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俾斯麦对美军描述的东印度公司陆军以一敌五攻下加利福尼亚战略据点萨克拉门托印象极深,命令普军步步为营,深挖壕,广积粮,坚决不能在三个战场上作第一个开打的先锋部队,负责对意战场的普参谋总长毛奇严格遵守了奸相的战略。所以在三支侵略军里面,普军推进是最慢的,每到一地都扑哧扑哧地挖壕沟、坑道。
现在的意大利军队是以一敌三,余量充足,唯一不同的是在加州战场上那是日本武士改造过来的纪律性超强的钢军,而这里是羁糜多个世纪的罗马帝国遗老国度,虽然唐宁已经重点选择了北意的日尔曼后裔当兵,但意大利的享乐文化恐怕连日尔曼后裔也会消磨掉战斗素质。
在米兰总指挥部的总参谋部,马志尼、加富尔和加里波第负责此次反侵略战争的指挥,而他们的皇帝已经带着皇后和公主离开了米兰,不知所踪。这就是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啊,权力是你们的,责任也是你们的,不好意思,朕先辙了,大炮吓着我家小公主可不好啊。
唐宁早就跟部下说过一遍又一遍,他根本不大乎一时的得失,即使意大利全境陷落,也只是温莎帝国的一小块蛋糕。
唐宁其实对马志尼的军事才能不太放心,所以把自由党的加富尔放进了总参部,从战略意识来讲,加富尔可能更有心得,在唐宁走之前只问了他一句:“你知道日本人在美国是怎么打的吗?”加富尔了如指掌地概述了一遍,唐宁就满意地走了。
听加富尔的描述,唐宁就知道加富尔已经明白了意军的优势——正面决战。并且最好是在双方都没有掩体的情况下,飞艇能够把对方的最强处标记出来,用6英寸大炮的大威力、高射速、多弹药优势把敌人的最强处轰成渣,战争就差不多大局已定了。
拿破仑三世这些日子不好过,地中海惨败给他憋了一肚子的火,因此亲自到边境督战,学他伯父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这几乎是必须的,因为他也没有别的可以豁出去,除了自己亲自犯险之外。哪像唐宁,不用出场,把刚刚捣鼓出来的发明给兄弟们瞅瞅,士气就像潮水般地上涨。
这一次,唐宁的发明就是——“语音电报”。指挥官现在甚至都不用会打字,只要拿起话筒来就可以在战场上指挥下级军官,从总参谋部一直到连长都配备了语音电报机。在五十公里以内,语音电报的传递直接在两台电报机之间进行,其实就是对讲机,甚至是无线电话。
意军的指挥官们只要在使用这个语音指挥系统,自然就自信心加持,这样的高科技军队还打不过法、奥、普那三家土包子军队?
法军第一个给了意军决战的机会。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把意大利跟邻国隔开,法军可选的路线不多,他们热血沸腾地选择了从里昂通往都灵的康庄大道。法军在摩丹兵分两路,主力沿塞尼山口前进,昼伏夜出,以防被意军飞艇发现。
法军在历史上曾经多次途径塞尼山口越过阿尔卑斯山打败意大利人,现在,该是意军复仇的时候了。飞艇虽然在夜里看不见,但可以在白天往高地丢下没有飞艇不可想象的暗哨,其实飞艇布下的暗哨早已经发现了法军的踪迹。
