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如此猴跳的家伙,韦泽一点都不讨厌。韦泽想起他上学期间当上学生会干部的时候,哪怕是个文艺干部,那也算是得到了提拔,欢喜雀跃的心情自然是少不了的。所以韦泽笑道:“应宸,现在搬运缴获,那三个卒的兄弟就归我统帅。可我回到永安,这三个卒的兄弟还是得归南王统领。你想事得一码归一码。”
张应宸没什么体制内的经验,跟没有吃过这些方面的亏。他并没有听出来韦泽话里面劝诫的意思,而是毫不在意地说道:“韦卒长,你回了永安就能提升为旅帅,总得再给你补三个卒的兄弟。”
“应宸!”韦泽收起了笑容,“你刚才就说了,我想升为旅帅,得先回到永安城。可我若是丢盔卸甲伤亡惨重的回到永安城,你觉得我还能升为旅帅么?南王只怕就要砍我脑袋。”
听了这话,张应宸一愣,“韦卒长,我们可是打了大胜仗,怎么会是丢盔卸甲呢!”
“那是我们曾经打过大胜仗,现在我们可没有把这些缴获搬回永安城呢。若是路上被清军截击,我们该怎么办?清军不会让咱们这么顺利的回永安,若是遇到大队清军攻打,为了兄弟们的性命,我只能带着大家先逃回永安。到时候咱们灰溜溜的回到永安,就算是打过大胜仗又有何用?”韦泽非常认真的劝道,“应宸,做事得有始有终。这八字现在顶多画了一撇而已。”
张应宸也是个聪明人,听了韦泽的话,方才那股子烧燥劲很快就过去了。他认真说道:“属下现在就派人去探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清军突袭了咱们。”
“赶紧去吧。”韦泽很赞同张应宸现在的看法。劫夺粮草的时候,韦泽他们是进攻的一方,清军是防御的一方。现在这个角色发生了全面变化,韦泽他们背上了缴获的包袱,整个行动遭到了极大限制。
到了22日下午,前来接应的三个卒的兄弟终于赶到。一瞅那堆积如山的物资,也吓了一跳。两万多斤的物资中,一半是粮食。还有千余斤食盐,酒肉也有一千多斤。火药铅子有三千多斤,剩下的则是布匹之类的军需。
韦泽当即就召开了会议,“当下城内急需的乃是盐巴、火药、铅子。反倒是布匹、粮食不太缺乏。诸家兄弟,清妖丢失了这些东西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觉得不若请刚来的兄弟们先带了那几千斤东西赶回永安。等这些最重要的物件送回永安之后,你们再回来接其他的粮食等物,大家觉得如何?”
这个要求摆明了是便宜了新来的三个卒的兄弟,能把那些缴获运回永安,自然是大功一件。哪怕是韦泽抢到的,然而韦泽只要没能回到永安,先得到奖赏的还是那三个卒的弟兄。这等好事,兄弟们自然没道理拒绝。三名卒长立刻就答应下来。
有酒有肉,粮食也够,韦泽埋锅造饭,先让三个卒的兄弟吃的满嘴冒油,这才送他们出发。看着那帮兄弟每人带了十来斤东西踏上归程的背影,韦昌荣有些不解,“四叔……卒长,为何要这么做?这摆明了是要让那些兄弟拔了头功。”
韦泽答道:“昌荣,我这次想把所有功劳都给得了,这才不忍心放弃这些不怎么要紧的东西。可若是半道上被清军攻打,那可连一半功劳都保不住。所以我才先把最紧要的盐巴、火药、铅子送回去。”
“那为何不是咱们送?”韦昌荣有些不忿。
韦泽对韦昌荣的这计较劲很熟悉,可体制内办事得有点大局观,一味的只替自己考虑,并不是一件好事。他答道:“既然是咱们打下的,咱们自然要管到底。把这三个卒的兄弟扔在这里,算是什么事?昌荣,有些时候不是吃亏不吃亏,而是得有担当。若是这三个卒的兄弟以后归我统领,他们自然觉得跟着我走,不吃亏。即便是他们不跟我,以后若是一起打仗,这些兄弟们也不会觉得我韦泽做事不地道。我们不怕得罪人,却没必要故意去得罪人。”
韦昌荣想了想,也大概明白了韦泽的心思,“卒长,却是我想的太少。”
话说到这里也就够了,韦泽没有评价韦昌荣,他换了个话题,“嗯!对了,我让你记下来的字,你记住没有?”
