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何中的椭圆曲线和模形式,以及伽罗瓦理论和赫克代数等。
唐宁在大一对数论感兴趣的时候曾经研究过费马大定理,并淫浸这个“一次元世界”多时,现在拿它来做入职剑桥牛津的敲门砖,真是再好不过了。
他要在这艘三帆快船上呆足至少半年的时间,不如就乘此机会把费马大定理写成数学论文吧,由于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多,就算他多年前已经弄通了,现在要再以当代数学家能看得懂的语言写一遍,也得费不少马力,真是大费马呀。
人生有几个半年啊,这个航速真是要命,所以,很多从英格兰出发去印度工作的东印度公司员工,经常要做好去了印度就到退休之后再回来的准备。唐宁已经做好了坚决的打算,下次再跨越大西洋、印度洋的时候,一定要坐上自己造的纯蒸汽动力快船。当然,造船是绝对的重工业,这个时间不会来得太早。
在整理费马大定理之余,唐宁向随行的东印度公司股东罗林森寻问东印度公司的造船厂,可巧,罗林森还真懂得一点内情,由于远洋的需要,东印度公司在泰晤士河边的布莱克沃尔船坞使用蒸汽动力方面的积极性是最高的,而且开始造铁壳船。从木船到铁壳船的工艺是一个巨大飞跃,想象一下木头和铁板哪个承重强度更强?大吨位的船只是铁壳船的天下。东印度公司的造船技术可谓站在时代之颠。
当然了,如果唐宁要建造船厂,会采用这个所谓的“时代之颠”的人做梦都梦不到的方法来造船。
罗林森道:“我手底下倒是有一家小造船厂,在澳大利亚,那真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啊,不过……嘿嘿,告诉你一个秘密,澳大利亚有金矿!”
唐宁:“呃……我对黄金没什么兴趣。”
罗林森哈哈一笑:“我就是知道这点才对你说的,不过,两年前美国加州放出金矿的消息出来之后,很多澳大利亚人跑到加州去了,哎,却不知道澳大利亚本身就有金矿。我觉得澳大利亚当局也应该把消息放出去了,否则我们本来就缺少劳动力的澳大利亚就更难受了。”
唐宁:“看你说的,你好像对澳大利亚挺有兴趣的。”
罗林森:“是的,因为我很可能要去做维多利亚州银行行长,澳大利亚有个维多利亚州。”
唐宁:“哈哈,不错啊,跟女王同名,是最好的州吧?”
罗林森:“是的,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核心,就在维多利亚。多想在伦敦多呆一阵子……”
唐宁:“伦敦很脏吧,我才不喜欢,但是没办法,我想去剑桥或者牛津,又怕那里无法供应我的实验室研究。”
罗林森:“呃……我看你在写的公式,好复杂的数学,我一个字也看不懂,你难道是学数学出身?”
唐宁:“数学只是一个工具……我连造船都有想法。”
罗林森大感兴趣:“是嘛,说来听听。”
唐宁:“基本上嘛,用钢替代铁,造的吨位更大,用纯蒸汽动力代替有帆的混合动力,更快更稳,用焊接法替代铆接,建造得更快。”
罗林森哈哈一笑:“你真的懂还是太超前,你说的这三个技术在我看来一个都不可行,钢的价格是铁的一倍都不止,增加那么一点吨位划算吗?吨位增加了,纯蒸汽动力就更不够用了,就算你造出更好的蒸汽机来。那个什么,焊接是什么东西?还真没听过。”
唐宁:“现在用的铆接目的是将两块铁板拼成一体,但事实上需要三块铁板,其中一块用来弥合铁板之间的缝隙,不可否认,这种技术先加热铆钉,到达白炽状态,之后以槌子敲进预先开凿好的洞口,使三块焊接成一体,其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但是这块多出来的铁板不仅浪费,而且不宜做得太厚,至少不能跟主板一样厚,这样造出来的船体其抗压能力是比较有限的。我要发明的焊接,是通过直接在两块钢板之间产生稳定的高达3000度以上的高温,将熔化的钢水填充到钢板的缝隙中去,这样造出来的船体几乎跟一次成型的一样可靠、节省。”
罗林森:“哦,听起来有点意思,无线电波的原理我是闻所未闻,但这个焊接我大概能理解,怎么能产生稳定的3000度的高温?”
