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124章

暗黑大宋-第124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喜练习书法,一手毛笔字,居然让王巨感到比自己写得还要好。尤喜颜真卿的书法,王巨问其原因,姚兕答道:“我慕其人。”

颜真卿,与苏东坡一样,有名的书法家,但比苏东坡勇敢多了,不但是书法家,而且是重臣,军事家,一代英烈。

王巨这才会意,为什么当初自己与他谈起用兵西夏,一拍即合。敢情这个主比自己还巴不得与西夏开战。

但他那时还没有完全清楚姚兕的为人,直到前段时间释放战俘,他在荔原堡逗留时,才听到一个老兵说出了真相,原来姚兕的长子姚雄已进入军中,并且就在姚兕帐下,多次立下战功,却让姚兕大公无私地让给了别人。

王巨无语了,便找到姚兕谈心,姚兕大手一挥说道:“他还年青,要什么功劳,以免产生骄心,我不是压制他,而是教导他。我不压制他,替他表功,反害了他。”

王巨更无语了,心想,你这个儿子以后并不比你逊色。当然大家一起成长,姚雄也没有成长起来,眼下还必须在父亲的羽翼下庇护,但能飞一飞了。

正好许指使为母亲的病担忧,王巨便想到了姚雄。还有一个人,姚兕的弟弟姚麟,不过他与姚兕交谈时听到姚麟还在家照料着姚兕的老母,并且姚兕极为孝顺,虽然姚麟武艺也出众,那只有罢了。不能让人家连老母亲也不要吧,那才叫母亲,一个寡妇生生将两个儿子扯大,扯成一代名将,扯出了姚家将。再想想自己那个俏母亲,王巨觉得很惭愧……

“此子多大?”

“二十出头,反正比我大。”

蔡挺哈哈一乐,论岁数,几乎九成的官员与指使以上级别的武将都比王巨岁数大。

“此子武艺如何?”

“武艺出众,不亚其父,并且已多次立下战功,只是让姚将军压住未报。”

“这样说来,姚兕很有意思了。”

“用得好,姚将军都能胜过庆历重将王珪、任福等将。”

“老夫准了这个代指使。”

“谢过蔡公信任,”王巨返回华池,在路上的心情有些欢喜有些忧。

第二二九章有些欢喜有些忧(下)

“子安,你这是害了他。”姚兕说道。

“姚将军,我不管你们父子关系,我想的乃是大宋,大宋的人才,大宋最缺少武将,我载培的不是你儿子,乃是大宋未来的一员勇将。”王巨说。

姚雄咧着大嘴在边上偷乐。

姚兕无辄了,就是现在,不要说姚雄,姚兕本人也没有真正成名,包括他自己都不敢称勇将,只能说能打的大将罢了。所以他以为王巨乃是好心。

但是王巨心中同样敬佩,以后看史书,看到岳飞不报儿子岳云的功劳,有点不可思议,原来姚兕已经开了先例。这才是真正严于律己的典范。

运气好啊运气好。

如果没有姚兕与李三狗,自己这次前来华池县,不过顶多划划水,正是有了这几员骁将,自己才能有所作为。

“这是代指使,许指使返回来,姚雄还要交出指使之职,那以后能不能担任指使,就看他以后的立功了。我们还是说正事吧,蔡公那三营……”

“好啊。”姚兕道。

华池县兵力少不少?真的不少,如今变成了四千余人的军队,并且其中有近一千九百名骑兵。全部装备战马,置有少量驮马的全骑兵。不要说其他,就说这个马,后方恐怕十营骑军才能有两千匹马。

但也不能说多,一旦西夏真的入侵,这几千兵马如果调度不当,说不定都不够塞人家的牙缝。

这三营官兵来得正是时候。

“也许是好吧,蔡公与我详细地交谈过,因为我事前拉满了仇恨……”

姚兕大笑,换自己是西夏人,也恨死了王巨。

“蔡公以为一旦西夏大军来侵,他们手中的兵力多,必然派出重兵向华池县倾斜。华池县之战,就成了战役的转折点,所以才有此安排,说是将六营官员从后方调到前线,实际其他三营都无所谓,主要就是这三营。”

“会不会有广锐营?”

