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252章

暗黑大宋-第252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惠卿却呆若木鸡:“那会闹翻天的。”

“青苗法就不闹吗?”

“闹与闹,性质不同。”

“有何不同?昨天均输法,今天青苗法,明天又是什么法,后天又是什么法,这些敛财之法下来,天下不闹吗?还会闹,那么何必不齐税?有了齐税,其他什么法都不需要,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齐税?”吕惠卿无奈地摇头。但王巨说的也是本心话,只要王安石敢齐税,他就敢支持。

不要问征税,国家不征税,国家机器还能转得起来吗?

但征税也要合理的征,专门向中贫百姓征税,那算什么征税?同时这个税征来怎么用,象现在宋朝这种用法行吗?一个宰相年收入能超过五万贯的。

这个真的不能急了。实际不用多,只要将宋朝薪酬前一百位的官员薪水福利减掉一半,一年也能省出两三百万贯钱了,最少郑白渠几万保捷军铠也有,武器也有了。

于是因为王巨,这份变法,又再度卡住。

但这时候外界终于传开。

程颢上书弹劾,不当卖祠部度牒做常平本钱。

但为什么只有大程一个人说话?

如果王巨有度娘的话,他就能很好的说明。第一是僧牒价格的变法,熙宁开始,一个僧牒只有一百二十贯,北宋末年涨到二百二十贯,南宋时涨到了八百贯。

奥秘很简单,僧户!

家中有一个为道冠僧尼者,其家立为僧户,可以免税免役!

然后是僧道数量的变法,宋仁宗时最多达到了近五十万人。不仅是这五十万人,他们身后的僮仆,僧户,牵连的人数无法估量。比如福建路,一半良田就控制在寺观手中,朝廷无法征税征役。但到了熙宁十年,全国僧道下降了只有两十万人。

不过归根到底,它还是敛财之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僧道数量庞大的弊病,顶多说抬高了出家的门槛。

然而这赚的是僧道的钱,与豪强无关,所以大家全部缄默,然后就等着王安石落实青苗法,一起发难呢。

就在这个暴风雨来临前最平静的时刻,程颢继续冲锋陷阵。

赵顼便问王安石。

王安石答道:“程颢所言自以为王道之正,臣以为程颢所言未达王道之权,今度牒所得,可置粟凡四十五万石,若是凶年人贷三石,可活十五万人性命。卖祠牒所剃者三千人头,而所活者十五万人性命,若以为不可,是不知权也。”

好吧,居然这样算账?

那么王巨大顺城一战,打掉了五六百万钱帛,岂不是害得几百万人死掉了?

不过赵顼也只是问一问,况且也不是王安石开的头,薛向早在陕西就执行过了。

程颢上书便不了了之,这让他更加生气,现在王安石如日中天,无论均输法青苗法如何,没有实施下去,也找不到把柄。因此他想来想去,跑到了条例司,看着吕惠卿与王巨便怒喝:“你们二人就是这样替国家增财的?”

王巨继续翻看公文,就当他是空气。

不过吕惠卿还是迎了过去,道:“伯淳,何来此言?”

“你们居然提议朝廷度僧牒谋利?”

“那也是权宜之计,是王广渊提议,与条例司无关。”

“若此,条例司是做什么的?”

“伯淳,你不要问我,若问问陛下去吧。”

吕惠卿用软手段将他的责难一一打发掉。

王巨继续在翻看公文,与他没关系,他何必插话?

