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140章

唐朝小官人-第140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五十七章:天命在我不在你

李隆基的反唇相讥,并没有惹来武则天的不快。

武则天只是冷笑,她似乎开始权衡起来。显然,这种嘴仗对于殿中的所有人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

她冷冷地看着李隆基,这个人固然是自己的血脉,可是时至今日,已经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于是她冷若寒霜地抚案,道:“朕要是不允你的请求呢?”

李隆基此时已从最初的激动中渐渐镇定下来,显然,今日的剧本都是已经谋划好了的,所以他开口道:“陛下若是不肯,则天崩地裂、地动山摇。”

短小精悍的八个字已经十分明白了,虽然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字眼,可是言外之意却是,你若是敢不从,那么他李隆基就要血洗洛阳宫,即便你武则天,也不能幸免。

武则天厉声道:“那么朕就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胆子!”

李隆基却是笑了,道:“刘凯,还愣着做什么,动手!”

刘凯,乃是临淄王府的侍卫长,能进殿的叛军,当然不是什么人都允许进来的,绝大多数是李隆基亲信中的亲信,他一声号令,身侧立即走出一员悍将,孔武有力,手提一柄长长的陌刀,宛如天神下凡。

李隆基已是站起了身,他背着手,遥遥地与武则天对望,最后他的脸上掠过一丝杀机,断然大喝:“杀!”

他一个杀字起时,却听武则天亦是大喝:“杀!”

两个杀字出口,那刘凯举起长长的陌刀,一个飞旋,便朝着李隆基斩去。

“………”

突如其来的变故,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临淄王府的侍卫长居然在此时直接朝李隆基砍去。

李隆基大惊失色,忙是向后连退数步,转瞬之间,他的衣襟依旧湿透了。

只是这一斩余势尚在,却是直接将李隆基的身侧一个侍卫直接砍倒在地。

李隆基大喝:“刘凯。你……”

刘凯一击不中,并不恋战,忙是朝后退了一步,大喝一声:“杀!”

一个杀字。李隆基所带来的小半侍卫纷纷拔刀而起,朝着身边的伙伴动了手。一时之间,殿中刀光剑影,李隆基万万想不到自己的身边居然也有武则天安排的细作,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父亲留给自己的亲信,已经跟随自己七八年之久,他已吓得面如土色,身边的人眼看越来越少,紫微宫的侍卫见状,也纷纷上前,一群亲近的亲卫只得护着李隆基且战且朝殿门后撤,至于其他人,也就顾不上了,武懿宗一时来不及逃开。被人直接斩杀,另一个王府的长史,亦是身首异处,几个李隆基亲信的武官也是瘫倒在了血泊之中。

外头的叛军听到动静,有人冲了进来,只是根本分不清敌友,一时晃神之间,便被斩杀在地。

高高坐在金殿上的武则天,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一幕,看着李隆基狼狈不堪的样子。却是冷斥:“李隆基谋反,罪无可恕,其余从贼者,若敢负隅顽抗。立杀无赦,此时若降,既往不咎!”

叛军士气大泄。

李隆基已经顾不得什么了,忙是大喊:“休要听这妖妇胡言乱语,杀,杀!”

一群人已经蜂拥杀了进来。

李隆基大喜。虽然在殿中,他没有占到优势,可是整个洛阳宫里,却全部都是他的人,他虽然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这个祖母还有杀手锏,也万万想不到那刘凯居然是武则天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枚棋子,可是无论如何,自己还是胜了。

他大呼一口气,对着冲进来的武士大吼:“快,快,杀了这妖妇……快给本王护……”

话音戛然而止。

李隆基面如土色,他这兴奋的劲头也就此到头了,就在瞬息之前,他尚且是喜出望外,可是这一刻,他却是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因为冲进来的人,他再熟稔不过,甚至是这个人烧成灰他也认得——秦少游。

