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56章

汉明大黄袍-第156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捧满字表、巴达礼捧蒙字表、孔有德捧汉字表各一道,率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赴宫门跪下,皇太极在内楼,御前侍卫传达,皇太极命满、蒙、汉三儒臣捧表入,诸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头礼,左右列班候旨。三儒臣捧表至御前跪读,表中盛赞皇太极的文治武功,上合天意,下顺民情,请上尊号,一切仪物,俱已完备,只待赐允。

百汗朝拜,盛京城号角声震耳欲聋。皇太极祭天登基,黄袍加身,朝臣跪拜,范文程、多尔衮主持大典。

“祭天!”

范文程浑厚的声音,传遍整个宫门内外。

“奉天承运,吾皇登基,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国号大清,万世永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极手持象芴,挺了挺胸膛,威严不失,道:“众卿平身!”

满、蒙、汉,八旗归附,一时间整个大清王朝,都是朝气蓬勃的。皇太极的统治还继续利用了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组织。他使八旗通过变革越发充满生机。一是对满洲八旗不断补充新的成员,二是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努尔哈赤时的满洲被称为“佛满洲”,即旧满洲。皇太极对黑龙江等地多次用兵。带来大批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被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皇太极把新满洲编入八旗。

照满洲例,汉军分为两旗。每旗设牛录章京十八人,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二人,甲喇章京四人。

****盛京城皇宫内****

白日祭天登基结束,草原可汗都在宫内外欢聚痛饮。所谓的普天同庆,也只是让那些亡国的百姓突然找到了归属感,在那里饮酒自欺欺人罢了。

面对“邦家未固”的局面,皇太极意识到“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

皇太极很清楚,与大明的铁骑火炮迟早必有一战,至于宜早还是宜迟,心里拿捏不准。四十岁坐拥自己的江山,对于一个开国皇帝来说,真是春秋鼎盛。

“陛下可是在为政事烦恼?”

“文程!回来了?”看到范文程。皇太极才露出了一丝笑颜。

“臣范文程,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平身。”皇太极扶起范文程,毫无皇帝架子。这与他和范文程多年的交情有关。早在他父亲努尔哈赤时候。范文程便和当时身为贝勒爷的皇太极相识了,自然是老交情了。何况后来范文程出谋划策,使得他的处境大为好转。

“世事难料。如今皇上刚刚登基,应当珍惜才是。”

“那文程可有好的建议?”

“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皇太极继位后,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后来又数次入关掳掠了上百万人畜。辽东汉人一下子几倍于满人。如何稳定汉人的民心,是大清胜败存亡的关键。”范文程看问题向来很准。

眼下这个大清,还不是铁打的大清,里边自然不是铁板一块。漠南虽然在多尔衮的铁骑下归附,但还需要稳固,更何况青海还有一个林丹巴图尔。辽东还有大明的藩国朝鲜,本来,范文程建议,是先稳定朝鲜、蒙古,再上尊号建国,后来诸贝勒、汉臣纷纷赞同,他才跟着赞同的。

“这一点,文程可有好的建议?”

“启禀皇上,要安民,很简单。民之所需,无非以食为天。首先,宽待辽东汉人,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举首,概置不论;再者,满汉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最后一天,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下令禁扰汉人,有擅取庄民牛、羊、鸡、豚者,罪之。行之三点,大清固矣。”

“那用兵,文程以为轻重缓急如何?”

“臣认为,用兵朝鲜,宜早不宜迟。朝鲜屡败盟誓,最好秋后起兵。至于青海西藏一方,臣建议,以蒙制蒙。等到北方诸定,皇上当可等待时机,一举南下了。”

皇太极点头,道:“文程啊,当初你说过,先北平,后称王。你知道为何朕还是没听你的话,先称帝了吗?”

“不知。”没错,按照范文程的建议,北平,而后称帝,那是最稳妥的。

“朕,四十多了。”

“明白”范文程拱手一礼,清楚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是多么渴望实现一统江山的宏图大志。

一身黄袍的皇太极点了点头,道:“明白就好,所以这一次,朕用兵可能要急一些。朝鲜,朕打算亲自领兵攻打。蒙古那边,让多尔衮去平定。时机一成熟,蒙古大军,就从青海入关,直取陕西、山西,逼近京师,辽地重军定然班师勤王,到时候,朕在率大军直下,取大凌河、锦州,直叩山海关,爱卿以为如何?”

