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细说清宫十三朝 >

第54章

细说清宫十三朝-第54章

小说: 细说清宫十三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军到了天津,将天津围住。裕禄仍请义和团首领想法守禁,团首还拿些天神天将的话,来搪塞他。到了第二天,那拳民竟逃出城去。联军打进城来,裕禄起身便逃,耳中但闻一片枪炮声,吓得心胆俱裂,驰出北门,径投马营。只罗荣光已先服药自尽。天津既陷,联军大振。日本兵最多,计万二千人,俄兵八千,英、美兵各二千五百人,法兵千人,德兵二百五十人,奥兵一百五十人,意兵最少,只五十人。适德国统领瓦德西,复率德、奥、美军继至,联军遂改推瓦德西为统帅,长驱北向。宫廷中屡闻惊耗,军机大臣还不敢据实奏闻,只端王仗胆入奏道:〃天津已被洋鬼子占去,都是义和团不肯虔守戒律,以致战败。现闻直督裕禄与宋庆、马玉昆等,退守北仓,洋鬼子颇占势力,但北京极其坚固,鬼子决不能来。〃太后怒道:〃今晨荣禄上奏,据言前日外国照会,现已查出,乃是军机章京文冲捏造,你同启秀唆使。现在弄到这个地步,你有几个头颅,敢这般大胆?〃端王连忙叩头道:〃奴才不敢。〃太后道:〃我今朝才晓得你的心肝了,你想儿子即位,你好监国。这等痴心妄想,劝你趁早罢休。我一天在世,一天没有你做的。放小心点,再不安分,就赶出宫去,家产充公。像你的行为,真配你的狗名。〃端王自用事以来,从没有遭太后呵斥,此番是破题儿第一遭。俯伏在地,只是磕头。忽有内监奏闻太后,报称:甘军统领董福祥求见。太后厉色道:〃叫他进来。〃     
    