这下韦昌荣脸色立刻就不好看,“却是没有记住。”
“唉!”韦泽叹口气,他看过的历史书中,写着红军为了强化文化教育,花费了极大的精力。现在韦泽算是明白了,为啥红军要花费那么大的气力,想出了无数的办法。在这紧张的打仗期间,哪里有那么多精神一边打仗一边学习呢?即便是知道很多有趣的办法,韦泽也不敢把那些经验拿过来直接用,在当上旅帅之前,韦泽根本就能出风头。
想到这里,韦泽突然又生出一个想法。历史上形容一些奸臣的词汇叫做“大奸若忠”,就韦泽眼下的做事,只怕还真的有这种嫌疑呢。效忠于太平天国是韦泽的手段,而不是韦泽的目的。韦泽与太平天国唯一的共同点,仅仅是推翻满清。想到这里,韦泽忍不住苦笑起来。他心里面叹了一句,“人啊……就是这么身不由己。”
不管如何,先运走了四千多斤东西,三百多兄弟连吃带拿,加上两天的吃喝,剩下要搬的物资只剩下了不到一万四千斤。搬运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紧要的事物先运走,韦泽反倒是不催着兄弟着急赶路,而是开始强化警戒,恢复部队的体力。同时也加强了一点文化教育。
列队,报数是最基本的东西。左右、上下,前后,东南西北,天地,还有从一到十怎么写,也是得开始学习一下的。就这么简单的东西,花了两天竟然也没能教出个什么来。
战士们也不是拒绝学习,但是战士们口音混杂,想统一成某个一致的语言就是问题。这也不能怪战士们。来自各地的兄弟都有各地的口音,若不是有兄弟会说湖南话,韦泽还真的不好骗过清军呢。
口音暂时无法统一,那剩下就是强行进行文字教育。这下韦泽就遇到了新的问题,就那么二十几个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文字,没学过认字的战士死活就是记不住。韦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那么些个字,韦泽觉得21世纪的小孩子,两天就记住了。
而另外还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些比较急令的战士倒是能记住这些字,却始终没办法将文字与现实联系起来。遇到了这个问题,韦泽总算是恍然大悟。
在21世纪,绝大部分中国家长在孩子两岁之前,就开始教孩子数数。不少孩子三岁时候就能从一数到一百,在反复练习中更是有了数字与文字的概念。这些概念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在学校,在家里,在生活中被反复训练,反复应用,逐渐成了他们完全习惯的工具。
韦泽手下这二百多号兄弟,从十几岁到三十多岁的都有。这当中的大部分人,是第一次真正把文字与数学引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并且强行让他们建立起思维与文字和数字的联系,第一次建立起用数字与文字来整理自己思想的概念。
这等于是生生在他们已经形成的世界中,强行插入一个全新的体系出来。若是小孩子自幼这么学习,他们在感受到痛苦之前,就习惯了。对现在的太平军战士来说,他们就只能深深的感受到这个过程的痛苦。
联想到印度到了21世纪,还有大票文盲的事情。一个人只要能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算是摆脱了文盲行列。韦泽完全明白了以前没有形成概念的事情,一个不分男女老幼都接受过教育,能够掌握文化知识的工业国真的是无比伟大!
