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当皇帝-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搁直播间里说会儿话,时间也差不多了,陈光小心翼翼收好了画,便邀请大家入席。
尚书府,赵鼎早已经穿戴好了朝服,派人准备好了大礼。为什么要穿朝服?太子来的人不是已经说了吗?要用朝见的礼节,这可是跟面见皇帝的规格一样高啊。虽然赵鼎感觉到似乎有些僭越,但是陈勇已经是太子了,就算是规格高一些,应该也无伤大雅——当然,最主要还是不敢提出质疑,敢质疑太子的决定,以后太子当了皇帝还不给自己穿小鞋?
有这样想法的官员并不在少数,他们都按照朝见皇帝的礼节去准备,规模空前。
再说这郭麒麟,他一大清早,打算取一些黄金出去兑换成银子,然后买点儿名贵字画什么的当做送给太子的礼物,结果一打开箱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登时眼前一黑,一口气没喘过来,当场晕了过去,把刘圈急坏了,叫了郎中来弄了许久才醒过来。但是醒过来之后却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嘴角留着哈喇子,任由刘圈如何叫唤,也不见有改观。
最后郎中只能遗憾宣布,这家伙急火攻心,直接疯了。
这赵鼎原本跟郭麒麟约好了一块儿过去的,但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这郭麒麟出现,顿时十分生气,骂道:“这庶子,可别耽误了我。”骂完之后,便决定不去管自己这个学生了,上了马车,带上礼物,先去东宫了。
赵鼎带着人来到了东宫,时间还很早,那门人见了尚书大人到了,自然上来迎接,赵鼎也十分客气,给这人送了十两银子,顿时让这门人十分高兴。
刚刚进门不多远,太子陈勇正从一个房间里出来,见了赵鼎这番打扮,吃了一惊。这赵鼎怎么穿得如此隆重?难道他不懂规矩吗?
作为官员来说,什么场合能够穿什么样的衣服,其实朝廷都是有规定的,任何人也不能破坏了这规矩。所以,当陈勇一看赵鼎这着装,顿时就感觉到十分惊讶。赵鼎也是当了几十年官的人了,难道这个规矩都不懂吗?
但是,作为太子,看到这一幕,心中又是高兴的,为什么呢?因为这表明,这位官员对于他这个太子的祝福!至于后果?那就呵呵了,官员自发行为,与本太子无关啊。
于是,陈勇也是看破不说破,迎了上来,笑容满面,道:“尚书大人到了。”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赵鼎恭恭敬敬九十度鞠躬,这也已经是很高的礼节了。
陈勇赶紧扶住了,道:“客气客气,快请坐,请上坐。”
正在这时候,又有官员到了,陈勇一看,发现这位官员又是穿的朝服,心中顿时觉得有些奇怪了,怎么都这么隆重是几个意思?难道是父皇下的旨意?不对吧……
他心中狐疑不定,其实官员心中也十分忐忑,毕竟这是明知道违规了的事情,只是太子已经传话,不得已而为之,千万不要被告到皇上那儿去才好。
接着又来了很多官员,他们的打扮都十分隆重,这让陈勇更加想不明白了,难道是他们都商量好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勇将这种行为看做是对自己的重视,自然高兴,也没有多想。
与此同时,晋王府里,陈光却已经接到了一份密报。看了上面的内容,他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当场便写起了奏疏。
奏疏是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上行公文。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
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
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奏疏的文种名称,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笺、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
陈光要写的,便是举报太子的宴会上,官员们使用了朝见的规格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往大了说,形同造反。皇帝还在位,便对太子使用觐见皇帝的礼节,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当然,没有往小了说的说法,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对于这个,最为重视。
最大的区别便是,这超规格的礼节,谁是主要发起人。因为这决定了谁的罪比较大。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责任主体的划分。
【陈光使用的是三十六计里的哪一计呢?请加群48830176参与竞猜,每个人有一次竞猜机会,第一个猜对的人可以得到作者发出的500币红包。竞猜截止到第三十六章更新为止。】
第三十六章 无中生有
根据探子从东宫发回来的信息,陈光写得十分愉悦,这可是自己计划了好几天的事情,如今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着,他的心情不愉悦那才是怪事。
其实打小报告是一件很让人鄙视的事情——至少现代人会很鄙视。
但是本着你做得了初一我自然就做得了十五的优秀理念,想起自己被陈勇已经阴过好几次了,陈光做起这事情来那是毫无心理负担。
洋洋洒洒几百字,必须用书面语,也就是读起来比较晦涩的文言文。在之前陈光总觉得古代人真是吃多了烧的,你就按照说法的方式好好写东西不行?非得弄出什么之乎者也来。穿越之后他算是明白了,用毛笔写字实在是体力活——所以说万言书那么出名,能一口气写一万个毛笔字的,一般都是奇葩。
用书面语表达,几个字就能囊括一大段口语需要表达的内容,实在是对体力的解放。之所以觉得晦涩难懂,只是因为不熟练罢了,等通晓了规则,这玩意儿就跟记速写似的,能减轻许多负担。
当然,正规文书里使用书面语,也表达了双方的礼数。
写好了奏疏,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这玩意儿千万不能有错别字,就算是有笔画写不好那都是要重写的。
自己检查了一遍,又给敏儿看了一遍,得到她的认可之后,陈光便派人将奏疏送进宫里去。
