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480章

帝国风云-第480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肯定会波及到北面的墨西哥

显然,这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无法接受的结果

要知道,按照中国对美国的划分,墨西哥在战后与民主美国、联邦美国接壤,却没有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把持的邦联美国交界也就是说,墨西哥国内政局已经受到两个亲华美国的影响为了杜绝来自两个美国的民主思潮,墨西哥当局在边境线上建立起了长达两千多公里的隔离带

只是,这些努力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

如果墨西哥再受到来自南面的冲击,特别是一个弱小的中美洲国家都能够在中国的帮助下建立起民主政权,那么墨西哥国内争取民主政治的势力肯定会大受鼓舞,而亲德的墨西哥政权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显然,绝不能让民主运动从危地马拉北上

问题是,支持独裁政府的代价太高昂了

喀麦隆在获得**之前,打了三年内战,德意志第二帝国一直支持殖民地独裁政权根据后俩披露的资料,在这三年间,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给殖民地独裁政权的军事费用高达二十二帝国金马克,约和四十亿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的三年间,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央政府的年度平均财政预算不到八百亿帝国金马克也就是说,德意志第二帝国拿出了相当于中央政府年度财政开支的百分之一来支持这场内战

事实上,这三年,德意志第二帝国花在喀麦隆的军事费用,相当于其军费开支的百分之十五

可以说,这是一个高得吓人的比例

要知道,喀麦隆只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小国

即便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没能阻止喀麦隆**,也没有能够阻止**之后的喀麦隆投入中国怀抱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乎的不是危地马拉,而是墨西哥

战后,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德意志第二帝国一直在支持墨西哥的军事政权,并且帮助其镇压国内的民主运动

十多年来,墨西哥军政府所犯下的罪行数不胜数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在战后二十年内,墨西哥军政府至少残害了数万名民主人士,仅在一九六一年七月,发生在杜兰戈的学生运动中,墨西哥军警就杀害有一千六百多名上街游行的学生,还有多的人在遭到秘密逮捕后被处决为了维持统治,墨西哥军政府甚至专门成立了所谓的国家安全局,而其主要使命就是搜寻与甄别民主运动份子,然后通过暗杀等手段消除潜在威胁

可以说,这是墨西哥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有名的白色恐怖时期

由此可见,如果危地马拉的军人独裁政府被推翻,建立了民主体制,那些接下来就将轮到墨西哥

身为中国外长,周润康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在此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还不好直接反对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废除帝制,在战后的政治改革中,只是削弱了德皇对政府的影响力,帝国首相的第一负责对象是帝国议会,德皇保留的的权力少之又少加上威廉二世在一九五七年去世,帝国的第四位皇帝、即威廉三世又较为开明,所以帝国在各个场合,特别是主要的国际机构中,一直标榜民主,宣扬自己是一个标准的民主制国家但是本质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民主制国家存在明显区别,主要是其国家权力,掌握在极少数的贵族与大资本家手里,而且帝**队依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帝国在战后选出的首相都有军方与大财团的背景

最为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采取的是分级选举制

也就是说,帝国公民没有直接选举首相、或者是帝国议会议员的权利,只能选出所在行政辖区内的代表,然后由代表选出议员,最后在议员中推举首相如此一来,帝国公民的政治话语权就少得可怜了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标榜民主,就得做出些榜样

也正是如此,在中国提出对危地马拉的内战进行军事干预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直接反对

问题是,现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有了加充足的理由

说白了,中国犯错在先,也怪不得德意志第二帝国

如果没有那篇该死的报道,周润康几乎就要说服土耳其了即便土耳其不为所动,他也有把握让希腊倒戈

可惜的是,那篇报道改变了一切

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国投了否决票,那么其他国家的立场就无关紧要了

要知道,在安理会,三个常任理事国都有一票否决权,而且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高于轮值国

虽然这并不表示没有别的办法,比如可以把安理会的提案移交给联大,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大是没有否决权的,而联大的决策权高于安理会,因此也就可以通过联大来改变决议但是这么做的代价过于高昂,而且需要很多时间,也许要花上好几年,而中国不可能等上好几年

显然,周润康的首要职责是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使用否决权

哪怕是弃权,也比动用否决权好得多未完待续)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三十一章外交家

更新时间:20131511:10:13本章字数:5307

。。

见到德意志第二帝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奥尔岑多夫,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奥尔岑多夫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第三位常驻联合国大使,却是干得最出色的一位,其才能远在两位前任之上。