第18章 成军(五)
2月25日,上次离开的三个卒的兄弟再次返回了。这次三名卒长上来就嘘寒问暖,对韦泽亲近了很多。同来的还有一名南王的侍卫,带来了南王的旨意。南王冯云山在旨意中对韦泽此次功劳大加赞赏,提升韦泽为旅帅。令韦泽带领本部人马以及三个卒的兄弟,将剩余的物资搬运回永安城。
无论是张应宸还是韦昌荣,对这个命令都颇为讶异。原本他们以为这三个前来协助的卒会并入韦泽的麾下。然而韦泽行若无事的接了命令。两天中,韦泽虽然没有催促部下卖全力,却也不是不卖力。此时距离永安城的距离也只有一天的路程。部队经过调整,体力恢复了不少。大家大吃一番之后,把一万三千多斤的物资每人分了,部队开始继续前进。
抽了个机会,张应宸跑到韦泽这里,他颇为不解地问道:“旅帅!南王为何如此安排?”
韦泽笑道:“应宸,你觉得这些兄弟可否算是精锐?”
“的确是精锐!”张应宸答道。能够三天往返这么远的距离,的确能称得上是精锐。
“南王关心这批缴获,又怕路上有闪失,自然是派遣精锐前来迎接。这些兄弟定然是其他队伍中的主心骨,怎么可能给了咱们?”韦泽其实接旨时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张应宸愣了片刻也明白了韦泽的意思,却很有些不能释怀,“旅帅,那回到永安城会给咱们些什么人马?”
韦泽拍了拍张应宸的肩头,“应宸,那是南王的事情,咱们就不要操心了。咱们现在好好的运东西。这不还没回永安的么!”
打发走了张应宸,韦泽倒是没有什么不满。他的目标是晋升旅帅,上次派兄弟部队护送紧要的盐巴、火药、铅子回到永安,韦泽也是很担心的。眼下那件事已经完成,自己晋升的目的也已经达到。韦泽暂时已经心满意足。不能将精锐纳入部下固然可惜,不过韦泽也只是有点感觉可惜而已。但是给那些兄弟分了些功劳,等于是无形中扩大了不少人脉。晋升旅帅,就意味着韦泽能够加入级别相当高的会议,那时候多一个朋友就多条路。不管张应宸与韦昌荣怎么想,韦泽觉得这反倒是件更好的事情。
到了26日早上,部队刚准备动身,就下雨了。张应宸等人立刻建议部队停下来找地方避雨。
韦泽却完全不赞成,“若是雨不停,连着下几天怎么办?”
这个问题登时就问住了众人,韦泽接着说道:“再说下雨对咱们也未必是什么坏事。若是不下雨,清军定然在城外布阵。这一下雨,清军就不出营了。大伙觉得咱们背了这么多东西,还能再打得好仗么?”
此话一出,众人都无法反驳。韦泽也不想讨论,谁都不想冒雨赶路,然而只是和老天爷作斗争,可是远比打仗死伤更少。发一声命令“跟我走!”韦泽带上斗笠率先走进了小雨中。
雨天山路更加难行,要时刻小心脚下。带上斗笠之后也没有好多少,背负的东西吸了水愈发沉重起来。荒山野岭可通行的地方自然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虽然广西比北方暖和不少,然而二月的雨水依旧冰凉。体温被不断的吸走,韦泽与部下们每走一阵就每人灌上几口酒,强撑着行军。
衣服很快就湿了大半,大伙也知道再不用想找地方避避,既然这么走起来就只能一气走到永安城为止。不时有人滑倒,那就站起来继续走。偶尔有人摔伤,那就由兄弟架着走。真的走不动,那就由身强体壮的兄弟放下自己背负的物资,背上无法继续行走的伤员继续走。
雨中,远处的一切都显得朦胧起来。甚至远远看去,清军的大营也显得柔和起来。众人却完全没有这观景的情趣,没人都只专心行军。
原本只用走半天的路,这次走了几乎一整天。这支队伍一开始还有些怨声载道的意思,到了中午就鸦雀无声了。不是因为没了怨气,而是因为疲惫带来的麻木让大家都没有气力抱怨。直到傍晚,兄弟们才到了红庙一带。
刚靠近红庙,突然间就杀出一队太平军的兄弟,直奔韦泽左右而来。韦泽一把摘掉头上的斗笠,露出满头的黑发。雨水与汗水的浸润下,韦泽的满头黑发真的是黑的发亮。
“是自家兄弟!是自家兄弟!”出来迎击的兄弟们立刻喊道。与清军交战了这么久,随便一看脑袋就知道是不是自家人,金钱鼠尾与满头长长黑发之间的差距是没办法看不清楚的。
把韦泽他们迎入红庙的阵地,守军实在是不敢相信。“兄弟们就是背着这么多东西,冒雨一路走回来的么?”
