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245章

暗黑大宋-第245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整个宋朝就会形成禁军遥控,边军配合的强大混搭局面,特别是河北与河东,出现一支强大的边军,至少金人南下时,能及时设置第一道防线。宋朝就不会有几十年后的危机。

若是有可能,收复燕云,河北与河东这支正式的边军,其意义更大。

这才是王巨完整的裁兵强军计划,远胜了小苏那个长奏里所说的内容。

这得慢慢来,王安石能等得及吗,等不及,马上就会产生冲突了。

如果王安石授意保甲法,两人冲突更大。不管怎么样辨解,蔡京后来恢复了保甲法,规模更大,但金人南下时,保甲法有没有起作用?

因此王巨对韩琦的三丁刺一与王安石的保甲法,都十分排斥。

王巨就进京了。

“怎么这么远?”王巨先拜见了张载,立即抱怨。

都跑到了他科举等唱名时的太平兴国寺的西边,临近西城门梁门哪里。

“京城物价昂贵,房价也贵,所以我与你师父到这里挑了房舍租赁居住。”郭氏在边上答道。

张载在这里住,全二长子只好在这里买宅子,王巨给了他五千贯钱,也就是这个价位上买宅子,因为这里有点偏,结果买了好大一栋宅子。但离皇城太远了,足足好几里路。

“反正你们都骑马,不会耽搁上早朝时间。”

“那也罢,不过恩师,你搬到我家里住吧。”

“这怎么可以?”张载立即拒绝。

“恩师,那你岂不是坑我吗?”

“老夫什么时候坑你?”

“你住这个破宅子,我住那宅子,别人怎么议论啊?再说那宅子也不是为我买的,而是为了贵儿买的。”

“大郎,怎么替我买的?”张贵在边上诧异道。

“我家是延州人,祖坟现在迁到三原了,妻子也是延州人,我在京城治宅子干嘛?你不同,恩师祖籍就是开封人,师母也是中原人氏。所以我替你治了这个宅子。”

看样子这房价还要涨。

苏东坡原来不治宅,一是宅子贵,二需要交屋架税,因此一直租房子,后来到了常州看到房价在猛涨,终于一狠心向小苏借了七千贯,治了一个豪宅。

不住收租金也不错哪。

张载说张贵学业不行,王巨考了一下,真的不行,还不及他的弟弟王崇呢。

因此治了这个宅子,等到京城后,将宅契划到张贵名头上,以后只要子孙不胡来,那怕将大部分房屋租赁出去,吃租子,生活也无忧了。

“这怎么行呢。”郭氏也反对了。

“师娘,没有恩师,我能考中进士吗?这个恩情太大了,我略有回报,凭什么不行?那么夫子为什么让学生带腊肉当拜师礼?”

“你是讲歪理。”

“全二长子,动手搬。”

全二长子、陆平与野龙咩胜,以及野龙咩胜的两个儿子王紫川,王紫山,还有李三狗的儿子李壮,动手搬东西。

张载哪里能怮得过?几乎让王巨与全二长子抬着出了他那个旧宅子,推到了王巨新家。张载没办法了,只好让王巨强行将他一家人以及行李搬到新宅子去。

“老夫怎么收了你这个惫懒的弟子。”张载抱怨道。

“恩师,你收了我这个弟子,就偷偷乐吧。”

但张贵却很开心,人多,热闹啊。

一家人在收拾新宅,来了第一个客人。

小苏听到王巨进京消息后,立即找来。

“子由,请进请进。”

王巨将小苏迎进去,琼娘沏茶,妃儿正与郭氏带着人收拾家里,还有点乱,这个小苏没有在意,开了一个小玩笑,道:“琼娘子,修成正果了?”

琼娘无比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有什么不对吗?”

“子由兄,莫打趣,说吧,你匆匆而来,又为何事?”

