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校长 >

第53章

回到三国当校长-第53章

小说: 回到三国当校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会有人举出许多“事急从权”的反例来,说明不能灵活应变有多么大的危害,甚至是多么冷血不人道,但实际上无论如何不能违反规则,比承受那些损害更有价值——就算那种损害大到足以毁灭“规矩”。

这种观点也许十分机械,但规则本身就是用来遵守的,如果有特殊情况就应该事先制定出来补充规则。但是如果制定出“有必要的情况下违反规则是被允许的”这种补充规则来,那么就等于规则可以随便地被违反了——因为所有违反规则的人都认为有必要才会这么做的。

当然,这一“必要”的究竟是不是真的必要,可以在事后由具有公信力的组织来裁定。这对于人类来说就足够了,总比机械死板地遵守规则强——不过这也只是针对人类而已。

如果是人工智能的话,给它加上这样一个“正确”的行动规则,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人工智能失去了任何约束。人类可以允许人类违反规则,却不能允许人工智能这么做,这虽然是双重标准但没有人会反对。

但同样的,如果将人类再按照各种特点分成小群体,那么自然就会变成一部分群体不允许另一部分群体违反规则,自己却可以违反规则。由于人类的最小活动单位是个体,所以这一细分最后可以得出每一个人类都可以违反规则的结果。

那么规则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或者说不是人类根本无法直接违反的客观规律,都需要以相应的力量去维护它,除非是持有力量的人自己违反规则。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人类并不是没有自我毁灭的危险的。

关于这一点,党爱国一开始也很头痛。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就可以违反规则,这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规则。那么要如何保证他给大汉划定的发展方向,会在他死后还一直被继续执行呢?

强制终究不是个办法,党爱国琢磨来琢磨去,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方法论,让他们利用这一工具自己推导出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他们最有利。除此之外,党爱国亲身进行示范和引导,让他们准确认识到什么样的道路更正确,走在更正确的道路上会给他们额外带来多大利益这点也很重要。

不过这样的话,或许还需要一个或一些反例来和他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和刘备竞争主席的曹操袁绍二人一样。

PS:哎~这周开始,大概又能重新回到早9:00固定更新的样子了~感谢大家体谅。

0091谁是最后的赢家?

六月末,在中央大学宏伟的礼堂中,一场真正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竞选演讲终于开始了。

首先,学生会主席候选人之一的曹操发表了以“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主题的竞选演讲,对大家阐述了在获得了完整的世界地图的情况时候,第一次“开眼看世界”的优秀大龄青年心中的震撼和激动。原来世界那么大,而自诩为是世界中心的中国,却只占了那么一点地盘。

可想而知,当其它国家的人占据了党校长口中的美洲、澳洲两百多年,又有更发达的科技作支持,那么各方面都不再占优势的中国怎么还可能维持住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因此中国从现在起就既要稳定边疆情况,“主动防御”一切危险,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又同时要承担起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和更广泛的作用。

在演讲的最后,曹操号召大家要像党校长所说的那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而党校长在曹操演讲之后也表示,世界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走出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中央大学未来的毕业学生到边疆去,接受沙场征战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接着,学生会主席候选人之一的刘备发表了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主题的竞选演讲,向大家报告了自己在之前的意见调查中的心路历程。他在和同学们的接触中,逐渐坚定明确了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坚定信念,并下定决心,在学生会主席的职位上磨炼自己之后,未来还要争取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然后刘备就他“平等、民主、自由”的执政纲领和学生会预定要实施的具体措施,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有很多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之前所提的意见的影子。而在刘备对他将要组建的学生会中的各职务要求作了具体讲解之后,又让很多人感觉到,他们也可以从中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位。

在演讲的最后,刘备号召大家此刻要携起手来,共同建设美好校园,未来则要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

党校长在刘备演讲之后则表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来。或许有些人在这个大目标下又有自己的小目标,但不管是谁都要谨记,一支箭很容易被折断,而要折断绑在一起的三支箭却难上加难。

最后,学生会主席候选人之一的袁绍发表了以“我有一个梦”为主题的竞选演讲,给大家描绘了一个十分美妙诱人的远景。中国过去的几千年里是世界的中心,虽然苦难即将来临,但这时却又奇迹般地出现了伟大领袖党校长,因此可以预见中国之后的几千年里依旧会是世界的中心。

