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245章

帝国风云-第245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英国皇家海军夺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权,击败了中国海军,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就能驰援西南太平洋。到时候,美英联军将增加两艘舰队航母,至少能够缩小与中国海军在航空作战能力上的差距。

可以说,如果第二印度洋舰队加入第三舰队,美国海军确实有能力在西南太平洋上向中国海军叫板,至少有放手一搏的机会。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一九四二年六月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向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提交了一份作战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在第二印度洋舰队到达之后,美英联军如何夺取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权。斯普鲁恩斯在计划中明确提到,在获得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支援之后,美英联军将主动进入珊瑚海、或者是在塔斯曼海北部海域寻找机会与中国舰队决战,通过决战夺取制海权。

此外,英国皇家海军也有类似的计划。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已经订下了第二印度洋舰队前往西南太平洋的行动安排,决定在夺取了制海权之后,让斯科特率领舰队开赴悉尼,听从第三舰队指挥,并且同时在悉尼成立美英联合舰队司令部。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甚至选好了联合舰队的指挥官,只差与美国海军进行沟通商量了。

可见,美英两国都希望第二印度洋舰队能够开赴西南太平洋战场。

只是,这得有一个前提,即第二印度洋舰队在印度洋上打了胜仗,最好是歼灭了中国海军的第21舰队。

说白了,如果马尔代夫海战的胜利者是第二印度洋舰队,那么战局将是另外一个样子。

即便中国海军暂时放弃了进军印度洋的作战计划,也肯定会再派一支舰队过去,而这势必会削弱第五舰队,因为“秦始皇”号还没有修复,而第二批“唐太宗”级还在建造,也就只能从第五舰队抽调舰队航母。以当时的情况,中国海军不大可能放弃既定作战计划,也就会继续安排攻打印度的作战行动,因此肯定会增派舰队,而且会动用更多的舰队航母,也就会使第五舰队遭到严重削弱。如果第21舰队全军覆没,那么中国海军很有可能向印度洋派遣三艘舰队航母,因此即便把“秦始皇”号算上,能够留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也就只有三艘舰队航母。哪怕第21舰队没有全军覆没,只损失了一艘舰队航母,也意味着能够部署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只有四艘舰队航母。由此可见,就算向印度洋派遣第二支舰队,能够牵制住第二印度洋舰队,也必然会削弱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使得向澳大利亚进军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

所幸的是,在马尔代夫海战中取胜的不是第二印度洋舰队。

在第二印度洋舰队覆灭之后,美军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可以说,美军不但不要指望扭转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局势,还得考虑如何应对中**队的下一轮进攻。

第21舰队没有返回太平洋,在七月底回到新加坡,八月初就再次出发,开始为登陆做前期准备工作。直到一九四二年底,第21舰队才再次返回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休整,让持续部署近半年的战舰得到了维护。此后,第21舰队又返回印度洋,参与了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本土的作战行动。到一九四三年底,第21舰队开赴西南印度洋,参加了攻打南非的作战行动,并且在中**队攻占了开普敦之后,改编为第61舰队。到一九四四年的时候,第61舰队回到阿拉伯海,再次成为第21舰队,随后参与了进军波斯湾与红海的作战行动。也就是说,直到西南太平洋战争结束,第21舰队都没有返回太平洋战场,一直在印度洋上活动。

问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有没有第21舰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要知道,即便没有第21舰队,第五舰队也有足够的实力进军澳洲大陆。

没有了来自印度洋上的威胁、或者说少了一个麻烦,进军澳洲本土的作战行动也就顺理成章的提上了议事日程。

七月底,中国陆军与陆战队消灭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最后一股美军。

仅仅一周之后,霍尼亚拉港就恢复通航,来自中国本土的运输船队为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中**队送来了上百万吨的作战物资。到八月底,工程兵已经修复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空军基地,并且兴建了三座野战机场,把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航空兵容纳能力提高了到四百架战术飞机。此外,工程兵还在霍尼亚拉港附近修建了一座水上飞机基地,能够支持近五十架水上飞机活动。

只是,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上,海军与陆军出现了分歧。

海军主张首先攻打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然后以新喀里多尼亚为基地,向澳洲大陆进军。陆军则主张直接攻打澳洲大陆,最多在此之前夺取一座离澳洲大陆较近的小型岛屿做为前进基地。

有趣的是,陆军却没有提出到底应该夺取哪座岛屿。

在澳洲大陆东北方向上,有不少的岛礁,但是并没有规模较大的岛屿,面积最大的凯托岛也不到一平方公里,根本驻扎不了多少军队,甚至连修建小型机场都十分勉强,更别说为登陆澳洲本土提供支撑了。