“蔡公没有说,但我想这三营编置不会太差。”

吃空饷永远是一个头痛的话题,但有的营吃空饷人数少,有的吃空饷人数多。王巨说的意思调过来的三营可能吃空饷人数比较少,那么步兵营一营就会接近五百人,骑兵营就会接近四百人。

“这岂不是更好?……不妥,钱哪。”

“就是这个钱。”

“那个烧酒怎么解决了?”

“你也知道了?”王巨愕然,敢情这件事影响还真大。

“知道了,这有点难办。”

“姚将军,不难办,不沾到兵事,只是用经济方面交手,我眼睛闭着也将他们对付了。但就是烧酒又能赚几个钱?”

王巨说得也不对,那不是赚几个钱,一年下也能赚好几万贯,放在那一家商贾手中,也是一笔惊人的收入。但砸在华池县,砸在几千官兵身上,这个钱还叫钱吗?

不错,马基本备齐了。

但接下来还有伙食,还有训练的奖励。

没有这些奖励,士兵愿意接受眼下这么高强度的训练吗?

这些问题也不大,主要还有一个大头即将来临,换铠甲武器。最好全部换装,那是不可能的。但按照王巨与姚兕标准,官兵手中的铠甲武器一半必须要换装,更不要说苦哈哈的蕃骑,几乎什么都没有。还有呢,王巨将强人壮马简编,又训练了一段时间,大战来临,也打算将部分强人与壮马派上用场的,但不能让他们用他们寨中的武器作战吧,到时候肯定临时发放制式武器。然而韩琦说得很清楚,蔡挺也对王巨说得很清楚,国家财政紧张,支持有限。

所以蔡挺才对王巨说,只要你做得不过份,老夫支持你。

什么私商私酒哪,那怕私盐,只要你做得保密,老夫都将你保住。但你得将华池县这几千官兵练成真正的强军。

这个压力很大的,况且又增加了三营官兵。

“当初那一千多名战俘不当释放的,”姚兕懊丧地说。

原来以为是一个玩笑话,现在姚兕想想真有道理唉,至少一个丁壮做矿奴,比一个女口值钱吧,就打算一个矿奴二十贯钱,一千多名矿奴也是三万多贯钱。

有这三万多贯钱,得办多少实事?

“那也不是开玩笑,我还真打算那样办,秋后一战,牺牲必将很惨重,这些兵士都是家中的劳力,一人倒下,一家散了。”

姚兕攥紧了拳头,当初他父亲战死了,他家同样很惨,不过姚宝乃是朝廷重将,所以朝廷优厚抚恤,然而那些普通士兵呢?

“所以我得想办法变出一些钱,用以抚恤。”

“子安,我支持你。”

“那肯定需要你们支持,不然那时许多战俘如何出手?不过那还早,我们先不说,你先打算如何练三营新兵吧,”王巨想了想说道。如何领兵作战,姚兕行,弄钱的法门姚兕不行了。

不过姚兕突然问了一句:“唐朝用役兵,为何百战百胜。”

这个想法他憋了很久。

不错,眼下华池数营官兵面貌一新,但这个背后砸了多少钱下去?仅是朱家,李家,还有延州那些看好王巨的大户人家,以及王巨本人,就砸下去三万多贯。

当然,有的做了资本在运作了。

不过私商与酒的收入,同样惊人。

还有那三战收获也不小,虽然大多数收获以战友捐助的名义,逐一交给各个阵亡或者重伤退役兵士手中,但这也是一种激励,给我好好打,打死了,不但有朝廷的抚恤,还有更多的变相抚恤,你们家人后顾无忧了。

这些钱折在一起,数量庞大到姚兕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但它不是全部,朝廷同样也在花钱,就是豢养几千官员,加上其他浪费,仅是华池县一处的几营驻兵,恐怕朝廷一年就得花费十万贯!