程颢便更怒了,怎么着俺还是你长辈吧。他一下子扑到王巨面前,喝道:“本官在问你话呢。”

“对不起,这里是条例司,不是御史台,你也没有权跑到条例司作威作福。”王巨愠色道。

“果如司马君实所言,你就是奸臣,小人,国之国贼。”

王巨也没有争辨,正好他桌子上有一壶水,现在沏茶,一般要沏三次,这壶茶沏了两次,还能沏一次,现在水正好是温热的,不太烫。王巨提起这个大茶壶,一把将程颢脑袋按到桌子上,他力气多大了,程颢被他按得动都不能动,然后王巨将这一壶茶连同茶沫一下子泼了过去,从脑袋开始,一直到上半身。

程颢被泼得呆住了。

条例司所有堂吏被泼震住了。

第四一七章请求

“官家有请。”小黄门说完,又看着那大茶壶,忍不住捂嘴乐,程颢这次糗出得太大了。

“请中官带路。”

小黄门在前面带路,又说:“王检详,吕晦叔也在。”

程颢让王巨泼晕掉了,失魂落魄地逃出条例司,立即找到吕公著,吕公著大怒,于是两人立即面见赵顼。

赵顼一听就明白事情经过了,肯定程颢进了条例司,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激怒了王巨,但王巨岂不是很屈?均输法与青苗法与王巨无关哪,听说他反而卡住了青苗法。

程颢吃柿子挑软的捏,王巨那是软柿子吗?

不过这事儿做得……他看着程颢满脑袋子茶屑,也不得不扭过头想笑。

王巨被带到。

赵顼指着程颢问:“王巨,这是怎么一回事?”

“启禀陛下,程颢跑到条例司责问我们为何提议度僧牒,吕惠卿说与条例司无关。然后程颢跑到我面前,虎视眈眈地问,本官在问你话呢。臣就说,对不起,这是条例司,不是御史台,你无权跑来责问。然后程颢便痛骂臣是奸臣,小人,国之国贼。然后就这样了……”王巨一摊手道。

“说你几句,就如此?”吕公著蹙眉道。

“晦叔公,你猜下官最佩服本朝的是那两个官员吗?一是李沆,二就是你先父,甚至以你先父为榜样。但你先父被君子痛骂成小人时他是怎么做的?贬官,一一贬之。后来软了,庆历之争来了。我没有你先父的官位,没办法,只好用一壶茶解一个气。”王巨再次摊手道。

彼此彼此。

“那么你也要用一壶茶泼司马君实了。”

“只要他敢跑到条例司来喝骂我什么小人国贼之类的,我照泼。除非我真做了这个小人与国贼。”

“陛下,臣以为王巨这样做太过份,不严惩纲纪败坏之。”吕公著说不过王巨,于是转向赵顼说道。

“晦叔公不问我更深层次原因吗?”

“什么原因?”赵顼问的。

“介甫公变法开始,支持的人有之,反对的人有之。比如我恩师,他支持变法,但不支持介甫公这种变法。比如苏辙,他也是一样。我一来到京城,苏辙便向我诉苦。说有这样民不加赋而国自用的吗?我说若无那个积欠,以介甫公之能,绝对能做到民不加赋而国自用。”

赵顼一叹。

实际王安石摸清楚宋朝底细后,同样是大惊失色,不过这个没必要对外公布。

积欠太沉重了,那是一块超级大石头。

王巨又说:“程颢可能不清楚,不过相信晦叔公大约知道一些情况吧。”

赵顼摇了摇头。

“晦叔公也不知道?不过也没有关系,反正有一个很多很多的积欠。这个积欠一旦传扬开去,万一敌虏联手,我朝才是真正的危矣。所以国家必须将这个积欠填上,财政危机度过。这是当务之急。但这样做,不敛财怎么可以呢?苏辙经臣一劝,也哑口无言了。恩师更是叹气连连。”

“那你为何反对青苗法?”

“我没有反对啊,但也不会表态支持。臣听到许多人在议论桑弘羊,但国家这时确实需要桑弘羊那些敛财法门了,不过臣之本心,对于这些敛财法门,臣还是很排斥的。因此在条例司与吕惠卿辨论起来,臣说于其这样骚动天下,不如齐税。吕惠卿以为是齐两税,问隐田怎么办?我说非是齐两税,而是齐商税。”

“齐商税?”

“国家敛商税法门很多,各个场务多如牛毛,不过他们征的只是中小商的人税务,真正的豪强是不敢征的。一旦能征起来,仅是商税一项,就会每年给朝廷带来不菲的收入。”

“陛下,万万不可,一旦这项政策执行,那非是施于大商贾商税,胥吏不敢征的,那么又往中小商贾身上强加,又象庆历战争末年那样了。”吕公著立即说道。

“我只是说一说,晦叔公为何这么紧张,难道吕家生意做得很大吗?”

