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150章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50章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把尖刀,让林肯觉得浑身不自在。

而美军大力引进的动力滑翔伞军队,在ah64和uh64面前都变成了杂耍团的娱乐设施。

230。第230章巴伐利亚风云

自从在东普鲁士战场上发生了史上第一场正式的空战以来,制空权的重要性被各*事指挥官所意识到,空中侦察与高爆榴弹炮结合起来现在基本上是东印度公司在正面对决中最重要的战争手段。

北约各国正在全力以赴地研究进一步改进的动力滑翔伞,直升机这种貌似装甲、火力、机动都占优势的飞行怪兽的出现就像晴天霹雳一样给试图在空中载具上做点文章的军事科学家们一次精神打击。原来飞行器还可以做成这样的!

虽然唐宁已经把隐藏式的同步风洞作为平衡反扭矩的手段,但这种飞行器的原理还是让科学家们看一眼就大概能猜得出来。它真正的技术优势在于高性能的燃料电池技术以产生足够的马力,否则,竞争对手即使是造出山寨直升机来,其性能也要落后相当一段时间,当然也就无法跟ah64和uh64来争夺制空权。

目前“通用动力”的燃料电池技术已经足以使uh64这样的大型直升机能够负重一吨多,或者搭乘12名乘客,跟一艘庞大的白鲸飞艇差不多。巡航速度可达200公里每小时,最远单程可飞行2000公里。作战半径极限为1000公里。更有意思的是可以直接利用电能电解水产生氢燃料,所以只要有电网的地方就可以为直升机补充燃料,适航能力很强。

唐宁在设计直升机时,非常重视其安全性,它的旋翼即使在失速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一定的升力和平衡反扭矩力,所以即使引擎在空中失灵,直升机也可以以对乘客无伤害的方式降落,着陆时需要一点减速的小技巧。

目前,小型的可以直接以商品向外界出售的燃料电池都已经将催化剂从铂金改为更廉价的物质,北约的科学家目前最多可以使用的引擎是这种燃料电池。它的马力估计能够造出超轻型的无装甲直升机,无法对温莎帝国的空中力量形成威胁。

直升机可以前可以后,可以上可以下,还可以有侧飞等奇怪的姿态,它的操纵复杂性是非战斗情况下飞行员误操作的大敌,所以唐宁为直升机设计了一个无人驾驶模式,进一步提高直升机在常规飞行时的安全性。无人驾驶飞机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因为空中并没有复杂的交通状况。

通过无线电定位系统可以在液晶地图上找到目的地,启动自动巡航之后,直升机会自动以最优雅平稳的方式起飞、转向、加速,最后通过超声波确定离地高度300米,中速巡航速度100公里。超声波还能够确定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虽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也并不是没有,有时候会遇到小山。

有了这种自动巡航模式,没有驾驶经验的乘员也可以在失去驾驶员之后继续到达目的地,这在战争中也是很常见的。所以自动巡航模式也可以作为战时的备用手段。而所有的海军陆战队员都有机会在平时练习一两次自动巡航技术。

有人说,这样的自动化技术在飞机研发初级阶段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不然。飞机是一种高危的载具,不管是飞艇还是直升机,唐宁在研发过程中都是从飞机模型开始的,用无线电遥控实验模型,只有积累到足够的飞行数据才能把试飞员放进飞机,否则这将是一个高危职业。而在开发无线电遥控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加入自动巡航的功能,否则让飞机飞出了几十公里期间一直跟着难度可不小。

在模型试飞期间,为了测试其稳定性,工程师就经常给“无人机”下达自动飞到几百公里之外再自动返回的极限测试命令。换句话说,如果用无线电定位系统标记了一个固定的目标,唐宁现在的技术就可以使用无人机对它进行轰炸,用无人直升机对目标丢一个“小男孩”不是问题。

