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

第232章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232章

小说: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栈胤讲盼埂

这七道分别是,贯穿东北群山和信浓群山的天下第一道东山道,驻兵多由东北和甲府等地招募,人数两万五千,名唤踏山越军,大将为镇东都督。贯穿越后,越中,北陆,直达越前的北陆道,驻兵多由上杉氏雉刀兵为核心,配合真田氏六文钱辅助,人数两万,名唤临海军,大将为镇北都督。世人耳熟能详的,经过扩建,贯穿关东全境的东海道,驻兵由孟氏嫡系,北宁军,天龙军,五色军等组成,军力最为上乘,齐备铁炮,大炮,弓弩,长枪,太刀,战马,屯于名古屋城,设立左卫右卫两大营,除此外还吸收各地兵源中最佳者,总数七万人,名唤京师近卫军,大将为殿前马步兵总督使。以京都为分割线,其左即为西国,细川氏,宇喜多氏,毛利氏的旧国,按照南北,将长条国土分为两道,北面山**,南面山阳道,暂定由加藤嘉明原部署和细川忠兴原部署,选拔优秀者从军,一路向北驻扎,一路向南,各有一万五千人,名唤望海军和靠山军,大将为镇国都督,镇军都督。贯穿整个四国岛的南海道,驻兵多由海军中优秀陆战者和原立花氏,长宗我部氏等浪人组成,共计八千人,名唤定海军,大将镇南都督。贯穿整个九州岛的西海道,暂定由未来肥后军和萨摩军组建一支部队,人员在一万五千到两万五千上下,名唤虎神军,大将镇西都督。孟家自此收编天下军队和浪人,日本一千九百万人口,拥军十七万左右,比之大明一亿三千多万人口,驻军八十万,已经算极尽人之能事矣。

正四位文职八席,武职三席,文职分别是都东北全州查办,都北陆全州查办,都关东全州查办,都京畿全州查办,都四国全州查办,都东海全州查办,都九州全州查办,虾夷巡检使,武职分别是左近卫大将,右近卫大将,负责提点左右二卫兵马,并重点操练,官兵巡检绩效都使,负责巡查天下各地军团操练和军备情况,隶属于兵部,和兵部大辅一样,是八省中唯一大辅之外的属部副手。

从四位文职十一席,武职七席,文职分别是卫戍巡防副都管,式部大辅,民部大辅,治部大辅,兵部大辅,刑部大辅,大藏大辅,宫内大辅,内廷学祭酒(皇家大学校长,非常重要的职务),左督察府长官左京大夫(负责督察八省行为,向王爵报奏检举),右督察府长官右京大夫(负责督察各地州县施政,向王爵报奏检举),武职分别是安东都督,安北都督,殿前马步兵副兵官,安国都督,安军都督,安南都督,安西都督。

正五位文职三十席,武职二十八席,分别是二十八州文官武官。另有文职内廷学掌廷(皇家大学常务副校长)和中书掌印大臣,所谓掌印大臣,便相当于副宰相,执笔之后无印信不得实施,虽然官阶和中书执笔大臣相差甚远,然位轻权重,恰恰好无法兴风作浪,却又制衡了执笔大臣的权力。这之外还有从从五位到正七位几百个官职,比如八省少辅,平北都督,平西都督等七军牙将,还有六十六县县官,各道督察,各省主事,以及世子府一应讲师和侍卫等,孟昭德与山下政文,阿倍秀明苦心安排,才算划分清楚权力结构,并妥善安排了数百名各地大名臣僚,不至于失业。

当庭,孟昭德又立即任命了官员安排,下等官吏和中等官吏不计,上等的为如下人士,世子孟宪文领征夷大将军,定国公阿倍秀明领中书执笔大臣,曳马县侯山下政文领臧库检阅使,冈崎县侯增田长盛领中书掌印大臣,米泽县侯孟宪平领内务卿,岐阜县侯孟宪杰领卫戍巡防都提调,安国公藤堂高虎领式部正官,护国公细川忠兴领民部正官,兴国公上杉景胜领治部正官,辅国公真田昌幸领兵部正官,金伬县侯前田利长领刑部正官,江之岛玄一领大藏正官,板仓胜重领宫内正官,安乐侯竹中重门领内廷学祭酒,长忠侯尼子义忠领京师近卫军殿前马步兵总督使,濑户长治领左近卫大将,天野长兴领右近卫大将,仙台县侯直江兼续领踏山军镇东都督,小谷县侯浅井辉政领临海军镇北都督,天野正定领望海军镇国都督,冈山县侯加藤嘉明领靠山军镇军都督,阿部定秀领定海军镇南都督,山下奉龙领虎神军镇西都督,安东隆盛领官兵巡检绩效都使,以心崇伝领左京大夫,天草时秀领右京大夫。