王巨不知道他是顶缸的,但知道小苏不久可能会下去,小苏自己更不知道王安石打算让他下去。两人都是条例司检详文字,如果没有事,几天后就是同事,何必那么急来见面?

小苏立即吐槽了,道:“子安,你说这个均输法对吗?”

王巨公正地说了一句:“临时为法,中也。长久为法,谬也。”

“子安何来此言?”

有的人不可争取,比如大程。但有的人王巨想争取,比如范二公子,比如这个小苏,大苏不行,必须等到他去了黄州,大江东去出来了,才能争取。现在大苏纯是胡闹的,而且有的事做得比较恶心。然而到了那时,大苏能争取,小苏却彻底脱变了,难以争取……

王巨呷了一口茶,道:“难道介甫公没有对你说明吗?”

“说明什么?”

“自治平二年起,国家各州府积欠一亿六千余万,不过这件事你莫得张扬。”王巨道。可能王安石对小苏不屑吧,再说这件事确实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就算以后财政好了,赵顼也不想要很多人知道,否则他父亲赵曙在九泉之下何以情堪?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如果将这件事公布天下,反对声音岂不小一点?

“这么多?”

“所以介甫公不得不用一些手段敛财。”

“敛财,中的也,何必用变法正之!”

这又错了,确实在变法,比如免役法,后面还有很多呢,好的坏的一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介甫公之心,不能怦击的。”

“就算这样,为何不从节流开始,那样骚动也会小一点。”

“现在国家困弊,这时候都不变,到了那时压力更小,这些变法如何得以通过?”

小苏语塞了。

不是这个理,但他又说不上来,想了想说道:“那么青苗钱当收吗?”

“青苗钱?”王巨也惊异了,青苗钱、青苗法,差不多,这个他早知道的,然而时间不对,不能他一来条例司,正好就推出这个青苗法吧。那么自己来得真是好时间了。

第四〇七章真正的老师

张载也走了过来。

此时大小苏在宋朝开始渐渐有了很大名气,但与张载不同,一个是在诗词歌赋文章上的名气,一个是在儒学上的名气。

“见过子厚兄,”小苏站起来唱了一喏。

这叫各叙各的,比如王巨与侯可虽然岁数悬差巨大,不过平时还是以平辈论交,但二程却是侯可的外甥,张载与二程平辈相交,岂不是乱了套?但一点也不乱,同样,各叙各的。

现在张载与王巨住在一起了,二程必来拜访,然而二程若是对王巨摆长辈姿态,那会有的苦头吃!

“子由,勿用客气。”

琼娘又过来沏茶。

小苏继续吐槽:“子安,可听说过李参?”

“知道一点。”王巨答道。

他不但知道,而且比较清楚。

今年自京城回到郑白渠后,王巨也开始做准备了,因此与葛少华以及赵度通信中,刻意问了几处民情,这也是赵度留意巴蜀百姓生活情况的由来。

然后又让陶青与黄良悄悄外出,打听一下各地情况,包括一些重要官员的情况。可能消息来历不明,但多少会产生一些帮助作用。

比如现在王巨对许多地区百姓情况便有了一个笼统的了解,只有对荆湖两路、广南西路与江南西路情况不大熟悉。

情况比王巨想的要好得多。

流民流匪开始增加,一部分就是三丁刺一,这是韩琦的错。还有一部分是灾害,韩琦有一部分错,若无黑窟窿,国家有财政了,救灾及时,流民流匪也会少一点,但就是朝廷有钱赈灾,还会产生一部分流民流匪。

庞大的积欠,但摊派到每一个人身上,也不过一人一贯钱,压力不是太大,也不能说没有压力。比如赵曙死后,百姓的反应,赵顼死了,全国百姓哭嚎,实际赵祯晚年吏政开始败坏了,但老百姓哪里知道?只感到他们生活在变好当中。赵曙死了,那个百姓哭过?这证明了赵曙即位后几年的积欠,已给百姓带来了负担,所以百姓不喜。

也就是说百姓开始感到压力,但压力不是太大。这对于王安石变法可不是好消息,支持的力度与土壤不足够多!

