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42章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42章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呢?

维奥莱塔小姐拍着丰满的胸脯保证她是听到了几十发枪声,这要是换了别人,可能认为她无论如何都是吹牛,不过对象是唐宁的话,又大不相同,也许大发明家自己发明了装弹量这么牛叉的武器吧。后来还有人表示伯爵大人正在跟瑞士sig公司联合建造兵工厂,自制武器显然是可能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手枪可以装入几十发子弹,最有想象力的枪械工程师都无法想象。

八卦的飓风越刮越猛,有些不负责的报纸居然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些路人“亲眼目睹”英雄与美人亲密在一起的场景,什么接吻啦,拥抱啦,牵手啦。当唐宁看到这样的报导进入了比利时主流报纸时,只能祈祷不幸被他亲手杀死的上帝保佑这样的八卦不要传到巴伐利亚去。然而,他亲手创建的全球电报网络很可能使他的愿望成空。

历史上的电报机只是少数电报公司和大公司的专利,但由于唐宁引入了打字机,使普通人收发电报成为很简单的事,所以现在的电报机使用起来就像电话网络一样,不同的是打字机能很轻松地发送字母信息,所以电报的“交换中心”能接收文字信息,而不再是电话一直采用的数字地址。像唐宁的地址,就是uklondondowning,在发报之前打上这个地址就能传递到唐宁的地址去,国内电报可以省去uk,城内电报可以省去london。交换中心的接线员妹子会把电报中转给唐宁的电报机,信息不是实时的,很像后世人们发短信。当用户去旅行时,申请“漫游”,则原地址不变,每次收到电报会转到用户指定的新的帐号,如现在唐宁在布鲁塞尔就是bebrusselsdowning,每换一个城域就得重置一次漫游城市。

茜茜公主给唐宁发“短信”:我妈妈和姐姐回来了。

唐宁则回复她家的地址bkmunichludovika,第三个是卢多维卡,这台电报机是茜茜公主的妈妈卢多维卡公主申请的。唐宁回复的信息是“我应该去慕尼黑了,不过等我处理完一些事,再等两个月左右。”

茜茜公主:“布鲁塞尔有值得你留恋的东西,是吗?”

哎呀,语气不善啊,大势不妙。唐宁想了一会儿,回答:“我要在布鲁塞尔建一家很有趣的工厂,也会是很赚钱的工厂,到时候让你们家成为第二大股东,亲爱的,再耐心等一等呗。”

茜茜公主:“什么工厂?”

唐宁:“保密。”

茜茜:“哼!”

唐宁看看这个回复,哈哈一笑,好甜蜜的感觉。

这个工厂可不能随便对待,要把艺术进行到底,这可是土豪伯爵跟女公爵大人的定情信物啊。唐宁准备把这工厂建成一个很大很大的正圆形,外围用玻璃包住,而地板则铺设成密纹的模样,美其名曰:黑胶唱片大厦。生产、办公与销售一体,黑胶唱片大厦必将扬名天下。

电讯报很配合比利时反对党领袖德克尔推动的内阁不信任案,在合适的时候报导了剑桥伯爵大人在布鲁塞尔买下大片土地建造神秘工厂的新闻,重大的利好消息使得舆论普遍倾向于推倒原内阁,罗日耶这个独立革命的领袖终于迎来了他执政以来的最大挫折,假如德克尔能在日后执政取得很大成就的话,罗日耶就更难受了。

投资与否就能影响比利时的内阁存续,真的是倾国倾城的大工业家。拿破仑三世终于找到了同病相怜的难友。

雨果跟法兰西皇后的谈判有什么进展?唐宁好奇地发电报询问,一问之下,才发现雨果提出了一个三世绝不可能接受的条件,要三世退位为总统,恢复法国的共和制,总统任期可以延长为四年,与美国总统一样。登基了的皇帝怎么可能主动退位呢?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一旦三世这么做,那他就不是总统的问题了,哪里还有威信当元首?

