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柿右卫门最有特色的“红色”染料在传统工艺中甚至要保存十几年之久,其实,懂化学的林老板一眼就看出它跟染料的氧化有关,因此,林老板在景德镇的工厂可以大规模地生产柿右卫门风格的红色染料。而保守的日本人还傻呼呼地坚守传统。
传统瓷器最繁重的工作要属熟练的画工对瓷器进行描纹与上彩,林老板照样解决了它的机械化工艺,使用筒形转印工艺,把以往画工要搞半天的流程化为几秒钟的转印。毫无疑问,林老板的瓷器工厂成本要比柿右卫门降低了百倍,生产出来的成品却几乎拥有同样的品质。反正林老板把第一批样品寄给唐宁看,唐老板是看不出区别来。一样的白如牛奶,一样的红如烈焰,一样的润如美玉。
除了瓷器之外,还有林老板强烈要求下严格生产出来的完全密封型盒子,用来装饭菜与汤水,它可以做到在颠簸的情况下不洒汤、不漏水,在风鸟网络中因使用磁悬空技术而相当平衡,更是没有问题。
连使用的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使用粗糙度极适合作筷子的白竹,经过唐大师认可的健康防霉化学工艺处理,完美继承了白竹的精美纹理,也是出自随园饭店自己的工厂。林老板在市场上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筷子,只好自己设计了这种兼有传统外观与现代工艺的独特产品。就连竹子种类也精挑细选,以便达到理想的纹理。
当顾客用餐完毕,按照随园饭店的“加盟”要求,服务生将拿到后台之后,将剩饭剩菜放入厨余处理机。这是一种干热的加工机器,能够把厨余的水份除去,重量减少80%,只剩下一堆黑黑的渣滓,基本上无味道,再将黑渣滓连同用大型洗碗机洗过的碗碟送回随园饭店做紫外线消毒与重新包装。
随园饭店有点像餐饮业的批发超市,林姑娘不愧是唐师傅的高徒,学得有板有眼。为了推广这种集约式生产,林姑娘在大城市设立旗舰店,其它的则分为重要区域的直营店,次要区域的加盟店。
很快,当朝鲜半岛被中日两国大部分占领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餐饮女王竟把欧陆旗舰店开到了慕尼黑。唐宁偷偷地去吃了一顿,味道果然跟江宁创始店开业时的差不多,中餐的标杆终于实现了标准化的伟大目标,扫清了横扫世界的最大障碍。随园标志中的三个字母sui随着它国际化的步伐挂到了各大都市的商业街上。
264。第264章亚细亚
朝鲜当政者大院君痛恨大清国吞并朝鲜的野心,决心临死之前给大清一记闷棍。于是乎,已经逃到高城郡的大院君向英法等国际媒体宣布朝鲜国将举国并入日本联邦,正在与日本政府商谈两国合并的具体细节。
李鸿章政府当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这时,他巧妙地向路透社表示:“朝鲜自古以来是我大清,或者说我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要与人合并,也是得跟我大清合并。朝鲜当局企图离间中日关系,其心可诛,他们的计划不合法。”
看样子李大人的外交智慧还相当的了得,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他站在了温莎财团这边,因为他透露的对象是路透社,而被赶出了汉城的朝鲜当局却是向英法媒体示好。这一招使得朝韩半岛局势变得扑朔迷离。日本政府会放过这一次“合法”吞并朝韩半岛的机会吗?温莎财团此时将如何表态?全球关注中。
林菲尔因为听从唐师傅的指示,学了韩语,所以对朝鲜国有点感情,特别关注半岛局势,迫不及待地到慕尼黑面见半岛政局发展最重要的唐主席的态度。来到德意志联邦主席办公楼——新哥特式古典建筑,方方正正的主体或者塔楼,朱红色、青色的尖锥型屋顶,始建于500多年前,不过不久前才翻修过,看上去焕然一新。