第七部分第148节:慈禧太后出逃

    甘军统领董福祥进了宫,便俯伏跪下。太后道:〃你好,你好!从上月起,已来奏过十多次,都说围攻使馆的胜仗,为什么到今朝还不攻破呢?〃董福祥答道:〃臣来求见,正为这事。巨闻武卫军中有大炮,若攻使馆,立即片瓦不留。臣向他索取几回,荣禄立誓不肯借用,并言老佛爷即使有旨,也是不从。请老佛爷速即罢斥荣禄。〃太后大怒道:董福祥旧照〃不许说话!你是强盗出身,朝廷用你,不过叫你将功赎罪。像你这狂妄样子,目无朝廷,仍不脱强盗行径,大约活得不耐烦了,快滚出去!以后非奉旨意,不准进来。〃董谢恩趋出,太后命速召荣禄,内监奉旨而去。太后见端王尚是跪着,亦令滚出。端王出宫,正值荣禄趋入。端王在外探听消息,约有两三小时,方闻荣禄出来。当由内监密报,太后令荣中堂速办礼物,送与使馆,并要他转饬庆王,前往慰问。又命调李鸿章补授直督,由荣中堂拟旨电发。端王道:〃迅雷不及掩耳,真是出人意外。〃那密报端王的内监道:〃还有许侍郎、袁京卿二人,又上疏参劾各大臣,闻连王爷亦被劾在内。〃端王闻言,不禁气冲牛斗,大声道:〃都是这班汉奸,蒙蔽太后,所以太后痛责我们,我总要杀死了他,才见老子手段。〃次晨,已由军机处发出奏稿,端王不待瞧毕,便请徐桐、刚毅、赵舒翘、启秀等密议,定下计策。徐桐等方去,忽报李秉衡进谒,即由端王迎入,谈论间颇为款洽。端王又密嘱周旋,李秉衡应命而退。原来李秉衡应诏勤王,一入北京,把从前袒护拳民的故态,又流露出来。太后召见时,禀称愿自赴敌,决一死战。太后喜甚,大加信任,因此端王托他臂助。秉衡即密奏许、袁二人,擅改谕旨。从前太后颁发各谕,于待遇洋人事件,杀字统改为保护字样,专擅不臣,应加诛戮。太后又勃然怒发,斥为赵高复生,应加极刑。这语一传,端王不但奉旨,且急令刑部尚书赵舒翘拿许、袁二人下狱,绝不审讯,即于次日押赴市曹,令刑部侍郎徐承煜监斩。两公都以直谏得祸。袁公文学、治术,尤称卓绝。袁、许二人斩决以后,接着徐用仪也因和端王不对,遭了处死。从此汉臣不敢开口,稍涉一些,即被指为私通洋人的汉奸,立刻处斩。到了七月初旬,联军统帅向北京进迫。警耗传来,风声异常紧急。北仓败绩,裕禄退走杨村。接着杨村失陷,总督裕禄服毒自尽。那马玉昆又单骑败走,李秉衡全军覆没,自刎死了。各路武卫军队,也四散奔逃。还有这班义和团,统已改易前装,大肆抢掠。可怜溃兵与败散团民挤做一槽,百姓不堪骚扰,反眼巴巴地专望洋兵。洋兵到一处,顺民旗帜,高悬一处。七月十七日联军入张家湾,十八日进陷通州,二十日直薄京城。荣禄连日入宫禀报太后,太后自悔不及,只有对荣禄呜呜哭泣。荣禄道:〃事已至此,请太后不必悲伤,速图善后事宜。〃正在这时,忽载澜跑来,大声叫道:〃老佛爷,洋鬼子来了!〃言未已,刚毅也随了进来,报称:有洋兵一队驻扎天坛附近。太后道:〃恐怕是我们的回勇,从甘肃来的。〃刚毅道:〃不是回勇,是外国鬼子,请老佛爷即刻出走。不然,他们就要杀来了。〃太后迟了半晌,才道:〃与其出走,不如殉国。〃荣禄道:〃太后明见很是。〃太后道:〃你快去收集军队,准备守城,待我定一会神,再作计较。〃荣禄应命退出,载澜、刚毅亦退。     
    是日召见军机,接连五次,直到半夜,复行召见。光绪帝亦侍坐太后旁,等了好一会,只刚毅、赵舒翘、王文韶三人进来。太后道:〃他们到哪里去了?想都跑回家去了,丢下我母子二人不管,真是可恨。〃刚毅道:〃洋兵已经攻城,皇太后、皇上不如暂时出幸,免受洋鬼子恶气。〃太后道:〃荣禄叫我留京,我意尚在未定。〃刚毅道:〃洋鬼子厉害得很,闻他带有绿气炮,不用弹子,只叫炮火一燃,这种绿气喷出,人一触着,便要僵毙,所以我兵屡败。两宫总宜保重要紧,何苦轻遭毒手!〃太后道:〃照此说来,只好暂避。但你们三人,总要跟随我走。〃三人齐声遵旨。太后复向王文韶道:〃你年纪太大了,我不忍叫你受此辛苦,你随后赶来罢。〃王文韶道:〃臣当尽力赶上。〃光绪帝闻言,亦开口道:〃是的,你总快快尽力赶上罢。