如此大会全部结束,与会者皆大欢喜,虽然孟昭德袭领王爵,可大封群臣,五人为公,十二人封侯,剩下的再次也为县令一级,掌管往日一国,虽只有一城居住,可也贵为国主之广阔,不过独缺世袭罔替而已,想想从来没当过国主城主,现在陡然而富,还不知足么!于是齐齐拜别孟昭德,口称王驾千岁,或者转回名古屋城,或者往各地上任去了。1月10日,孟昭德将幕府政令速速递交天皇御览,并随之附上自己的决定,五个国公商议后,按照一字一意为历代王驾请封,因当年年号为庆长,孟昭德有匡扶社稷,拯救万民,振兴国家之才,所以孟氏幕府第一任督主孟昭德,从此便被人成为兴庆王又源氏宗族长者孟昭德领太政大臣殿上人。

第一百七十回两位公子博弈

时间2012…5…816:41:00:8538

幕府定鼎天下,划分格局,任命官吏,整合军队,迁移豪族富户,收缴权柄,国之气象为之一新,这些都和天皇还有公卿无关,他们没做任何事,也不想做任何事,就是在孟昭德的使者,治部省治部正官兴国公上杉景胜面奏智仁亲王的时候,他都哈欠连天,听也不想听完,直到孟昭德称兴庆王这个消息传入他耳中的时候,他才张大了嘴巴,脸涨得通红,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上杉景胜忠于孟昭德,可也不想一个亲王被自己噎死,忙关切的问道,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需要传令医馆么?

憋了许久,智仁亲王才缓过劲来,他涵养很好,而且和孟昭德几次对阵,已经被他折磨的怵了,总被占走太多太多便宜,所以发火不再是第一选择,和孟昭德打交道只能以退为进,步步小心,不然不知道就掉入什么陷阱里,于是他温和的问道,“君为王者?孰人任命?亲王乎?郡王乎?以何立于宗庙之内?”他以为这些软刀子必能杀退上杉景胜,哪知道来前,阿倍秀明早就告知上杉景胜各方细节,比如智仁亲王会如何刁难等等,上杉景胜一路上思想应对之策,现在已经滴水不漏,见智仁亲王询问,他就答道,“任命者,遵循太阁与大明谈判之细则,得天皇陛下亲自谕旨允许,大明朝内阁拟票受封,不敢辞,所以为王,亲王者,郡王者,每年皆食俸禄,俸禄出于幕府,而兴庆王为幕府执掌,便是以此立于宗庙之内,实无其他,乃功绩入庙是也,另兴庆王不食俸禄,反而照料亲王,郡王者起居用度,实在二王之上,居于天皇之下,不知如此是否妥当?”

智仁亲王没料到上杉景胜对答如流,一时语塞,结结巴巴道妥当妥当,最后又想出一条,问道,“那。。。那兴庆王掌管幕府,又置大将军和太政大臣于何地,太政者,摄政关白者,皆照护天皇陛下,待年长时还政,难道兴庆王也有此意?”上杉景胜笑而答道,“此言差矣,本国自古以来,亲王执政,领关白者不计其数,兴庆王贵为上等王,领太政有何不可,何来置于何地之说?且幕府代行天下政务,兴庆王以王爵之身统领幕府,等于亲王掌国,不比大名乱政来的好多了么?再说照料之语,此番下臣进京,带来钱财百万,物资三百车,扩建修缮皇宫,不正是照料天皇起居而来?今日天下大定,兴庆王操劳国事,如此英武尚且不敢说顺风顺水,天皇陛下神之子嗣,安居王京,正乃高高在上,保佑众生之时,何来还政一说,若还之,兴庆王退隐,何人掌兵,何人执政,公卿四十年不出京都,知兵否?”

