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夏为何这么做?他们自己将良马保留下来,放在战场上,辽国对宋朝马政实施禁榷,马相对而言很便宜,西夏一不失国内良马数量,二则能从中赚取差价。
二则是私马,这些马那多是真正西夏马了,其中不泛被誉为大宋第一良马的西夏河套马。
第三部分则是秦州那边得到的吐蕃马,在唐朝时,以日月山为界,山西青海湖两边才是良马,山东则多是矮小的川马。随着游牧过渡,青海湖两岸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于是吐蕃各族全部迁移到山东,也就是河湟地区。这些良马同样带了过来,相互杂交,成了后世有名的三河马雏形。这种马也不错。
此外就是回鹘马,西夏未得到河西走廊之前,宋朝也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购买,或进贡回赐等形式,得到不少回鹘马种。不过后来西夏占据了河西走廊后,南丝绸之路道路崎岖难行,多是盐碱地戈壁滩,因此得到的回鹘马数量就渐渐减少了。
第四部分则是川马,不是宋辖内四川汉人养的马,而是茂州到黎州这一川西地带,他们饲养的则多是真正矮小的川马,后来康熙灭吴三桂用的这种马,虽然矮小,爆发力也不强,不过它能吃苦耐劳,特别是能在山道上奔驰,当然,放在北方战场,这个马就一无是处了。
不过马的宋朝对马的需要数量太大了,仅是这一地区饲养的马匹数量,那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许多有远进的黎州蛮便从大理那边购买战马,贩运到宋朝赚取差价。
然而大理的马则同样是矮小的滇马,售价不高,于是茶马古道从北宋时就隐约地产生,从大理西北部开始,一直沿伸到青海南部地区,南面则达到西藏内腹,甚至延伸到印度,一个以马为主体的庞大商道渐渐产生。
不过北宋马源广泛,对这条马道数量要求不大,直到南宋时,几乎全部依赖这条马道了。那时茶马古道才正式繁荣起来,一直到明朝,不过那时茶马古道已经不仅是贩马之道,而是一条真正重要的商业道路。
这里过来的则是真正的藏马,比较高大,宋人也比较喜欢。
因为这条马道,就涉及到两国交界的第三个蛮部,或者说蕃部,黎州蛮,实际这部蛮人对宋朝十分友好,尽管他们是川西藏人的祖先,但在宋朝南方周边各个蛮部当中,他们是最为省事的一个群体。
不过大理将他们马源控制住了,没办法,只好也向大理称臣进贡。
这是第三种蛮或蕃,还是与刘开所说的无关。
然而还有两种蛮人,一是叙州蛮,宜宾南部地区的蛮人,二是泸州蛮,泸州长江南部的蛮人。两部蛮人,叙州蛮不喜生产耕种,多是畜牧业,泸州蛮开始有了高度的农耕文明。相同之处便是也养马,然后将马卖给宋朝,另外就是将宋朝的物产运向乌蛮,再将乌蛮的物产运到宋朝,谋取其中的差价。同时两部皆很不老实,时常抄掠宋境百姓。熊本用兵后,泸州蛮情况稍稍改观,不过叙州蛮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也不一定完全是大理支持的缘故,不过大理肯定要负一部分责任,最少乌蛮要负一些责任。
刘开指的就是这两部蛮人。
如果大理成了宋朝真正臣属国,一南一北施压,虽然不能完全使这一地区改观,但肯定会改观许多。
若仅仅是逼大理称臣,这条理由充足了。
而且对于段氏来说,叙州蛮与泸州蛮管他们屁事,至少这样一来,一是杜绝了王巨可能的大军入侵,二是说不定他们真能替段氏铲除高家,不让段氏做大理的傀儡王。
因此段正明后悔莫迭。
“世子,你这回明白我为何如此竭力搓合成这门亲事的原因了吧?因为三十七部乌蛮相对而言,是支持你们段氏的。而黄醇之则是王少保手下第一傔客,即便黄醇之这个女儿,少保平时也视之如从女如妹妹。以她的身份嫁给毗少部长,毗少部长一点也不屈之!那么你们段氏也会相信少保的用心了。同样,也是为了少保大计,黄醇之这才忍痛割爱,同意将爱女嫁给毗少部长。但是没想到啊……”
“胜之,这是我的疏忽,不过大理种种规矩确实与中原不同,并且各族有各族的规矩,虽然我身在大理,同样也不能一一清楚,否则至少会让毗部长以汉家婚礼操持的,还望胜之在少保面前替我们解释一番。虽然发生了惨剧,但我们对少保是很尊重的,包括招罗毗部族,他也不是想有意羞侮汉家,只是隔着自杞部,自杞部与乌蛮习俗不同,因此夜苴部人不知道汉家人的想法,这才……”
“世子,恐怕很难了,少保自幼时母亲改嫁,父亲早逝,孤苦伶仃,只是少保天生异禀,奋发图强,这才成了我们大宋的传奇。但是因为这段经历,他很重视亲情。如果黄小娘子未死,那还好说。但死了,毗部长,准备战争吧。”
“啊。”
“真的,毗部长,你我相识,颇是有缘,我说句衷告话,准备战争吧。少保不会让你们夜苴部挑衅他的威严的。”
“不能打……”段正明说。
“是啊,不能打。”招罗毗说道。
夜苴部不是其他乌蛮部,相隔遥远,它就在自杞部边上。尽管因为习俗不同(一个不爱洁,一个超级爱洁),互相不怎么往来,不过王巨两次用了雷霆手段,将自杞部七成豪强镇压,当真他一点也没有所闻?
