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

第234章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234章

小说: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跎虾蔚热耍颂煜碌谝痪髦耍淙蝗屎瘢赡恼馕恍值苋床灰谎跎显缇涂闯鏊阅悴宦找瓜肴《哉獠攀倍弥倍么蛑浔疽庖彩嵌啪欠种耄粝乱桓隹梢酝潮那仔值芾矗曰故悄蔷浠埃ń桓樱陆凑虿蛔《樱ń桓峙卤萍绷硕樱痈徒惺樱跎现眩粝绿寤岚。 

孟宪文沉默半晌后,方才开口道,“既然我无坏心,不如我拿在手中,将来剩下六军,哪里要用,哪里便交予二弟指挥,一样是个帮手,却不知如何争到这一支人马?”藤堂高虎略一思索后道,“征夷大将军统兵,实在顺理成章,之所以未有定局,除了怕刺激二公子和将军之间再无情谊之外,王上恐怕还担心将军,现在将军不争,王上都是从将军角度考虑,若将军来争,就犯了天不可存二日之忌讳,所以若要争之,二公子会走向何处且不论,当务之急是消除王上对将军争权而引起的反感和防范,这一步做完,便成功一半了!”

孟宪文忙道,“还请老师教我。”藤堂高虎叹口气道,“属下位居八省式部,尚在二公子之下,不足以论短长,虽然形势分析清楚,可无力与之对抗,为今之计,只有三人足以左右大局。”孟宪文问到哪三人,藤堂高虎扳着手指头说道,“文臣之首,左府领班,中书执笔大臣阿倍秀明,军中元老,虽不掌兵权,可其兄余威尚在,财相山下政文(中书执笔大臣,中书掌印大臣,臧库检阅使被称为首相,次相,财相,并称辅国三相),悠悠民口,书笔也可杀人,言官之首以心崇伝。”

孟宪文将之记在心中,略一思索后道,“首相大人从来置身事外,且只对父王忠诚,不会理睬于我,财相乃二弟外族,自家亲事,自然帮助与他,莫非要去求禅师相助?”藤堂高虎答道,“以心崇伝此人,乃乱世兴风作浪之人,天下太平毫无用武之地,他当年在关东搬弄是非,眼光毒辣,王上赏识,这才任命他操纵刀笔吏,杀人无形之间,这样的人莫说不喜欢捡现成的,就是真有心投靠将军,将军也要敬而远之,至于财相,确如将军所说,乃二公子主心骨,拉拢不得,若要取胜,只有求助首相大人,只有他可以一言定鼎局势!”孟宪文叹口气道,“君子坦荡荡,我本无异心,只怕贸然求他,被他以为我用心不良,反而厌恶于我,这还好,若反过头相助二弟,则更加棘手了。”

此时一直未说话的天野正定突然开口道,“不如让属下试试,属下不才,愿意找首相试探一下,若能相助将军,三五日内就可敲定局面,王上也好用心出征九州啊。”孟宪文听罢举棋不定,思索很久之后,方才看向师父藤堂高虎,藤堂高虎一时也吃不准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将,不置可否,最后还是孟宪文笑道,“既然如此,反正也别无良策,不如请大人试试吧,其实我不图什么军权,若要浅井大人回来掌兵最好,只是请大人去和首相说明,别的都好,只要我和二弟相安无事就可,我不要兵权,他也不要,杜绝他胡思乱想,便成了。”天野正定点了点头,记在心里,藤堂高虎又在旁边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大家这才散去,约定天野正定谈完后,再行聚议。

第二日清晨,天野正定便往首相府去见阿倍秀明,等了一个时辰后,阿倍秀明方才在正堂接见他,一见面,阿倍秀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取出公文道,“你看看,一天到头看不完的公文,耽误了很多时间,让镇国都督久候了。”天野正定忙鞠躬答道,“末将不敢,是末将唐突,骚扰了首相大人办公,实在不好意思的很啊。”阿倍秀明呵呵发笑,请天野正定坐下,自己也在对面坐下,这才问道,“镇国都督今日造访,不知有何要事?莫非将军殿下搬将出来,是和秀明做说客的?”