〃太后又语刚毅、赵舒翘道:〃你们两人会骑马,应该随我走,沿路照顾,一刻也不能离开。〃二人又唯唯连声。太后令他们退出,整备行装,候旨启行。三人才退,宫监来报:洋鬼子已攻进外城了。太后忙回入寝宫,卸了旗装,唤李莲英梳一汉髻。太后平时最爱惜青丝,乌云压鬓,垂老不白一茎。相传同治年间,李莲英曾得何首乌,献入太后蒸服,因有此效。每当梳洗,必令莲英篦刷。莲英做了梳头老手,每日不损太后一发,又善替太后装饰。向例宫中梳髻,平分两把,叫做叉子头,垂后的叫做燕尾。莲英为太后梳成新式,较往时式样尤高,油光脂泽,不亚玄妻。这时改做汉髻,太后尚顾影自怜道:〃讵料今天到这样地步。〃当下叫宫监取一蓝夏布衫,穿在身上。又命光绪帝、大阿哥及皇后、瑾妃统改了装,扮做村民模样,随召三辆平常骡车,带进宫中。众妃嫔等,统于寅初齐集,太后谕众妃嫔道:〃你们不必随去,管住宫内要紧。〃又命崔太监至冷宫,带出珍妃。珍妃到太后前,磕头请安。太后道:〃我本拟带你同行,奈拳众如蚁,土匪蜂起,你年尚韶稚,倘或被掳遭污,有损宫闱名誉,你不如自裁为是。〃珍妃到此,自知必死,便道:〃皇帝应该留京。〃太后不待说完,大声道:〃你眼前已是要死,还说什么?〃便喝崔某快把她牵出,叫她自寻死路。光绪帝见这情形,心中如刀割一般,忙跪下哀求。太后道:〃这不是讲情时候,让她就死罢!好惩戒那不孝的孩子们,并叫那鸱枭看看,羽毛尚未丰满,就啄他娘的眼睛。〃光绪帝往外一顾,见崔太监已牵出珍妃。珍妃还是向帝还顾,泪眼莹莹,惨不忍睹。不到一刻,崔监回报,已将珍妃推入井中。光绪帝吓得浑身乱抖。太后道:〃上你的车子,把帘子放下,免得有人认识。〃光绪帝上了车,太后令溥伦跨辕,自己亦坐入车内,放下帘子,叫大阿哥跨辕,令皇后、瑾妃亦同坐一车。又命李莲英道:〃我知道你不大会骑马,总要尽力赶上,跟我走。〃莲英应命。太后复饬车夫,先往颐和园,倘有洋鬼子拦阻,你就说是乡下苦人,逃回家去。车夫唯唯。天尚未明,三辆骡车已自神武门出走,只端王载漪及刚毅、赵舒翘乘马随行,途中幸没有洋兵拦阻,一直到颐和园。太后等入园坐了片刻,略用茶膳,外面又有太监来报:洋鬼子追来了。太后忙率着皇帝等,上车急奔。行了六七十里,日已西斜,还没有吃饭的地方。又行数里。到了贯市。贯市是个荒凉市镇,只有一个回回教堂,有几个回子居住。太后见天色将晚,便令车夫向教堂借宿,回子还算有情,慨然应允。进了教堂,便饬车夫觅购食物。怎奈贯市地方,寻不出什么佳点,只有绿豆粥一物,由车夫买了一大碗,呈上两宫。太后、皇帝等人,见了这物,既是龌龊,又是冰冷,本想不去吃它,怎奈饥肠辘辘,没奈何吃了一碗,勉强充饥。教堂中本没有被褥等件,太后又不说真名真姓,那个来侍奉老佛爷?到了夜间,随地卧着,只太后睡一土炕,忍冻独眠,矇矇眬眬地睡了一回。光绪帝寤不成寐,辗转反侧,自言自语道:〃这等况味,统是义民所赐。〃太后偏偏听见,便嗔道:〃你岂不知属垣有耳吗?休要多嘴!〃翌晨早起,出了教堂,又坐着骡车赶路。接连三日,尚无官厅,统是随便歇宿,无被无褥,无替换衣服,也无饭吃,只有小米粥充饥。直到怀来县,县令吴永,起初未得报告,毫无预备。忽闻太后到署,手忙脚乱,连朝服都不及穿着,即由便衣跪接,迎入署中。太后住县太太房,皇上住签押房,皇后住少奶奶房。太后至房中,手拍梳头桌道:〃我腹饥得很,快弄点食物来吃,无论何物,都可充饥。〃吴大令哪敢怠慢,嘱厨子备了上等菜蔬,虽不及宫中的美备,比途次的粗茶稀粥,何止十倍?这时,李莲英早到,太后即命他改梳满髻。梳毕进膳。正在大嚼,庆亲王奕劻及军机大臣王文韶赶到,太后极喜,并分燕窝汤赏给,且道:〃你们三日内所受困苦,大约与我等相同,我等已狼狈不堪了。〃庆王、王文韶谢过了恩,太后命庆王回京,与联军议和。庆王支吾了一会,太后道:〃看来只好你去,从前英、法联军入都,亏得恭王奕,商定和议。你也应追效前人,勉为其难罢了。〃庆王见太后形容憔悴,言语凄楚,不得已硬着头皮,遵了懿旨。在怀来县休息一天,即告别回京。     
    