事实上,离澳洲本土最近的大型岛屿,就在新喀里多尼亚。

只是,新喀里多尼亚离所罗门群岛较远,而且有重兵驻守,所以海军才主张在此之前首先攻打防御较为薄弱的新赫布里底群岛,然后以新赫布里底群岛基地攻打新喀里多尼亚,减轻登陆作战负担。

问题是,这样一来,进攻澳洲的作战行动肯定得推迟到一九四三年,甚至有可能推迟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

要知道,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都比所罗门群岛大得多,而且美军在丢掉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后,正在全力加强新喀里多尼亚的防御部署,攻打努美阿的战斗难度不亚于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如果在新喀里多尼亚陷入苦战,除了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最终,海军与陆军各让了一步。

陆军承认直接攻打澳洲本土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海军现有的海运力量,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跨海作战行动,非常有必要夺取一座较进的前进基地,并且在进攻澳洲本土之前做好充足准备。

海军也承认,攻打新赫布里底群岛是在浪费时间,而且能让美军趁此机会加强新喀里多尼亚的防御部署,因此没有必要攻打新赫布里底群岛,而是应该直接从所罗门群岛出发攻打新喀里多尼亚。

只是,海军留了一手。

这就是,在攻占了新喀里多尼亚之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与多余的兵力,就得在进攻澳洲本土之前攻打新赫布里底群岛。

到此,攻打澳洲本土的行动终于有了眉目了。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二百五十四章下一步

更新时间:201292517:25:01本章字数:48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下一步

中**队攻打澳洲大陆,算不上秘密。

混&

弹窗广

告)

虽然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中**队将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因此会适当延迟进军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但是到了七月底,美军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当时中**队并没有大举向新加坡增兵。

显然,中**队并不急于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

此外,第21舰队已经返回新加坡,但是没有回国,而是在新加坡海军基地进行休整与维护。仅仅数日之后,第21舰队就再次进入印度洋,并且直奔阿拉伯海,目标显然是躲在孟买港里的第二印度洋舰队。由此可见,中国海军大概想首先干掉仍然有一定威胁的第二印度洋舰队,再发起登陆作战行动。

当然,关键不是印度洋的制海权。

事实上,只要第21舰队在印度洋上活动,第二印度洋舰队就得呆在孟买港里,根本没有资格与第21舰队争夺制海前,而美军也不可能出兵印度洋,因此中**队几乎可以在不受感到的情况下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

中**队不急于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正是与进军澳洲大陆有关。

此外,也与大陆战场上的战斗有关。

七月底,德军突破了俄军的乌拉尔河防线,中**队也在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包围了俄军的哈萨克斯坦方面军。一切顺利的话,中德军团有望在八月份会师,只是这个时候,出了意外。

这就是,德军提前结束了在乌拉尔河方向上的进攻行动。

到八月初,德军开始向中央战线转移兵力,把矛头对准了莫斯科,而且德军总参谋部也决定在年底之前攻占莫斯科。

这下,问题来了。

因为没有德军牵制,俄军在八月初迅速调遣军队进入哈萨克斯坦,在乌拉尔、阿克托别与阿特劳的大三角地区发起了自中俄开战以来,在大陆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击,意图救出被围困在咸海到阿克托别之间的哈萨克斯坦方面军。受此影响,中国陆军不得不放弃进军乌拉尔河的作战行动,集中兵力围歼哈萨克斯坦方面军,以及应付俄军的反击。

混&

弹窗广

告)这场会战打到九月底,中**队在投入了近三百个师的兵力、付出了近四十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粉碎了俄军的反击行动,并且迫使哈萨克斯坦方面军的近七十万俄军投降。虽然俄军在这场会战中遭受了更加惨重的损失,仅被俘官兵就超过了九十万,此外还有近五十万官兵阵亡,参与反击行动的二百二十个师中,有一百七十个师被全歼或者被打惨,损失了近三千辆坦克与上万门火炮,被击落与击毁的战机超过了两千架。可以说,在此战之后,俄军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已经无兵可用了。但是中**队在打完这场会战之后,也失去了向乌拉尔河以西突击的能力。

结果就是,中德联军的会师时间推迟到了一九四二年底。

千万别小看这几个月。

虽然德军在九月份发起了代号“雷霆”的作战行动,开始向莫斯科进军,但是推进速度很不理想。主要就是,俄军利用还没有被完全切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调动了近五十个师的兵力前往莫斯科,参与莫斯科保卫战。直到年底,中德军团在乌拉尔城外会师,才算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让俄军无法从乌拉尔以东地区抽调兵力,德军在莫斯科方向上的进攻行动也才有了起色。

