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帅部命令一经下达,一份份经过密封处理的军事指令便以最快的速度空运到了前线机场,再由通讯部门的军官们小心翼翼地进行整理和分派,一些文件用侦察机或者战斗机送往那些距离前线机场较近的部队,剩下的则需要由通讯兵们开车或是骑摩托车送往各部队的指挥部。这种传统的通讯方式固然可以避免无线电被敌人截获并破泽的情况,但是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除了效率较低之外,一些潜伏在德军控制区的苏军战斗人员亦是防不胜防的威胁。在德军战线左翼,第约步兵师就没有在战斗开始前收到他们的作战指令,所幸的是,这支部队的任务是继续从他们的位置向包围圈中的苏军施加压力为了避免“鱼饵”过早放弃抵抗而失去引诱作用,最近这两天各部主要以远程炮火进行覆盖性打击,每天的步兵进攻虽然会突破苏军的一两道防线,但苏军总是会在夜间组织反击并将它们夺回。
对于这场反反复复的“游戏”最先感到厌倦的依然是处于不利局面的苏联人。月7日凌晨,苏军投入4千多门火炮向位于皮瓦城外的德军阵地进行了整整个小时的猛烈轰击,这时天仍未亮,在没有航空兵支援的情况下,苏军以函。多辆坦克和大批步兵发起了全面进攻。
黑色的人潮使得皮瓦城看起来就像是汹涌波涛中的一叶小舟,由于炮击和进攻的间隙之短,德军官兵刚刚顺着交通壕从后方隐蔽场所回到一线阵地,苏军进攻部队就已经推进到了射程之内,大规模布设的雷场只是稍稍迟缓了苏军步伐,经过四十分钟激战,德军即放弃外围的一、二线阵地撤退至与皮瓦城平行的主力阵地。在这里,刀门经过伪装和保护的鳃毫米炮、伤辆隐蔽待机的四号口型坦克以及大量的反坦克装备早已准备就绪,而一天前刚刚抵达的毫米重型榴弹炮团也已经在后方阵地上完成了部署。一场惨烈的屠杀,苏军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进攻部队,然而同伴的鲜血非但没有吓跑后面的北极熊小反而令他们狂性大发此时在以皮瓦城为圆心、方圆凹公里的区域之内,已经集结起了的万德军和超过的万苏军部队,一场重量级的拳赛,就此开锣!
—://。。
第2章战场
一止必有日落。当又一个前路难料的夜晚行将来临之时知…陛皮瓦城下的德军阵地上,官兵们正抓紧苏军进攻的间隙进餐和休整。战壕前后随处可见焦黑的弹坑,战壕边缘和底部滚落了无数黄澄澄的弹壳,尤其是那些炸了又垒、垒了又炸的机枪火力点,持续射击留下的子弹壳,和泥土混杂在一起竟积了厚厚的一层。
战壕前方的散兵坑里只剩下几名负责警戒的士兵,那里摆放着不少棒槌状的“铁拳”这种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早期型号由于战场更换弹头的不便,常常被士兵们当做一次性武器来使用,而改进型的“铁拳。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对付苏军那些骇人的重型坦克,德军试验性地制造出一批空心装药的弹头,战场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不过,区区田米左右的射击距离依然是这种单兵武器的一大缺憾,在苏军汹涌的进攻集群面前,许多士兵在开火之后难逃苏军随行步兵的反击!经过了一天的苦战,似乎连牛肉汤格外香浓的气息也难以调动起人们的兴致。战壕中,士兵们或全副武装,或仅仅摘去了钢盔,以面包就着菜汤埋头苦吃,由于退去的苏军暂时还没有采取武力行动,耳边只有人们喝汤时发出的索噜声小直到背着小包的传令官出现在各条战壕中,这种难得的平静才被打破。
“二排全员补充到一排阵地上,三排进入二排阵地!”
由于阵地前方潜伏着不少苏军的狙击手,军官们都颇为谨慎地向下属们传达命令。
在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中,战壕中的钢盔开始涌动,紧接着,一队队衣装齐整的士兵通过交通壕进入到一线阵地,不少眼见的士兵一眼就看了出来:“是党卫军!”