所以,谈判僵持在那里没有进展了。

皇后随后在温莎产科医院发生难产,以剖腹产的方式产下了一个男婴,路易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拿破仑?欧仁?路易?波拿巴。要把拿破仑的神话当幌子继续下去。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要是没有温莎产科医院先进的医术,法兰西皇后将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看来她选择到伦敦来分娩真是明智的决定。

一个诞生在伦敦的法兰西王子,唉,叫法兰西人民怎么说怎么想呢?恐怕无法让法兰西人民高兴起来。

在克里米亚的战场上,战争持续升级,俄、法、英的部队都有大量的伤亡,这个时候,温莎微生物研究所的青霉素开始量产,与英军后勤部门达成医疗协议,英军将军医部门承包给温莎军医院。

这对温莎医院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机会”。温莎医院量产的抗细菌药只有青霉素,但实验室里出来的可不止这一种。这些药当中有很多的副作用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确定的,唐宁再聪明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药的副作用都记得分毫不差,就算能记住,也得对它实验来验证。有些药有耳毒性,有些有肾毒性,还有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都需要大量的人体实验,就算是青霉素这个攻击人体不可能有的细胞壁,号称对人体的副作用最小的药,也有很高的过敏概率,发生率最高可达5%~10%,就连皮试都有可能出人命。在战场上做人体实验是最人道的,因为不用药就会死,与其白死,不如当小白鼠,死得有点作用。

战争中最可怕的不是中弹身亡,这个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反而不是最大头,而是卫生状况极差的环境,伤口的细菌感染致死才是最大的敌人,病毒往往以细菌为宿主,在没有细菌感染之前它们不是主角,无时不刻不在空气中弥漫的细菌才是罪魁,所以抗细菌药的救命威力在英军中掀起了一股狂潮,温莎军医院接手医务之后,与南丁格尔女士联手改善野战医院的卫生条件,又有青霉素,一瞬间伤员的死亡率降低了90%。现在维多利亚公主知道为什么唐宁会问她“我要是能拯救几万人,可不可以获得公爵的爵位?”

法军伤亡情况要比英军严重好几倍,数以万计,太惨了,英军最后不得不承担法军伤员的医疗。法兰西的大兵们怀着绝望的心情来到英军大营,在这里拯救他们的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兰西的皇帝,而是皇帝陛下指挥法国媒体天天批判的剑桥伯爵的医院,“温莎军医院”那几个刺眼的单词让法兰西的大兵们感到如芒在背。

俄军那就更惨了,本来武器就差,还被联军围城,他们的伤亡人数在十万以上,受伤的大兵基本就等于死亡。牲口也经不住这么残酷的战争,俄军到了溃败的边缘。

74。第74章施坦贝尔湖畔

当年唐宁曾经向罗素首相建议在唐宁街10号的对面建造一座办公楼,把通讯管理委员会放进去,结果罗素首相认为这个提议没有必要,战争打到现在,无线电报的威力已经完全体现出来,看看法军下下场就知道了。阿伯丁首相不但把英国电报公司组成的通讯委员会放到唐宁街10号对面,而且办公人员几乎占了一整栋楼的一半,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来保持政府与各地机构和各殖民地机构的通讯,这个情报中心是唐宁街最热闹非凡的,不断地有传讯的工作人员跑来跑去。

1569年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国务大臣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创建英国保密局,这是负责英国对外情报工作的机构。保密局的局长向首相建议与英国电报公司合作,监控国际电报以获取实时情报。

唐宁这个时候有资本拿捏了,学习瑞士,实行永久中立政策,不参与任何国家的谍报战,即使是英国首相也拿他没辙。不过,他同意配合英国政府对英国国内的电报进行监控。

话说,有线电报也没有死绝,他们在政府和军事部门找到了机会,这里需要高强度的保密,正是有线电报唯一的优点,他们也学着用纸带和打字机来开发高效的收发机构,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终于有了进展,不过qwerty的打字机布局要合法地使用就得向唐宁交专利费,他们卖了多少台都在唐宁的掌握之中,暂无力对英国电报公司造成冲击。

