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殖民地混,私人武装是很常见的,关键在于规模,唐宁想组建的是一千人的私人武装,这个可不算小了。在橡胶、油棕和石油还没影的情况下搞这么大的阵仗还真有点不寻常,所以唐宁要寻求控制委员会的支持。
经过一翻探讨,伍德感觉把队伍控制在500人比较低调,唐宁也只好同意他的意见。
召兵的名额是有了,兵从哪儿来呢?唐宁自己可不会打仗,也没有精力去亲自管理士兵。
伍德给唐宁建议:“你听过黑森佣兵团吗?”
唐宁:“没有。”
伍德:“这是美国佬闹独立的时候,咱们英格兰招募的德意志雇佣兵,自来黑森的军队为主,所以美国佬喜欢把这些大兵全部叫作黑森雇佣兵。当时英格兰为了租用两万两千名黑森佣兵花了三百万英镑的代价。这些人打仗是好手,正巧有一些退役了的黑森佣兵生活在英格兰,你可以让他们帮你招募德意志雇佣兵。”
既然伍德有推荐,他肯定认识一些兵头,唐宁决定见一见这些佣兵兵头,看看靠不靠谱。
一见之下,唐宁大喜,这两个伍德推荐的兵头是黑森卡塞尔猎兵,这个兵种是唐宁最喜欢的。
猎兵,顾名思议,是执行猎杀任务的精锐部队。他们是狙击部队的原型,与使用没有什么准头靠射击队列来形成片杀伤的滑膛枪重步兵不同,猎兵使用的是膛线枪,他们的枪法很准,不需要列阵,以散兵的方式在滑膛枪步枪射程之外攻击对手,或者在暗处攻击对手。
听起来猎兵似乎要比普通步兵厉害,以散兵方式射击也确实是未来步兵的发展方向,可是在这个时代却不是正规军的选择。个中原因就牵涉到步枪的技术。由于时下的枪管口径的公差无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线膛枪的枪弹要与线膛契合,必须使用通条用力从前膛捅进去,而且线膛的存在使通条对火药的残留的清除更麻烦,猎兵的线膛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比滑膛枪高级。而猎兵也只能作为辅助兵种存在。
当然了,辅助兵种也能给敌军造成很大的伤害。美国独立战争时候美军最让英军头疼的就是由猎人组成的游击队,他们使用远射程的线膛枪狙击英军,远远地在暗地里打黑枪,跟恐怖分子似的。英军也有这种狙击特种部队,而且更是技高一筹,当时的枪械设计师弗格森发明了后膛装弹的膛线枪,射程超过180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步枪使用的是黑火药这种炸药做为发射药,后膛装弹意味着一枚小炸药就在你脸边,这是一个危险的设计,需要设计强大、安全的闭锁机构,显然弗格森的发明克服了这个缺点,使他的狙击特种部队成为当时最先进的猎兵。后膛装弹使弗格森的狙击兵能以卧倒的隐蔽姿势装弹,装填速度也更快,远胜使用前膛猎枪的北美游击队狙击手。
弗格森本人也是出色的狙击手,他在推销自己的设计的时候就到处表演,比如射瞎90米开外的牛眼睛之类的。而他最出名的地方在于他曾经用他的狙击枪瞄准了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将军,他那枪要是真射了出去,也许美国到现在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
弗格森步枪只生产了100多枝,最后英军放弃了这种先进却不可靠的枪支。很可能是由于火药的残留问题得不到解决。
也许大家已经看出来了,现在的滑膛枪仍然大行其道的最大问题在于黑火药,一旦无烟发射药发明出来,后装膛线枪就会统治战场,这个历史任务自然落在了唐宁的肩上。他准备招募的黑森卡塞尔猎兵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列装现代步枪的武装力量。
55。第55章逆袭的羊
