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16章

血染大明-第16章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嫌牛跑的慢,山羊又太矮小没法坐骑,哈大全会把所有的牛和羊都配上骑士全部派出去。

哈大全的动作当然瞒不过王化贞的耳目。

明朝是个很神奇的时代,这个时代商业达,工业得到展,虽然国家很穷,通货紧缩(没有足够的白银。官府印的纸币同等于废纸。),但物资十分的丰富,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可惜这个萌芽覆灭在了战火之中。

同时明朝还有更达的特产,就是特务机构。

锦衣卫和东厂的细作渗透入了整个大明的各个角落。

据传说,地方官员晚上在那个小妾的房里过夜,用了什么样的姿势,在皇宫里的皇帝都知道。

恐怕啊,简直就是恐怖片。

哈家堡也不缺细作掺杂在其中,哈大全私自出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王化贞耳朵里,私自出兵的行为在当时等同于造反。

王化贞看到报告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看错了。”所以王化贞再次确认了一下,接着王化贞感叹了。“猛啊。真是猛啊。”

这就是王化贞给对哈大全的总结,王化贞并没有派人谴责哈大全。人家连饭都要吃不上了,你不给钱,难道还要拦着人家自凑粮饷,做事不能做太绝,王化贞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哈大全的骑兵顺顺当当的绕过广宁进入到大草原。

广宁在当时就是防止蒙古人入侵明朝辽东领土的屏障,现在整个辽东都被后金占领了,现在变成了防御后金。

王化贞在广宁期间从来不害怕蒙古人,不听话的,敢捣乱的,全部砍死,老实来做生意,交换商品的,只要老实交税,王化贞还是很仁慈的,所以从王化贞到了广宁之后,蒙古人一直都很老实。

这种友善的关系原本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的,但就在几个月前,沈阳因为成内的蒙古饥民叛乱实现,数万守军全军覆没,王化贞对蒙古人唯一的一点好感也变成了仇恨。

对于哈大全派人去抢劫的行为,王化贞选择了沉默,把锦衣卫的奏本拿去垫了桌脚。

在王化贞看来,哈大全出去抢劫是个人行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出去抢劫的人走了,可缺粮的问题无法马上解决。哈大全还在愁,每天都要把朱敦叫来,在精神上摧残一下。把朱敦*的,整天抱着账本说胡话,谁管他要钱粮,他就跟谁急眼,那眼神简直是在看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

就在哈大全坐在聚义厅里愁的时候,一份抵报送来了。哈大全现在也算是官了,按照规定,他每个月可以收到一份抵报。为了让哈大全了解局势,王化贞叫人把最近六个月的抵报一起送来了。

哈大全在抵报中看到了一个名字“毛文龙”。

一个传奇般的猛人。

毛文龙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不过最有名的,还是他的两个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著名的大汉奸。毛文龙活着的时候,能压住这两位,等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没过几年,耿精忠和尚可喜就背叛了明朝,跑到清朝那边去了。

而且在清朝建国后与吴三桂一起被封为三藩。

当时袁崇焕还没有出场,毛文龙要死还得几年,至少得等天启皇帝死了以后。

哈大全对这段历史没多少认识,就算哈大全认真上历史课,高中教材里面,介绍明朝末年的历史也少之又少。

哈大全虽然不了解历史,虽然不知道毛文龙何许人也,虽然不知道毛文龙手下有一对叫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历史名人。但他得到了一个启示那就是下海,现代点的解释就是经商,下海做生意才是生财之道。

辽沈失陷时,毛文龙还是都司,因为辽阳失陷的太快,毛文龙带着二百多人掉队了,身陷敌后,逃跑的明军顾不上他,追击的后金军部搭理他,当时的毛文龙成了地地道道的弃卒,他当时有几个选择。