在他身上,能看到所有外交官的优点,却很难发现缺点。

在担任常驻联合国大使之前,奥尔岑多夫在数个国家担任过大使,有近三十年的外交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早在大战爆发前,他就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了,曾经在中国与红俄担任过驻外使节。在大战爆发的时候,他在红俄的帝国使馆担任秘书,参加了德俄开战前的外交活动。大战期间,奥尔岑多夫多次以外交特使的身份来到中国,非常熟悉中国的外交官员。

当然,周润康也在其中。

丰富的外交经验,让奥尔岑多夫成了一名非常难以应付的外交官。

新闻事件之后,周润康与奥尔岑多夫单独会见了四次,前三次都很不顺利,至少周润康觉得,奥尔岑多夫非但没有透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反而从他这里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掌握着主动权。

周润康决定改变策略,如果不改变,他就不能夺回主动权。

“大使先生,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单独会面了。”周润康的态度冷淡了许多,甚至没让秘书给奥尔岑多夫备茶。

当然,这也在暗示奥尔岑多夫,这次会晤不会持续太久。

“是吗?”奥尔岑多夫不为所动,显得很平静。这只能证明他善于掩饰情绪,因为周润康的言行,已经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

“这次,我请你来,主要是为了通报一件事情。”周润康双手合十。郑重的说道,“我已经收到总统发来的指示,国民议会主要党派领袖已经达成妥协,将在数日之后就出兵危地马拉的议案进行表决,而通过的可能性几乎为百分之百。虽然总统很想动用否决权,但是对解决问题并无实质性帮助。”

“你是说……”

“大使先生应该知道,我国的现任总统并非军旅出身。威望本就不足,如果动用总统否决权。很有可能导致局势失去控制,从而产生更加恶劣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总统遭到弹劾,不管继任者是谁,主张战争的势力都会得到增强。发展到这一步,我们这些外交官也将无能为力。”

“你是在威胁我吗?”

“当然不是,我们都是外交官。我们的使命都是传递信息。”

奥尔岑多夫沉默了,因为周润康并没说错,在重大外交事件中,外交官并不是主宰,只是传话筒。

“那么,外长希望我传递什么信息呢?”奥尔岑多夫不得不主动提问。

“一个危险的信息。”周润康分开合十的双手,右手在空中挥舞了一下,似乎想驱散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我们都是外交家,都非常清楚,在我们不得不离开舞台的时候。接下来登场的就是军人。任何事情,只要轮到军人做主,结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肯定会造成生灵涂炭,甚至会导致国家灭亡。身为外交官,我们有义务让军人永远呆在幕后,不给军人任何机会。”

奥尔岑多夫没有开口,他是外交官。自然明白这番话的含义。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我们不做出努力,那么我们就什么都不是。”周润康敲了敲办公桌。“这不是你我的个人职责,而是身为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外交官的职责。是我们宣誓所要为之效忠一生的职责。”

“外长阁下,既然我们都是明白人,不妨直说。”

“直说的话,那就是,如果我们依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纠缠不清,那么我们面对的将不是一场局部战争。”

奥尔岑多夫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周润康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如果让军人来主导一切,肯定会天翻地覆,现在的世界格局肯定会发生重大转变。”周润康叹了口气,说道,“设想一下,如果出兵议案落实,我国将不可避免的绕过安理会采取军事行动。开了这个先例,意味着今后任何时候,有实力的国家都可以不把安理会放在眼里,随时可以为了本国的利益把安理会置之度外。显然,这同样不符合贵国的利益。”

“这么说,已成定局?”

周润康点了点头,说道:“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你应该明白,我国国内的局势非常复杂,主张战争的实力极为强大,还得到了众多利益集团的支持与协助,即便我们这些外交官做任何努力,都无法扭转大局。”

“我明白你的意思,更清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关键是,我们是否已经尽到全力。”周润康叹了口气,说道,“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维护安理会的权威。如果安理会形同虚设,那么外交官就将成为摆设,甚至会在重大事务中失去话语权。我们必须确保安理会依然有足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得首先达成一致,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外长阁下的意思是……”

“我不抱太大的希望,我只是觉得,贵国保持沉默对我们双方都有益。”

奥尔岑多夫没有开口,不过神色相当严肃。

“这是我唯一的要求。”

“外长阁下,我不能给你任何正式答复,但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奥尔岑多夫知道,他必须表明立场。

“有大使先生的表态就足够了。”

“当然,我也希望外长阁下能够尽量拖延。正如你所说,如果外交家失去了在舞台上表演的机会,那么我们将面对更大的灾难。”

“这么会所,我们达成共识了?”