沙俄的“沙皇”一词跟“凯撒”相同,因为娶了一个罗马公主,俄国人向来以罗马帝国的正宗传人自居,时至如今,为恢复罗马帝国荣耀的俄国人已经经过了200多年的扩张。不过,让俄罗人憋屈的是他们200多年的努力也没有能找到温水港。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就是海军的强大,而没有不冻港的海军是不可能强大的。彼得大帝为了发展海军,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波罗地海边上的圣彼得堡,可是这仍然不是温水港。俄国人往南扩张到黑海的野心没有熄灭,自从吞并了乌克兰之后,俄国和大帝国奥斯曼土尔其已经失去了缓冲地带,一场扩张与反侵略的大战不可避免。
就像中国在这个时代被称为东亚病夫一样,这里还有一个欧洲病夫,就是奥斯曼土尔其帝国。政权腐朽、科技落后、经济萎靡的,英国是日不落,奥斯曼土耳其则是日落帝国。俄国人是战斗民族,打起仗来像牲口一样,而且人口基数庞大,欧洲病夫基本没有胜算,不过,几乎没有欧洲国家希望看到俄国的扩张,外交手段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唯一机会。
英国也不希望看到俄国西进,作为世界格局中的老大,对俄奥进行了不懈的调停,不过,俄国人也是反法同盟的两强之一,其强大的陆军凶名恐怕还在英军之上,英国是神海军、渣陆军,俄国人并不怕英国陆军。
英*队在政府出资控制英国电报公司的时候出了很大的力,可是却换来一家趴了窝的电报公司,临近战事,军方怒了,一个高级将领对泰晤士报记者放言,强烈谴责英国电报公司趴窝,说好的军情系统呢?现在不要说军情系统,连民用无线电报机都已经停产,原来已经租出去的一万多台电报机全成了香饽饽。
莱昂内尔乘机鼓动媒体跟军方一起谴责无良的bt前总裁,要求他返回工作岗位,并且交出商业机密,那是属于bt公司的,而不是属于某个人的,如果他可以一个人胁持整个公司,那英国政府那300万英镑还有什么意义?
一时间,谴责的声音甚嚣尘上,唐宁感到厌烦不已,莱昂内尔这货太讨厌了。
正在这个风口浪尖的当口,英国电报公司的基础架构出现问题,所有的国际电报全部趴窝,没有人能修得好!这个事情会影响唐宁自己的情报网络,所以他第一时间亲自去查看状况,然而他发现是bt故意这么做的,气得他拂袖而去。电讯报与泰晤士报之间产生了激烈地舆论战。
习惯了国际通讯的英国人被这个事故引发了轩然大波,甚至国会议员建议成立调查组来了解这一事件。莱昂内尔本人就是国会议员,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影响力在国会的势力首屈一指。当然了,唐宁也不是省油的灯,与苏格兰银行家、伯明翰工业家等强大的盟友一起对抗罗斯柴尔德的势力,想要弄倒白金汉男爵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早在上一次bt控告唐宁的案子里就已经发生了关于唐宁是不是要为自己离职之后bt中没有人完全了解无线电报的机制这个事情的辩论。陪审团的普遍态度就是唐宁的作为确实损害了bt的利益,可是他跟政府的合同里也没有说明他一定要把技术传授给别人。谁会想到整个英国竟然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掌握这门技术呢?所以上回陪审团给判的是赔偿损失。这一回,国会对这一事件又进行了辩论,仍然是扯不清楚,既然扯不清楚,很多人就已经有了一个感觉,恐怕罗斯柴尔德这一回讨不了好。bt的命运堪忧。
在没有第二个人弄懂无线电报原理之前,唐宁就是超级电报大王,连英国政府也拿他没办法,不要说他在国会里朋友不少,就算国会达成一致要对唐宁执行强制手段,他也有最后一招——跑路。可别忘了唐宁是有瑞士国籍的。瑞士可不是软柿子,山地国家,地处德、法、意中间,四战之地,民风彪悍,当年穷的时候瑞士雇佣兵名满天下,比之黑森雇佣兵也毫不逊色,他们是打败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才独立的,恐怕英格兰也无法让瑞士轻易交出一个极其重要的瑞士公民。再说了,不是谣传唐宁是中国人吗?万一他真溜到大清帝国去,人堆儿里一站,你还找不着了!