塞尼山口的山路边有一个美丽的大湖,碧波荡漾,意军决定在湖边让法军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历史上第一次空降兵闪亮登场,而且是不可思议的空降战船。意军将只有一门主炮的小炮艇能拆的都拆散了,通过飞艇运到法军看不见的湖南一个小半岛上再重组,经过若干天的准备,一个30艘小炮艇编队成型,他们将出出乎意料地出现在塞尼山口必经之路上,封锁法军的退路。法军将做梦也想不到会在阿尔卑斯山上遇到“海军”。
意军实行的是正面决战策略,所以法军进入意大利境内之后,直到距离都灵都市区50公里远之处的布索莱诺,才遇到一个要塞据点,充分给法军展开大决战阵形。也方便意军的大规模重炮地毯式轰炸。
都灵已经是意大利一流的大城市,运输能力强大,意军在此布有重兵,6英寸重炮多达300门,足够法军*的。火炮如此之多,以至于开战之后,巨大的、密集的爆炸声把胆小的意大利人都吓着了,特别是那些意大利南部的士兵,惊慌失措,还好指挥官们用语音电报安慰士兵,是我们在炸法军,炮声越响,法军越惨意军士兵这才放下心来,这就可见意军的士兵素质有多高,要是遇到逆境,恐怕落荒而逃的概率不是一般地高。
第一次炮击,法兰西皇帝算是明白过来,在如此密集的炮击之下,再多的兵都是枉然,经过惨痛的巨大损失之后,法军决定打乱仗,到了夜里再发动夜袭,务必不能让对方的重炮起主导作用。
在夜战中,法军是乱了,可是意军没乱,还是因为有对讲机,什么地方遭到重点攻击,意军立即上报给在夜空中盘旋的飞艇,由飞艇发射可以滞空达三分钟的照明弹。并且意军有约定,晚上宵禁,在外面乱跑的一定是法军,只要有动静,就朝黑暗中打灯光打枪,扔照明弹。
法军依然是损失惨重,飞艇在千米高空扔的带降落伞的照明弹滞空时间极长,镁铝粉燃烧时发出数千度高温高光,将整个数公里的战场照得通明,意军的炮兵甚至可以在飞艇的指挥下打一轮炮,将比较大规模的入侵法军炸一遍,法军的进展仍然很慢。
一队勇敢的法军冲破了两个连队的防区,缴获了对讲机,进而在第二夜的夜袭中屡屡得手,这是意军最大的一次损失。那个连队的上级傻乎乎地没发现异常,被法军连续攻破了多个据点,但由于法军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络,混乱之中没能取得太大的成就。在天亮之后,这一小股孤军深入的部队被消灭,意军则盘点指挥系统,熟悉部下声音的上级指挥官逐一确认对讲机的合法性。
到得第三夜,已经熟悉法军伎俩的意军已经稳住阵脚,法军的夜袭也就收效甚微了。当然,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法军已经接受普军、美军的建议,挖了很多坑道和野战壕沟,意军要用地毯式轰炸绞杀法军也不容易,法军总算在血的教训之下学会在意军的强大火力下忍辱偷生,刚刚从阿尔卑斯山上气势汹汹杀下来的锐气被严重挫折。
转入地下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因为这么一来,变成了困守之军,军需品的补给成了困难,尤其是阿尔卑斯山上的“海军”闪亮登场之后,30艘炮艇有效地封锁了塞尼这边的补给线,法军陷入没有补给的绝境,来得士兵越多越绝。十万大军很快就会面有菜色。
210。第210章全民钓鱼
奥地利对意大利战争则拥有比较好的地理位置,因为威尼西亚地区在奥军手中,他们可以不用在狭长的山区行军,因此可进可退,当然了,他们的命运只能是先进而后退,跟法军一样,奥军对美军透露的意军可能拥有的威力巨大的火炮没有较好的思想准备。火炮?哪个久经沙场的将军没有见过?能有多大威力?