天野正定一愣,继而释然,阿倍秀明堪称聪慧少有人能及,什么事情看不透呢,他猜中这很正常,于是也不遮不掩,开门见山道,“将军确实提到首相乃国之辅弼,任何事都需要和首相商议方能执行,不过今日前来,却是末将自己请缨,将军料到首相只管国务,不愿牵扯私事,本是不打算派任何人来的。”阿倍秀明哦了一声,笑着问道,“既然如此,请问镇国都督为何还是来了?”天野正定忙回道,“虽上差无意,可做下属的岂能不为国事分忧,请问首相大人,治世太平,若有子嗣争权,兵戎相见,是好事么?”

阿倍秀明摇摇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斗乃人之天性,避免不了可还是应该尽量控制,有机会独大一家,另一家就不能起事,这才是上策,坐看两家平起平坐,最后争得你死我活,要是动了刀兵,就更可怕了,反正遭殃的都是百姓。”天野正定点点头道,“首相大人明鉴,末将一平凡之人,不懂说甚么好听的话,其实为将军说几句话,也是末将深信嫡长尊贵,维护王上旨意,不敢在储君之外更动什么心思,这才贸然上门恳求,望首相大人看在嫡长之礼,为将军说几句话,不要让兵权错投别家,闹得臣强主弱,天下不宁,王上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江山,不可遭此变故啊。”

阿倍秀明一待天野正定说完,立刻接道,“国之储君亲掌兵权,还要国君何用?卫戍不掌卫戍军,又要卫戍何用?一母所生之子,互相提防争权,又至亲情何地?手心手背都是肉,亲疏哪家?镇国都督,请问这些你想过么?”天野正定闻言答道,“国之储君手中无权,何来积蓄权威?将兵权交予非嫡长子,岂不拱手相让权变利器?防人之心不可无,争权只为维护亲情,何来不至亲情?嫡长为尊,次为卑,如何难辨亲疏?首相大人,这些您又考虑过么?”

阿倍秀明一愣,没想到天野正定这个不声不响,多年追随孟昭德,连十二侯都混不上的平庸将领,竟然能说出这种话来,现在阿倍秀明明白了,此人确实是天下臣工中最适合来劝说自己的,此人别看文不出类,武不拔萃,可只瞧他儿子的表现就知道了,此人其实有一个绝活,就是礼义廉耻,忠孝本分,嫡长尊贵这个话题,自己可能还真的辩不过他!

沉吟片刻后,阿倍秀明叹口气道,“秀明也知道,将军之位就是日后储君,王上应该细心照料,为他积攒权威,一旦登基,就能立刻服众,所以不日西征,王上准备让将军监国理政,只是不凑巧,二公子确实是个将才,若不用他,一母所生之子,岂不让人心寒,若带他去,立了军功,和将军相比,肯定高下立判,王上也在为难啊,实话实说,王上之意是要选取一中立之人担当近卫军总督使,这样既断绝了二公子争权的念头,又遏制了宵小之辈借兵权投机之机会,可惜等不到辉政回来,两家就蠢蠢欲动,王上近日也担心此事,不知最后应该**。”

天野正定见阿倍秀明吐露实情,言语松动,忙劝道,“此时暗流汹涌,一个不慎就会种下灾祸,恳请首相大人从中斡旋,将军殿下有话,不求兵权,只求二公子不得兵权,断了妄念,日后他也好留下一个臂膀,共同治国,其实将军殿下差遣末将前来,也是怕等不到浅井辉政大人回来接任,就被二公子拿去军权,再就不好收拾了。”阿倍秀明嗯了一声,心中不好抉择,自己辅国理政,因为从不偏帮,只忠于孟昭德一人,所以推行政务一直顺利,大公子,二公子的人都不敢有违,若自己一旦偏帮一方,只怕日后就会遭另一方敌视,再做政务,必受到阻挠和攻击,实在于百姓无利,只想造福于民的阿倍秀明无奈之下只好说道,“本相不便出手,只是一点请镇国都督回报,财相虽有一家之情,可为人不善卑鄙之道,大事不会出在他身上,只那以心崇伝,诡诈刁钻,全力相助二公子已成定局,请将军专心防范此人,而此人一不贪财,二不好色,所以不便从他本身下手,只能绕过助力,直捣黄龙,二公子为人急躁,每事行之必大张旗鼓,日久必露狂悖,那时王上厌恶,或有人推波助澜也好,方是一击制胜之所在,其他的,请恕本相不便多言。”