奥尔岑多夫点了点头,他是外交家,而且知道战争的危害有多大,更清楚中德开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等奥尔岑多夫离开,周润康才长出了口气。

事实上,周润康说的不是实话。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外交本来就是尔虞我诈、相互欺骗,关键就看谁编织的谎言更具有蒙骗性。

国民议会的部分议员确实在推动出兵危地马拉的议案,只是两个主要政党的领袖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也没有向席存瑞逼宫,因此暂时还不存在绕过安理会,单方面发起军事行动的可能。

关键是,周润康把这一切都当真了。

虽然奥尔岑多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他也没有察觉出这是个谎言。

除了周润康的演技出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拖到最后,中国肯定会绕过安理会单独发起军事行动。主要就是,推动战争的并非中国当局,而是中国的利益集团,特别是军工利益集团。

对于中国的军火企业来说,这场战争的意义太为重大了。

说得严重一点,如果战争不在年内打响,到年终结算的时候,至少有半数的军火企业会因为业绩不佳而倒闭。

这意味着,将有数十万工人失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席存瑞的政府将遭到严重质疑。

要知道,在大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里,中国的经济建设一直没有遇到大麻烦,民众对前几届政府都较为满意。增加数十万失业工人,意味着有数倍于此的民众失去生活来源,更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希望席存瑞下台。

显然,做为政治家的席存瑞,绝不会拿民意开玩笑。

到这个地步,不管席存瑞是否在尽量避免战争,他都将在双重压力下,批准由国民议会通过的战争决议。

显然,奥尔岑多夫也明白这一点。

两位外交家都知道,他们必须跟时间赛跑。既然战争无法避免,就必须尽可能的降低战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身为外交官,自然以保护外交为主要目的。

说白了,就是维护安理会的权威。

要知道,安理会是外交家的舞台,而不是军人的舞台。如果这个舞台变得黯淡,那么外交家必然不再受到关注。

外交家失去了舞台,必将由军人主宰一切。

从某种意义上讲,外交家是军人的天敌,因为外交家的使命就是用非战的方式去解决矛盾与纷争,把战争关在牢笼里面,让军人永远无法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就让军人失去了存在的主要价值。

更重要的是,只要局势失控,受到战争威胁的不仅仅是危地马拉。

也许,在危地马拉,中德会有一方做出妥协,而且很有可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德矛盾得到了化解,而是变得更加严重。那么,在下一次类似事件中,中德还会妥协吗?

总有一天,中德矛盾会全面爆发。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军人,也不可能控制住战争的走向。

到时候,战火将吞噬一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在中德全面战争中成为胜利者。

显然,任何一名外交家都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所幸的是,优秀的外交家都有足够长远的目光,也知道从根本做起,在威胁出现的时候就加以遏制比事后补救更加重要。

显然,奥尔岑多夫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家。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三十二章总统特权

更新时间:20131517:19:37本章字数:5825

。。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立场突然软化下来,对推动安理会做出决议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要在安理会获得支持,也并非易事。

不管怎么说,奥尔岑多夫只是一名外交家,而不是政策的决定者。更重要的是,危地马拉关系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核心利益,即便奥尔岑多夫的努力产生了效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动用否决权,也不等于不会让其他国家投否决票。这就意味着,中国依然得争取获得六个轮值国的支持。

可惜的是,周润康忽视了这一点。

十月十九日,新闻事件后的第七天,安理会进行了第一次闭门会议,并且就中国的出兵提案进行了第一次表决。

德意志第二帝国投了弃权票,而一直在中德间左右逢源的意大利也投了弃权票。

只是,让周润康意外的是,土耳其与希腊都投了否决票。结果就是,在十一个轮值国中只有五个投了赞成票。

显然,中国的出兵提案没有获得多数支持。

当然,这不是终结。

闭门会议结束前,周润康再次代表中国发出了出兵提案,并且要求安理会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投票表决。

显然,周润康做了第二手准备。

新的提案,在内容上做了小范围修改,而且换了个名字。

虽然安理会不会就同一个议案做两次表决,但是并没有限制就同一件事情提出不同的议案。

更重要的是,常任理事国的提案有优先表决权。

也就是说,只要另外两个常任理事国不出来捣乱,中国就能够一直发起提案,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