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357章

1908大军阀-第357章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山东后,何宗莲定居济南,修筑“颐园”为府邸。起初,他在园中植树养花,经常邀聚两三旧友饮酒品茗,同时投资实业,与他人合伙经营华兴造纸厂(山东造纸东厂前身)、丰年面粉厂等,过着许多离仕高官曾经过的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或者是由于有幼年苦难经历的铭记,或者是因为受严酷社会现实的刺激,何宗莲的心灵很快与那些在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水旱天灾摧残之下,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难民的呼声产生了共鸣。于是,他毅然放弃优裕闲适的生活,走上了艰辛的赈灾救民之路。他出资协同济南红十字会办理施赈、兴学等慈善事业。1925年张宗昌督鲁时,曾被聘为灾民救济会会长。1928年“五三”惨案后,出面组织“维持会”,并任第一任会长,后改任善后救济总会会长。韩复榘主鲁时,建议韩在省城官扎营设置养老院。1931年病逝于济南——

刘显世祖籍湖南邵阳,以小贩入黔,历三世,积为大富。咸丰间,父祖办团练,多与回人战,赐三品官,田产冠于当地。显世于同治八年(187o)生,少与弟兄师从雷玉。峰,然好问军旅,不喜词章。性浑穆,品孝友,有胆略,善采纳。其面笑,有笑面虎之谓。十五岁取廪生。戊戌年,随父办新学,直言科举之弊,兴义以此领黔省之风气。又办团练,以防会党之变。庚子后,多与会党战,能苦战,擢为管带。三十一年(19o5),林绍年行新政于贵州,显世愈倡新学,延请名流,选派留学,创设天足会,声誉隆于乡里。其弟兄有留日者,皆师从梁任公,显世亦以为荣。辛亥年,四川保路,黔军援川。党人欲趁虚起事,巡抚沈瑜庆急之,调显世率五百卒援省。甫至安顺,闻自治学会已取贵阳,即通电拥护共和。党人怿之,遂得长驱入贵阳,任枢密员,兼军政股长。翌年二月,党人纷乱,显世等欲独霸黔中,故遣周沆、戴戡赴昆明乞师。蔡锷素与戴戡相得,遂令唐继尧平黔乱。继尧督滇,委显世为军务部长。越明年,蔡锷赴京,唐继尧继任滇督,戴戡主黔,委显世为护军使。显世乃合黔军为六团,委其甥王文华为第一团团长,黔省士官生如谷正伦、朱绍良、何应钦、张春圃、李毓华、王纯祖等亦竞为招徕,黔军始盛。袁总统欲称帝,天下翕然,显世亦影从之,得授一等子爵。总统闻戴戡与显世不睦,故召戡入京,改任龙建章为巡按使,阴欲夺黔军。显世因此衔恨。已而唐、蔡反袁,显世犹疑未决,王文华、戴戡力谏之,终决意独立,自任贵州都督。令王文华率三团攻湘,熊其勋率两团,随戴戡北进。已而洪宪覆灭,显世领督军兼省长,独霸贵州。民六(1917),督军集会,显世遣王文华与刘显治为代表往,二人素不相得,适段祺瑞不好士官生,竞禁文华出席。文华愤而走,投效孙文。是年孙文南下护法,以文华故,显世亦通电护法。时唐继尧自领滇、黔、川、陕、豫、鄂六省联军总司令,委显世为副。孙文乃曲己意,拜继尧为川、滇、黔三省靖**总司令,以显世为副。显世委文华为黔军总司令,率六团人马入川,与熊克武部并辔,大破吴光新军,取重庆。翌年,逐周道刚、刘存厚,取成都。未几,继尧自称滇黔川鄂豫五省靖**总司令,以显世为副。已而岑春煊卸任政务总裁,补选显世继任。时黔军多归心王文华,显世甚惮之,遂擢袁祖铭为师长,以牵制文华,黔军自兹多内讧。民九(192o),唐继尧欲以韩凤楼代文华,显世犹疑。文华时在川作战,闻此大怒,乃集众曰:“副帅今一傀儡耳,黔事皆归于郭重光、熊范舆、何麟书之辈,何堪复问!”遂携朱绍良、袁祖铭赴沪客游,以避时议,令卢焘、古正伦、孙剑峰、何应钦等回师贵阳,托言清君侧,杀郭重光、熊范舆,逐显世返兴义养疴。文华领贵州省长。显世奔昆明,乞师于唐继尧,适顾品珍政变,卒不成。翌年,袁祖铭刺王文华于上海,贵州无主,窦居仁、谷正伦、胡瑛、张春圃、何应钦五旅争权,袁祖铭、张彭年于鄂组定黔军,欲假道川、湘回黔。已而,孙剑峰逐何应钦,黔中纷乱,孙文委袁祖铭为黔军总司令,显世为省长。时唐继尧已杀顾品珍,显世正乞师,适何应钦亦在滇活动,疾视如仇,互行暗杀,皆得幸免。翌年,袁祖铭入贵阳,驱卢焘,拒不迎显世赴任。时驻桂滇军胡国秀部撤返,假道贵州,祖铭缴其械。唐继尧大怒,遣唐继虞、张汝骥伐罪,轻取贵州,驱祖铭入川。显世乃复任省长,继虞任军事善后督办,汝骥、刘显潜任会办。滇军跋扈,显世不能止。黔军'1'之张三元、凌国先部皆遁迹山谷,投身绿林。俄而,财政厅长唐忠为滇军团长戮于道路,此显世之亲旧也。显世恸之,自此不问政事,甘为傀儡。曹锟贿选,孙文兴师伐罪,显世虚名建**副总司令,然已全无力气。时袁祖铭已拥兵五万余,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中央亦授川黔边防督办之职。唐继尧畏其实力,与通使交好,愿交还贵州。民十四(1925),唐继尧电曰:“黔省内政,概由黔人自理。”祖铭乃任彭汉章为贵州清乡总司令,卢焘为行政委员长。显世遂奔昆明养疴,显潜返兴义,欲东山再起,卒为彭汉章所破,刘氏遂不能复振。民十六(1929),病逝于昆明,年五十九——