“你!”

“晦叔公,莫紧张,我只是随便说一说,并没有上书,更没有进劝陛下齐商税,因为一旦执行,比丈量隐田麻烦更大。但臣也在思考一策,一条比青苗法更高明的策略,那才是真正的民不加赋而国自用。”

“何策?”

“不行,现在钱荒,这个策略需要大量铜币支持,而且臣也没有想清楚,一旦想清楚了,臣自会上书朝廷。”王巨卖了一个小关子。

“不过你还没有说出那个更深层次原因。”

“陛下,据臣所知,介甫公变法之初,程颢是同意变法的,为何态度忽然转变,无外乎晦叔公推荐了程颢为御史,为太子中允。为此,程颢刻意找到我恩师,劝我恩师一同反对介甫公,我恩师未同意,两人不欢而散。”

也就是节操问题,两姓家奴了,王巨自然排斥了。

实际还有更更深层次的原因,那便是对二程理学的排斥。

然后程颢找上门来了,岂不是找死的?

但王安石对程颢看得反而很开,一个枪头子,有什么好值得重视的。看看,用完了,没价值了,也就拉倒了。

王巨说得轻描淡写,吕公著脸色却变得难看起来,这分明是说他在结党对付王安石。

王巨就装作未看到,似乎他是无心说的一般,然而他在心中说,不是就搞攻击吗,俺也会,不比你们做得差。

赵顼同样脸色变得阴沉。

实际后人对赵顼很多做法不理解,特别在变法上,有人说支持,有人说拖了后腿。准确地说,这两种说法都能成立。对于变法,赵顼是支持态度的,但某些方面也在节制着王安石一权独大。

为什么会这样,请看赵顼即位之初与韩琦的争斗。真怕了。

但能不能说他是杞人忧天呢,还真不,请看秦桧如何将赵构架空的?

因此他一方面坚持着变法,一方面坚守着“异论相搅”,何谓异论相搅,就是让朝堂保证有不同的声音。正是因为这样,才形成了严重的党争。

所以王巨有时候想一想也迷茫,人无完人,法无完法,制度更没有完美的制度。就算自己想出一些更高明的制度,赵顼听从了,当真就是完美的?

可赵顼也不是不防范党争,只不过随着变法的加深,党争越来越严重,防也防不住了。不过王安石用人也确实是问题,后来不是看不惯程勘吗,程勘不是提出井田制吗,那么就让程勘执行井田制去,一是让程勘掉到坑里,二是转移目标。然而王安石呢,自己提拨上来的人,却让政敌利用起来,成了攻击自己的武器。程颢还算好的,那个坰王唐坰才叫牛。

相反的,看看司马光文彦博他们,程颢还不算什么,那个张茂则呢。现在张茂则是为了巴结王安石,于是截北流取东流。但几年后的鞭马案主角是谁,正是这个张茂则!

一个个被他们逼得反水了。

两边的手段对比,再加上王安石的固执,让王巨如何投入王安石阵营?

“陛下,王巨是诬陷。”

“晦叔公,我说了什么,你动怒如此?那么程颢诬蔑我是小人,奸臣,国之国贼,我就不能动怒吗?”王巨立即说道。

“算了,你们不要争执了,吕卿,程卿,你们先下去。”赵顼喝道。

吕公著与程颢不悦地退下,这事儿没完,但王巨也不在乎,并且他在后面说了一句:“晦叔公,莫逼我啊,我不赞成敛财,但莫要逼得我也去敛财,我的法门可胜过了介甫公十倍百倍!”

意思现在俺还不是王安石的人,真逼急了,将我逼到王安石一方,你们就有的受了。

吕公著听了,在殿门口一哆嗦。

这小子,太混账了,比当年强强的韩琦还要混账!