直升机的出现和步兵战车数量的不断上升,给北约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泰山压顶一般,美*团、东印度军团、日本军团、中*团相继在欧洲登陆并在交火中取得势如破竹般的进展,让法国皇帝、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皇帝都胆战心惊。

一时间,整个欧洲将被温莎帝国征服的言论甚嚣尘上。此时,一件大事发生了——基督教徒一直在祈祷上帝来惩罚无神论恶棍的诅咒居然显灵了,东印度公司的老巢——印度次大陆的东部发生了超级大飓风灾害,仅在加尔各答地区就造成了6万居民丧生,无数印度百姓、英国殖民者流离失所,这一回可比江户大地震还要严重。

原本所有征调到欧陆战场的民用飞艇忽然间全部消失在战场上,都被唐宁调往印度去救灾。战争的关键时刻忽然要跑去印度救灾,基督教徒们一边欢呼,一边也不得不承认温莎财团对难民的重视令人尊敬。

这一场自然灾害实在太夸张了,负责救灾物资采购的metro甚至要考虑从美利坚合众国、巴西等地采购大量的食品和生活必须品,马来亚、印尼、越南、中国、日本等就近的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合众国的农民不禁泪目,终于盼来了大客户,林肯政府对metro的采购大开绿灯并说了一大堆救灾相关的冠冕堂皇的话。因为签订了南北分治而弄得很僵的南北关系居然在自然灾害的帮助下迅速升温。

连法国和普鲁士人也表示在东印度公司救灾期间不会对其可能装有救灾物资的船只进行攻击。其实他们也没能力攻击,不过,冠冕堂皇的话还是赢得了唐宁的好感,于是下令远征军就地休整,暂时停止推进。

在特殊情况之下,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对所有通过并驶往印度的船只免费,即使不是救灾物资,只要能够降低印度市场成本的事情就是好事,这个时候到印度做生意就是支持救灾啊。

印度虽然是东印度公司的老巢所在,但唐宁很少去,比维多利亚女王去的次数还少,这一回,他和女王一家一起出现在加尔各答,像政治家表演一般慰问灾民。有趣的是久不出现的维多利亚长公主和她的普鲁士王子丈夫也出现在加尔各答。

舆论纷纷猜测普鲁士王储这一次来是不是想和谈的,他们完全正确,普鲁士国王正利用王储妃的关系商量停战,因为普鲁士人已经不太敢继续打下去了,国王问总参谋长毛奇“胜负几何”,毛奇说“无望”。

普鲁士国王和法国皇帝、奥地利皇帝一商量,都倾向于“媾和”。这一次唐宁使出浑身解数在全球纠集了35万远征军岂肯善罢甘休?他向三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普鲁士割让东普鲁士并与奥地利一起支持巴伐利亚合并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法兰克福市、巴登、符腾堡等一票邦国,共计有25个邦国,其实是德意志邦联除普鲁士、奥地利之外的所有邦国。

这25个邦国里还有不少是被普鲁士完全包裹起来,本来就是普鲁士的附庸,普鲁士无论如何也不愿这些邦国都落入温莎大帝之手。但唐宁坚持就得这么办,否则新的以巴伐利亚为中心的联合体没有普鲁士面积大。不同意咱就继续打仗。

正在法普奥三国为唐宁大帝的狼子野心发愁时,巴伐利亚王国的重要军事统帅在电讯报和bbc上公开支持慕尼黑侯爵大人统一整个德意志,标志着在议会、工会和35万远征大军的合力之下,唐宁·冯·温莎大帝正式接掌了巴伐利亚的政权,年轻的小国王被软禁在王宫中,再也没能发出命令,不过,小国王的堂姐茜茜公主安慰他,称她的丈夫肯定不会伤害他,从唐宁以往的表现来看,他确实从来不喜欢对敌方统帅下毒手,因此小国王在王宫中过着郁闷而安心的囚笼生活。