第一师原为清6军第一镇,是由旗兵中挑选经袁世凯训练而成。

光绪二十八年(19o2年)五月,清廷谕令在旗兵中挑选“年力精壮者”交北洋大臣训练。京旗练兵初为四营,铁良为京旗练兵翼长。

二十九年(19o3年)正月,在保定开练。五月初九,户部右侍郎铁良奉命会同袁世凯办理京旗练兵事宜。营制军规一律仿照北洋常备军,名为京旗常备军。到年底,已经编练3ooo人。其中步队四营、过山炮队一营、马队一营、工程兵两队。三十年(19o4年)上半年,再增步队两营、6路炮队一营、马队一营、工程兵一队配足一营。五月,成协。

京旗常备军

步队第一标: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

步队第二标:第四营、第五营(19o4年5月24日组)、第六营(19o4年5月24日组)

马队第一标:第一营、第二营(19o4年3月22日组)

炮队第一标:第一营、第二营(19o4年5月1日组)

工程第一营: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19o4年5月25日组建)

三十一年(19o5年)扩充成镇,为6军第一镇,初由凤山代理统制,全镇原驻保定南关。

统制:凤山(代理)

步队第一协统领:曹锟

步队第二协统领:何宗莲

步队第一标标统:

步队第二标标统:周符麟

步队第三标标统:

步队第四标标统:王同玉

马队第一标标统:王怀庆

炮队第一标标统:

工程第一营管带:

三十三年(19o7年)九月,移驻北京北苑仰山洼(即北苑),并负责“宿卫宫禁”。是年,何宗莲代凤山署统制。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开赴察哈尔。是年,派一部在永平府参加秋操。该部由第二协协统朱泮藻带本协两标及马队第一标两营、炮队第一标两营、工程第一营两队与第二十镇一部组成混成镇隶属东军。

清末时序列(1911年底)