说实在的,美军总结得没到位,意军不仅是火炮猛,更猛的炮弹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地毯式轰炸这个东西奥军还真没见过,即使奥军比意军要勇敢和军纪严明也杠不住温莎财团在米兰的现代化流水线军车、炮弹生产线。
找到一次大决战的机会,东线意军就炸得入侵的奥军魂飞魄散,军心溃散,素质不堪的意军则信心大增,痛打落水狗,向威尼斯推进。貌似自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意大利的士兵还没这么痛快过。
两只友军都遭到惨败,普鲁士军队顶住友军要求进攻的压力,在毛奇的指挥下,仍然有条不紊地挖着永不休止的坑道,苦了工兵却避免了炮火的洗礼,普军采取以守以为攻之策,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最好的时机就是吹大风,下雪在意大利太罕见了。然而,普军居然遇到了暴风加雪天,这个时候飞艇是没法在天下盯着普军的,于是,毛奇将军一声令下,普军纷纷从地里钻了出来,如同丧尸大军。
丧尸大军的军事目标也很明确,一定要把意军的炮兵搞定,他们冒着风雪迅速地深入敌境,双方在遭遇中打起了硬仗。普军最让意军意外的是他们的武器居然似乎跟fn1855不相上下!原来,普军已经悄悄的为这支部队的一半,即5万人装备了刚刚生产出来的金属定装弹,并且普鲁士的军事科学家已经悄然破解了无烟火药的秘密,并生产出了第一批给早已经准备跟意军打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
开战之前,俾斯麦曾经问毛奇:“能打赢吗?”
毛奇回答:“难赢,但可保不败。”
于是,俾斯麦决定路经奥地利入侵意大利北部,配合奥地利的东路军。奸相要是得到的是可能会打败的回答,他一定千方百计退出北约,在他眼里,普鲁士决不能吃败仗,否则统一德意志地区的理想必成泡影。
经过整顿的普军战争素质显然高出意军,终于,意军在西线、东线威风凛凛之后吃了一个大败仗,丢失了近百门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大炮!
普军现在对意军的策略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他们甚至想弄到飞艇,千辛万苦找到飞艇停泊地之后,发现对方使用的步枪火力又更上一层楼,是意军皇家近卫军才有的顶级步枪,黑之契约者,凶残的普军劫掠小分队终于被压制,飞艇在交火中冒风雪撤离战场。
得亏意军拥有良好的指挥系统,使得他们败退得有秩序,不会一下子全线崩溃。这一次普军大捷,一直打到离米兰不足100公里的布雷西亚城才止步。
布雷西亚城防守严密,还有皇家近卫军驻守,普军难作寸进,而此时风雪变小,飞艇试探性侦察使毛奇将军担心意军的强劲反扑,于是命令军队带着战利品后撤到维罗那固守。
北线的意军首领在丢了一百门大炮之后还大意轻敌,以为普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在给总部的报告中声称“只丢了为数不多的炮”,“谈笑用兵”的意军在下一次正面决战中遭到聪明到很快学会使用6英寸榴弹炮的普军猛轰,这一回是真正的溃败。
飞艇部队发现了普军火炮猛烈,揭穿了意军前线指挥官的谎言,意总参谋部火冒三丈,阵前换将。
这一次大败,普军的兵锋直逼到首都米兰附近。唐宁此时在拙政园里收到消息,大摇其头,叹道:“意大利人实在是……”
现在拙政园是祁泰裕的家,他哈哈一笑:“看来你来中国是来对了,这儿多安全,唯一有点威胁的俄国人在边境上被石达开、李秀成挡得死死的,东三省的战事也很难打到长江流域。全世界都在打仗,只有中国在静养。”
唐宁微笑:“静养二字用得好啊,英国、日本、美国、德意志民族都是尚武擅战的民族,我大清可不是,满族人以前是,在孔孟文化、农耕文化和文官制度下很快就不是了,武官地位太低,团练那些头目居然全是文官。”
祁泰裕:“石达开和李秀成干得真不错,李秀成已经把伊尔库兹克围困了,啧啧,你会不会因此提高武官的地位?”