主席大人似乎对朝韩局势毫不在意,居然还有闲功夫在欣赏一大堆从各大建筑设计师那里送过来的小模型,这是很小巧的可移动式微型立交桥设计。这是专门为solo绿色通道设计的立交桥。
这种被看好的个性化交通工具相当受欢迎,从广州开始畅销全球各大都市,但它的自动驾驶能力受到当地交通违规者的挑战,于是,有人建议给绿色通道专门建造轻型立交桥,只容solo通过,负重仅需几百公斤,因此造价可以达到相当便宜的程度。如此一来,不仅保证了solo自动行驶时的安全,还能让solo车主无视红绿灯,速度更快,更舒适,更有吸引力。
唐宁给设计团队的奖赏相当慷慨,特别是最终的胜出者。所以这些设计团队都打起十二分精神送来自己的作品,包括财团内外的各个团队,摆在桌上的的小模型多达三十多种,来自十几个国家。
本来想问问唐宁对朝韩局势看法的林菲尔也是个设计迷,一看这么多的小模型,瞬间醉了,把玩起来,把来此地的目的都差点忘记。
在电气时代就发明了“自动驾驶”技术,唐宁相当得意,说:“我要是没有汽车,也会买solo,用来上下班实在太舒服了,好像比我们开车还舒服、自由。”
林菲尔笑而同意,不过,她很快就找到了solo的一大缺点:“下雨天怎么办?虽然可以打伞,但总没有那么舒服了吧,要是暴雨,更不行了,所以……solo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什么汽车不能像solo这样铺设一条无线充电的路线呢?”
唐宁:“当然可以,但是目前还不划算,因为汽车重得多,快得多,电路设计的复杂度指数级上升,没有高可靠性的计算机,还是不要去弄。但这很快就会改变了……”
林菲尔多么地机灵,很快就抓住了唐宁话语中的一线隐情:“哦?你是说计算机技术很快就要有突破吗?ibm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是什么样的,我可以知道吗?”
在最信任的人当中,恐怕就只有林菲尔可以一听就明白半导体技术的最核心秘密,唐宁的绝对保密计划很快就在林姑娘的深情注目当中破产了。当他娓娓道来之时,林姑娘果然听得醉了,尤其是当她听到这种在方寸之地集中了数万颗晶体管的神器竟然已经研发了三年,接近量产的时候。
这首颗被称为1629的cpu直接跳过了4位和8位时代,一举进入16位,前面那两位数字就代表16位,而29则是代表了29千颗晶体管集成在cpu中,由伦敦的处理器设计团队在真空管实验室里设计而成,连那个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以为这是使用了2。9万个真空管的超级计算机,其体积庞大到几个大厅才能装得下。
在人类的cpu发展史上,初时因为大量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是一项很苦逼的工作,曾经认为硬件问题比软件问题更好解决,所以最先发展出来的是复杂指令集的cpu,希望用功能强大的指令来减少编程的难度。
不过,在唐宁引领的计算机时代,一开始就把设计好用的高级语言作为基础,所以打一开始就使用的是精简指令集,虽然一个简单的程序都需要分成很多条来执行,但它们都有差不多的执行时间,减少了复杂指令的拥堵,随着cpu速度的迅速飙升,这种分条执行会更有效率。而昂贵的寄存器也将变得非常廉价。看不到这个趋势的芯片设计师都很奇怪为什么老板不肯使用复杂指令。
将数以吨计的超级计算机处理器缩小到了方寸之大,让刚刚成了餐饮女王而飘飘然的小师妹感到自己和大神的差距实在是谬以千里啊。好像阿紫姑娘偷到了木王神鼎就以为可以赶上师傅了,岂知星宿老怪的吸星*哪里是她可以窥视的神技?
飘到天上去的林姑娘又对老怪师傅小鸟依人了,神态都变得恭敬了不少,记起了自己来见他的最重要事情:“师傅,我来是想问问,现在中国和日本分别占了朝鲜国的半壁江山,这个事情怎么了局啊?我怕他们会打起来。”
唐宁:“你想怎么样?大清国吞并朝鲜好还是日本吞并好?”