6军第一镇统制:何宗莲

第一协协统:李奎元

第二协协统:朱泮藻

步队第一标标统:李焕章

步队第二标标统:周符麟

步队第三标标统:宫长溎

步队第四标标统:于有富

马队第一标标统:孟效曾

炮队第一标标统:昆福

工程第一营管带:李誉俊

1912年8月,民国成立后改镇为师,名为近畿6军第一师,约11ooo余人,直属6军部,分驻察哈尔的张家口及绥远的多伦、归化等地。

1912年11月21日

师长:何宗莲参谋长:董式梃

步兵第一旅旅长:李奎元一团团长李焕章二团团长定勋

步兵第二旅旅长:于有富三团团长宫长溎四团团长张凤鸣

骑兵第一团团长孟效曾炮兵第一团团长褚其祥

1914年8月13日,蔡成勋继任师长,1917年8月6日,蔡成勋被调任绥远都统,其部随其赴绥远驻防。

1917年8月底

第一师师长:蔡成勋参谋长:章炳荣

步兵第一旅旅长:李焕章第一团团长第二团团长刘士琦

步兵第二旅旅长:褚其祥第三团团长6鎔第四团团长靳永泰

骑兵第一团团长冯绍闵炮兵第一团团长沈广聚

192o年12月31日,蔡成勋任甘肃督军,未就职;1921年,蔡任6军总长;1922年5月27日,蔡任援赣总司令;1922年6月15日,北洋政府命蔡节制江西全省军队。9月2日,蔡督理江西军务善后事宜,第一师随之入赣。

1922年9月底

第一师师长:蔡成勋参谋长:王祖棨

步兵第一旅旅长:杨以来第一团团长第二团团长张恩华

步兵第二旅旅长:冯绍闵第三团团长关纯一第四团团长靳永泰

骑兵第一团团长胡建中炮兵第一团团长张玉书

1924年12月,蔡成勋被赣南镇守使方本仁驱走,冯绍闵继任师长;1925年,该师赴福建归孙传芳。1月22日,邓如琢被任命为师长,成孙传芳五省联军一部,邓兼赣军总司令。

1925年底

师长:邓如琢参谋长:关麟书

步兵第一旅旅长:刘宝题第一团团长孙富庆第二团团长黄述钧

步兵第二旅旅长:秦虎宸第三团团长张凤岐第四团团长岳思寅

骑兵第一团团长6锦堂炮兵第一团团长萧光澄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江西,该师在孙传芳指挥下,对抗北伐军,被歼。

师以上将领简历

铁良

满洲镶白旗人,字宝臣,谥号庄靖,监生。19o1年,日本6军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第一期步科毕业。曾任督办政务大臣、军机大臣、督办税务大臣、6军部尚书、禁卫军大臣、江宁将军等官职。1916年1o月13日,黎元洪颁一等大绶嘉禾勋章。备杂志》刊有奏陈。1916年1o月13日,黎元洪颁给铁良一等大绶嘉禾勋章。

凤山

清末汉军镶白旗人,刘氏。字禹门,又号茗昌,盼云轩(存疑)。曾任西安将军、荆州将军、广州将军等职。清政府赠太子少保,谥勤节,予骑都尉世职。

何宗莲

字春江,山东平阴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察哈尔都统、总统府侍从武官。1918年2月2日,授将军府弼威将军。

蔡成勋

字虎臣,天津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总统府侍从武官、6军部总长、援赣总司令等职。

冯绍闵

6军少将,曾任赣南镇守使。

邓如琢

字和璞,安徽阜阳人。曾任赣北镇守使、五省联军赣军总司令,江西军务督办。g

【……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文字更新最快……】a!!

第706章,大战前

七月十一日,阴雨天气总算好转,一大清早阳光破云而出,照射着湿漉漉的江浙大地显得格外清新。闽军第一师骑兵侦察队沿着江滩一路北上,很快抵达诸暨镇的外围,队伍从这里分散开来,四处打探诸暨镇的情况。

这个衔接金华至杭州正中间的小镇,经过近几年南北通商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从镇子外面望去,密集的民宅占据着浦阳江、曹娥江和东阳江的分水岭,抛开水路不算,这是一处开阔的江水丘陵地形,除了东边的会稽山脉之外,几乎没有太突兀的地形。

骑兵在连续的山丘上跑来跑去,一点点接近镇子的路口,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发现任何北洋军的防守据点。