在座的各位作为同华夏民族一直延续至今,家族史甚至可以等同于民族史的古老世家大族的新一代领军人物,理应更加具有主人翁精神,在今后的几千年中继续引领家族和民族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党校长早已经点出了今后世家大族将会犯下的错误,但即使这段“历史”不会再发生,各世家也应该引以为戒,时刻警醒自己。各位须谨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之语,如果麻痹大意,就算绕过了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危险,也必定会掉入新的陷阱里去。而如果大家根本就把之前的经验教训抛到了脑后,那么只能不断地重蹈覆辙,掉入同一个坑中。

在演讲的最后,袁绍号召各位肩负着家族、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精英们,既要保持住身为贵族的古老传承,又要谦虚地低下头来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这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低下头,不是因为卑微,而是因为骄傲。

党校长在袁绍演讲之后表示,科技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所以作为大量生产资料的实际所有者和生产关系的实际组织者,眼光必须要放得更长远才行,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为自己的家族积累财富。

三位竞选者的演讲各有千秋,同学们的反应都比较热烈。随后党校长在大家填写选票时简单叮嘱了大家几句:要慎重对待自己宝贵的投票权,琢磨好自己需要什么,心里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投某人的票,某人当选之后能够做到多少他承诺的事。

无记名投票的流程所有学生早已知晓,他们只需要在写有三位候选人名字的选票上给自己选择的人打勾即可。因此包括考虑时间在内,投票也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就结束了。之后由不具备投票权的旁听生蹇硕担任唱票工作,毕岚负责在现场临时树起的木板上公开计票。党校长则在蹇硕唱票后对选票进行监督检查,避免发生舞弊事件。

这期间,尽管坐在演讲台旁边“候选人席”上的曹操、袁绍、刘备三人都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但他们心中又怎么可能真的波澜不惊?就连那些清楚地知道自己投了谁的票的学生们,目光也都盯着木板上三人的名字下面一笔笔添上的“正”字。

暂时看来,刘备的得票数并不比其他两位名士少太多。要说出乎意料倒也还算不上,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的吧。

袁绍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住一副淡然的假面具,喜怒不形于色,眼睛根本不去看木板上的票数,只是悄悄地把耳朵竖了起来。但很快他的视线就不知不觉地直勾勾盯着计票的木板了,要是接连几票都投的是他,他的嘴角马上就会翘起来,腰板挺直两眼放光;如果接下来一阵子都没有他几票,他又立即脸一耸拉,之前红润的面色变得暗淡了不少。

其实这种好像扑克没洗开的情况也挺正常的。这按顺序收上来的选票只是放在一起简单混了混而已,如果不特地四处抽取而是挨着拿的话,那么拿到的几张票很可能原本就是坐在一起的那几个人写的。而这次选举又是自由就座,那么学生们肯定是和自己平时关系好,想法比较近,甚至可能早就已经统一好意见要投票给谁的人坐在一起了。

当三个人的选票你追我赶,交替着缓缓上升,直到仅剩下最后几张选票的时候,袁绍用力地屏住了呼吸,为了自我克制而紧紧攥住的拳头微微地颤动着。最后几张选票的归属已经没有意义了,光是现在已经公布的这些选票,就已经决定了主席之位。

眼睛一直在未打开的选票和计票板之间来回逡视的袁绍低下了头,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他的脸再次抬起来之后,又重新恢复了平时的喜怒不形于色,只有缩在蒙了红布的桌子下的拳头还紧握着。

最后几张选票也加到了三个候选者各自名下之后,党爱国走到了台前,庄严地向大家宣布:“经过大家的投票,最后当选第一届学生会主席的人就是——袁绍同学。”

脸上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的党爱国确认了袁绍的胜利,这时袁绍不自觉地挺直了身子,拳头借着“候选人席”那蒙着桌面的红布的遮挡,在下面攥了又攥。在别人看来,他好像整个人都在放光彩似的。而在他两边坐着的曹操和刘备,此时倒正好像是专门初被安排来衬托他一样——虽然这只是按照演讲顺序排的座次。

曹操和刘备两人,应该都已经用眼角的余光瞥到了他们身旁的袁绍的举动,但他们都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现的样子。刘备还是那样谦恭地微笑,率先向袁绍表示了祝贺,接着曹操也好像一点也不把结果放在心上似的恭喜了袁绍。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袁绍自己之前装得也挺成功,再加上这次还有袁隗亲自出马四处“拜访”友人,袁绍能获胜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原本曹操参加竞选也就没打算非得获胜,他一是想亲身体验一下选举的过程,二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暗地里阻止袁绍获胜。

曹操在研究了这次学生会主席的投票规则之后,发现如果能够利用好合纵连横,那么声望巨大的袁绍也并不是就能提前预定竞选的胜利的。因为这次选举投票,是在候选人之间三选一,而不是针对每个候选者,所有投票者都要投票选择一次支持或不支持他。