林菲尔:“朝鲜独立才是最好的。”
唐宁讶道:“哦?为什么?”
林菲尔:“我不但想让朝鲜独立,还想让广东、山西、上海、西藏、新疆……所有的省都独立,彻底把大清国肢解,他们才能摆脱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否则总是一副想以大欺小的嘴脸。分裂了,温莎共济会的话语权就更大,是不是这样?”
唐宁微笑:“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朝鲜无论是被大清或者日本殖民都是件好事,原来的社会土崩瓦解,对半岛居民来说是一次新机遇。我不再年轻了,懒得管这些闲事,韩语我一窍不通,管那疙瘩干么?”
林菲尔轻叹一声:“是啊,师傅,你女儿都快五岁了,我那天看到她了,真可爱。”
唐宁摸了摸她的头发:“五岁了……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才六岁,时间过得真快。”
小师妹在星宿老怪的怀里享受了一番时光倒流的温存,决然说:“师傅,据我的了解,朝鲜人很落后,我得去帮帮他们,否则我的韩语白学了!你特许我去调停大清和日本的纠纷吧。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唐宁哈哈一笑:“我当然不会失望,因为我根本就对那个地方没有期望!那你就去吧,否则你会怪我忽悠你学了韩语呢。”
林菲尔阴谋得逞,趁机讨要“圣旨”。正经要做事的时候,唐宁才想起要罗织一些理由,外交大事,岂能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来做?自然是要把她吹嘘得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懂政治”,吹完之后,发现这些好像都是真的,便涌起古怪的感觉。
四方会谈又开始了,不过,这一回,路透社向国际媒体宣布,艾丽斯菲尔·法拉第小姐将作为东印度公司亲善大使调停中、日、苏、朝四方代表,希望可以和平解决半岛问题。苏联代表当然是来打酱油的,他们又没占朝鲜什么地儿,唯亲善大使马首是瞻。唐老板曾经作为日本中央银行的行长,日本人认为亲善大使会对他们更亲一些,至于林姑娘祖籍福建这事儿基本上被他们忽略了。
只有李鸿章政府的代表跟林大使没什么友谊,亲善大使对他们来讲可能来者不善。林大使果然是懂政治的人,在没有正式开始四方会谈之前,她就私下去接触各方代表,因为她认为所谓外交,一切都是在暗中决定的,表面上的一切都不能算数。
经过一番接触,林菲尔发现无论是大清代表还是日本代表,都希望分割朝韩半岛,否则大打出手为哪般?她想帮助朝鲜自强改革的目的相当难达到。外交斡旋哪有那么容易,小林这段时间过得相当地焦虑。最后,她终于找到一丝契机——日本代表声称:“如果李鸿章同意朝鲜保持独立,咱们也同意,这事情本来也是李鸿章挑起来的。”
为了搞定总理府,林菲尔去了一趟广东,组织共济会阴谋颠覆大清,开始在广东的报刊上刊登大清国应该采取省权更大的联邦制,甚至各省的名字都可以改,比如:广东省不叫广东,可以叫岭南共和国。
共济会势力庞大的会党在会长大人的鼓动下,开始在各省呱噪,什么“浙江省可以改名大宋啊”,陕西可以改名大唐共和国啊,西藏改名为吐蕃啊,湖南改名楚国,江苏改名吴国……而整个大清也改名,更有气势,亚细亚合众国是个不错的选择。
改国名、省名这种事要是搁在以前的大清,那绝对是凌迟、诛灭九族的大罪,现在大家都敞开了说,还说得很欢乐,因为这事情很好玩,媒体一片热议,各省纷纷追忆各自的辉煌岁月。
似乎没有百姓会认为这事儿能成,但是给了总理府很大的压力,要是行省更名为国家名,那大清中央政府的权威自然是受到巨大的冲击,林大使就是要给总理府后院点一把火,以便李大人的征韩计划受到打击,就算你真把半岛占了,还是得实行联邦制,人家还是叫朝鲜国,而李大人的治下大清崩成了合众国,是喜是忧就不好说了。
265。第265章神农氏
就在大清国闹分家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在英属北美却上演了联合起来的好戏,英国女王正式签署了《英属北美法案》,三个省份新不伦瑞克省、新斯科舍省、加拿大省组成联邦,即是加拿大的前身。
全体加拿大虽款正式并入,但合体的趋势已经很明显,想成立的联邦政府还邀请伦敦公爵为他们修建贯穿加拿大的交通大动脉。不过,唐宁预感到加拿大的经济会大发展,所以建议加拿大修建高速公路,即加拿大横贯公路,预计超过8千公里,为全球最长的高速公路。
这么长的公路,显然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是修不起的,此时还是半铁路时代半公路的时代,就连美国都修不起横贯大陆的州际高速公路。没有钱没关系,唐老板有。只要公路附近大片的公路归唐老板所有,所有的钱由唐老板一个人包了又何妨?