狂热而不惜代价的进攻有时是鲁莽的代名词,杀死敌人的投降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违背了作为军人的准则,往往被看作是野蛮、嗜血的表现。尽管名声并不太好,但面对共同的敌人,国防军和党卫军在同一条战壕中并无本质的区别。
刚刚让出战斗位置的国防军士兵们,用各种复杂的眼神看着这些精神抖擞、装备精锐的党卫军士兵成为自己的战斗同伴。在来自党卫队高层的政治影响力之下,这支拥有坚定信仰的部队获得了比一般国防军部队更为优越的待遇,最好的装备、充足的补给甚至是从国防军挖来的优秀军官随着战争的深入,一些从陆军补充的士兵在未更换身份的情况下直接在党卫军部队服役,这也从技术层面进一步缩小了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差别。
即便是在战斗的最前沿,隶属于“大德意志”装甲师的步兵们也依然保持着他们的高昂士气,他们熟练且有条不紊地部署着自己的防御,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配置既考虑到了苏军强大的炮火压制,又能够应付对方较为密集的攻击队形。不多会儿,传令兵们私下里带来了一个消息:党卫军的坦克正在后方集结小他们的四号坦克和三型突击炮数量多得令人咋舌!
按照正常理解,这应该是一个能够鼓舞士气的好消息,但是国防军士兵们的反应却有些冷淡“从技术角度来看,以步兵对付坦克只是防御战和意外遭遇战时的,“偶发情况。”己方坦克才是和敌人坦克战斗的中坚力量。可惜的是,在苏军进入波兰的第一个星期,德军输掉了大部分的坦克战,被寄予厚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在苏军的重型坦克面前就像是个挥舞棍子的孩童,碰到快速机动的下碧中型坦克时,德军装甲部队即便获得略微优势也难有作为。在许多战斗中,真正解救德军步兵的反而是防空部队的鳃毫米炮。鉴于几乎无处不在的苏军坦克集群,德官们在率部坚守一处阵地前必然要询问能否获得鳃毫米炮的火力支持,如若获得否定的答案。那么这场防御战会被看得非常悲观,指挥官们必须非常精巧地布设反坦克阵地,并且鼓励士兵们发挥出超人的勇气!
由于战役的发起已经经过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德军在皮瓦城的阵地部署了大量的鳃毫米炮,甚至还获得了一批新式乃毫米步兵反坦克炮。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天里,苏军的两次大规模进攻均以惨败告终德军阵地前能够辨认的坦克残骸就达到了助辆之巨。除了则系列重型坦克较为顽固之外,苏军阵中的卧快速坦克、下出等轻型坦克在德军炮火的精准打击下,就像是鱼子酱猜头一样不堪一击。战
。甚辜连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发挥了比德军八的作用,一贯表现出色的梅塞施密特一凹机群击退了占据数量优势的苏军航“空兵,斯图卡的俯冲轰炸摧毁了不少苏军重型坦克,少量乱旧经过改装后专门用于对地攻击,它们的航空机枪、机炮和挂载的小型炸弹也给了苏军步兵颇为可观的杀伤!
纵览古今,天黑并不总意味着战斗的结束,事实上,苏德双方的指挥官们都颇为热衷于借助夜幕掩护发起行动。平静持续了不到一个半小时,部署在后方的苏军重炮再度发出怒吼。尽管白天的时候德军轰炸机突袭了一些苏军炮兵阵地,但在对方较为严密的防备下,战果非常有限一不过,德军官兵们应该为一件事情感到高兴,那就是苏军的车载火箭炮仍处于试验阶段,屈指可数的几辆样车还不足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崇尚火力至上的苏联军队,在喇年时拥有大量各种型号的火炮,其中一部分由于年代较为久远而威力有限,但更多的是在刃年代末的扩军行动中制造出来的,其总体性能凌驾于对炮兵建设有所忽略的德军之上元首青睐的远程重炮除外,因而德军在历次作战行动中还鲜有直接以炮火反击进行成功压制的先例。
苏军炮火凶猛袭来,德军一线阵地上的官兵们照例沿着交通壕撤往预备阵地和专门的防炮击掩体,这种在上一场战争中就演练得十分纯熟的战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们在炮击中的伤亡,而滞留在前沿阵地进行警戒观察的士兵往往需要祈求上天的垂青。随着火炮和火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枚大口径炮弹能够直接杀死数十米甚至百米范围内的生命,坚固的堡垒虽然能够极大地吸收震荡和冲击,但在炮弹落点较近或者是遭到直射的情况下,内部人员仍然面临着致命的威胁!