唐宁在瑞士的布局已经展现了它的威力,所有的议员都不敢提出过份的要求来,就因为唐宁在瑞士的产业使他足以承受严重的打压却伤而不死,最后损失的只会是大英帝国。科技的威力已经让大英帝国整个国会感到了一丝寒意。
有一个议员在辩论中向唐宁提问:“男爵先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肯把无线电报的技术人全部传授给bt?”
唐宁回答:“我已经传授了,白纸黑字写在说明书上,写在专利上,只是没人能理解,就像费马猜想一样,我解决了,可是又有谁能够完全理解呢?”
该议员继续问:“那么换一个问题,您要什么条件才肯重新回到bt工作?”
唐宁:“莱昂内尔先生和达尔豪西侯爵都退出,这是我的最低要求。”
这个要求显然是莱昂内尔无法答应的,达尔豪西倒是无所谓,报纸报导之后,这位印度总督就表现得很慷慨,说愿意退出。
唐宁在bt的支持力量,与罗林森和塞缪尔的股份加起来总共有50%之多,只要达尔豪西一退,莱昂内尔的势力就将被逐出bt,所以达尔豪西侯爵一下子又成了关键人物,他以为唐宁会主动联系他,那时他就可以用这虽小但很重要的5%的股份上下其手,左右逢源,不料唐宁厌恶这个家伙,宁可把事情拖下去。反而是莱昂内尔苦口婆心劝告印度总督跟他统一战线,反正咱也跟唐宁闹掰了,对抗到底才是出路对不对?
跟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斗争总是让唐宁感到厌烦,因为这老狐狸在议会混得久,不断地有议员给唐宁制造麻烦,又不得不去应对。得,我不跟你们吵,爷走了。唐宁又准备去欧洲大陆去“旅游”。
唐宁跟伍德介绍的黑森卡塞尔猎兵的退役营长布罗德鲁克见了一面,彼此印象不错,乘此机会,唐宁决定亲自跟布罗德鲁克去一趟黑森公国,见识一下举世闻名的黑森佣兵体制。
黑森大公爵国历来就有当雇佣军的传统,跟个人自发地当雇佣兵不同,黑森人当雇佣兵是国家行为,是国家交派的公干,目的就是赚外汇,他们按规定领取军饷,当雇佣兵的收入是要全部上缴财政的。雇佣军生意在黑森—卡塞尔邦国里,完全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从训练、装备到抚恤形成了一条龙服务,提供雇佣军的收入占到了该邦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黑森邦国的一位领导,伯爵威廉八世曾经说过:“失去了雇佣军,我们将失去所有的资源。”
由于口碑好品质高,黑森雇佣军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因此黑森卡塞尔邦国非常重视军队建设,常备军维持在24000左右,军民比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15。绝大多数军官都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军事素养之高在欧洲享有盛誉,再加上德意志民族固有的纪律性,黑森雇佣军广受赞誉,被誉为“能够用金钱买到的最优秀的军队”。
不过,跟想象中的不同,这些雇佣军尽管冒着生命危险为跟自己不相关的事打仗,实际的收入却是非常的低,拿的是国家发的低保性质的军饷,而数额惊人的劳务报酬全都落到了黑森卡塞尔邦国的领导口袋中去了。说起来,普通的黑森雇佣军士兵的命运其实还是很凄凉的。
唐宁要做的是建立一支强大又有归属感的私人武装,跟着白金汉男爵混,自然不会被亏待,他可不仅仅是想花点钱找500个顶级打手而已,他要把这些猎兵训练成唐宁帝国的守护神,所以他要亲自过问招募的每一个细节。
临行之前,唐宁与法拉第一起会晤,表达了自己要去欧洲大陆一趟,一来躲避莱昂内尔无休止地骚扰,二来去德意志邦联黑森去招募私人武装以保护自己在殖民地的庄园,三来去苏黎世去照看一下自己在那里的生意。
因为在伦敦金融城的全球第一个电网即将完工,这是一个大日子,法拉第非常希望唐宁能过阵子再去欧陆,不过唐宁微笑着说:“有你在就好了,不过就是大家开始有电灯用,我早就用电灯习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电报保持联系吧。”