第七部分第149节:辛丑条约的耻辱

    两宫西狩,京城已自失守。日本兵先从东直门攻入,占领北城;各国兵亦随进京城。城内居民,纷纷逃窜,土匪趁势劫掠,典当数百家,一时俱尽。只北城先经日本兵占据,严守规律,禁止骚扰,居民叨他庇护,大日本顺民旗,遍悬门外。八国联军入侵大清门旧照各国兵不免搜掠,却没有淫杀等情,比较乱兵拳匪,不啻天渊。紫禁城也亏日兵保护,宫中妃嫔,仍得安然无恙。满汉各员,也有数十人殉难,联元女夫寿富,慷慨赋诗,与胞弟仰药自尽。大学士徐桐,也总算自缢。承恩公崇绮,与荣禄同奔保定,住莲花书院。崇绮亦赋绝命诗数首,投缳毕命。荣禄先取崇绮遗折,着人驰奏,自己亦赶赴行在。太后闻崇绮自尽,甚为伤悼,降旨优恤。等到荣禄赶到,两宫已走太原。召见时,先问崇绮死时情状,然后议及善后计策。荣禄答道:〃只有一条路可走。〃太后问是哪一条路?荣禄道:〃杀端王及袒拳匪的王公大臣,以谢天下,才好商及善后事宜。〃太后不答。光绪帝亦独传荣禄入见,嘱他快杀端王,不可迟缓。荣禄答道:〃太后没有旨意,奴才何敢擅行?皇上独断下谕的时候,现在业已过了。〃     
    太后侨居太原,山西巡抚毓贤殷勤供奉,太后也不加诘责,还道他是忠心办事。只是要瞒中外耳目,不得不推皇帝出头,颁发几句罪己话头,并令直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会同庆王奕劻,与各国议和。李伯相虽是个和事老,但到这个地步,要与各国协议和局,正是千难万难。所以卸了广东督篆,行至上海,只管逗留。等到联军入京,行在的诏旨,屡次催逼。     
    李鸿章因行在诏旨,屡次催促他和洋人议和,他住在上海,不得已一步懒一步地由海道搭轮船到天津,由天津至北京,但见京津一带,行人稀少,满目荒凉,未免叹息。既到京中,庆王奕劻先已在京,两人商议一番,遂去拜会这位瓦德西统帅。瓦德西自入京后,占居仪銮殿。当时联军驻京,多守规则,惟德军较为狠鸷,苛待居民。留守王大臣,哪个敢去争论?甚且张筵设席,供应外国兵官,把自己的姨太太,请出侍宴,巴结得了不得。这时,北京有个名妓,叫做赛金花的,她生得玉肌花貌,娇艳动人。京城里一般达官贵人,都在她妆阁里进出。这赛金花颐指气使,气焰万丈,她门口常常有二三品的大员,伺候了一天还不得进门。如今八国联军打进京城,她仗她的艳名,也不逃避。那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将军,本是个多情的英雄,瓦德西旧照在外国就闻名中国的赛金花,因此一到北京,便着人将赛金花寻来。见面之下,惊为天人,便留下来,百般地宠爱。赛金花在那时候,要求瓦德西保护京城人民的性命,瓦德西连声答应,因此北京城里的人民未遭杀戮。他二人绸缪好几日,一时离走不开。这一日清廷的和事老李鸿章和庆王二人,连袂来拜会瓦德西。瓦德西得着中国的美人,心中十分欢喜,因此和李鸿章、庆王也十分有礼。当下瓦德西和李相彼此握手,欢颜道故,及谈到和议,瓦德西亦曾首肯,不过说要与各国会议。庆王、李相又去拜会各国公使。各国公使接见后,主张不一,嗣后与瓦帅协议,先提出两大款:第一条是严办罪魁,第二条是速请两宫回京。两条照允,方可续议和款。庆王、李相只得电奏行在。太后犹豫未决,各国联军因未见复音,整队出发,攻陷保定,旁扰张家口。庆、李急得没法,一面飞电报闻,一面再晤瓦帅,极力劝阻。瓦帅拥艳寻欢,还无意西进,只要求速允前议。偏偏慈禧太后闻联军从北京杀来,越奔越远,竟由太原转趋西安。临行时,接着庆、李电奏,勉强敷衍,毓贤开缺。又命大臣拟谕一道,电覆北京。其词云:     
    此次开衅,变出非常,推其致祸之由,实非朝廷本意,皆因诸王大臣纵庇拳匪,开衅友邦,以致贻忧宗社,乘舆播迁。朕固不能不引咎自责,而诸王大臣等,无端肇祸,亦亟应分别重谴,加以惩处。庄亲王载勋、怡亲王溥静、贝勒载濂、载滢均着革去官职;端郡王载漪,着从宽撤去一切差使,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并着停俸;辅国公载澜、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均着交该衙门严加议处,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刑部尚书赵舒翘着交都察院交部议处,以示惩儆。朕受祖宗付托之重,总期保全大局,不能顾及其他。诸王大臣等,谋国不臧,咎由自取,当亦天下所共谅也。钦此。     
    


第七部分第150节:罪魁赵舒翘自尽

    这道上谕,明明是袒护罪魁,并没有一个严刑重罚。各国公使,哪里肯听他搪塞,就此干休呢?庆、李二大臣宣布电谕,各使臣当即拒绝。庆、李不得已,再行电奏。庚子议和时李鸿章旧照是时,两宫已到西安,刚毅在途中病死,又接庆、李奏牍,方将端王革职圈禁,毓贤充戍边疆,董福祥革职留任。这谕颁到北京,各使仍然不允。庆、李两大臣,因屡次迁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