范文程点点头,道:“皇上英明,声东击西,只是吞并辽西尚可,入关合围燕京还是差点火候。臣认为此举可兵抵山海关,而不可入关。”

“哈哈,还是文程知我心意。此言,朕与孔耿二人,还有诸贝勒都说过,一个个都豪言壮志,势必拿下大明王都,唯独文程劝言止兵山海关,善!那就这么决定吧!秋后起兵!这一次,朕倒是要看看,谁还能够阻止我大清的铁蹄!”()

第391章请神问

顺江而下,水路要比陆路快上很多,不出十余日,便到了湖广夔州。杨帆几人下了船,便遇到了一大波湖广军上来盘问。

“你们几个从哪里来?”一个官差腰间别着把刀,对刚下穿的商贾、船客一一盘问,无非就是来捞点油水,讨点生活。这样的灰色收入,常见得很。

杨帆笑了笑,道:“这位官爷,敢问夔州是出了什么事了吗?”他递上一两散碎银子给了他八字胡须的兵头儿。

那鼠眼一掂量银子,嘴角笑了笑,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给遇着了,咳了咳嗓子,道:“你们刚到夔州的吧。如今湖广来了不少叛军,我们怕那些流寇渗透到夔州来,所以加强了巡防,怕那些流寇潜入边境。”

“那不知道湖广方向战况如何?”

兵头儿将手中的银子塞入怀中,道:“看在银子的面儿上,我就告诉你。这湖广军啊,这次虽说卢象升督军还在赶回来的路上,却出奇地镇静,似乎很早就知道一样,境内呢,年前就整肃过了,还筑起了联防关卡。这来势汹汹的起义军啊,仅仅在二龙山就吃瘪了,攻打了三天都攻不下来,最后还折损了不少人马。”

杨帆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战事是延绵不到夔州了,秦良玉的白杆兵已经赶往湖广助力,“哦,那就多谢兵爷了。”他拱手笑了笑,看到还在码头卸东西的三人,道:“不用卸了,上船,上船,直接赶往荆州。”

“啊?”

杨帆一摁罗一飞的脑袋,“啊什么啊。快回船上去。”

船停靠了些许时间,便有重新离开顺江而下。流水不腐,长江的水,几乎没有几次断流,从夔州到荆州,山清水秀。

船上。老农两手插袖,眯缝着眼,看着杨帆,道:“伤如何了?”

“死不了。”杨帆将老农丢出来的话又重新丢了回去。一坛好酒,刚刚从行商手中买来,便被杨帆喝了大半,递给了夏末书。

老农咕叽咕叽喝了几口,道:“好酒都是给你这样浪费的。那晚我看到了。”

“看到了什么?”

“你的请神。”

杨帆将手中的绣春刀一横,揽到怀里。笑道:“我请了吗?”

老农一笑,道:“算是不请自来吧。你看好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根针,口中呢喃,一瞬间,江中的波浪似乎有些大了,老农手中的银子颤动着,亮起了炽耀的光芒。

“去!”

银针夺魄而出,遁入江中。老农神情淡然。过了半响,江面泛起波纹。一条五六斤重的江鱼窜上了大船,在甲板上扑腾了几下,就到了老农的手中。夏末书两只手指深入入腹,鱼血缓缓流下来。血腥味钻入杨帆的鼻腔中,有些难闻。

“看到了吧。不论我请神如何,终究是要凭借物体来作为依托的。你也见过卜老道如何请神的吧?”

杨帆点了点头。当初在北武当上,不管是卜老道用天师令请神,还是赵青牛用真武帝尊的铜像请神,都是依托了一种媒介,联系到了某种力量。杨帆不敢说这种力量就是神明。只能以某种天地间存在的力量来解释。

“你还记得那晚你身后不请自来的神明法相吗?”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老农将鱼丢给刚刚过来的船上伙计,让他煮一锅鱼汤来,并且答应将鱼头和鱼尾送给他,伙计笑着走开去了。“当然是有问题了。你那不请自来的神,他并不是通过我所说的物件请来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然后呢?”杨帆不明白老农要说什么。

夏末书收起银针,道:“请神的最高境界,我猜,就是不借助物件,用自身的身体与天地构建起联系,然后来能请来巨大的神明。就像你那晚不请自来的三座法相一般,竟然能够让你这样一个后天境的后背,将先天中境的紫阳道人差点斩杀了。”

“可最后还不是三座法相入刀,我才能破开老道的丹田的?”

老农咂摸着嘴,道:“那是你的实力太弱,无法和那三座法相建立联系,所以才只能将法相附入死物刀中。就像一坛好酒,对于一个不会喝酒的人来说,就是一种糟蹋,反正喝什么酒,都是一口醉倒。”

“那前辈想要让我做什么?”

“我想试一试,所以,请你帮我把把关,毕竟这样不借物件请神的事情,似乎也只有你才做成过。”夏末书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似乎是决定了要做这件事。

“我也没经验啊,”杨帆无语道。这样的事情,让他来把关,他哪里晓得自己体内的法相是如何跑出来的。老农道:“我试一试,你看着便是。这里也只有你能够算得上助力了。其他人,我也不信任。”

“你找卜老道啊。这事情可不能开玩笑。”这样冒险的举动,夏末书没道理不找个帮手过来。按照杨帆的思维,这找来卜老道护法,那是最恰当不过的事情,为何还要在这样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冒这个险。

老农拽起杨帆,笑道:“你真的对你师父很了解吗?”