显然,德军没有能够在一九四二年冬季攻占莫斯科。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德军在莫斯科城外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仅因严寒冻死冻伤的官兵就超过了二十五万。虽然俄军的处境也极为艰难,特别是在十二月,随着来自乌拉尔山以东的增援断绝,俄军甚至得不到足够的取暖物资,很多部队只能就地搜集取暖材料,甚至连克里姆林宫都差点被拆掉。但是在这几个月里,俄军依然获得了来自美英的援助,战斗力正在逐渐恢复。

结果就是,到了一九四三年,德军依然得强攻莫斯科。

可以说,在一九四二年八月,德军犯了开战之后,最为严重的战略错误。

战后公布的资料表明,德军严重低估了俄军的战斗力,认为在中亚战场上,中**队就能完成推进任务,因此德军只要能够及时完成兵力调整,就有希望在一九四二年的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

此外,还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在德军转移重点之前,中德已经在划分占领区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即中方做出让步,把占领区往东撤了近五百公里,等于把整个乌拉尔河下游地区都交给了德军。如此一来,德军就没有必要继续在中亚战场上投入重兵。说得直接一点,就算中**队向东推进,占领了乌拉尔河下游地区,也得在战后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将该地区移交给德军。

白了,德军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击败红俄。

事实上,这也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总体战争计划有关,即能在一九四二年冬季到来前占领莫斯科的话,德军就能从德俄战场上抽调出两百个师的兵力,从而有能力在一九四三年发起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也就有机会在一九四三年年底之前击败英国,结束两个主要战场上的战斗。这样一来,到一九四四年的时候,德军就能开辟新战场,为战后充当世界头号强国打下基础。

反过来,这也是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战场上取得的大胜必然引发的结果。

虽然在战略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可能阻止中国染指印度,而且得依靠中国在印度的作战行动来牵制英军,为其攻打英国本土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上下,肯定没有人希望中国独霸印度,更没有人希望中国以印度为根据地控制整个印度洋,进而进军海湾与中东地区。

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表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底线就是控制中东与海湾地区。

如此一来,德军肯定要尽快在两个主要战场上取胜,才有能力出兵印度洋,也才有可能赶在中**队之前控制中东与海湾地区。

显然,这极大的改变了战争进程。

因为在中亚战场上受到了较大损失,所以中国陆军在一九四二年底之前能够抽调出来的兵力将相当有限。如此一来,在保证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顺利进行的情况下,陆军就无法在其他战场上投入太多的兵力了。也正是如此,在多次权衡之后,冯承乾与吴铁生都认为应该适当推迟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的作战行动,至少应该等到陆军有足够多的兵力、且海军有足够的运送能力之后。

此外,政治上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前面已经提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为了尽快在中东与海湾地区用兵,才在德俄战场上犯下了如此严重的战略错误。为此,中国就得适当降低在印度洋上的投入,消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顾虑。

显然,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迟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的作战行动。

问题是,西南太平洋战场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基本上没有关系。

虽然在此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外长曾经提到,希望战争结束之后,把包括俾斯麦群岛在内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属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殖民地归还给给德意志第二帝国,但是中国当局做出了明确答复,即中国并不赞同殖民政策,在大战结束之后,将由当地居民以公决的方式决定归属权。对此,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太平洋离德意志第二帝国太远了。

显然,中**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怎么打,对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没有太大影响。

如此一来,在必须得推迟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的作战行动、且陆军得继续在大陆战场上投入重兵之后,中**队的下一步作战行动就是向澳洲本土进军,而在此之前,必然会夺取前进基地。

在西南太平洋上,能够做为攻打澳洲本土前进基地的,只有新喀里多尼亚。

美军对此做出了相当准确的判断,并且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沦陷之后,就开始增强新喀里多尼亚的防御部署。

此外,当时从所罗门群岛撤下来的美军,全部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

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沦陷之前,麦克阿瑟就做出了撤退决定,即主动放弃马基拉岛与伦内尔岛等数座岛屿,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到新喀里多尼亚,加强以努美阿为中心的防御部署,在此阻击中**队。

到八月底,驻守新喀里多尼亚的美军已经超过十五万。

有趣的是,美军没有加强新赫布里底群岛的防御部署,当时驻守新赫布里底群岛的部队还不到两万。

显然,美军认为中**队不大可能攻打新赫布里底群岛。

总而言之,在马尔代夫海战结束后不久,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也发生了转变,一场更加重要,也更加惨烈的战斗正在等着中国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