最终骑兵大着胆子摸进镇子上,找到几个老百姓询问情况,才知道之前金华的溃兵曾在这里集结过,与第九师的一个营会合然后向杭州去了。骑兵队在镇子上转了几圈,还发现了一些北洋军没有来得及转移的物资,生锈的炮弹和刚退换下来的春装。只有几个土兵在看守,不过见到闽军士兵之后立刻跪地求饶。

这个消息很快回报到后方的团部,团部认定北洋军仓促转移是打算在杭州集结兵力,当下没有太多犹豫,直接把团部搬入诸暨镇上,然后继续向杭州方向派出侦察兵。

自从金华作战结束之后,第一师的进程一下子放慢了许多,先是花了一天半的时间集结队伍,然后又是小心翼翼的搜集情报。整个战场的预先分析几乎没有太大的出入,北洋军果然是把部队全部集合在杭州附近布置防线。

在诸暨镇证实这个情况之后,第一师的进展仍然没有改变,还是一副慢吞吞的样子。

各团团部陆续都在诸暨镇建立了防线,到了第二天连师部也挪到诸暨,原先在金华集合的兵力现在都换到诸暨重新集合一遍。至于金华、丽水两县则成了后勤基地,交给后续的第三师来负责。

说的好听一点,闽军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可说的不好听,那就是故意延误战机,给北洋军充足的时间准备防线。

许崇智并非因为畏敌而不敢进攻杭州,在他看来就算北洋军没有修筑齐全的防线,第一师与北洋军两个师在杭州打遭遇战同样没有胜算。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先决条件上已经弱了对方一手,更不谈兵力的悬殊,这样打下去只会白白损失。

诸暨距离杭州只剩下一百多里的路途,这一带又是平原地形,一天下来都能跑个来回。

许崇智在这里看似不慌不忙的集结部队,可真要动起手来很快就能逼进杭州。而他现在之所以不慌不忙,主要原因是要保证浙江会战的战略协调,与苏州朱瑞的余部、宁波策动的新五师以及海上舰队在同一时间发动攻势。

不打没意义的消耗战,要打就一鼓作气打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大会战。

陈炯明早在十二天前已经下令广东舰队调动三艘巡洋舰和一艘运兵船赶往福州,与厦门舰队在此会合。南方海军这次出动了八艘军舰两艘装备登陆艇的运兵船,兵分两路,一路前往温州海域附近待命,另外一路载着福州三个营的海卫队迂回到钱塘江入海口。

整个海上行动预计要在七月十四日抵达指定地点。

陈炯明之所以有信心策动宁波新五师,除了因为有浙江商人在背后支持之外,还有一点正是黄兴的长子黄一欧目前任职于新五师师部的通讯主任。

由浙江商人筹集军费、枪械,再由黄一欧从中牵线搭桥的联系,此外浙江新五师师长潘国纲早年也在福建武备学堂读书,与闽军素有交情,一番权宜之后最终答应率部起义,接受南方执政府的领导。遵照战区司令部的吩咐,潘国纲决定于十三日从宁波出发,十四凌晨向杭州发动进攻。

天色渐渐入夜,诸暨镇北郊外一处山丘上,许崇智双手拄着他的指挥刀,目光深远的望着北方。在他面前五百米之内,入眼的都是排列整整齐齐的军帐,第一师四个团的兵力在下午时全部集合完毕、分布在镇子四周有利的地段驻扎。

远处有巡逻的骑兵身影摇摇曳曳,更远的地方还有许多明哨暗哨,隔得老远都能听到细碎的谈话声,整个镇子俨然已经变成一座大军营。

副官许新明骑着马从镇子上跑了出来,沿着江滩一路找到许崇智的护卫队。他翻身下马,快步跑到山丘上面,敬礼道:“司令,福州加急电报。”

许崇智没有回头,也没伸手去接电报,其实他心里已经猜出了电报的内容,喃喃自语似的说道:“是不是明天就要开打了。”

许新明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陈大人不追究之前第一师没有进攻杭州的事情,但是强调明天凌晨七点钟必须发动进攻。”

“知道了!”许崇智用指挥刀戳了戳土壤,意味深远的说道,“让我们提前进攻杭州完全是没有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