但有一点吕公著也忽视了,那就是赵顼与王巨的私交。现在赵顼对王安石很信任,然而那是君与臣的关系。不象他与王巨,虽然也是君与臣的关系,然而在这层关系之外,还沾到一些友情,这才是要命的。

司马光与吕公著将嘴皮子说破了,对王巨也未必产生多大影响,除非王巨确实被他们找到了严重把柄。赵顼气得哭笑不得,王巨正色道:“陛下,臣不是开玩笑,朝堂大臣们开始结伙伴了。”

“朋党?”

“现在他们还没有资格称为朋党,但朋党快了。”

“变法?”

“变法须变的,顺势将一些不好的积弊矫正,臣也赞同……”但王巨想一想,也不想往下说了。说了也不管用。只要这个法在变,争斗是无法避免的。

况且他说结党,事实包括他在内的找朋友,也在属于结党。不拉帮成派,以后用什么来斗啊?

只是因为他资历浅,暂时不走到前台罢了。

赵顼思索了一下,道:“那你刚才所说的……”

他也是一个聪明人,实际变法就是敛财,他当真不清楚?然而不敛财怎么办?一敛财这些弊病一起产生了。

因此王巨刚才将真正索性捅破,他也没有阻止,中的也。

如果真有什么不不变相加赋于民又能敛到财的好策子,那是最好不过了,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陛下,臣只透露这与那个人口迁徙有关,而且一旦执行,必须准臣前去担任泉州或福州知州之职,让臣一人来领手。其他人都不行。但臣现在岁数太小了,还不足以胜任,再过两年吧。有了它,随后就有了一系列的办法,增加国家收入。”

现在就是你是皇帝,我也不能说出来。

不能是不能说,万一赵顼泄露了,王巨事情未办起来,就可能被阻止了。王巨又道:“因此能说臣是市侩之辈,功利之辈,但不能说臣是奸臣,是国贼,有臣这样的国贼吗?”

赵顼也摇头一笑。

王巨又说道:“陛下,正好,请听臣一言,勿要让臣再待在条例司了,那样会将臣置于浪头之上。还望陛下暂时将臣保护起来。”

实话实说吧。

随着王巨伏下道:“陛下,这是臣唯一的请求。”

第四一八章神臂弓

其实让王巨回京担任条例司检详文字,是赵顼与王安石共同主意。

这个官职有些模糊,王巨能担任,小苏能担任,然而就是司马光去担任,也不委屈,一个弹性很大的官职。

王巨有着一些巧思,这正是变法最需要的。王巨可以做为一重要的智囊,让变法更加完美。

三就是磨勘,不管怎么说,王巨岁数摆在哪里了。

赵顼磕磕碰碰的,王巨也有,与两世为人无关,而是进入权利圈的时间比较短。比如王巨做了许多布置与安排,有的后手眼光长远得别人都不敢想像。不过区别是王安石在下棋,王巨只能布闲棋,这是无奈,现在他还没那下棋的资格。

但还有一些不顺,比如蔗糖,最后借助了内藏库。

再比如眼下这个尴尬的位置。

所以赵顼考虑也不能说不对。

在条例司呆上几年后,外放到一个大州担任几年知州,随后再回到京城,那么就可以进入两制官了,于两制官里再呆一呆,就有资历进入执政。

那么前有王安石,后有王巨,二王护宋,宋朝就会中兴了。

敢情他想得很美妙。

实际王巨刚才也打断了他的梦想,不要说变法,就是敛财的。不过面对这个积欠,这个敛财敛得也不算过份,问题就在于如何更合理地去敛财,以最小民怨去敛财。

所以赵顼根本就没有想到王巨居然是这种反应。

王安石很孤傲,实际王巨也孤傲,比如他只是一个举子之身,面对自己与父母亲,侃侃而谈,这就是孤傲,大约有才气的都是如此,比如张良,比如诸葛亮,王猛,魏征,宋璟。

这个动作,自他认识王巨以来,还没有做过的。

“再说说吧,”赵顼未想清楚,先将王巨扶起来,又转移话题,道:“前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