秦少游的身边是一队天策军,在他的身后,门洞之外,则是乌压压的军马,无以数计。

秦少游一步步走了进来,所有人此刻都停止了动作。

李隆基禁不住道:“你……你……”

秦少游没有理他,就仿佛是透明人一般,他徐徐上前,在他面前的叛军竟是一下子失去了勇气,哐啷一声,武器落地,自动退到了一边。

固然有人想要负隅顽抗,可是天策军突然杀了进来,可以想象殿外的叛军已清除,而殿内,他们也已不再占有任何的优势,顽抗即死,绝无生机。

秦少游走到了殿中,在这鸦雀无声的大殿里,他的目光落向武则天。

武则天显然也诧异于秦少游的到来,她凝望着秦少游,在错愕之后,旋即露出了微笑。

方才她虽然用出了自己最后的杀手锏,可是武则天自知这个杀手锏至多也就是拖延时间而已,本来以为今夜祸福难料,而秦少游的出现,则是彻底地改变了局面。

秦少游的声音响起:“臣秦少游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武则天已是喜出望外,却是不知从何说起,于是笑吟吟地道:“好,很好。”

秦少游意味深长地看了武则天一眼,旋即道:“臣斗胆,恳请陛下暂且去寝殿休息,这里的事,就交给臣来处置吧。”

武则天听罢,顿时明白了什么。这一来呢,自己也确实是乏了,可是这其二呢,也是最重要的,眼下在这里即将要发生的,到底是一场平叛的戏码,还是一场祖孙相残的戏码呢?武则天在这里,自己的孙儿如何处置?若是直接杀了,便显得武则天不仁,毕竟是自己的孙子,固然这孙儿已经触犯了天条,可是说杀就杀,还是让人诟病,毕竟当今天子早就让人怀疑杀子,若是现在来个杀孙,外头又会有多少样的流言?

可是秦少游请武则天离开,让自己来处置,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秦少游是臣子,臣子平定叛乱,诛杀首犯,不会引来这么多的非议。

武则天并没有说话,她沉吟了很久,突然抬起眸来,那眸光里,出奇的镇定,她沉声道:“朕不乏,精神着呢,休憩,朕大可不必,这件事你来处置,朕看着。”

金口一开,武则天已经做了决定,此时,她不想回避什么,她要眼睁睁地看着接下来这个叛乱如何平定。

至于那些流言蜚语,那些各种不怀好意的窃窃私语,她不在乎。

秦少游瞬间读懂了武则天的意思,千秋功过,自是后人评说的事,而眼下,武则天必须要杀人,杀人是为了立威,也是以儆效尤。

明白了这一切,秦少游也只是淡淡一笑,经历了一夜紧张之后,秦少游现在的神情很是从容,而现在,他终于把目光落在了李隆基的身上。

“殿下……似乎一直都在想,为何秦某人却是带兵入宫了,是吗?”

李隆基在颤抖,他瘫在地上,竟是无法起身,眼睛怨毒地看着秦少游,却是说不出话来。

秦少游冷冷道:“但凡京师发生变故,尤其是在夜间,情况不明,城外的军马更不敢轻易的调动,按理来说,就算有忠义之士想要平定叛乱,那也该是天亮之后才可能有所行动,毕竟深夜之中,敌我难辨,大家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无从分辨到底出了什么事,若是当真平叛了还好,可是一旦只是虚惊一场,而你擅自调动官兵,难免会被人认为你心怀不轨,说不准,这忠臣反而被人误认为乱臣贼子。正因为如此,殿下在打算动手之前,也就已经料定,只要殿下在天亮之前解决掉宫中的事,等到大家反应过来,殿下便可挟天子而令百官,到了那时,即便有人想要救驾,却也已经来不及了。”