唐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氧气中燃烧乙炔可以形成摄氏3300度的火焰,另一种是用高压经电产生电弧,这个更厉害,在电弧中心温度能达到一万度。”
罗林森:“这个……你是指在纯氧气中燃烧吗?这个纯氧的制备似乎很难,比你说的用钢替代铁更不可能。”
唐宁:“是啊,造船不愧是重工业,哪一项都是很难的工艺,高压电的产生更不容易。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金钱,我还是老老实实把无线电报发明出来,看看能卖多少钱。”
8。第8章印度洋
风浪起了!在海船上的第一个月是最难受的,没怎么坐过这种小破船的唐宁几乎怀疑自己小命都保不住,更不要说研究什么费马大定理了。白天还好,晚上更难受,根本就睡不着,想吃安眠药,却找不到哪儿能提取这种物质。
现在他知道为什么达尔文经过小猎犬号勘探之旅之后身体变得多病积弱了。
挺过了最初的一个月,唐宁似乎基本适应了航海生活,整理费马大定理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但厄运降临到了每个人的头上,船上竟爆发了霍乱。
船上的医生忧心匆匆地来向船长报告时,罗林森和唐宁都在场。
在这个时代,霍乱可是不治之症,病人会爆发急性腹泻,严重者数小时之内脱水致命。致命率可接近20%,船上的水源、食品、卫生环境如此恶劣,情况更糟糕。更可怕的是不懂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意味着霍乱将蔓延到整艘船,而他们正航行在茫茫的印度洋之上,位于印度次大陆与中转站好望角的中间。
霍乱在世界各地的蔓延源自印度恒河三角洲的最初宿主,作为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可谓“自作孽不可活”。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巧就让唐宁碰上的原因。
还好,这种疾病虽然可怕,但懂得它的致病及致命原理之后就相当容易减缓症状和阻止蔓延,唐宁当下不动声色,回头便去制备“口服补液盐”。这个原理很简单,既然是失水而致命嘛,当然就要补充体液了。比较理想的补液盐应当含有氯化钠、氯化钾、柠檬酸钠、无水葡萄糖。
唐宁问医生借来注射器,抽了一点自己的血液来大致确定这几种成份的配比。万能的分子分离器能够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某一种分子,自然就能确定它们的配比。制备也简单,海水当中就有氯化钠、氯化钾,而船上有柠檬,能分离出柠檬酸和葡萄糖。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就能制造柠檬酸钠。碳酸酸钠也叫苏打,船上食物虽然匮乏,苏打还是肯定有的。至于为什么船上会有大量的柠檬?很简单,它富含维生素c,是航海必备的东西,以防止坏血病。
总结如下:
海水==》氯化钠、氯化钾
柠檬==》柠檬酸、葡萄糖
苏打+柠檬酸==》柠檬酸钠
四大成份搞定,霍乱不可怕。
唐宁把医生叫来,给他讲补充体液的理论,并把制备好的药品奉上,告诉他如何制造口服补液盐。
医生知道他是一个发明家,没想到在医学上还有见解,反正霍乱这个祸害无法治疗,且按照唐宁的方法来治一治。
唐宁还告诉医生,霍乱的传播源是水,从现在开始,必需所有的水和食物都要高温灭菌之后再使用,反正他自己已经不再从公用水源取水,自个儿从海水里纯化出水来饮用。
约有75%感染了霍乱弧菌的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然而在感染后的714天内,这种细菌会在病人的粪便中出现并排泄到周围的环境之中。所以之后不断有乘客感染霍乱。为了整治厕所,唐宁又分离出氯气来消毒。
经过大半个月的实践检验,医生终于服了,630名乘客中有80名先后感染霍乱,在口服补液盐的救治下,没有一个因脱水而致命,而到后来,由于氯气发威,传染源被遏制,终于已经有很久没有传出感染霍乱的消息。
医生兴奋地在晚宴上向唐宁举杯庆祝:“温莎先生,您的理论攻克了霍乱!要知道,这种病已经肆虐了几十年了,整个印度、伦敦都笼罩在霍乱的阴影当中,你真是功德无量啊!”