天野正定听罢深以为然,忙起身谢过,两人又客气几句,天野正定不便多留,就鞠躬告辞,阿倍秀明回礼后,也不送客,只在正堂踱了几步,就走回书房,处理政务去了。这边天野正定离去不讲,阿倍秀明回书房刚刚两个时辰,眼看手上的公文都差不多干净了,才要洗洗睡觉,就有下人通禀,王城急招阿倍秀明觐见,这些日子暗流汹涌,两家为了京城七万人马的归属眼看就要撕破伪装,阿倍秀明一直也是小心防备,此刻突然急召,阿倍秀明大惊失色,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忙命人通知巡检府衙门(官兵巡检绩效都使),要安东隆盛做好准备,应对一切变故,这才换上朝服,匆匆入城。

一入王城,只见城内甬道两侧站满刀兵,阿倍秀明偷眼观瞧,大多熟知,是七万近卫军中的老北宁军嫡系,前面带路的侍女一字不说,低头走路,阿倍秀明只好把拂尘别在腰上,小跑跟随,这一路穿过甬道,登上石阶,叩门拜王,进入正殿议事厅,此时已经更名兴国安邦殿,只见高处鎏金木椅上,孟昭德身穿王爷服,端坐等候,殿内再无别人,阿倍秀明忙跪下行礼,孟昭德见状抬手道,“先生不必多礼,你我早有协议,孤王当着外人叫你首相,无外人在,孤王还叫你先生。”阿倍秀明这才缓缓起身,低着头,垂着手问道,“急速召微臣进宫,不知王上所为何事。”

孟昭德笑笑道,“孤王每日在东书房读书,心中掂量几方势力,不知道多少跳梁小丑此刻要现身了,千算万算,没想到孤王的王储第一个进招,倒是孤王看他看的老实了,只怕也把宪杰过于想的坏了,出手就拉拢孤王的首相,好大的气魄啊!”阿倍秀明心中一惊,自己才见过天野正定,孟昭德就能第一得到消息,第二马上判断出天野正定是孟宪文的人,这般老辣权谋,真正让人战栗,尤其是自己清雅惯了,府中不喜欢热闹,用的下人总共只有十几个,都是多年跟随自己的,没想到也有眼线,阿倍秀明心中惶惶,不知如何对答,孟昭德见状哈哈笑道,“先生怎么了?一定是以为孤王要降罪你么?并非如此啊,请先生坐下回话。”

阿倍秀明忙跪坐在一边榻榻米上,大气都不敢喘,只待孟昭德教诲,孟昭德停了片刻后,徐徐道来,“如今这王城之外,无数人翘首期盼,投机倒把,只有先生和孤王一条心啊,他们当然不敢直接来求孤王,只能拉拢先生,先生左右为难,是也不是?”阿倍秀明听罢忙抬头哭诉,眼含热泪道,“王上!如今天下战乱刚定,九州尚未平复,新政尚未成功,政务繁多,微臣。。。微臣实在是应付不得这些事情了,请。。。请王上明察。”孟昭德点点头道,“是啊,本来先生和长盛,正副相辅,处理国务,政文专心管钱,刚柔并济,乃是好局,却恨他心思都在为宪杰争权上,一切都给了先生担当,孤王明白的,先生放心,莫说孤王和先生相知信任,就是不熟悉先生,单看先生满腹韬略,天下第一之才智,也不会搅入数子争嫡这般蠢事里去。”