有些官员也感到财政的艰难,因此支持变法,但同样如此,力度不强。

因此王巨时常在想,如是韩琦不罢相,帝相争继续持续两年呢?不过这只是想一想,韩琦那是气不过才那样做的,当真将赵顼架空两三年,那结果不是谋反,就是死路一条了。

这种情况也反应在张载身上,他来到京城后,写了一首诗,芭蕉新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旋随新叶起新知,愿学新心养新德。

一首诗七个新,也说明他对变法的态度。

王安石与他谈话时,张载说了两条,你推行新法,只要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天下之士都愿意听从你。第二是变法中要与人为善,广泛听取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如果不这样,强行推行新法,肯定会失败。

在这一点上,师徒二人观点惊人的相同。

不过张载也有张载的时代拘束性,变法用意就是敛财,想敛财又想与人为善那是不可能的。但敛财可以,必须拉拢大多数人,至少表面上做做样子,然后集中力量打击少数人,那么反对声音也会小一点。而不是王安石该拉拢的不拉拢,该打压的却不打压。

当然,他们都是这时代的顶尖人物,身在局中,能想出这么多很不容易了。

不过这样一来,在本质上与王安石就产生了冲突,由是张载难以得到重用。

但根源却是宋朝还没有烂到骨子上,广大百姓与官员没有产生急切用激进手段变法的愿望,这也是后人痛恨王安石,反而将韩琦当成功臣的原因。

然而张载与二程不同,二程马上连节操也不要了,但张载自始至终对变法从来没有攻击。虽然不同意王安石变法的方式,不过张载知道国家不变不可了,变了总比不变的好。

这也赢来了王巨对自己这个老师的更加尊重。

不过能认真象王巨这样分析,对于王安石与张载来说,太过勉为其难,也太不公平了。

此外还有王巨让陶黄二人打听的重臣消息,包括这个李参。

王安石的真正老师,不是范仲淹,事实他恐怕都看不起范仲淹发生的那次改革。

也不是桑弘羊与王莽,这两人只是给了他一些借鉴,真正的老师就是这个李参。

李参在定州通判时弹劾夏守恩父子贪赃枉法,夏守恩乃是宋真宗藩邸功臣,但被他弹劾下去,于连州编管。参见变法对权贵外戚的打压,这些权贵外戚平日所做所为确实太过份了。

李参知荆门军时,以前朝廷伐竹是调派,但李参将此法更改,变为向商民招标采购,参见坊场河渡。

李参担任陕西转运使时,发现百姓准备春耕生产资金往往不足,于是向百姓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提升了农业产量。这种低息贷款就是青苗钱。几年后,陕西军民粮食就得到了好转。

李参还提出辇钱之法。

宋朝河北河东陕西三路驻扎大量军队,本地租赋不足以供给军队所需,调民夫运粮又会忧民,于是趁丰熟之时,买进大量粮草以备消耗。买进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现钱交易,不过三边现钱有限,此法很少施用。二是摊派征购,低价强买,这是苛政,也很少实施。三是商人先将粮草运到边境,朝廷支付茶盐香药交引和京师钱钞,商人再到指定地点领回茶盐香药等货物卖出去换钱。不过朝廷信用有限,往往各种交引胡滥发行,导致商人不愿意前往,或者商人与官吏勾结,运过去的粮草不是玩意。

因此有了李参的辇钱之法,就是将现钱直接运到缘边地区,就地购买粮食,或者向商人购买粮食,按其质量,给其价格,省却了中间的环节,减轻了百姓负担,并且得到的粮草至少能食用。

这一辇中之法,直到现在,依然在部分使用。

参照王安石变法,均输,市易!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臣,并没有得到宋仁宗重用。后来国家置局经度国计,让李参与王安石、王陶领之,李参气愤地说,官各有职,臣如不能胜任,当从废黜,不然,请罢此局。意思是让我做我就做,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何必弄两个毛孩子进来?