他又问法拉第有什么朋友在黑森,他好去拜访一下,他在欧洲的朋友不多,好有个照应。
法拉第:“黑森……李比希在那里!不过,去年他就搬到慕尼黑去了。这人你知道吗?化学大家。”
太知道了,别的不知道,科学家什么的唐宁基本上都知道,更何况是这么一位大化学家,几乎可以说是有机化学之父,最突出的成就是发现了氮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营养作用。
氮原子之间具有非常牢固的化学键,无论是在工业中或是在生物体内,将n2转化为有用的含氮化合物都是很不容易的。相应的,当含氮化合物燃烧,爆炸或分解时会产生氮气,并通常可以释放大量有用的能量。不像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所有植物都参与代谢,将氮气转化成氮化合物只有少数的细菌有这种本事,而它又是植物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所以是最重要的肥料。与李比希一起发现了同分异构体的他的朋友德国化学家维勒则人工合成尿素,打破了无机物有有机物之间的严格界线。
李比希的实验室发现的过磷酸钙在随后的上百年时间成为有最主要的磷肥。这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肥。在人类最发达的欧洲都有可能发生饥荒的匮乏年代,像李比希这样的有机化学科学家是国宝级的大师。李比希对营养有相当靠谱的基于科学的直觉,有一回,一个朋友的女儿在他家里得了霍乱,基于急性腹泻的症状,他发明了类似于唐宁发表在《自然》上的补液盐的缓解方法——使用浓缩肉汁。
他对于食品的研究还促使他发明了婴幼儿食品,当时的婴儿唯一的食物来源就是母乳,当母亲因为健康或者其它原因无法哺乳时,有钱人才能找得到奶妈,而穷人家的婴儿往往会饿死。李比希在长期研究后发明了一种被他成为“******”的产品并在报纸上为它作广告。
水银被广泛的使用在现在的镜子上,但李比希可能是第一个意识到水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的科学家,他发明了用银来代替水银,只是受限于成本,目前没有得到大规模的采用。
李比希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他是科学教育学家。小时候的李比希并不适应传统的教育方法,他的老师是这样评价他的智力的:“你是一头羊!你连当一个药铺学徒都不行。”果然,他此后在黑彭海姆的药铺当学徒的确也没有持续到底。
动手做实验是科学教育的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唐宁才那么重视乐高积木在选拔天才儿童中的作用,李比希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学生名满天下的太多,有一个统计,最早的60名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中有42名是他的学生!
多么伟大的科学家,慕尼黑距离苏黎世很近,唐宁决定拜访一下这位大师。
56。第56章王的盛宴
在唐宁帝国里,最强的科学家莫过于法拉第,最强的工程师是布鲁内尔,而最好的商业伙伴则是德国犹太人保罗?路透,他是唐宁的情报网络的总负责人,连苏黎世银行的高管都是经由这位犹太人引荐的。路透出生的地方正好是黑森卡塞尔的卡塞尔,这一次欧陆之行路透先生随行,当参谋又当翻译。
唐宁也开始学习德语,英语是日尔曼语系的一个分支,跟德语共享很多的单词,他们的关系可比法语要近多了,当然学德语也要比法语容易。看到唐宁花重金编撰了简易英语教程和简易法语教程,一位有眼光的语言学家主动要求编撰简易德语教程,并在唐宁没有同意的情况下花几个月的功夫弄出了初稿,模仿的是简易英语教材中比较成功版本的范式,唐宁看过觉得还行,便花钱买下版权并提供维护这个教材的资金,现在他就是用这本教材来学一些简单的德语。
路透跟唐宁讲,现在路透社的情报网络发展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