智仁亲王又被将了一军,嘟嘟囔囔不知进退,上杉景胜见状劝道,“天下百姓以兴庆王为百官之首,天皇为神器后人,相安无事,国之大幸也,且兴庆王侍上淳厚,刚刚开创幕府,便挤出仅有的物资,修缮扩建皇宫,如此还不见忠心么?王京如今归于皇族统治,兴庆王一不派官,二不驻兵,亲王何不乘此良机,和兴庆王修好,许给他信任支持,世上事瞬息万变,与其强吞天下而不可得,何不抓住眼前王京一处,以待时变?”智仁亲王听罢如醍醐灌顶,大喜过望,真当上杉景胜是个忠臣了,尤其是等待时变和抓住地盘,更让他心生向往,若是真能如此,早晚说不定恢复皇权掌国,自己能青史留名呢!

智仁亲王好一阵赞许上杉景胜后,第二日就入宫向天皇汇报,天皇也很高兴,虽然对于孟昭德这个外人觐封王位很是恶心,可也只能权宜用计,暂时忍耐,将孟昭德上奏之事百般嘉许,传召天下,从此幕府新政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可惜两人却不想想,上杉景胜是谁,用京都公卿的话说“没教养,土包子,活生生的纰漏之人”,而且这是评价信长公的,连如日中天的信长公都被他们鄙视,看做乡下佬,那权势还不如信长公的上杉景胜还能受他们待见么,这样的主子,上杉景胜是恨得咬牙切齿,帮他们设法?上杉景胜只会效忠于为自己争得国公爵位的孟昭德一人而已!

可惜天皇和众家公卿不知道,他们被蒙在鼓里,乐呵呵的等着住新房子,直到两年后,新皇宫,或者说皇城彻底竣工,他们才恍然大悟,上杉景胜当年力劝他们同意孟昭德的敕封,还有早早修缮皇城是为了什么!在新皇城中,除了原有设施增大扩建,同时又多出百间闲房外,竟然还多了一个衙门,这个衙门叫做宫内省行衙驿站!名义上这是宫内省为了方便伺候天皇,尽早在京师(名古屋)得知皇宫需要什么,而建立的全天无休值班快马信使站,实际上是一个颇大的军营,并且驻军一千!可当智仁亲王恼羞成怒,质问宫内省行衙驿站驿丞之时,那个年轻人硬生生的答道,这些人都是驿卒,并非军士!看着孟昭德这个兴庆王把军队都驻扎到皇城里来了,智仁亲王无奈的长叹口气,孟昭德啊孟昭德,我这辈子真的斗不过你啊,你真是名不虚传,只希望你真如传颂那样仁德厚重,不要欺凌皇室才好啊!好在孟昭德除了变向驻军王京监视天皇之外,每年上贡从不间断,出使请安也不缺礼数,天皇和亲王这才作罢,不提此事了。至于那位敢于顶撞亲王的驿丞,正是当年内廷学第一批学生,三人中文科之土岐俊丰,此时从内廷学调出,开始了他略显粗俗,彪悍直爽,雷厉风行的政治人生!

转说此时的名古屋城,作为幕府中枢,天下的京师,七万近卫军分两卫驻屯,内城左大臣府多年来不断改进增筑,此时已经名副其实,为天下中枢之中枢,可以和当年北宋开封古都皇城相比,五大国公府落城当日,内城也正式“挂牌”,更名为王宫宫城,与天皇御所在名分上分庭抗礼,孟昭德本着他唐人不可磨灭的皇权尊贵习性,终于把幕府这个日本千百年来只是代言人的角色,上升到了摄政的角度,好在日本近两千万人口,开化极为贫乏,对天皇血脉上天神授,趸信不疑,孟昭德这才按下了最后一点打算,没有做出那个中国常见,日本却从未发生过的举动。

3月初1,孟昭德照例接见了各地督抚(天下八大都查办),听他们汇报了各地推行新政,改革的进展,下午,孟昭德照例赐宴,由孟宪文和阿倍秀明作陪吃酒,自己则打马出了王宫,去东城,因为把左大臣府(内城)升格后,原家老宅邸,现任两府(二官即为两府,左府掌文政,中书执笔大臣,右府掌武功,征夷大将军)八省官员住宅就不宜再安置于内城附近(怕造反,皇城一般都和官员宅邸离得很远很远,参看北京旧日地图),所以孟昭德拨下重金,将他们全部拆迁,移居西城,东城,南城各地,将各地布置的军营收归左右二卫所有,统统放在北城王宫各道驻扎,这才放心。

