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当皇帝-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晚上,注定不会平静,毕竟已经憋了半年了,今天晚上当然要好好释放一下才对。
进了卧房,那是一张特别大的大床,按照陈光的意思制作而成,长一丈有余,宽也有七八尺,绝对属于庞然大物。
这是陈光打造的另外一个“战场”。
一进屋,陈光凶险毕露,挫着手道:“啊哈,今天是谁说要欺负得我下不来床的?来跟我大战三百回合吧。”
敏儿撅着嘴道:“明明是你说的嘛。”
两人说话的功夫,旁边的周芷若已经把自己脱得只剩下肚兜了,动作无比迅速。
那妙曼的身材,在烛火的印照下,更增添几分朦胧美感,周芷若粉面含春,宛如一枚新鲜的桃子,正等待着陈光品尝。
陈光食指大动,一个饿虎扑食就趴了上去。在闺房秘事这方面,周芷若完全符合男人心目中完美人/妻的标准:床下是贵妇,床上是荡/妇。
见周芷若已经领了先,敏儿也不甘示弱,迅速把自己给扒光,加入了战斗。
或许是身为高官之女的缘故,周芷若是比较强势和主动的,在哪方面都是如此,而敏儿或许是因为年纪不大的缘故,还放不开,往往比较被动。两个女人这一动一静,一主动一被动,却给陈光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每次翻云覆雨,都要到筋疲力尽才尽兴。
更不要说今天是积攒了半年的一次爆发,陈光如饥似渴,而且非同小渴,两个女人也是久旱逢甘霖,自然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第二十八章 产业链
所谓“**一刻值千金”,所谓“**苦短日高起”,所谓
操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直到日上三竿,陈光才从睡梦中悠悠转醒,在他旁边,敏儿跟周芷若两个,依旧在睡梦之中。
周芷若,浑身赤条条,披头散发,大字型躺在床上,没有一点儿大家闺秀的模样,嘴角勾起,似乎在微笑,想必又梦见了什么美妙的事情。
敏儿弓着身子蜷缩着腿,小猫一样躲在陈光的臂弯里。
陈光一动,敏儿率先醒过来,她睡眼惺忪看了陈光一眼,问道:“相公,什么时辰了?”
陈光看了看天色,也吃不准,不过反正已经大亮了,他说道:“不知道,管他什么时辰了,睡够了就起床,还没睡够就接着睡。”
敏儿打了个哈欠,动了动身子,却感觉到一阵酸痛,想起昨天晚上的一阵大战,顿时有些害羞,轻声说道:“睡够了。”
“那就起。”陈光说。
敏儿坐起来,发觉自己身上一丝不挂,赶紧扯过一件衣服来包上。陈光笑道:“遮什么遮,又没有外人。”
“还笑呢。”敏儿嗔了一句,赶紧穿好了衣服,她见到旁边周芷若的睡相,不知道又想起了什么,脸红了红,轻声下床去了。
陈光也往那边一看,见了周芷若,嘀咕了一句:“真的奔放。”
折腾了一会儿,周芷若也醒了过来,见陈光和敏儿都起来了,倒也不羞,只是拿了自己的衣服过来穿了,道:“你们真早。”、
陈光捏了一把她丰腴的臀部,道:“还早呢,太阳都晒屁股了。”
周芷若白了他一眼,道:“还不是都怪你,昨天晚上那么用力,现在都还痛呢。”
陈光有些不好意思,道:“哈哈,那个嘛,毕竟几个月的存货,哈哈”
起床来,洗漱了,吃了早饭,陈光便往希望工程去了。
昨天下午陈谅过来玩,讨要特产吃,陈光用几块牛肉干把他给打发了,说是陈国的特产。牛肉干是他行军时候的军粮,陈谅这小王爷自然是没吃过的,对于王府的山珍海味来说,那玩意儿并不出彩。搞定了特产,陈谅还非要让陈光再送一台纺纱机给他做研究,陈光只好今天上午过希望工程去要一台了,更何况几个月没去希望工程,也是时候过去看看了。
这会儿,学会了骑马,让马夫牵了马来,他抓着缰绳往上一跃,稳稳当当坐了,一夹马肚子,便在街上飞奔起来,那感觉,跟开跑车是一样一样的。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希望工程,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这个时候的希望工程跟之前已经大为不同了。
两人高的砖石围墙绵延到河边,取代了之前的木头围墙,入口的木门也变成了大牌坊,显得十分气派,里面的道路全部扑着青石板,干净整洁。里面的房屋也全部改成了砖石垒砌,看起来这里更像是一个府邸了。
之前这里可是个贫民窟啊,如今就差门口摆俩狮子冒充王爷府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倒是让陈光大吃一惊。
守门的见陈光来了,赶紧迎了过来,道:“晋王殿下。”
陈光下马,把缰绳丢给他,然后进了去,就在大门不远处,有一个小院落,是杨荣的住处,陈光径直走了进去。
院子并不大,也就两个房间,仅仅是个住处。到大门外,陈光喊了声杨荣,杨荣从屋子里出来,见了陈光,顿时大喜,道:“晋王殿下。”
陈光进去坐了,道:“这里变化挺大啊。”
杨荣道:“大概一个月之前,我从福祥记里支了钱来,把这希望工程修葺了一番,没有向晋王殿下汇报,请殿下降罪。”
陈光笑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之前就跟你说过的,这希望工程现在全由你做主,只要我定下来的宗旨不变,其他的随便你去折腾。再说了这修葺得很不错,我又怎么会怪你呢。不过话说回来了,这要不少钱吧?”