加拿大政府很高兴,一分钱不花能修全球最长的高速公路,简直太舒服了,现在加拿大的土地可不值什么钱,冰天雪地的,就是有一点矿产、木材和毛皮生意而已。唐宁从来不去做没有新意的事情,这一次,他要建的是将来可以跑自动驾驶汽车的智慧高速公路。
在8千公里的漫长公路上修建像solo绿色通道那些的无线充电公路显得太超前了,成本也太高,再看好加拿大的发展也不用这么拼。这一次,唐宁将选择一条折中的方案——荧光线公路。
核心技术是使用特殊的材料在公路的中间和两旁涂上线条,白天吸收阳光,晚上会一直发光,除了照明之用,它还可以成为引导自动驾驶的清晰向导。三条发光线都可做为向导,互为参考,不容易出错。假设自动汽车最高限速是80公里,坏了一条则降速到60公里,坏两条则降到40公里。
近处坏了汽车还可以用20公里每小时的慢速向远方的光线导航,并同时自动发送维修信号。要是远方也挂掉,那只好完全停下来,此时,汽车尾灯会闪烁,并用无线电通知后面的车辆停下。
在漫长的横加公路上,最大的可能不是乱穿公路的人,而是野生动物,为此,自动驾驶汽车必须使用超声波等技术来确定前方没有障碍物。法律上也要规定公路上有三条光线的那条是自动驾驶线路,只能特殊车辆行驶,而普通车辆使用不同的车道。
上一回,唐宁就跟林菲尔说过,汽车的自动驾驶使用的计算技术要比solo那种又轻又慢又小的交通工具复杂得很多倍,就算是唐宁使用了1629芯片也无法承担实时的模式识别,否则这项技术也不用等到那么多年之后才出现了。但对于大神来说,芯片的性能不是问题,他还有黑科技要用——zisc。
继复杂指令集,精简指令集之后,科学家们还将迎来一个零指令集时代。这里的z就是指zero,它是用来执行模式识别的大杀器。举个例子来说,普通的cpu模式识别运算就像是在万人体育馆里要找某个叫张三的观众,简单的指令只能一个一个地去问:“你是不是张三?”
这个简单指令最多要问一万次才能确定张三的座位号,而zisc就像一个超级大喇叭对着整个体育馆发出通知:“请叫张三的观众站起来,fbi正在找您!”张三听到广播之后立即就起立,以数以万倍的速度响应号召。目前,唐宁的化学腐蚀模板法制造的3微米工艺就足以制造出可以用来瞬间判断前方障碍物的回声或者雷达的程序。它的项目组与1629完全独立,产品则被称为z1。
它也可以用来进行指纹识别,如果是线性的对比方法,使用指纹打卡的白领可能会发现打卡机的处理速度相当慢,且相当不可靠。指纹识别在很长的时间里不能成为主流,线性处理方式的落后也是一大原因。生物的模式识别全都是并行的,即zisc最大的潜力在于它可以比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