唐宁:“他们自然是要奖赏的,但也没有必要刻意提高武官地位,我们这个财团时重要的是提高资本的地位……李鸿章最近又派人来暗示你把拙政园交出去?这家伙……还是停留在官本位时代。”
祁泰裕:“是啊,他现在还是民选官,不好弄啊。”
唐宁:“不好弄也得弄,让我想想……”
他心念一转,计上眉梢:“要不……开放枪禁吧,有钱人可以持枪,官员擅闯民宅就打死不犯法。”
祁泰裕吓一跳:“这个……会不会导致枪支泛滥啊,这个可不好随便开放。”
唐宁:“可以设置一些限制,有犯罪记录的不行,家人有犯罪记录的不行,因为这样的人可以轻易搞到家属的枪。还有,持枪者必须在门口挂上牌匾,显示这家人有枪,盗贼慎入,以免丢小命。反正大家想辙吧。一旦民间有枪守家园,官府在行动前就得小心了,没有法院的搜查令,乱闯民宅是要丢小命的。”
唐宁希望财产权高于官权的愿望很强烈,已经拥有持枪特权的祁泰裕想拦也没拦住。当然,这个尝试只会在民选巡抚的省份实施。民选是个大起点,一切从这里都大不同。
这个李鸿章可不简,据最新的情报显示,李大人的关系网已经从胡雪岩为首的本土商人扩展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罗斯柴尔德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大清这个冉冉升起的大国市场上,银行开得不亦乐乎,还跟民选巡抚搭上了关系。
当辅政大臣郭嵩涛将开放枪禁的建议传达给李鸿章之后,居然被后者拒绝了,民选官果然有底气,把郭大人气得够呛。
要治民选巡抚还得从朝廷直属的廉政公署啊,大清新闻报公布了江苏廉政公署的地址,公开征集反腐金点子。我大清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是滋生贪腐的肥沃土壤,因为皇权不受监督,官权自然也不受监督,风闻言事的督察机制只是个政敌之间互相攻讦的利器。
大清为了将法治现代化,已经原则上废了“风闻言事”,凡事要讲证据。这也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很多事是没有证据可讲的,尤其是行贿、受贿,双方基本上都是暗中操作,闷声大发财。“官品好”的官员要是没有办妥事情,还会把赃款完璧归赵,更有专门的亲属去以各种手段收这些“孝敬”,什么字画啊、瓷器啊,可种抵偿现金的一般等价物,可谓有惊无险。或者高级点的干脆通过犹太人的银行秘密交易,你道罗斯柴尔德来中国是干么的?
更牛一点的官员是“贪赃而不枉法”,好比两个人同时求一个官员办事,他两家的钱都先收下,然后秉公办事,完了把没有办成的那位贿款退还,贪了赃还落了个好名声,哪儿说理去?
金点子计划放出去之后,贪腐大国人才济济,反贪的高招自然也多,只要认真反贪,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郭大人兴匆匆地发来一封电报,介绍某“高人”提的神建议:“惩贪官而奖行贿。”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神建议的原理就在于切入点是贪官和行贿者之间的默契——不管事办不办得好,不能让外人知道,否则双方都会受到法律惩处。神建议描述了一个畅想,行贿者事实上是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不行贿他就会遭到同行和权力的排挤,所以,在我大清这个神环境里,只有行贿一条出路。从伦理上讲,行贿人很多的时候是出于无奈,要是当官的都秉公执法,谁特么闲着没事冒此奇险呢?
所以,对于行贿者不仅不应该处罚,还要奖励,这个奖励也不要多,只要让他把贿款收回来他就要烧高香了。这么一来,那些牛逼的收两份钱而办一件事的官员就会有巨大的被举报风险。
由于没有被惩罚的风险,行贿者就没有保密的动力,这对受贿者来讲是相当危险的,双方的“默契”没有了。说不定哪天行贿者心情一不好就到廉政公署去当污点证人了。
也可以反过来讲,行贿者的权利得到了法律保障,他可以大摇大摆地计算行贿的收益,如果结果不如意,廉政公署会为他作主,多么美妙的权力制衡啊。
郭嵩涛收到这条神建议的时候是拍案叫绝,哈哈,这一下看那些贪官怎么办,不收嘛,当官为何而来?收嘛,风险被无限放大,稍不留意就要被廉政公署请喝茶。可能从此以往官员就只能杀熟了,只有熟人举报他的风险才小,贪腐的领域被极大地压缩。
唐宁当初为降低司法成本,是制定了资本主义味道极重的“柜台交易”原则,连杀人放火都可以幕后私了,所以老郭认为唐宁会支持这异曲同工的提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