说起钱来,杨荣对陈光的敬佩顿时便犹如滔滔之水绵延不绝,他道:“从里到外全部做下来,大概用了伍万多两银子,只不过福祥记两个季的利润而已。”
伍万两,绝对是个庞大的数字,就连宰相的俸禄十年都没有这么多,然而在福祥记,这仅仅是两个季度的利润,也就是说福祥记一年就能够赚十万两银子。
这钱是怎么赚的?当然也是陈光当初定下来的计策,随着希望工程的扩大,产能增多,生产出来的纱,仅仅依靠京城的这福祥记是消化不了的,那么就可以在全国各地开福祥记分号,只要挂上福祥记的牌子,缴纳一定的加盟费,就可以开一家,所有货源全部由希望工程送上门,卖出去的货物福祥记总店再抽一成的利润,其他的全部归开店人所有,除了缴纳赋税之外,利润十分可观。
除了利润,还有另外一点让人心甘情愿加盟的就是,福祥记规定,为了减少竞争,每一个县只开设一家福祥记的号子,等于谁要是拿到了这个加盟资格,那一个县的生意就全做了,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少。再加上这福祥记可是晋王殿下的号子,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收保护费,安全方面也十分有保障。
这个政策推行之后,很多商人都看到了商机,纷纷要求加盟,到最后甚至于主动提高加盟费。这样一算,全国多少个县区?光这加盟费就是不小的数字。
与此同时,巨大的需求自然也就催生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这是必然的。金可比和年无双两家,是唯一授权的多锭纺纱机制造商,希望工程的扩大,还有出售给私人的订单,让他们的业务量猛增,如今各自都招纳了数百名木工,早已经成长为京城有名的纳税大户。不客气的说,在这京城的商人圈子里,他们两家绝对就是网红级的人物。
由此一来,陈光的这一条产业链,已经初见端倪。
年无双和金可比两家制造纺纱机,招揽工人带动就业,增加了木工收入,随后希望工程扩大规模又要招揽织工,又吸纳了多少就业人口。带动就业的直接成效自然就是这部分百姓收入的提高,收入提高了自然要消费,织出来的纱又被消费掉,如此循环,扩大,从而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业绩,商业一活跃,朝廷收的商业税自然就多了。
马克思曾经就说过,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你没钱什么都不可能搞得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宋朝经济总量一度超过全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跟宋朝的商业活跃有密切的联系。商人的地位急剧下降,应该还是元朝以后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他们的商业搞得相当糟糕,在他们的逻辑里,让他们老老实实赚钱,还不如去抢来得实在。所以就算是他们入主中原,建造帝国,这个强盗逻辑依旧没有变化,想着把中原的这些东西全部抢回他们草原去就完事了。抢了几十年,中原人被他们抢得要饿死了,自然就造反了。
后来建立了明朝,明朝朱元璋是个乞丐啊,小的时候常年吃不饱饭。对于这种人,最大的愿望当然就是吃得饱,穿得暖,而吃的穿的哪里来的?自然是农业生产出来的,不管是吃的五谷杂粮,还是穿的绫罗绸缎,这都是要劳动才有的。但是商人不从事这些啊,他们就是倒买倒卖啊,这样一来,种地的人可不就少了吗?种地的人少,粮食产量自然就少了,那岂不是又挨饿受冻?于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加上宋明理学的兴起,这屁股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的就跑偏了,商人的地位才一落千丈。
后面的自然就不必说了,闲言少叙,正是陈光知道这个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他才会制定出一套这样的改革方案来,这个由福祥记带动起来的产业链,正是一个试点工程。
趁着现在商业还没有被过分打压,将商业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当商业变得比其他的一切都要重要的时候,当这个社会变成真正的经济社会的时候,再来打压,就不可能压下去了。
这个计划实行的这几个月,至少在京城,变化是巨大的,而直接带来的收益,自然就是眼前这全新的希望工程。与此同时,今年年底京城的商业税收,可能也会有明显的增长。
跟杨荣了解完了这几个月里希望工程的发展和运行状况,陈光有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这些注意事项主要就是针对在各个环节的执行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来说的,杨荣赶紧一一记下。
离开了希望工程,陈光去了年无双家。杨荣说年无双家和金可比家的产业都扩大了好几倍,光说陈光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当实地去看的时候,才发觉这几个月给他们两家带来的变化有多么巨大。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告诫(上)
一辆马车运送着一台纺纱机从晨光旁边经过。
陈光骑着马,慢悠悠地往巷子里去了,走了没多远,便看见了金家的大宅子。说实在话金家比年家要富裕一些,毕竟年无双家里老人去世早,如今就他一个人在撑场面,很多情况下事情的处理都没有金家做得好,要不是金家帮衬,年家能不能维持下去都还是个未知数。不过现在好了,有了多锭纺纱机这个工具,两家都是赚得盆满钵满。虽然他们生产出来的多锭纺纱机,唯一销售的地方就是希望工程,已经不对私人出售了,但是因为全国这么多家福祥记的号子,再加上使用损耗,这单子可能他们两家永远都做不完。
而每一台纺纱机,陈光给他们的价格是二十两银子,这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木头机械,一具上好的犁才一两银子,制造一台多锭纺纱机,就相当于二十台犁,而且还不愁销量,订单生产,你们说他们能不赚钱吗?