“正是!”韦泽自豪地答道。看过关于万里长征的很多资料,亲自这么走了一个白天,韦泽算是体会到了万里长征一鳞片爪的感觉。作为旅帅,作为部队的带头人,韦泽自己在路程中再也没有了什么争胜心,唯一能够撑住韦泽的,就只有两个字“顶住!”
老天爷仿佛要给韦泽开个玩笑,进了红庙没多久,雨竟然停了。韦泽也不管兄弟们看向自己的目光里面有多少不满,毕竟是韦泽质问大家若是连着下几天雨怎么办。
“趁着雨停,赶紧起身回永安。”韦泽喊道。
这下,连守红庙的旅帅都有点看不下去了,“韦兄弟,让手下的兄弟们多烤一会儿火。既然雨停了,就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的功夫。”
韦泽对那位旅帅拱拱手,“多谢这位兄弟的好意,只是红庙也没多少柴火,要烤火那就一气烤好,我们这几百人,只怕把红庙的柴火都用光也不够。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着雨停赶紧回去。”
守红庙的旅帅听韦泽说的有道理,又见韦泽态度很坚定,他也不在阻拦。
好在韦泽的部下对韦泽非常佩服,另外三个卒的兄弟又从韦泽这里分到不少功劳,大家也就跟着韦泽一起出发了。
急急忙忙赶回永安,韦泽也不交接物资,而是直奔自己的驻地而去。在营房中立刻升起火来,大家把湿衣服脱了,挤在一起,很快也就暖和起来。韦泽不仅让生活,还命令林阿生等人赶紧烧水做饭。热水,热饭,热酒,米饭,腊肉,这么一通猛吃,兄弟们很快就暖和起来。
三名卒长吃喝完毕,衣服也干了不少,他们起身告辞。
韦泽也不留大家,大伙真的累坏了,送走了其他部队的兄弟,众人是躺倒就睡。
第二天天竟然晴了,韦泽亲自向南王冯云山复命。冯云山只是夸奖韦泽几句,就命他赶紧把缴获的物资运去圣库。还没等与圣库负责人交接完毕,就听的城外炮声隆隆。负责圣库的司马对此是毫无反应,倒是韦泽的部下们颇为惊异。
现在大家算是相信了韦泽的话,若不是趁着雨天赶路,而是在外面干等,就清军在外面的势头,想寻机进入永安城可是真不容易。
韦泽也不想夸耀自己的先见之明,要忙的事情太多,与这些急事相比,吹牛根本排不上日程。交接完物资,韦泽再次去见冯云山。冯云山高速韦泽,此时可以再给韦泽一个卒的部下。并且敦促韦泽早做准备,尽快出去继续袭扰清军的粮道。
韦泽领命而去。接收了新部下,韦泽开始调整部队。此次出击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物资,更缴获了大批的火枪。韦泽准备现在城内稍微整训一下部队,想训练出大批优秀的长枪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以军阵的方式训练出一批火枪手,反倒容易的多。就眼下的情况,韦泽迟早要和清军在正面战场上硬拼,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火器,的确能够极大的提高作战效率。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月27日到29日,城外的清军对永安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韦泽他们只能进行各种整备工作。
2月29日下午,行军司马张应宸在每天的例会上发言了,“每年到了这时候都要连着下好久的雨,我看今天外头的云,今年的雨水还不小呢。”
张应宸的预言很准确。到了3月1日,清军大兵调动,重兵云集于永安城城北方向,眼看着激烈的攻城战就要开始。然而下雨了。
不是蒙蒙春雨,而是倾盆暴雨。韦泽不是广西人,所以他很难理解广西居然能在3月下起了暴雨。天仿佛漏了一样,浓厚的黑云遮蔽了天际,倾盆大雨一阵接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