穿越之后,陈光逐渐发现自己身边配置是十分简陋的,比如贴身伺候的,有个杨荣,加个小梁,如今杨荣去了希望工程,就剩下个小梁了。这还是照顾生活起居的,其他方面根本就是一片空白,比如客卿,比如幕僚。
成亲之后,敏儿就充当了这幕僚的角色,一般陈光做什么事情都会跟敏儿商量商量,就算是这上奏疏也不例外——毕竟相比较穿越客陈光来说,敏儿虽然是元国公主,但好歹是这个世界上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小邓。”等墨迹干了,陈光叫唤了一声。这个小邓名叫邓潘,是皇宫里派来的,连带着还有二十个下人,跟原来晋王府的下人一起,负责整个王府的大小杂事,这邓潘现在基本上取代了杨荣的位置,成了晋王府新晋总管。
不一会儿,一个大约二十岁的年轻人进来,面白无须,没有喉结,是皇宫里净过身的,说话声音不男不女的听着感觉有些别扭,他就是邓潘。
“晋王殿下,夫人。”
陈光将奏疏密封好,盖上自己的印鉴,让邓潘把它送进皇宫里去。
“这太子殿下也太坏规矩了。”敏儿微微皱眉,说道。
陈光搂着她的肩膀,道:“是啊,所以我觉得我很有必要提醒一下父皇,顺便也提醒一下皇兄,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你说我这样对不对?”
“对。”敏儿很干脆地说。她还不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陈光安排的。
过了一会儿,敏儿又问道:“咱们是不是不施粥了?”
陈光道:“对啊,出了施粥之外,我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个我懂,是指让他们做工付给工钱的事情吧。不过这施粥是不是太虎头蛇尾了呢?”敏儿十分不解,她觉得既然这件事情要做,那就要有计划有安排,有头有尾。
陈光道:“其实我有计划,不然也就不会去找玉峰寺的释然大师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没想到那一块地会是大哥想要占领的,也没想道他为了那块地会烧了我的房子,视人命如草芥。更想不到他会哄抬米价然后自己再跑出来施粥。”
是的,他已经得到消息,京城的米价在那段时间一天比一天高,就是自己这个好大哥一手策划的。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光觉得自己应该是生气的,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很平静。既然烧房子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相比较之下抬高一下米价,反倒变成小儿科了。
“所以说,我有计划又能怎么样,我只能随机应变,只要我变的速度足够快,快过了他们反应过来的速度,那就足够了。”
说到了这里,陈光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道:“要不我们把孙尚子招为门客,你觉得怎么样?”
“门客?”敏儿想了一下,道:“可以。”
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
每一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有着大批的门客,如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
所谓门客,就是在古代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人,有的是有具有真才实学,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徒有虚名,骗吃骗喝的。
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只是主人需要他们办什么事时,才跟他们安排工作。养门客最盛行是在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但是自从秦朝之后,门客这个群体就逐渐淡化了,相比较于更多的是幕僚之类有着固定用途的门客,大行其道。而陈光之所以想要重新养门客,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有着明确功能性的人全部掺杂在一起,达到迷惑外界的效果。
比如说孙尚子,很显然属于就艺术上的,而吴鑫则是武力上的,如果分工明确,外人很容易就能够得知晋王府的人员配置情况。但是如果统一用门客称之,大家身兼多职,还可能相互交叉,这样就能够向外界传达错误的信息,起到保护自己隐私的作用。
至少陈光是这么想的。
等以后,孙尚子是门客,吴鑫和他的小伙伴也是门客,再有其他的人都是门客,这些门客出了做任务的时候,其他时间就是“社会闲杂人等”,爱干嘛就干嘛。
说干就干,陈光马上让人去将孙尚子找了来。陈光表达了自己想将孙尚子招为门客的想法,孙尚子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本来就是想找机会留在京城,如今陈光给了他这个机会,不答应那就是傻子了。
随后,陈光让他签了一份“门客协议”,这份协议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在今后五年内,孙尚子听从陈光的一切安排,而陈光每个月都开给孙尚子一定数额的银两,并且送他一栋宅子。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份卖身契,不过条约比较宽松而已。
随后陈光将吴鑫和他的二十个小伙伴都找了过来,如法炮制。
皇宫,陈昂接到了陈光送来的奏疏,看完之后,他大发雷霆。他将奏疏往桌子上一摔,瞪大眼睛,气得胡子都是一颤一颤的,大骂道:“朕还没死呢。”
旁边伺候的于超可是吓着了,赶紧把奏疏捡起来,小心翼翼重新折叠好,放在桌子上。随后来到陈昂旁边,帮他顺了顺气,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你看看,你看看这算是什么事?他还把朕放在眼里吗?”陈昂拿着奏疏,摊开在桌子上,大声说道。
于超瞄了一眼,看了个大概,顿时也是一惊,太子这是在做什么?一个国家最初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建立规矩开始的。而一个国家的崩坏,便是从破坏规矩开始。很显然,太子的所作所为,已经坏了规矩。
这还是改国号的第一年啊,太子就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这也实在是太出格了一些!
