七王爷用手指点着奏章上的文字说道,“空地,陪钱,杀将。这三项不论哪项答应了他们,最终都是大汉吃亏,而且还会堕了威名。臣看这三项一项都不可答应。”“哼,空地赔钱杀将,白利部作的倒是好打算!”我向兵部左侍郎史景隆吩咐道,“你马上行文卓乾易,让他怒斥顿月多吉痴心妄想,告诉他,大汉与他们议和乃是不希望吐蕃人再受无妄之灾,并非不可再战。白利部才几个番蛮?大汉光在西川便有精兵十万,若是顿月多吉再有妄想,朕挥兵西进,不日即可使他绝了种,看他还有没有命再提什么要求!”“遵旨。”史景隆答应了一声,但又说道,“皇上,这么说是不是言辞太激烈了些?似乎不大利于议和。咱们固然不怕顿月多吉,但既已议和,还是少出支节的好。”“哎呀,史大人,你小心的太过了,番蛮的火暴性子就得靠威吓压制,若是文绉绉的只会让他们看不起。”曾楚卿接着史景隆的话道,“皇上这样说自然是有打算的。顿月多吉为何敢这么大口气?这并非他有这个实力,实在是他的贼胆要比实力大上千倍。他这么狮子大开口,咱们只要为了免伤和气通融了一点,那他就是赚的,史大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挥手止住了曾楚卿,接着对史景隆说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要是不给他们点好处,这议和是议不出什么的。不过‘空地赔钱杀将’这三项绝不能答应,特别是‘杀将’这一项,本来顿月多吉不提这事,朕还真有杀了孙起良的心,不过现在绝不可这样做了,不然的话,西川谁还敢为国效力?这样吧,卓乾易可以给顿月多吉这几项好处,其一,康边与西川的互市可以继续并且扩大,并且不收吐蕃人的税银。其二,如果藏巴汗丹迥旺布攻打白利部,大汉保持中立,不会从后予以夹击,并且只要顿月多吉不支的情况下向提出请求予以物资帮助,大汉将不遗余力予以支持,绝不会使他白利部亡在藏巴汗手下。就这两条,如果顿月多吉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这两条好处的分量,若是在胡搅蛮缠,当真就是找死了。”七王爷解释似的对史景隆说道:“皇上这两条好处一个使白利部有物可用,一个使他们解除了与藏巴汗争斗中的后顾之忧,虽然顿月多吉可能明白皇上这样做是为了使他陷在与藏巴汗的争斗中出不来,但藏巴汗绝不会给他这个考虑的时间,因此顿月多吉不敢不答应。”“是是,皇上圣明,臣茅塞顿开。这就去知会卓乾易,让他依皇上的旨意狠狠训斥顿月多吉。”史景隆说完走了出去。“皇上。”左督御使刘有光等史景隆走后小声问道,“皇上说不杀孙起良,可孙起良已在天牢中关了半个月,朝中颇有私下议论之声。孙起良如何处置还请皇上示下,也好给安下众臣的心来。”我向后靠了靠,略一思考道:“孙起良嘛——你们告诉他,朕不杀他乃是做个吐蕃人看的,并非就原谅了他的罪过。哼,还世袭承光伯,这事让他想也不用想了。另外先免去他特进光禄大夫的荣衔,就让他继续在天牢中反省,朕过些时日自会去‘关照’他,让他好好等着就是了。”我已经连续半个月没对孙起良的事发谕旨了,一直让他在天牢里蹲着,这不免让大臣们犯嘀咕,对我将来如何处置孙起良越来越有兴趣。说真的现在我还不能急着处置孙起良,之所以把他关在天牢里迟迟不做处置,这一方面是为了冷处理,不使他成为一枚重型炸弹,在朝中引起轰然巨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磨一磨孙起良的性子,让他这个从来就不知道失败滋味怎么样的人好好的把这次失败的教训条分缕析的记在脑子深处,以便以后不再出现轻敌冒进的错误,当然了,这都是长远打算,最近年把两年我是不可能再起用他了。几个大臣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的交换着眼色,最后礼部尚书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