第一找个山头,带上手下的兄弟潜伏下来,当几年山大王,等着明军大反攻。

第二解散队伍。往脸上摸几把黑灰,混进难民之中,脚底板抹油,溜出山海关,跑到关内去。

第三就地不走,等着金军现他们,然后整队投降。

在旁人看来毛文龙只有这三个选择,很快毛文龙作出了第四个选择“下海”,他带着人跑到海边找了几艘船出海了,他没有逃,而是跑到后金的后方捅了一刀,在所有都逃跑的时候,毛文龙选择了进攻,这是纯爷们的表现,然后被后金赶下海,跑到皮岛钓鱼去了,介于毛文龙的战功朝廷升毛文龙为总兵。

王化贞把毛文龙当成了宝,只要毛文龙要的他都毫不吝啬。

现在哈大全有主意了。

“我也要下海。”

朱敦马上提出一个严峻的事实。“主公。我们这离海也太远了吧。”哈家堡所在的地方,可是地地道道的内6山区,还是贫困山区,要想下海,恐怕要来一次大搬家,按照成本核算,哈大全不用搬到海边就破产了。

哈大全马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现在下不了海,我们可以下水啊,附近不是有条辽河吗?不是还有大凌河吗?”

“是。是。”

朱敦擦了把汗哈家堡的位置很尴尬,正好在辽河与大凌河的中间位置,下河是比下海近一些,可是也够远的了。

考虑到辽河边驻扎着大批后金的士兵,朱敦建议哈大全借大凌河下水,那里是自己人的地盘,至少现在还是自己人的地盘。

为了银子,为了粮食,为了美好的生活,哈大全迫不及待的出了。

挣钱的事情哈大全指望不上手下人。

还在哈家堡的朱敦、赵卫和王张氏,都不是做生意的料。

哈大全只好亲力亲为。

        第39章 为将辽东。再议。

为将辽东 第39章 为将辽东。再议。

三岔河防线构成,广宁一带刚刚出现一丝平稳的气象。

这时在辽东官道上就出现了一队奇怪的队伍。

三十只硕大的獒犬吐着舌头,奋力的拉着一辆原本应该由牛拉的大车。在这些獒犬的身上绑着原本属于偶蹄类动物的背带,原本凶猛的动物,看起来无比的温顺,因为在旁边跟着一个更加凶猛的黑子。

有狗王黑子在,没有一直獒犬敢闹事。

现在哈家堡里没马、没驴、没骡子,牛都要留着耕地。用人抬路还太远,哈大全要出行拉车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羊,一种是狗。

考虑再三哈大全选择用狗拉车,哈大全不敢想象一群山羊拉的车会是什么样子。

轿子就算了,哈家堡到义州路很长,哈大全没有虐待属下的倾向。

哈大全舒舒服服的坐在这辆奇异的大车上,附近看到的平民纷纷走避,怕惹了拉车的獒犬。要被三十只獒犬一起撕咬,绝对死无葬身之地,结局很可能是变成狗屎。

狗拉车很别类了,还有更别类的。

在哈大全的狗车四周是五百名穿着红色盔甲的女兵。这五百女兵全部来自女营,由王张氏亲自带领,标准就是长的漂亮,就算不是大美人,也要是小美人,远远的看过去,是男人都会暴走。

这么一支花枝招展的队伍真的很吸引人的眼球。

哈大全出游的队伍还没有走到大凌河边,漫天飞舞的奏本就飞进了北京。这些奏本当然不是夸奖哈大全的,而是骂哈大全的,骂哈大全穷奢极欲,荒*无度,不思报国,只图个人享受,愧对国恩,愧对皇恩,愧对祖宗,愧对孔圣人。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出来了。

在漫天的骂声中,哈大全成为了纯粹的,不择不扣的,坏的掉渣的,罪大恶极的,不可饶恕的坏人。一个毫无用处,活着浪费粮食,死了浪费土地的渣滓。

哈大全不知道有人在骂他,还美滋滋的做着财的美梦。

为什么要骂哈大全呢?难道这些人都吃饱了撑的。

其实哈大全不过是个小角色,一个地方上的地主豪强,像哈大全这样的人,天下间多了去了,不分关内关外。

这些骂哈大全的人,自然是别有目的。哈大全是王化贞招安来的流民帅或者说土匪头子,骂哈大全就等于骂王化贞,借着哈大全搞倒王化贞,才是骂人的最终目的。骂哈大全不过是一个由头,哈大全越无能越坏,才能显得王化贞的无能。