那么如果参选的是颍川荀氏、陈氏等名声卓著的世家大族子弟的话,曹操若是将他拉走的那一部分票投到另一位有可能获胜的参选者身上,就很有可能左右最后的选举结果。而现在,就算曹操最后没有试着去说服投票给自己的人转而支持刘备,但只是因为他分走了一部分很可能会投给袁绍的票,刘备就险些将袁绍挤下去了。

其实党爱国当初也是这样和刘备说的。刘备作为一个没落无名的宗室成员,想要获得以世家大族子弟为主的学生们的选票很难——尤其是汝南袁氏在家族层面上已经和他们家里进行过了某种利益交换。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那些非世家出来的学生们手中的选票确实地拿到手。

至于为什么他还是有希望成为主席,就是因为如果对方有好几个人同时参加竞选的话,那么最后世家大族的选票就会分散到几个人身上,那么他原本根本不够看的选票说不定反而会成为最多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曹操分走了袁绍的一部分选票之后,袁绍仅以比刘备多4票的微弱优势获胜,曹操则成为了选票垫底的那个人。如果不是袁隗十分有先见之明地替袁绍提前拉来了一部分选票的话,很有可能最后便是曹操与袁绍从世家大族那里分得了差不多的票数,坐山观虎斗的刘备最后成为大赢家。

0092从结果中发现的问题

中央大学的学生会选举结束之后,所有人对这个结果都表示满意。刘备虽然有些失落,但党校长一开始也说过了,他只能说是从没有任何机会变成有机会了而已,最终能以微弱优势落败已经不错了。就连之前看不起他的袁绍,因为只差几票就被刘备给挤下去了,所以在选举之后反而表现得对刘备多了几分尊重。

之前就已经说过了,袁绍的思想就是典型的贵族主义,同样也是典型的实力至上主义。如果你的实力不强,或者他不认为你的实力够强,他就不会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你。所以就需要被人狠狠地扇几个耳光,才肯恭恭敬敬地低下头来。

至于被落了很大面子却能忍下来这一点,在上层社会中不仅不会被别人嘲笑,反而会获得真正掌握着家族前进方向的精英们的尊重。当然,前提是过后的某些事情证明了那个敢扇他脸面的人,的确有足够的实力让他低头。

要说唯一一个对结果不满意的人,那么也就是党爱国了。一个有才能的人,因为没有背景和关系所以就不能够达到他应有的高度,这一点真的会引起他的强烈愤慨。不过在这个世家大族直接掌权的时代,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反倒都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

何况党爱国也知道,就算后世,其实这种情况也还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他现在也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意,对这次选举结果说些或做些什么。这就是现实——或者说这才是现实。什么天赋+努力=成功,那个只是热血漫画,只是YY小说,只是在做梦罢了。

毕竟,社会关系和家族财产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如果YY主角的实力,能够超过将所有影响实力的因素都计算在内的“现实”所给出的,反派BOSS的真正实力值,那么他们打败BOSS同样是合理的。

但为什么说这是YY?就是因为从已知的物理法则来看,一个人的力量还达不到这个程度;从已知的社会现实来看,白手起家的草根天才所创造的那些财富,也远远比不上经过了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积累的世家大族的财富——毕竟“他们”同样没有停滞不前,而且自身能力也并不算差。

虽然党爱国心里是有些不爽,但他现在也只能往好处看了。通过这次选举,他再次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学生们还是老一套的认识,利益依然是他们最看重的,出身和名声排在其次,然后才是能力。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对能力的重视程度已经提高了不少。如果不是因为校外的某些利益交换,或许刘备真能成功当上主席。只要他们最重视的是利益,那么在先天上就没有拒绝科学的理由,这点对党爱国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了,也许让一个没有任何高贵血脉,祖上八辈子都是贫下中农的人通过选举成为“真正”的最高领导人什么的……不要说在2000年之后,就算在200000000000000年之后,也只不过是个幻想罢了。

如果是封建社会的武力式征服还好说,农民之子也有可能自己取得皇帝之位,而文明社会的民主的选举,反而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草根神话了。换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阶级的流动性反而变得更差,社会结构也变得更加板结了。

关于这一点,党爱国真的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后世没有彻底解决掉这种问题,只是采用了一个隐蔽性、欺骗性更强的制度来敷衍住了普通百姓,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答案。而且他认为,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彻底解决,因为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什么也不做,眼睁睁看着别人获取让他都会心动的巨大利益的。

因此他更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思路:通过科技竞争,让这些统治者们认识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两方面的重要性。当他们迫切需求大量人才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