掌握了巴伐利亚一辆的控制权之后,唐宁开始在慕尼黑完善的汽车产业基础上制造步兵战车、机动炮车装甲车。比利时政府虽然很配合,唐宁还是感到在比利时的兵工厂受到种种掣肘,远不如在完全控制下的慕尼黑搞军工生产。

在历届的政变中,慕尼黑的贵族还从来没有这么淡定过,他们知道唐宁肯定不会抢他们的钱,在政变过程中,巴伐利亚的贵族为了打好跟新统治者的关系,居然还有人组织起向印度灾民募捐的行动,慕尼黑街头一派祥和。太上道了,唐宁也允许他们去看望可怜的小国王。

唐宁把军队控制得差不多之后,巴伐利亚的宵禁、报禁全都开放,任凭媒体畅谈巴伐利亚与德意志的未来走向,批评的言论也大有出现,毫无“应有的”新生军政府对媒体的迫害迹象。

自从唐宁控制好巴伐利亚之后,国内的罢工就停止了,继续正常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资本家敢随便开除罢工的工人,此为罢工史上的一大奇迹。法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的工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大批的工人被逮捕,尤其那些拿起过武器的人。唐宁在谈判当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这些“罪犯”赎出来,做出了不少的让步,不少重犯要带到比利时、巴伐利亚等国去重新安排生活,以免被迫害。

231。第231章印度

跟大清国不同,唐宁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来自印度的英军,最重要的政治地位也是因为印度殖民地,但他从来没有亲自关心过印度的建设。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就没有发展。因为东印度公司几乎把所有的税收都交给总督去投资教育、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总督则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印度。

所有税收都用于印度民生,那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会有意见吧?还真没有。首先,表面上唐宁对东印度公司持有的股份在三分之一左右,但他通过罗斯柴尔德、苏格兰银行家、罗林森等老股东秘密协议,实际上股份控制权超过50%,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东印度公司就是真正的独裁者的角色。

虽然唐宁没有让东印度公司的股东赚钱,但很多别的项目会考虑到股东们的优先权,所以东印度公司的股东更多的是跟唐宁合作的政治地位,而不是经济地位,这些在别的地方大赚特赚的有钱人,根本就不在乎赚印度人的那点税收,尽管这个税收收入的数字已经增长到让人侧目的地步——超过一千万英镑。

也就是说,现在印度的发展几乎每年都投入一千万英镑,它的经济能不上去吗?就铁路建设来说,丝毫不亚于美国的铁路网络发展速度。如此发达的交通,使印度在受灾比当年江户大地震严重得多的情况下,恢复的速度远远超过江户重建。

通过这一次大灾难,世界各国才发现印度的发达程度远超大家的想象,其自身的财政足以支撑整个救灾行动和重建,metro的全球大采购不仅不亏钱,还有小赚头。东部沿岸城市更是可以借这次重建重新规划一下建筑与交通。

原本为奴隶集中营设计的蛋壳式建筑稍加修饰便可以用于民宅的快速建造,印度中央银行则为重建提供贷款。那些认为上帝惩罚了无神论大恶魔的家伙要失望了,印度的风灾不仅没有对整个国家造成冲击,甚至印度通往中东、中亚、大清国的铁路计划都没有延迟的迹象。这些地方都已经成了温莎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

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包括缅甸、老挝、泰国、高棉、越南等国目前被大清、印度、马来亚三个温莎帝国势力范围所包裹,全部都被迫开放了通商并在关税缴纳的城市被迫让温莎势力的友好国家拥有领事裁判权。不过温莎财团还没有精力在这些地方建设铁路,通商的容量还不大。

东亚、中亚、西亚、东南亚,现在似乎除了北亚的俄帝国还在挣扎、朝鲜还未醒悟之外,都成了温莎财团的友好国家,几乎可以成立真正的亚洲联盟了。为了提振印度人民抗击飓风和灾后重建的士气,j。p。摩根提出可以把苏黎世银行掌握的世界各大城市的经济水平拿出来公布一下,无为而治的加尔各答、孟买排名是相当靠前的。