唐宁微笑道:“牛刀小试。”
原来发明无线电报的大发明家还是医学专家,东印度公司的股东罗林森对唐宁真是充满景仰之情:“牛刀小试就搞定了让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头疼的霍乱,太厉害了!伦敦人民等着你来拯救,你一定要开一家医院啊。”
唐宁:“就一个霍乱治疗,支撑不起一家医院,要是把抗细菌药搞出来,还差不多。”
医生:“这已经很伟大了好不好?我很有幸在这艘船上结识温莎先生!呃……那个……抗细菌药是什么东西?”
唐宁:“你们应该知道荷兰人列文?虎克吧?他改进的显微镜能看到很多微小的细胞,其中有一种单细胞的生物,我把它叫作细菌,其中一种细菌就是霍乱的病因。我们运气非常好,这一次霍乱一个人也没死,但其实总会有一部分霍乱病人太严重要死的,这些病人的治疗就要靠一种杀死细菌的药物。这就是抗细菌药。
抗细菌药是什么东西呢?我可以打个比方,在微小生物界,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像在非洲大草原上一样,弱肉强食,有些细菌拥有像狮子一样的利爪和牙齿,而有些细菌有像野牛一样的犄角和厚皮。这是一个比方,事实上大部分细菌的武器是分泌出来的化学物质,而还有很多细菌的武器是形成阻挡这些化学物质的外壳。抗细菌药就是一种爪牙一样的化学物质,能杀死很多的细菌。有了这个利器,我就可以开一家最好的医院了。”
医生、罗林森和船长都被唐宁“想象”出来的奇景所深深吸引,如果没有他在治疗霍乱方面的成就做背书,也许大家只是赞一句“有趣”,现在却是大家对他的医院很向往。
医生激动地说:“这一次回到伦敦我就要在伦敦开诊所了,真希望早日见到您的神奇抗细菌药。它是不是万能的?”
唐宁哑然失笑:“这世上没有万能的东西。细菌的种类比这个世界上的动物种类还多很多倍,有些抗细菌药能杀死很多种细菌,但绝不是全部,而且还有些抗细菌药对人体也是有害的,不能因为可以杀死细菌就乱用。”
医生说:“关于鸦片,这个很多医生认为是万能药的东西,你怎么看?”他瞅了一眼身边的罗林森,显然想到东印度公司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鸦片贩子。
这个还真不好表态,就算唐宁知道毒品的危害,但他本人就是因为“贩毒”而被流放,对鸦片贩子也没有很痛恨的意思,否则他也不会找东印度公司的人合作,更不会屈服于把自己的无线电实验室起名叫“东印度公司通讯实验室”了。于是,他淡淡地说:“鸦片作药物应当节制,它只是减轻病痛,并不能根除疾病。长期使用后停止则会发生渴求药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寒颤、打冷颤、厌食、便秘、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戒断症。我想作医生的应该都知道这个。”
看样子似乎温莎先生对鸦片没有什么好感呢,罗林森有点尴尬,每个人都想为自己从事的事业找点高尚的借口,他自然也不例外,有感于当下唐宁在医学上的威望如此之后,他连反驳的意念都没有。
9。第9章大西洋
经过平定霍乱的事件之后,由于天天被敬仰的目光包围,唐宁居然有点习惯了海上的艰苦生活。终于可以高效地整理费马大定理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折腾,终于到达了南非好望角,但他并没有想在舒坦的陆地上多呆几天,因为这场苦旅讲究一鼓作气,泄了气就糟糕了,保不齐自己可能心软不敢再航海,要选择在南非这个决非理想之地呆下来娶妻生子混吃等死拉倒。航海真的是苦啊。
在开普敦留下最深的印象可能是那里的康斯坦夏葡萄酒吧,临走之时,他还特意买了一箱留在船上喝。