“可是要一夜之间,夺下洛阳宫谈何容易,陛下已打算让你就藩,而你素来野心勃勃,陛下因而也对你怀了戒备之心,因此在这个时期之内,宫中的防禁森严了不少,你的党羽即便再厉害,也难以做到控制住京师。所以许多人都预测,即便殿下敢造次,那也是鸡蛋碰石头,唯一的结果就是粉身碎骨。”

“只是……”秦少游冷笑一声,才继续道:“殿下其实已经暗中收买了武懿宗,偏生这武懿宗又负有守卫宫城的职责,如此一来,殿下突然发难,确实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定鼎天下。”

“可惜啊可惜……可惜的是……殿下还是露出了马脚,若不是这个马脚,下官只怕这个时候还在城外观望风向,殿下,这就是天命,天命在陛下而不是在殿下,到了现在,殿下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

求票求支持!

第二百五十八章:诛杀

李隆基看着秦少游,不知是因为恐惧还是不甘,脸色带着扭曲。

而此刻的他,心里生出疑窦。

破绽?自己留下了什么破绽。

秦少游的出现,确实是大出所有人预料之外,因为在李隆基和背后的人布置之下,今夜的布置可谓是巧妙到了极点,诚如秦少游所言,虽然宫中有防备,可是金吾大将军武懿宗已被收买,固然李隆基现在并非是一呼百应的得到支持,可是深夜发动,足以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在情况不明之下,没有谁敢冒天下的风险动手。譬如庐陵王李显,他和他的支持者是绝对不愿让李隆基夺门的,可是这种处境之下,他们绝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李隆基为陛下所忌,难道他庐陵王就不为陛下所忌吗?这时候他们若是调动一兵一卒,即便功高,最后说不准也有弥天大祸。

正是料定了如此,李隆基才决心铤而走险。

至于秦少游的天策军,他也多少有些防备,不过天策军在夜里入京的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李隆基压根就没有料到眼前的结果。

他禁不住问:“马脚,本王有什么马脚?”

秦少游看着不甘的李隆基,却又是另一番的心境,眼前这个人,和自己结怨已久,这两年来没少给自己使绊子,而今日,总算到了摊牌的时候了。

秦少游慢悠悠地道:“有一件事,其实下官一直觉得奇怪。我记得,当年的时候,武懿宗任金吾大将军在宫中训斥侍卫,却被你撞见,你立即说,这是你家的庙堂,这句话固然是引来了武懿宗的不满和愤恨,甚至让人开始轻视武懿宗,为人所笑。可是据我所知,自从武懿宗被你训斥之后,陛下固然夸奖了你,可是此后,武懿宗这个武家不起眼的人,却是逐渐开始受到陛下的器重,器重的缘由,秦某也就撇开不提了,以殿下的智慧,想必也能想到,那么……殿下既然知道这样做对殿下有害无利,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许多东西,若是只看表象,确实很容易被迷惑,可是秦少游这句话却是点中了要害。

武懿宗的发迹,某种程度不是因为他是武家之人,毕竟武家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而武懿宗又是远支,可是这两年,他的恩荣甚至远远超出了近支的一些武家皇亲,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况且武懿宗只在禁卫中任职,并不是边将,假如是边将,那么还可以说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武家的人在禁卫中任职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何以他能脱颖而出?那么武懿宗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人曾被李隆基羞辱。

而另一方面,李隆基虽然年轻,可是他并不蠢,他自幼便饱受熏陶,深谙宫中的权谋,岂会不知这样做,除了发泄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让武懿宗借此飞黄腾达?

李隆基当然知道,至少他背后一定会有人暗中提点,告诉他应当怎么做,而这些背后的人,无一不是人精。

既然明明做了对自己没有好处,反而会让自己讨厌的人得到好处的事,李隆基为什么要做?

这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所有人都可以说,李隆基是年少无知,可是秦少游却是知道,李隆基绝不糊涂,其才智,已经凌驾于许多人之上。

这样的人,会为了自己一时痛快,而让仇者快?