若是放大到整个西北,一年得花多少钱?

“我去年参加科举,无意中也卷入三丁刺一争议中,当时同样听到一些消息。包括韩公在内,都想实现古代用兵方法,恢复役兵制。这个募兵制将国家坑苦了。这个我未发表议论,但不切实际的。我就说一下唐朝的府兵。”

“子安请说,”姚兕道。

别以为他是一个武人,他也读书,包括唐朝的史书,不然都不会尊重颜真卿了。

因此对唐朝的府兵很感兴趣,人家那个国家才是国家,都打到葱岭以西,北到小海,东到高丽,南到交趾。那象宋朝,窝窝囊囊!

“唐朝府兵制度得以实施,是因为开始唐朝人口稀少,凡是进入府兵者,家人可以得到大量耕地,后顾无忧。唐朝初期百战百胜,虽然游牧民族贫困,但只要打胜了,就会有许多战利品。更不要说西域那边,那时西域水土比现在的好,有许多绿洲,再加上商道,因此西域许多小国很富裕,战利品更丰厚。唐朝初期名将如云,因此只要用少量军队,便能大获全胜,国家压力不大。唐朝府兵多是农民出身,所占之处,便能屯田。而且威名显赫,屯的田,胡人不敢侵耕侵犯。作战周期短,府兵出军,大胜后就返回了,只有少量兵士需要轮戍外,余下又可以与家人团聚。”

“似乎有道理。”姚兕沉思。这样的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不从战术上讲,而是讲民生讲收益。

“后来唐朝人口多了,土地紧张,也开始屡屡失败,特别是吐蕃论钦陵,仅是折在他一人手中,先后就有四十万唐军,况且还有契丹突厥呢。战败了就会死人,不占绝对优势,就要派兵大量轮戍,更不要说是战利品了。因此府兵制渐渐破坏,这才产生了藩镇的土壤。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我朝岂不是更不行了?”

“那是,我朝总体政策是虚外实内,消积防御,一个轮戍就不能置役兵了。就算役兵全是农民,也能屯田,但他们家人怎么办?”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为什么王巨的这个训练奖励不发放到士兵手中,而是交给他们的家属,无外乎让他们心安了。真正能不顾家中妻儿老小的人,能有几个?

不过说到这里,王巨灵机一动。

还是行的,当然不可能全部用役兵,但部分地用役兵,相信会有一些办法。

其他的不知道,即便后来的中国,那个义务兵制岂不同样是役兵制度?当然,在宋朝执行起来会很麻烦,首先那些人当进入义务兵制?其次如何主动让大家参加义务兵?后来敢吼出谁是最可爱的人,士兵才是最可爱的人,在宋朝能做到吗,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或者王巨吼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狄青,任福……然后等着戴大帽子被士大夫们拉出去游街吧。

百姓不主动参加义务兵,那就是害民之举!

但做得好,却会起到很多作用,比如减轻国家财政负担,重要的还有河东河北,为什么开始金人顺利南下,这两处百姓承平久了,不习作战了,性质与安史之乱一个样。

“还是以后再说吧,”王巨心中想到。

谈了一会,王巨返回华池镇,蔡挺准备给华池县增加三营,让王巨又是欢喜又是忧,忧的就是钱。

得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

第二三〇章都想

王巨将朱清与葛少华喊来,朱清未回延州,而是在打探消息。三人坐下,王巨心中想,幕僚还是少了。现在家中做事的人不少,不过野龙咩胜、全二长子他们都不能算是幕僚。

是执行的人,不能算是谋划的人。

不过现在召幕僚也来不及了,再说他官职很小,真有本事的人,暂时不会投奔他的。

王巨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增加三营是好事啊,子安,”葛少华道。

现在调三营官兵来,还来得及。虽然不可能练成去年那样的军队,不过还能及时地练上五六个月,再说这些官兵也不是没有底子,除了少数老弱病残混饭吃的士兵,有许多士兵还是能拿出手的。增加三营,关健时候那怕抽调出一半强人壮马,华池县可用的兵力也有七千多人了。