骑马行到东城一带后,孟昭德展开花名册,知道这里住的是天草时秀兄弟,天野正定父子,还有大和尚惠隐院,还有正在兴建的征夷大将军府,孟昭德兴马游街,先参观了大将军府的工地,看了看进展,日落西山腹中饥饿后,便朝着最近的右京大夫天草时秀府赶去,打算蹭属下一杯酒吃。听说兴庆王千岁驾临,天草时秀忙率领全家老小,妻眷,反正只要在京城的都出来迎接,孟昭德马上笑了笑,抬手示意他们平身后,就翻身下马,由天草时秀引领,进入天草府邸,酒席宴上,孟昭德一是心情好,二是确实饿了,多吃了几杯,和天草时秀便拉开家常。

孟昭德首先问道,“大夫今年也有四十了吧?”天草时秀忙答道,“属下四十有一,王上竟然这也知晓,实在是。。。实在是令属下感激不已,感激不已。”孟昭德笑着点了点头道,“人说老来得子,大幸,大幸,如今大夫官声民望皆不俗,手下言官雷厉风行,我大日本肃清吏治,风气一新,将来必载入史册留名,是该考虑个人的问题了,是吧?”天草时秀一愣,不明孟昭德所说何意,结巴了一下方才回道,“这。。。莫非是近日新娶侧室之事?没叫王上知晓,属下死罪,死罪。”孟昭德呵呵笑道,“哎,男子汉大丈夫,正常事,何来死罪一说,大夫四十有一,自然要为天草氏争取后世血脉,纳妾都是平常,不足论,宵小之辈进言,孤王都若信了,岂不朝纲震动,人人自危,今日孤王来,就是要说与大夫听,日后有所流言,也不必畏惧,孤王金口玉言,亲自许你此事可以。”

天草时秀忙跪地谢恩,并命家人将新纳侧室叫来,参拜兴庆王,孟昭德仔细端详那位少女,看似十五六岁年纪,生的眉清目秀,身材倒还上佳,赞许的点了点头道,“好!美人坯子,将来生出孩子,也一定是个俊秀少年啊,大夫,好眼光,你早日得到子嗣,孤王就好敕封他继承香火了。”天草时秀闻言,感动的几乎要哭出来了,磕头不止,半晌后才抬头呜咽道,“天恩浩荡!天恩浩荡!王上之恩,属下万死不能一报啊!”孟昭德笑了笑,挥挥手让那女子退下,却不知若他明了这女子就是日后差点毁掉自己后代江山的魔王之母,又否会放过她呢。天草时秀的侧室退下后,孟昭德转而沉面,叹口气道,“大夫啊,孤王有个心事,要和你说说。”天草时秀忙坐正身子,擦干眼泪和汗水,小心的挪动到孟昭德身边,低声道,“请王上吩咐,为孟氏的事情,属下什么也做得!”

孟昭德嗯了一声,若有所思的说道,“八畿二十八州六十六县,都是氏族举荐,村上一吉老了,上书致仕,孤王要准的时候,又来一封信,说他是田中家的老人了,问能不能举荐他儿子替父担任出羽县巡检使,孤王不答应的话,想想萍乡侯(田中旭一),当年追随孤王,南征北战,后来又战死沙场,留下的养子忠心不二,孤王要他罔替侯爵,他也推辞不要,说自己去赚,赚不到这份功劳,就不接了,哼哼,孤王得了他好大一个面子,现在便要还了,不还说不过去,可要是还了,这子子孙孙何时是个头啊!”天草时秀聪明得很,如何听不出孟昭德的口风,忙附和道,“若如此,却不知是孟家天下,还是氏族天下了,王上开科取士,为的就是杜绝氏族扩大,父传子继,日后的王爷管束不得,属下明白怎么做了。”

孟昭德看了天草时秀一眼,冷冷的说道,“你真知道怎么做?”天草时秀点点头道,“安乐侯前几日上书王上,说内廷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