在这场骂人攻势中,能得到好处最多的,就是现任的辽东经略熊廷弼。

熊廷弼之前曾经担任过辽东经略,后因为政治斗争被调回北京,出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闲职。接替其出任的袁应泰实在没有军事才能,在沈阳之战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最终致使辽沈失陷,袁应泰自己也死在了辽阳,拖累了辽东数百万的军民。

辽沈失陷后,朝廷再次启用了熊廷弼。可是辽东已经有了一个叫王化贞的猛人,王化贞收拢流民溃军,组织大家屯田砌砖头,把战线推到了辽河边,可谓是成绩卓越。

有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猛人,来迟了一步的熊廷弼想掌权是不可能的。王化贞的排斥,加上兵部的不信任,熊廷弼只能领着五千多大兵驻守在山海关苦闷的看着王化贞折腾。

王化贞和熊廷弼在辽东问题上所有的态度完全相反,一个主攻,一个主守。

为了贯彻自己的观念,王化贞和熊廷弼明里暗里的互相攻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们现在都是一心为国,希望能够借自己的手挽回辽东的残局,赢得不世的功勋,流芳千古被后人传颂。为了这个伟大的目的,两个人毫不留情的互相残杀,互相诋毁,他们之间不会有妥协,一切都是为了名,为了权,有了利。

还是那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哈大全被弹劾了,被骂得这么凶,让人弹几下,也不奇怪。弹劾到了兵部,就直接被压了下来,大部分奏本被丢进了废纸堆,留下的一两本页被垫了桌子脚。

哈大全不知道的一切就这么生着。

现任兵部尚书张鹤鸣笃绝对信任王化贞,多次请求撤了熊廷弼的职务,上面的熹宗天启皇帝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准。

再议。这是皇帝的批示。

兵部倾向于王化贞,对于不利于王化贞的弹劾,就算是迂回战术,也逃不过老奸巨猾的文官们的眼睛。上面有人护着,自然不会轻易批示,连上交都很困难。

哈大全也因此保住了官,没有被赶回家去放牛。至于上面的天启皇帝,每天躲在皇宫里做木匠活,连字都不认识的皇帝,听到哈大全的事,反倒觉得很新鲜。

“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张鹤鸣在旁边补充介绍。“此人原是山野的豪强,没有受过圣贤教化,突然做了官,难免出一些荒唐的举动,不过还好心系国事,愿意为国捐躯,带着数千部属在辽沈陷落的危难之时投效国家,更与鞑子的边军大战十余场,虽未得全功,也实在是忠心可嘉啊。”张尚书不认识哈大全,他出来说话是为了王化贞,所以他在其后又补了一句。“辽东巡抚王化贞审时度势,不拘小节,知人善任,可见其为国之心,这两人都是我大明的砥柱之臣,皇上应该下诏褒奖才是。”

还砥柱之臣,简直把两个人捧到天上去了。

天启皇帝不认识字,却一点都不傻。他知道现在辽东全靠王化贞在支撑,现在处分王化贞,简直就是自毁长城。现在辽东战局残破,所有的人都在跑,难得有一个愿意打仗的,怎么可以处理呢。

熊廷弼也很能打,但熊先生上下关系搞的不好,没有人喜欢他,还是王化贞好用,即能打,又识趣。

对王化贞,要信任,要褒奖。

对于哈大全的问题,皇帝给了一个意见。再议。

很快所有的骂声都停止了。

        第40章 为将辽东。在见王化贞。

为将辽东 第40章 为将辽东。在见王化贞。

天启皇帝下诏褒奖了王化贞的功绩,意思就是说:“我已经知道了,大家不要在骂了。”