三天后,三桅帆船再次起锚,终于,驶入了茫茫大西洋,大西洋将在未来的几百年内都是最富裕最重要的海洋,西岸是大美利坚,东岸是大欧洲。
在以木船为核心的19世纪航海时代还有一项可怕的海难,火灾,很不幸,倒霉的唐宁又在茫茫大西洋碰上了火灾!不幸中的万幸,只是小火灾,但不巧的是烧着的是食品和淡水舱,也因为是储水间着火,所以火势才没有蔓延开来,否则唐宁恐怕要坐救生艇来逃命了。
食品匮乏了?没问题,加大捕鱼的力度。淡水……可以煮海水制造蒸馏水,但是这么一来会耗费额外的煤,而且630名乘客的饮水可不那么好对付。于是,淡水限量供应,大家又过上苦日子。
这个苦日子是绝对轮不到唐宁头上的,他不仅是贵宾,而且拥有万能的分子分离器,纯水制造太简单了。只是他不能用分离器来给600多个乘客提供充足的淡水啊,因为这会把他的黑科技暴露出来。
看到乘客们过苦日子,他也有些不忍,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招。反渗透法淡化海水。简言之,半透膜可以令淡水穿过而氯化钠、氯化钾等盐份无法穿过,在海水的一面施加压力便可源源不断地制备淡水。
那么,这船上哪儿去找半透膜呢?
这就要从鱼身上找答案了。为什么海鱼可以喝淡水而人不能喝呢?那是因为海鱼拥有“淡化”装置,海鱼的表皮膜、内腔膜和口腔膜等都是一种半渗透膜。当海水被吸进口腔时,口腔黏膜或内腔黏膜把海水阻止在口腔内,然后通过吸气,增加口腔压力,形成膜内外的压力差,将海水淡化后吸收进体内,而那些被分解后滞留在口腔内的盐和其他一些成分,则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而在多种海鱼的消化系统里能找到一种酶能使鱼膜的成片剥离成为可能。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唐宁召集来船长、罗林森和医生等人来观摩他制备半透膜的过程,并一边剥膜一边解释反渗透淡化的理论。
有些海鱼相当地大个儿,能撕下可观的膜来,这些膜装着海水垂吊起来,利用重力就能收获不少的淡水。
这个法子新鲜!尝一尝,真的是淡水!这些贵族们真心又服了一次。大师啊!现在在整艘船上已经传开了,咱们船上有一个科学大师,仿佛没什么能难得住他的。
这个法子的成败关键是生物膜剥下来之后要洗得干干净净,用氯气消毒,否则会有细菌入侵。经过三天的试用,淡水工艺已经成熟,大家兴高采烈地用唐宁提供的酶和流程来制作半透膜。最后弄了三十来张膜包袱,令专人制造淡水,原本苦哈哈的缺水生活又远离了大家。
罗林森感慨道:“你的焊接纯蒸汽钢船造不造得成我不知道,但你这个氯气消毒法、淡水生成法应该成为航海船的标配。你到伦敦之后第一时间就建两座这样的工厂吧,我投资。”
唐宁也感慨:“我真没想到船员的生活如此艰难,看来我的造船计划应当尽快提上日程,远洋巨轮对提高航海生活太重要了……对了,东印度公司的布莱克沃尔造船厂的负责人你熟吗?”
罗林森:“当然,造船对我们东印度公司来说如此重要,我怎么会不认识布莱克沃尔的人呢……我本来不太信你能造那么梦幻的船,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使我意识到你的为人,你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我很好奇,比如,你说过的用钢代替铁,真的会这么做吗?”
唐宁:“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铁,叫锻造铁,比如用来铺设铁路的那种。它的含碳量很低,在0。02%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