于超心中感觉有些惋惜,反正已经是太子了,安安静静当你的太子,皇帝的位置迟早是你的,何必呢?
陈昂发了一通脾气,随后喊道:“把那个家伙给朕叫进宫来。”
他已经不称呼陈勇了,直接用“那个家伙”来代替,可想而知他现在已经对陈勇多愤怒了。
于超也不敢怠慢,赶紧让了一个太监去东宫。
很快,陈勇就被叫了过来。
陈勇一看,大惊失色,道:“是谁?”
陈光的奏疏上,只在封印上有名字,奏疏上是没有的,因此陈勇并不知道这奏疏是谁递上来的。
陈昂瞪了他一眼,道:“别管是谁,你就给朕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勇看到陈昂如此怒火冲天,自然也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磕头认错,道:“儿臣糊涂,儿臣糊涂!这些都是那些大臣自作主张,绝对不是儿臣吩咐的!天地为证,儿臣就算全身是胆,也断然不会去做这大逆不道的事情。”
他虽然很享受这些大臣的追捧,但却断然不会去做这样白痴的事情的。然而现在这种情况,他能怎么说?把罪责推给那些大臣?毫无疑问,一旦他这样做了,不仅仅在自己这个父皇的心目中留下一个没有担当的形象,要是传到那些大臣的耳朵里,那些大臣又会作何感想?
他知道自己是被陷害了,什么僭越,分明就是无中生有的事情。但是这陷害虽然简单,并且可笑,但是关键就在于,它让人无法反驳,一旦反驳,要么得罪皇上,要么得罪大臣,不管得罪哪一边,对于他这个太子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三十七章 拜访东宫
【推荐一下,《窃花》】
在过年前三天,京城突然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情。
太子半年不得参政议政,礼部尚书周鼎被罚俸一年,其他一二十位官员也全部接受到了惩罚。
这是皇帝下了圣旨的,并且通告整个京城。
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议论纷纷。
一般来说临近过年,更多的都是正面消息,这很好理解,过年之前得到一点鼓励好好过年嘛。
但是今年却不一样,这样一个官员大规模被罚了俸禄,点名批评,太子甚至于不准参政议政,一反常态,大家没有好奇心,那才是怪事呢。
原本以为,京城这下会热闹了,但是大家却发现,如果忽略了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以及就算看了也不知所云的老百姓,京城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
“这是怎么回事?”赵鼎在书房里苦苦思索。
后来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好想的,这样的惩罚似乎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太子那惩罚才叫重。
陈勇也很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他官员那就更加感觉到摸不着头脑了,不是你太子吩咐我们这么做的吗?怎么还会受到惩罚?难道不是皇上授意的吗?
是的,所有人都以为,这其实是皇上吩咐的,以此向所有的官员宣告,以后你们要好好跟着太子混,就好像是跟着我混那样。
只是他们却不想,有哪个皇帝会这样暗示自己的大臣呢?
其实当官其实也挺难的,有些东西你明知道是错误的,但是你的领导让你去做,你去不去?不去吧,绝对要被领导记恨上。你要是做吧,那就是违法乱纪,说来说去不管走哪一边都不讨好。
当然最最郁闷的是陈勇,其他的那些官员吧,罚点俸禄,顶多就明年勒紧裤腰带过了,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作为太子,不能参与政事,那是什么概念?这就跟直接贬为庶人一个意思了,只不过是有期限罢了。
要说高兴的人,那自然就是陈光了,毕竟这件事情是他一手策划的。
一年不能参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