莱昂内尔和唐宁终于一一搞定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和若干政府官员,把海峡殖民地种植园可以拥有私兵的法案通过了,最高可以拥有2000名带枪的私兵,具体人数要向殖民地政府报备并审批,这正好是黑森大公给唐宁的每年必须要招募的下限,而后勤人数并不限制,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实际上就没有限制人数,因为可以把武器藏在军火库,随时动用,后勤人员则可以是受过训练的兵士。

听到这个好消息,唐宁兴奋地开始设计枪械,准备在比利时建造兵工厂,以他目前跟比利时政府的关系,在这个物流中心地带建兵工厂是很不错的选择,更可以避开瑞士政府对军火的限制,瑞士这个大本营就专门用来供应无烟发射药就可以了,这个才是他最大的核心机密之一。

现在的步枪仍然以发射药和弹头分开装为主,把它们合在一起成为“定装现代步枪弹”则将大大地提高射速和稳定性,分装的时代,士兵在危机的时候是很容易出错的,经常忘记自己是不是装了弹头。定装的代价就是携带的弹壳是多出来的重量。在非机械化的时代,弹药的供应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步枪也不是射得越快越好,利用后座力自动上膛的半自动步枪是不考虑了。

不仅如此,还要限制步枪发射的速度,利用弹匣快速切换就免了,因为弹匣会增加重量,取而代之的是“弹夹”,这两个说法虽然同音,但并不相同,弹夹只是一个简单的很轻巧的用来辅助枪手把一溜子弹压入弹仓的小工具,比发夹还要轻。

唐宁的设计主要参考的正是英军在二战之中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它有两个弹仓,能填装十颗子弹,使用旋转后拉式手动上膛,是射速最快的手动步枪之一,二战中英军的一个排使用它快速射击,让德军以为碰到了机枪的压制。刚刚才说了要限制射速,所以,在敌人的压力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李恩菲尔德步枪有一个弹仓隔断器,每发射一次就要填一颗子弹,保持弹仓一直满满的,直到敌人逼近需要大火力时,在指挥官的命令下把隔断器取下,全力开火,让敌人尝尝“机枪般的火力”。

不仅如此,唐宁还要制造工艺最先进的枪管,他的秘密是使用“数控机床”。多轴联动的数值控制能力来源于巴贝奇发明的通用计算机器,当然,要经过优化,并创造数控操作语言,gcode。计算机器身躯庞大,速度不快,但只需要经过针对机床的优化,完成简单的三轴联动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将是唐宁在机械制造领域最大的机密。剑桥大学有一批数学高手正好毕业,唐宁将他们全部高薪招揽到麾下。

唐宁现在把这帮数学高手弄来布鲁塞尔培训,不过,最终他会将他们送往苏黎世,成立“瑞士精密仪器公司”。

唐宁的第一家兵工厂最终落户比利时的赫尔斯塔尔,比利时的工业中心城市,与比利时军方合作,兵工厂这事儿,没有政府支持肯定是不行的,他劝告比利时政府,没有强大的军事,想中立都是不可能的。鉴于前任首相的教训,新内阁很快地答应了这个建兵工厂的要求,不仅能造武器,还可以不受限制地出口,只需要向国防部报备。

当唐宁大致忙完了兵工厂的筹划,同时进行的留声机项目也有眉目了,已经有了一台原型机和灌录设备。一切就绪之后,唐宁请来茶花女歌剧的创作者杜普来,打算把他的歌剧录成全球第一张唱片。杜普来把茶花女的女演员维奥莱塔小姐也带来了,唐宁为了避嫌疑,一直没有跟维奥莱塔来往,这是两个月来第一次见到她,笑问:“你俩都没被烧死啊,真是奇迹!”唐宁对杜普来的求生能力确实佩服,他要是没有粒子束枪搞定铁窗户,估计早已经跟大美女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杜普来苦笑道:“差点死了,还好我力气大,硬是挤了出去,太可怕了。”

是该耍宝的时候了,唐宁把他们引入自己的工作间,他在布鲁塞尔已经买下了一个大庄园,把这里当成又一个据点。

第一次见到红与黑的端庄工业设计的杜普来和维奥莱塔都摒息宁神,维奥莱塔忘记了害羞,问:“这是什么?”