秦少游脸上泛出笑容,继续道:“其实……本来我并不会想到这些,只是殿下上书请陛下恩准就藩,那一日,我记得我入宫觐见,谈及了此事,陛下对殿下的野心勃勃,也是忧愤无比,并且告诉秦某人,她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是呢,等我即将出宫,却是撞到了这位武懿宗将军,说起来也是有意思,宫中这么大,这位将军负责洛阳宫的防卫,却是好巧不巧,在出宫的时候却是撞到了他。其实这倒也罢了,偏生这位武将军还给秦某人透了底,竟是告诉我,这一切,陛下都已经布置妥当,洛阳城里,能调动的棋子都已调动妥当,万无一失。这言外之意,就是告诉秦某,这件事,天策军并没有受到陛下的秘密调用,所以完全可以作壁上观,即便是夜里发生了什么,也不必担心,只需在孟津作壁上观即可。否则就是不经奉诏,擅自调兵入城,这便是大罪。”

说到这里,秦少游看了一眼李隆基那依然不甘的脸,才继续道:“武懿宗这个人,平时并没有这样的智珠在握,他们武家为了打击你李隆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按理来说,一旦发生变故,即便是已经做到了万无一失,也寄望于天策军能够予以协助,这毕竟是牵涉到了阖族命运的事,稍稍一丁点的马虎,都不可能有。正因为如此,我才起了疑心,于是便开始暗中调查武懿宗,最后才有了一个构想。殿下若是敢夺门,单靠殿下手里的这些力量是不足的,殿下绝不是莽夫,一旦起事,就一定会有杀手锏。而这个杀手锏也绝对令人没有想到,而唯一与殿下关系特殊的人就是武懿宗,武懿宗在得知我入宫之后,生怕我得了什么密旨,坏了你们的好事,所以在我出宫的必经之路上守候,随即问起我与陛下说了什么,当他得知我与陛下并没有说什么的时候,他松了口气,可是为了以防万一,却是一时糊涂,居然旁敲侧击,明面上是告诉我,陛下圣明,暗地里却是意有所指。”

秦少游说完这些,不禁笑了:“所以,你们早就串通好了,你当众羞辱武懿宗,为的就是今日,因为你知道,武懿宗蒙受了羞辱,在外人看来就是你不共戴天的寇仇,也正因为如此,陛下为了防备你,一旦要对付的时候,就定会启用武懿宗,等到今日这个时候,便是你和武懿宗阴谋得逞之时!”

秦少游絮絮叨叨,将自己所有的猜测统统抖落了出来:“我虽然有这样的猜测,却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毕竟只是猜测,自然不可能当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却也做了一些布置,比如结好了城门的守卫,等到今夜,我看到洛阳城起了火,便晓得殿下已经决心动手,而殿下既然决心动手,就必定有所依仗,那么我的猜测就十之八九了,于是我连夜带兵入京,虽然也冒着擅调官兵的风险,可是事急从权,不得已而为之,临淄王殿下好大的气魄,只是可惜,殿下赌输了,输的人就要付出代价。”

李隆基万万想不到,只是因为武懿宗的画蛇添足,就将自己筹谋了这么久的大事毁于一旦,当秦少游说到代价二字时,李隆基不禁打了个冷颤,猛地,他似乎醒悟了什么,突然爬起,又猛地跪地,膝行着向武则天的方向磕头,歇斯底里地道:“陛下,陛下……孙臣……孙臣万死,孙臣不晓事,受人蒙蔽,恳请陛下饶孙臣一命,孙臣毕竟是陛下的嫡亲血脉啊……”

武则天端坐不动,却是似笑非笑地看着李隆基。

她没有说话,于是李隆基不断地乞求,甚至滔滔大哭起来,这个时候,他倒是真像是一个孩子。

可是对此,武则天的脸上只是麻木,那眼眸里,只剩下一丝疲倦,或者是平静,但是绝没有怜悯。

渐渐地,李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