夜苴部哪里是这支宋军对手?
“毗部长,这次回去后,我也要受少保处罚了,毕竟这样的规矩,我居然都不知道。因此这是我最后一次在你们这里做客了,世子对我也很尊重。我只能说一句,准备战争吧。少保性格太强势了。你们一部力量肯定不足的,因此最好将三十七部乌蛮力量集中起来,看看能不能做到僵持不下,这才能保住你们这一族。”
刘开又准段正明拱了拱手说:“世子,告辞。”
“别急着走,明天吧,我们再想想办法,”招罗毗冲手下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想将刘开强行留在这里。
刘开有点愠怒道:“毗部长,你是何意。”
“委屈刘兄,”招罗毗道,说完拉着段正明说道:“如今之计,一不做二不休,派人追上黄骅那一行,然后将他们杀死。”
“不妥。”
“世子,可以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招罗毗说道,反正在大理境内,王巨哪里会打听到真相?
段正明还在犹豫不决,招罗毗开始下令了,让族中派出许多丁壮骑着马追了下去。
可是这里是夜苴部,前面就是自杞部,招罗毗派出的丁壮骑着马追,黄骅他们也是骑马而来,追到天明,到了自杞州境内,被巡逻的宋兵发现喝止,他们也没有追上黄骅一行,族中的几百名战士只好骑马回来。
段正明与招罗毗只好又找到刘开,招罗毗说道:“胜之,她只是一个女子。”
意思犯不着为了一个少女,就发起战争吧。这是战争!而不是各部族的开打,那只能叫战斗。
“毗部长,少保很重感情,而这次黄小娘子前来大理,也是少保同意的,否则黄醇之不会同意她来大理。一是感情,二是自责,少保必发起战争。”
“二是你可能不知道中国的规矩,庆历年间,宋夏开战,仁宗匆匆忙忙地应战,导致几年战争下来,百姓负担沉重,又恰逢大旱灾,山东陕西盗贼遍布。辽国乘机来敲诈,要求我朝归还河北关南十县,我朝没有同意。辽国又换了两个条件,一是嫁公主殿下,二是增加岁币。结果我朝上下宁愿一年加二十万岁币,也不愿意下嫁公主。为何,大家都不愿意将一国之重,让一个女子去背负。事情传开,少保必然让人笑话。况且你们这样的成亲……所以少保只能用大军来堵住大家的嘴巴。”
“胜之,那你为何帮助我们?”段正明不解地问。
“少保是进士,是士子,我是举子,也是士子。然而经历各自不相同,少保在边陲长大,性格刚烈。我则不然。少保用兵交趾占城,死了许多兵士,流民死亡就更不用说了。但少保又将兵锋指向你们大理,因此我与其他几位傔客皆是劝说少保以和为贵,包括这一行的目标。可少保还是想用武力来强行解决。一旦少保灭掉你们夜苴部,下一步必然是三十七部乌蛮,再下一步就是你们大理,再下一步说不定到了蒲甘国。这样无休无止,终于何时,则非是我等所愿了。这样说,世子明白了吧。不过我也真要回去了,难不成毗部长想恩将仇报?”
“不会,不会,我只是担心。”
“也不用担心,乌蛮各部子弟剽悍强勇,少保虽训练了许多大军,但有许多兵力被交趾与占城牵制,真正能动用的兵力不多。如果你们各部团结起来,必能熬过这一关。但要切记,你们大理非是西夏,说句不好听的,你们两个大理的力量合在一起,也非是西夏敌手。因此到时候必须派一使游说,认一个错,让少保有一台阶下,少保那边用兵也会自动停下了,此事也就结束了。”刘开说完,找到他的座骑,翻身上马,又冲段正明与招罗毗拱了拱手说:“请相信我的话,至少我不会害你们,如果想害你们,少保对付你们一部力量不好,何必让你们三十七部联手,请三思。”
这才是最让人迷惑的地方……
第676章借口
刘开将经过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琼娘在边上听着,忍不着不满地说:“刘胜之,你也太诽谤官人了。”
“不得胡说,这是我教他这么说的。”王巨道。不过提到了儒学,王巨想了想:“胜之,如果可能,你让那边的士子们想办法重修一下儒学。”
“啊?”刘开惊讶一声。
那边有许多士子,多是连考不中没有指望的举子,甚至许多人连举子都没有得中,陆续被王巨派人聘请过去。不管什么学,首先得会识字!识字的人越多,那边文明才越快。
两边都是汉人,不过两边相比较,那边文化水平确实很落后的,多是赤贫百姓,能有几个知书识字的?就是识字的,也没有什么才子之流。
但想要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的文明,必须得有许多人知书识字,因此王巨对那边的教育很重视,只是同样教育,教育目标不同了。
然而重修儒学,这如何办得到?