唐宁微微一笑,按下了play键,隐藏在半透网格下的喇叭开始“说话”,是唐宁随意录制的自己的声音,有一些取自茶花女的台词,什么“你想给我制造的痛苦只是你对我爱情的证明”之类的。

维奥莱塔万万没想到这个四方盒子竟然能出声,失望惊叫了起来。杜普来自然也是呆若木鸡。

唐宁很满意他俩的反应,得瑟地说:“神奇吧?可以把声音留下来反复播放的魔盒,我把它叫作留声机。要卖它就得有内容,我一时想不到可以弄点什么声音,要不就把茶花女的歌剧录下来吧,两位有幸成为全球第一个在留声机中名垂千史的音乐家。”

真是天大的馅饼掉下来砸到头上了,杜普来和维奥莱塔都激动不已。他们要是知道灌录唱片还有版税拿的话,就得更激动了,这个他们会在稍后的合作合同上看到的。

这一切都在保密中,唐宁请杜普来推荐一些著名的音乐家,他直接让遍布全欧洲的路透社送火车票给这些音乐达人,盛情邀请他们来布鲁塞尔灌录唱片。

1855年4月,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唐宁终于兴匆匆地带着他的留声机从布鲁塞尔奔赴慕尼黑,像多情的蜜蜂一样,向他的花仙子,小公主求婚。

他来到慕尼黑时,那里的通用动力也传来好消息,第一辆接近完工的原型车已经造出来,等待老板的检阅。这个原型车只有10马力,仅有司机一个人时最高时速接近40公里,马力不足,所以第一辆燃料电池车只能驼两个人,毫无疑问,这是双门双座的微型车,唐宁指导设计的时候完全就是按照smart的造型来的,估计这车以后还真就叫smart。

唐宁把smart开到试车场去试了试,特地感受了一下原始的悬挂系统,由于车速不高,还蛮舒服的。最动人的是没有内燃机的噪音啊,不错,拿得出手。于是,好事成双,唐宁就跟茜茜约好了,明天就到她家求婚去,开着这辆白色的smart,举世无双的燃料电池车,一百年之后也不会过时的小精灵。

拉风的小汽车悄无声息地穿过慕尼黑的街道,行人纷纷瞩目,回头率百分之两百,因为看了一次肯定还不够,跟看到ufo的感觉是一样。

巴伐利亚公爵的家在森霍芬城堡,位于全德意志邦联蓄水量第二大的淡水湖施坦贝尔湖边,距离慕尼黑仅30公里。小精灵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来到这座始建于16世纪的美丽城堡。

茜茜公主一家早就预料大土豪来求婚的排场估计不小,但怎么也没想到他是“开车”来,在这个汽车不流行的年代,他们最多就看过那有才华的慕尼黑工程师玩过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庞大魁梧的身躯无时不刻不在提醒人们这是火车头的缩小版,而那拖拉机的造型更是跟这圆润流线型的、安静如幽灵的smart完全没有可比性。

ufo级别的惊艳震撼。

茜茜的父亲,喜欢云游四方的疯子麦斯,今天也特地从乡下赶回来参加自己二闺女的定婚会晤,最喜欢骑马的他看到了有可能让他把热情从宝马转移的载具,看得眼睛都不眨。有了这货,似乎就连刮风下雨也可以到处乱窜了!

茜茜公主本人对骑马的热爱恐怕不下于她的父亲,不顾家人在场,忘记了已经有近两年不见的早已经陌生的情郎的陌生,欢天喜地叫着:“快带我去兜一圈儿!”

当唐宁带着微笑从smart里出来,刚刚向未来的岳父岳母小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