但王安石不生气,这次前面到京城,后面就推荐举了李参,让赵顼在殿柱上写上李参的名字,不过李参此时又老又病,赵顼不能任用了。

可开始时,王安石还没有想到青苗钱,他一心扑到均输法上了。

知同州赵尚宽,知唐州高赋,知齐州王广渊与知陈留县苏涓同时上书,让国家兴办义仓。

什么叫义仓呢,就是让各地一些有良心的豪强,于丰年时自发地出粮食,或者向家中收成不错的百姓征收一些粮食,放在义仓里,到灾荒之年时,拿出来赈灾扶贫。

王安石立即否决。

史书上于王安石想青苗法,这才否决。因此到了南宋打倒王安石后,又将义仓拿了出来。

尝到苦头了,开始执行还是不错的,但最后各义仓全部被侵占挪用。灾时一粒粮食拿不出来,平时反而成了一种苛政。

为什么如此?正是它的管理不规范,正规的常平仓与常惠仓都管不好了,况且这种义仓!在储存中,可钻的漏洞太多太多。

实际标准的治弊方法,还是王安石的仓法,不过现在免役法未出来,仓法也没有办法出来。它们是母子,免役法是母,仓法是子。

仓法未出来,这个常平仓同样是一个大黑窟窿。

因此吕惠卿与王安石将李参的青苗钱翻了出来。

两人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参照王广渊,王广渊于齐州扣压了五十万粮帛下来,放贷给灾民,秋后百姓连本带息归还了七十五万,利息高达百分之五十,实际不对,不止百分之五十,因此它只有半年时间。但百姓为什么会感谢?大灾过后,一无所有了,得到这个贷款后,立即得以春耕生产,一口气就回过来了。

况且我们这是二分利,也就是百分之二十。

有人说半年百分之二十,一年岂不是四分利?那也不对的,这是春天放,秋天收,明为半年,实为一年。真还不起,到了第二年还是按二分利息算。

因此青苗法的利息是二分利,而非是四分利。若是出现四分利,那是下面胥吏变相弄出来的!

有了它,遇到灾情时,百姓便能迅速得活。朝廷还不需要承负什么经济损失。

第二个理由就是李参的理由,贫困人家太多了,许多人因为春荒,没有足够的资金春耕生产,导致整个年景欠收。有了青苗贷后,便会得到充足资金去春耕生产。

成功的例子,李参!

第三个理由更加充分,农民连口粮都成问题了,那么向谁贷?富人。特别是那些官户,有功名的与出家的,一不纳税,二不当差,三不交租,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僧牒那么值钱。不是有那么多人想做和尚道士,奥秘就是这个僧侣户不需要纳税应差!

那就借吧,但这一借问题来了,那不是青苗法的二分利,讲良心的也是月息六分,一年是百分之七十二。不讲良心的是百分之三百,并且还要利滚利,不是年滚,而是月滚。不借则罢,一借的结果,最后地也没有了,连妻子女儿都成了人家的婢女!好在这不是明清,否则一年还不知道有多少女子为了贞节而投河自尽……

不仅是郑白渠数县有之,长安一带更狠,不仅是普通商人,文彦博家人都干过,而且干得很厉害。不要问文彦博信佛的人,怎么做出这种事,僧侣户也照样在做,一个比一个厉害。

但有了青苗法后,这些高利贷的丑陋行为就狠狠打击了。最少狙击了兼并之势。

王安石还承诺,不会抑配,意思就是百姓愿意贷就贷,不愿意贷也不会强贷,而且不贷没关系,一贷还要种种条件,无家产无业游民不会贷,想贷的人必须有担保人,正当良民,才有资格贷之。一是保障贷给正经人,二是保障有贷有收。

看看,这个好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