之前他们生产的多锭纺纱机还卖给个人,但是后来随着福祥记加盟政策的出现,个人买去的多锭纺纱机,被他们给多几倍的价钱给重新买了回来,进行集中销毁。这都是杨荣刚才跟陈光说的,现在的多锭纺纱机,每一台都有独立编号,一旦发现有编号以外的机器,福祥记都会出现收回来。
在这个没有版权和专利的年代,也只有这样的方式能够防止盗版了,但是天知道这种防盗措施能够维持多久。而另外一个防盗措施就是,所有的机器都保证只出现在希望工程,不出现在其他的地方。最绝的是,希望工程里招的所有的工人,都是女的。在这个文盲率百分之九十几的年代里,男人尚且大字不识,就更不要说这些平民女人了,就算是给她们一堆零件,他们也未必能够把机器给组装起来。
通过生产源头和消费终端的把控,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听说有多锭纺纱机被外界盗版的事情。
陈光已经打定主意,等以后当皇帝了以后一定要设定一个专利局进行专利保护,谁要是敢盗版,要弄到盗版商全家死光,这个行业就是需要高压政策,人心的卑劣是不可能被感化的,你只能让他怕,让他付出代价,巨大的代价,他才不会去做,否则,只要他有利可图,你天天喊反盗版的口号,喊一辈子情况都不会改变的。后世那么多盗版,就是例证。
“站住。”陈光下了马,牵着往金可比的大宅子走去,还没进门就被拦住了,两个穿着黑色短打的小伙子警惕地看着陈光,左边那人冷哼一声,拦住了陈光去路。
陈光一愣,这是几个意思?还闲人免进还是怎么的?他说道:“我找金可比。”
那人道:“你提前预约了没有?少爷现在忙得很,没功夫见外人。”
陈光顿时一笑,得,自己这成外人了,看来这两个应该是新来的,看着面生得很。
不过这金可比也挺吊啊,跟他见面都还要预约了?哎哟我的乖乖,这绝对是大牌啊。
虽然陈光自诩脾气好,但是咱身份摆在那里的对不对?来见你一面都是看得起你你特么还要我预约?你怎么不去死呢?
“没功夫?哎哟我这暴脾气,去,把他给我叫出来,我倒要看看他在搞什么鬼。”
那人冷笑道:“哟嚯,口气还挺大,你谁啊,皇帝还是晋王殿下?敢这样说咱们金少爷,你信不信我分分钟让你知道话儿为什么这样红?”
他对旁边那个同伴道:“老二,看来这家伙是来砸场子的。哼,想来偷学纺纱机技术被咱们兄弟两个打残的,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
老二会意,熟络地挽起袖子,贼笑着靠近了陈光。
陈光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哇擦勒,这么暴力?一言不合就开干?、
他突然觉得,金可比和年无双这两个人是时候应该教育教育了,有个词语叫做恃宠而骄,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两个年轻人,信心不稳,偶然获得巨大的成功,自然会膨胀,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好的。不要说什么这是下面人不懂事,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主人严于律己的话,就算是一条狗他都不敢放肆的。
两人来到陈光面前,左边那人挥舞着拳头,说道:“你知道我这拳头,打了多少宵小之辈吗?”右边那人伸出手掌,道:“你知道我这手,抽过多少人的耳光吗?”
陈光不屑地说道:“那你知道我这张嘴,让多少人人头落地吗?”
“这张嘴?哈哈,笑死人了,你以为你是谁啊?当今皇上还是当今王爷?一张嘴就能断人生死?”
“就是,这牛皮吹起来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唉,现在的人怎么都这样啊,低调点不好吗?太容易膨胀了,这就是所谓的狗仗人势吧,如今京城里金家和年家地位逐渐上升,连这看门的人都已经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了,这怎么得了,长此以往,要是得罪了大人物,可小心引来杀身之祸。毕竟是商人,就算是再成功的商人那也是商人。而这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在这个地界上,俗话说宰相门房三品官,这小小的一个商人,实在是不够看。
陈光觉得很有必要抑制一下他们嚣张的气焰。
“别跟他废话了,打一顿丢出去,免得挡了别人的路,待会儿希望工程那边还要来拿两台机子。”
“好。”
两人说着话就准备往陈光身上招呼,而陈光也正有出手教训他们的意思。
“住手。”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叫了一句,三个人都停了手,两个守门的回头看去,却见是自家少爷金可比,赶紧抱拳作揖,道:“少爷。”
他们左边一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