名单拿来一看,唐宁都吃了一惊,加尔各答的经济总量居然比东京还高,仅次于伦敦、慕尼黑、纽约、米兰、上海。当然,居民收入差点,跟英国的城市没法比。上海、加尔各答的经济规模居然比老牌欧洲大都市巴黎、柏林要高?简直颠覆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

与温莎财团的对抗再继续下去,东京也要超过巴黎、柏林了。若论人居民收入,全球第一的居然是新加坡,怪不得去新加坡工作的欧洲人越来越多。以色列的首都温莎港排在居民收入的第二位,不过这个大家认为是阿拉伯石油公司在作怪,没有放在心上,新加坡的超高居民收入则明显是其化工、钢铁、造船、橡胶等一大堆现代化工业导致的。

加尔各答和上海这两个城市这一次露脸了,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在温莎财团将旗下产业领导企业按照英国的模式复制一份过去之后就在印度和大清的超大规模人口基数之下悄然发展起来,让西方人注目。

印度的整体经济规模达到了英格兰的一半,是亚洲第一经济强国。唯一让唐宁不满的是总督对宗教限制不严格,有了点小钱的印度人纷纷搞起迷信活动,看着让人心塞。

排名很有意思,会上瘾,唐宁决定把理工大学的排名也弄一弄。这一回,新加坡又出名了,南洋理工再一次夺魁,其教授年薪、毕业生薪水等居然都超过了剑桥大学这样的老牌儿名校。印度帝国理工排名也不俗,至少其教授薪资是跟南洋理工差不太远,学生也大量流向新加坡这个居民收入全球最高的城市。而大清国立大学因为缺乏优秀的中文教授,尚无法进入世界级水平,东京大学也是同理。

麻省理工大学果然被排在全美第一,不过,它的地位很快就要被新兴的加州大学挑战了,这是红杉资本投资的超级潜力大学,只要想想将来唐宁会把半导体产业放在加州,就知道它的潜力有多大了。

大学排名最重要的是重要论文的发表,为了压倒《科学》期刊,环球理工大学联盟在研发电子化技术。除了把论文输入数字化的“黑胶唱片”外,还要建立全球性的电报机索引系统、付费下载系统、引用数量排名等秒杀纸质时代的学术数据中心。

当然,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尚未达到全文索引的地步,只是简单的关键词索引。现在美国南北已经和解,当然不排斥美国北方的大学加入这个项目。

阿尔伯特亲王从绝症中活过来了,当然仍然是剑桥大学的校长,当唐宁跟他谈起这个项目时,亲王校长自然是非常看好,准备让剑桥大学加入因其校训“上帝已死”而在英国倍受争议的环球理工大学联盟。

唐宁看到阿尔伯特活生生还站着,感觉很不可思议,跟他说:“癌症的治疗是相当困难的,十亿级的癌细胞能够产生,说明它在你的胃部已经相当的适应,即使一时被杀死,剩下的残余细胞不久就会死灰复燃,所以,你的胃癌一直没复发,真是个奇迹啊。千万不要以为是我的医术高明。目前温莎医院接待的其它病人的治愈率并不高呢。”

亲王又忧心起来:“这么说我应该悲观一点?”

女王说:“温莎医院需要加大对癌症的研究投入,这种病太可怕了。需要我们帮忙吗?这些年跟着你投资赚了不少钱。”

唐宁微笑道:“我已经投入重金了,当然,也不嫌多,不如你们可以成立一个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基金,专门研究胃癌。”

女王夫妻俩当即同意了这个方案,多一分力气就多一分希望,当年阿尔伯特亲王病重的时候真是让一家人太受折磨了。

唐宁看到女王夫妇如此热心,灵机一动,又想到了另一个治疗癌症未全身扩散时的终极武器——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本身不是什么创新的念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