“就那么个邋遢样。”杨帆一愣,要让他真说一说卜老道是个什么样的人,杨帆还真是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只晓得是个办事不靠谱,经常神出鬼没的一个老不死道士,其他的就真的不知道了。

船在水缓处抛了锚,长江水道有些地方狭窄,多暗礁,一般到了天暗之时,船夫便找个熟悉的水道出抛锚暂时停留,免得触角,船毁人亡。在长江折戟的船只,每年都有不少,水流湍急处,一些经验不足的舵手,经常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行船,也只有娴熟的舵手,才能驾驭住船。

清风望月,老农轻点江面之上,冷笑道:“我和他三十年不曾见面,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人越老啊,越是人精,很少有干干净净的好人,也没有彻彻底底的坏人,所以,彼此尊重吧。”这便是夏末书对于商枯长的态度。()

第392章江

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着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

“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是对它真实的写照。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巫峡两岸群峰,各具特色。

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老农带着杨帆落在了望霞峰上,便坐下不说话,而是打坐调息自己的气息。过了半响,才睁开眼睛,道:“待会儿我会尝试在江山来沟通天地,请神。这一点,很少有先天境的人会去尝试。先天下境的修士根本没有资格请神,中境者勉强,但连以物请神都勉强,更不要说用肉身来沟通天地了。也只有跨入先天上境的人,才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我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就是所谓的通天境,很有可能就是那夜你所达到的那样,以身请神,附神入体。只不过,你做到了第一步,又因为**不够强大,第二步失败了。”

“不然我就是通天境了?”

老农摇摇头,又点点头。站起来。即使通天境就是这样,也不是杨帆现在可以想的,所以老农没有和他过多的解释什么。

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百态。月下。朦朦胧胧,老农置身其中。看不出虚实。这一下,杨帆就更加的蛋疼了,这难道还让自己开个瞳焰来看吗?

他瞧了瞧江中,什么也看不见,眼中的瞳焰缓缓亮起,朝四处看出。终于是看到了站在江面上的老农,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一直盯着杨帆也累,便熄灭了瞳焰,靠在一块巨石上。看着这唯美的雾景。

雾慢慢大了。连眼前三四丈外,都看不清虚实。无奈,杨帆只好每隔一炷香的功夫,便看一眼老农,若是发现有什么异动,他也不可能随便跳下去,这里可是几百米的高地,自己也没有那凌空的本事,自然只能靠喊了。

“这雾……”杨帆忽然警惕地望着周围的动静。一种不好的预感跳上心头。雾气更加大了。他的瞳焰已经燃起。

老农呢?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杨帆竟然没有想到老农不见了。他不清楚,为何老农就这么不见了。

他使劲地在周围搜寻着老农的身影,却始终没有看见。究竟在掩藏什么?

江流的潺潺声依旧成了雾中唯一的声源。

咔,咔!

铁链声不同于流水声,令杨帆一怔。凝神朝周围望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动。但是那铁链的声音,却更加逼近了。

“别慌。”

“什么人?”

杨帆惊悚地一回头。暗松了一口气,“前辈,搞得这么神出鬼没,你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吗?”

咔!

一声脆响,杨帆背后一愣,“什么声音,前辈你听见了吗?”

铁链声更近了。

呃……

雾气稍稍淡去了一分。

水何澹澹,一座高耸的山峰兀立在江面之上,愈来愈高。铁链如同婴儿臂膀般粗,缠绕在山峰之上。青山巍巍,铁链一颤动,那山边抖动起来。大雾笼罩在此刻已经显现在脚底的江面上。夏末书指了指前边,杨帆转过身去。

“别慌。”

这是夏末书第二次说别慌了。

“吼!”

一声龙吟声通天彻地般响起。山峰上的铁链开始剧烈颤动起来。江面翻起来惊涛,龙吟声震得杨帆心头一跳。“这是什么东西?”

吼!

巨吼再次响起!一双血色的双眼睁开。杨帆感觉到了一种掉入冰窖的死亡感,手掌心却开始出汗。浓雾渐渐散开了些许。

“吼!”铁链扯动,一个巨大的绿影从巨山上腾空而起。与它身体相比,青峰显得小了。

青色的巨龙凌空而起,背后残缺的巨翅上,两根铁链死死地锁在上面。四肢龙爪狰狞舞动,上面的镣铐死死地锁在龙爪的关节处。“这……这他娘的是龙?”杨帆要骂娘了,好歹也是中国古代,你出来个西方龙是咋回事?还是进口的吗?

后边的夏末书站在杨帆的身后,俯瞰着巨龙,喃喃道:“这……难道是青龙?”

巨龙头一扬,那对深红的龙眼摄人心魄。铁链开始绷直,那座青峰剧烈地颤动起来。一股强大的罡风直冲云霄。

江水之中开始翻滚出浑浊的浪水,青峰开始拔江而出。

龙翼张开,两根寒链倾斜,发出咯吱摩擦声。青龙振翅而起,一声龙吟响彻天地。

“这座山似乎束缚不住了!”杨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