对于那些不领会皇帝意思的大臣,处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配”辽东。陪王巡抚去打努尔哈赤,这下大家都慌了。

骂人过过嘴瘾无伤大雅,不会有啥危险。但到了辽东,可就有生命危险了,努尔哈赤不一定那天高兴就杀过来,在权衡利弊之后,言官御史们一起闭上了嘴巴。

事实证明能坚持到底的爷们实在太少,因为太爷们往往会死的很惨。

就这样哈大全安全的过了一关,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哈大全带着一大群美女,悠哉哉的开始了郊游之旅。这支队伍花团锦簇,花枝招展,美轮美奂。

不美也不行,美女太多,煌得男人眼睛都闭不上。煌得女人揪着老公的耳朵大骂:“死鬼。你看什么看,再看,看我回家不收拾你。”

又一个事实证明,不分古今中外“气管炎”还是很多的。

婉儿也被迫随行。

离开哈家堡前,哈大全去找婉儿说:“最近太闲太无聊,我带你去旅游吧。”

“不去。”

“听说义州的水鲜很好吃,你不想尝尝。”

“不去。”

“给点面子。难得哥哥我这么高兴。陪我旅个游。吃顿饭。”

“不去。”

“靠。你去不去。”

“不去。”

婉儿冷着脸很坚决,哈大全气的一句话都不说直接转身离开。

去不去婉儿说了不算,我说去就必须去,婉儿被丫鬟婆子硬架上了出行的大车,哈大全往车上一坐,把冷着脸的人儿往怀里一搂。便下令。“出。”

哈大全的话是不准许反对的,告诉你是给你面子,说完了就执行。

“这次就当郊游了,出去透透气,换一换心情。”

婉儿心里不愿意和哈大全呆在一起,也没办法反抗。在这个时代,做女人很少有选择的权利。

哈大全的队伍路过广宁城的时,原本打算去拜访王化贞的,没想到王巡抚竟然出城来相见。

哈大全一时惊愕不已,难道王化贞要来收拾我?

哈大全有些害怕,当看到王化贞笑呵呵的笑脸时才放心不少,这位大哥不是来找麻烦的,是来泡妞的。

这就好办了。

“巡抚大人。莫将有些家事要到义州去办理,哈家堡的防务我离开时都已交待清楚,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请大人放心。”哈大全小心翼翼的汇报工作,他现在是朝廷驻边的武将,是不可以轻离防区的。

王巡抚显然不是来看哈大全的,他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王张氏,听了哈大全的汇报,便随口说:“哈参将有事家事只管去办就是,量努尔哈赤小儿,也不敢轻起战端。”

“莫将办完家事,马上就回哈家堡,绝对不会耽误时间。”

“知道了。知道了。”王化贞很不耐心的摆着手,让哈大全退开,眼睛却直勾勾的看着不远处的王张氏。

哈大全心想,你怎么个意思,还想到我这把妹子不成。

王张氏三十来岁的年纪是美人坯子,三十岁不算老,依然风韵犹存,特别是穿了一身武装更显出与众不同的精气神和英武。

王化贞四十多岁,位高权重,身边的女人不缺,对那些温文尔雅的小家碧玉早就看腻了。王张氏这样的野菊花一出现,便让王巡抚夜夜思念,夜夜相思。

得知王张氏有两个儿子,现在守寡中时,王巡抚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如果不是碍于面子和名声,早就派人到哈家堡去提亲了。

现在王张氏来了,王巡抚不打算错过机会,他毫不掩饰的态度傻子都看得出来。

王张氏想躲,却又怕得罪巡抚大人给哈大全带来麻烦,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参见。

“民女王张氏参见巡抚大人。”女人不好任职为官,王张氏属于高级别黑干部。

“起来。快起来。不必多礼。”王化贞上前搀扶,还没碰到手,王张氏自己便站起身,下意识的退了一步。

王化贞也知道四周人多不好太过分,没有*上前而是关切的问:“听说你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多大了啊。过的好不好。”

“回巡抚大人。我两个儿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