王巨想了想道:“就以我恩师的一些儒学观念重新修著诠释儒学,另外要着重一条,要突出对立互生互动的关系。”
刘开愣了一下,王巨所说的便是张载的关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温大大改成了为往圣继绝学,于是一起成了为往,每次写,心里面总是怪怪的),在王巨暗中派人宣扬下,现在几乎成了宋朝家喻户晓的四句名言。
不过这个对方互生互动是什么东东?
“自汉武帝起,用法家的律法维护国家秩序,用儒家为表教化百姓,实际儒学自汉武光大后,已经偏离了它原来的真义,突出的只是尊尊,回报,而非是付出后的回报。如父子夫妻,夫子希望的是父母慈,子女孝,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才乐意在父母年老时孝顺,便能构成一代又一代温馨的传递。夫唱妇和,夫唱的是妇喜欢的歌,妇才愿意和夫的唱,家庭才能和睦,家和万事兴。因此《礼记。礼运》中曰: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个夫义,就是我说的夫的所唱,妇听,就是我说的妇的和。君仁,臣才会忠。臣爱民,民才拥戴官员,听从官员的政令。”
“说得好啊。”刘开道。
宋朝有一些官员基本能做到这个臣爱民了,但不多,为何?大家想的不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而是尊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百姓嘴中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好了,官员是父母官,我是你们的父母,让你们亡,你们不得不亡!
产生这种心态,还能爱民吗?
“少保,我明白你用意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刘开说道。
“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但比这句话要复杂得多。简洁地说付出的原因,就是为了回报。比如我做了好事,就是想要回报好名声,与别人的感激。我贿赂官员,就想官员给我一些照顾,当然,这必须制订律法严惩。因为他付之邪,所想回报更邪。我春天播下稻种,就是想秋天收获大量稻谷。但我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必须有义务在自己能力下,报答别人。这便是互动互生。当然,它还有更多层意思……”
就象天朝的道德标准,拾金不昧。
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种高尚的情操?
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又如何推行这种道德标准?
结果呢,没有推行起来,反而不敢扶跌倒的老太太,真的怕被勒索啊。而且执法的法官光明正大的责问,不是你碰倒的,你干嘛要扶啊?你干嘛要替她付医疗费啊?并且用这个莫明其妙的理由当成律法去判决!
于是没有推行起来这种道德,反而道德越来越败坏!
王巨不知道是谁带头推广的拾金不昧,难道不知道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的故事吗?那么多精英,还不及两千多年的一个古人!
不过王巨这个互生互动,认真诠释起来十分复杂,可不是帮助人那么简单,它等于一下子将后来儒家的什么尊尊推翻了一大半。
但因为是在海外,那边现在就象一个初生的婴儿,一片空白,王巨也不怕引起争议。
刘开还在回味,王巨又说道:“再宣传一下三公。”
“何谓三公?”刘开又问道。
“立法公正,刑罚公正,判决公正,不依富贵贫贱,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公平,给予百姓公平的生存机会,比如齐税,田税商税各项税务一率相齐,比如择人,不问贱贵,量才德而用,若有大功才,可恩荫一名子女,但只准一人,若子女未来有大功者,可以再恩荫下去,若无,到此结束。”
“这个……”
“胜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是怕有的人不能接受。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在我朝,有馆阁官为贵的说法?是为何故,无外乎时常能见到官家,会给官家留下应象,因此官家择人时往往会首先择馆阁官,也容易出人投地。其实我所说的公平,也不可能公平,上层子弟,无论教育,见识,财富,人脉等等,让他们在起点上就不知高出寒门子弟多少步了,就象我朝的科举,算是很公平了吧,但真正有多少寒门子弟唱名于东华门?但寒门子弟占读书的士子多少比例?其实不去打意打压富贵人家,已经就是一种不公平了。”
民间谚语说富不过三代,说明创业难,守业更难。
但有没有想过,一旦富能过三代,五代,十代,代代积累下去,如何了得。很快地就产生了贫者益贫,富者益富。
所以王巨本来还打算推出遗产税的,不过想一想现在大家的想法,这个遗产税无疑太超前,因此没有再提。
刘开又开始沉思。
实际这些道理都不是很复杂,只是放在现在来讲,略有些超前罢了。
“最后一公,乃是公道。比如税赋要公道,兼顾公私,不能过高,以减少百姓压力,也不能过低,以便保障官府支出,不过官府也要主动节约开支,节约浮费,以便进一步减少百姓负担。”
“冗官冗兵冗政?”
“其实我朝不能算是冗官,这么大地方,总需要许多官员,主要就是养官成本太高,特别是高级官员,就象我现在一年各种薪酬福利,达到了一万多贯,得要多少百姓才能养活?况且我还不算真正的顶级官员。”
“确实是如此,有的低级官员薪酬也不高,仅能养家糊口……”刘开微微叹息道。实际王巨以前也多次说过类似的话题,比如宋朝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