阿倍秀明一听数子,忙插话道,“王上!何来数子?难道三公子也回来了?”孟昭德叹口气道,“宪平并非治国之才,为人处事又总慢半拍,莫说宪杰的手段,就是宪文的一招半式他也挡不住,孤王当时发他去苦寒之地,就是要他远离纷争,先生放心,孤王打定主意了,不论别人怎么骂孤王绝情,宪平这一辈子也不会回京了,孤王说的是另一个儿子。”阿倍秀明微微发愣,又恍然大悟,哦了一声道,“原来上杉氏也有异动!”孟昭德赞许的看了阿倍秀明一眼,低声道,“是啊,这一支反而比孤王的两个嫡出还要难对付,背后乃是旧日大名一派,他们虽然臣服于孤王,也乐得看见天下太平,但人皆贪腐,或者要钱,或者要权,哎。。。宪文乃是式部亲手调教,日后孤王归去,他一旦登基,高虎必位高权重,同为五雄出身,又是孤王亲传弟子,治部不高兴是很正常的,而且镇东都督也顶力支持,发展到现在,宪勇身边不但有徒儿,兼续,还有他那个好舅子在,算算军队中小一半有分量的都支持他,孤王还听到了这样的传闻,就是一旦宪勇登基,恢复大名旧制!哼哼,无法无天啊!”

阿倍秀明一边听一边思索,最后待孟昭德说完,咬了咬牙,下定决心道,“王上,旧日三国,吴国孙权之后争储,大帝一怒之下废弃数子,乃至储君地位微小,权臣篡夺强势,连续几代主君被欺,这事可为前车之鉴,现在世子和二公子争嫡,四公子也不闲着,既然有远近亲疏,不如拿四公子下手,敲山震虎,稳定人心。”孟昭德听罢摇头道,“若孤王和先生说,不忍裁制徒儿他们,那一定是假话,事实上,徒儿这一派代表着旧日大名系,轻易动弹不得,而且他们之中还有续继这般孤王的老部下,军中很有话语权的一批人在,一旦打击宪勇,难保他们不会有想法,如今权衡利弊,孤王想啊,世子必须日后登基,不可变动,宪勇争嫡,毕竟血脉不合,根基难稳,唯有。。。唯有从宪杰下手,哎。。。他背后是文臣一派,好在政文和先生,在文臣中都有影响力,孤王惩戒一下宪杰,文臣不至于离心啊。”

阿倍秀明皱皱眉头,小心回道,“二公子带兵多年,在军中威信不小,这该如何?”孟昭德笑笑道,“孤王座下,文归先生,武归大师,大师仙去之后,军功谁还能在先生之上,另外隆盛亦先生弟子,辉政无双战神,也可震服全军,相较之下,宪杰的威信不足论也,孤王命辉政掌管近卫军,就是考虑到此,而且他身在外地,路途遥远,正好这些时日里,让一些人现形,孤王好整顿朝纲!”阿倍秀明又问道,“那请问王上,该当如何下手?”孟昭德半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幽幽道,“政令不明,不能服众,滥杀无辜,亦为庸主,孤王所为皆是国家百姓,就不必私下定计了,先生可从公事着手,轻重有度即可,孤王届时自为先生裁决。”阿倍秀明这才反应过来,孟昭德唤他前来是何用意,不是探他口风,也不是震慑他,而是指派任务呢,立时心领神会,鞠躬道,“微臣明白。”孟昭德点点头道,“先生聪慧盖世无双,自然明白,可速去行事了。”阿倍秀明这才起身,又见了一礼,方才退下。

待阿倍秀明走后,孟昭德长出了一口气,用手敲了敲自己的座椅,笑着说道,“狗奴才,出来吧。”此时从座椅底下伸出一个头来,赫然正是右京大夫天草时秀,他虽然趴在孟昭德座椅之下,现又从孟昭德裆下钻出,可好似一点也不羞愧,满脸堆笑,看着阿倍秀明远去的方向,和孟昭德说道,“哎呀,王上,首相大人果然厉害啊,一言不发,全是问题,王上本打算探听他的态度,没想到让他都套了话去,现在也看不出他支持谁啊。”孟昭德听罢拍了天草时秀的头一下道,“好小子,你也学秀明来套孤王么,装糊涂,他的意思还不明白么,出手就要整治老四,这就说明只要孤王嫡亲血脉,不论世子还是老二,他都没意见,这看似公允,实际还是暗许了一家啊,孤王让他查办宪杰,就是要逼他和世子站在一处,这点简单的道理,你看不出来?孤王可不养废物,小心孤王罢免了你!”

天草时秀闻言,忙笑嘻嘻的回头,跪倒在地,叩拜之后抬头说道,“属下是哄王上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