那么华池县兵力会相当地可观。

葛少华计算兵力,朱清计算钱,他也感到惊喜:“若是蔡公出面,在京兆府买酒扑,仅是京兆府销量那就不可估量了。”

将鄜延路与环庆路所有人口加在一起,包括大多数未计入户籍的蕃人,也不及京兆府一半人口多啊。

“朱管事,不行,蔡公说了,他可以利用他的关系,准许我们在京兆府蒸酒买酒酿酒,但不得在京兆府销售。”

蔡挺才不是一个傻子呢。

在京兆府买粮食造酒,问题不大,买酒酿酒问题也不大,蔡挺出一点面,大家也会买这个账。但在京兆府卖酒,那个问题就来了,涉及到许多酒商人利益,蔡挺得卖多大面子,才能解决?

朱清有些气沮地坐下说道:“若那样,秦州渭州那边也不行了。”

同样的道理,各州府酒政都有区域性的保护政策。京兆府不行,秦渭那边也不行。

王巨眼睛却一亮,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朱管事,你来看地图,”王巨掏出陕西的地图,指着地图说:“从庆州到渭州看似不远,只隔着一个原州,实际多是崎岖的小山道,并且因为三丁抽丁,许多山林里都有盗匪出没。看似不远,但运输艰难,成本高昂。再看渭水航道,渭水渐渐淤塞,只能通航比较小的船只,不过只要是船,运输成本就很低。并且渭水不是仅通航到京兆府,而是一直能通达宝鸡。从宝鸡到达渭州只隔着一个陇州了,而且道路宽阔,看似远,实际运输成本比从庆州到渭州的还要更低。”

“王知县,我刚才也想到了,但官府不让销售啊。”

“无妨,我们不向汉人与兵士销售,仅销给蕃人呢。况且不是酒赚了多少钱,而是用酒与蕃人交易,来回所赚,这才抬起的利润。”

“这个办法好,但官府也未必同意。”

“渭州知州是王素。”

朱葛还不解。

“王素也是庆历新政时的君子党,蔡公又与富公乃是好友。”

朱清与葛少华会意了,这个攀得同样有些远,再说,王素与韩琦走得近呢还是与富弼走得近呢?但王巨却听到一条传闻,富弼为首相时将王素调到开封府为开封府尹。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职位,如果能升,那么担任开封府尹后,就会立即拜三司拜相了,例如寇准吕公弼等人,若是久不调,那就没有拜相的希望了。

富弼下去守大孝,韩琦为首相,王素不动了,于是心中怏怏不乐,连公务也不处理了,被御吏弹劾,出知许州,又因为西北有警,调到了渭州。渭州百姓听闻王素来了,越境欢迎,有的人都跑到凤翔府来迎接王素。并且王素在渭州治军有方,将士乐于听用,这也是西夏没有在泾原路大肆抄掠的原因。王素自己也说了一句狂话:“我在此,敌必不敢犯我!”

这也是一个干臣,能力还远在程勘之上。

什么欧阳修的,比起王素来,差远了。

若是这样分析,王素应当与富弼走得更近。

至少这一点小事,王素会多少给蔡挺一点面子。

王巨又说道:“况且渭州签判是谁?”

“张公。”朱葛二人全部大乐,张公是谁,张载,王巨的老师。

“这样说来还真是一个好消息。虽然运费增加,但运的不是粮食,而是酒,四五斤粮食才能变成一斤酒,仅是运粮成本的四五分之一。再说关中那边的酒与粟都比边区便宜。”

“子深兄说得中的也,若是管理完善,成本未必会增加多少,甚至能持平。”

“还有呢,子安再也不用为粮食担心了。”

“是啊,”王巨说道。毕竟那是一个大漏洞,容易以后被政敌抓住把柄不放。

“不过那样,朱管事,那你就忙碌了。”

“王知县勿用担心,只要王知县能建功立业,我再忙也高兴了。”朱清说道,然后又问:“山那边的禁酒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