尽管此前两次大规模炮击已经消耗了海量的弹药,而后方交通又受到了德国空军的袭扰,苏军这次炮火准备的时间仍然超过了一个小时。猛烈的炮火不断捶打着地面,隔着好几公里也依然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昔日战争之王的愤怒!黑暗的天幕早已在炮火的映衬下变成烧红的锅底,防御一方的官兵们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新近补充上来的新兵尤其对这种状况感到惊恐,持续的炮击过后,漫长战线上总会有那么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家伙陷入崩溃境地,而更多的人则在炮击中悄无声息地死去:他们有些是不幸被炮弹或弹片击中,有些是在剧烈的冲击中内脏破裂而暴毙。相比之下,那些被炮火掀起的泥土所掩埋的人就要幸运得多,当军官们吹着尖锐的口哨催促士兵们返回一线阵地时,便会有无数的人抖擞着头上和身上的尘土爬起来,抓起武器便跟着人群往交通壕的另一端跑。在照明弹的照耀下,无数的钢盔如同河流一般汇聚到了正面防御的第一线!
苏军的炮火还在向德军纵深延伸,但受到火炮射程的限制,它们还无法侵袭德军炮兵和装甲部队的集结区了避免在炮火交射中吃亏,德军炮兵一贯将阵地布设在纵深地带,其射程正好能够在本方一线阵地前进行火力拦截。
“各排严守阵地,反坦克小组进入伏击点!”
在军官们的大声提醒下,鹏一碧机枪手们开始抢修被炮火摧毁的掩体,步枪手们也没闲着。他们无视那些升起、落下的照明弹所带来的奇异光线,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将落在战壕底部的泥沙铲起来加固到战壕的外沿部位枪弹无眼,多一寸保护,存活下来的几率便会增加一分。
志在必得的苏军进攻部队并没有留给德军太多的准备时间,听到战壕中响起了机枪声,不用军官们多说,戴着大耳沿钢盔的德军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回到各自的射击位置。无数的照明弹已经将黑夜变成了白天,投入进攻的苏军坦克正从它们同伴的遗骸旁驶过,行进中的射击似乎只能壮大声势罢了。部署在炮垒中的德军岛毫米炮已经开始远距离“点名”咚咚的炮声过后,迅即有对应的苏军坦克变成一堆新的篝火。从战壕看去,原先那些散兵坑都已经成为反坦克小组的阵地,以“铁拳”的士兵们紧紧伏在坑底,无需多看,坦克履带发出的声音自会告诉他们目标的距离,,
—://。。
第3章城里城外
二烈的皮瓦战役。打就是整整四天吧掌大的城区几到懵廊设干苏军的远程重炮,总是如此,集中了近刃万人马的苏军饶是没能攻下这个关键的战术据点。
四天时间说起来不长,但偏偏有许多事情发生在这四天里:遭到德军重重围困的苏军投降,从中路出击的德军装甲部队攻占托伦,以及苏军南线部队主动从斯洛伐克撤离“按照原定计划需要十天到半个月完成的三大目标,竟然在短短四天全部实现了。这,不仅仅是克里姆林宫的悲哀,同样令德军统帅部一片惊讶。6万被围苏军在尝试突围无望、援军迟迟不到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本来无可厚非,但要知道苏军每夜都组织大量运输机甚至是轰炸机进行空投,除了无法将重伤员撤走之外,苏军被围部队至少是衣食无忧,弹药储备也还没有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为了引诱苏军主力,德军还刻意减低了进攻力度,可千算万算。偏偏没料到这支苏军部队的正牌指挥官卡耶洛夫中将在一次炮击中身亡,顶替他指挥部队的安德烈少将现年凹岁,而占年前他就已经晋升陆军少将了。大好前程在残酷的政治运动中糟蹋了,此人对莫斯科的统治者心怀不满,好在性格谨慎并没有到处宣扬,终究躲过了令人震惊的“大清洗”此君本来就满腹牢骚,自是不去理会莫斯科一日三通的坚守电令,趁着德军再次大造声势地发起进攻,他让副官扯起一面白旗,无条件地投降了!
在中路。由装甲名将克莱斯特直接指挥的德军装甲集群在狂奔猛公里后猛攻托伦,当初苏军为了攻占这座要塞城市调动了上千门重炮,整整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有近8万苏军将士命陨于此。德军撤退时,留给苏军的是一座废墟,苏军看重这里的交通位置,在这里建立了一座综合补给基地,然而防御工事还没来得及完整地建立起来,德军就跨过奥德河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击。为了避免十数万吨军用物资落入德军之手,苏军自行纵火焚烧了托伦城,大火熄灭之后,德军兵不血刃地进占此地,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行动铺平了道路!
在战线南翼,古德里安所指挥的第2装甲集群算是目前德军六个装甲集群中实力最弱的一支,但在这位装甲兵总监的带领下,他们先后在野战中击败了苏军第旧机械化军和第机械化军,其先头部队于月口日攻占了克拉科夫近郊的一座小镇。并击退了反击而来的一支苏军装甲部队。由于克拉科夫是波兰南部通往斯洛伐克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苏军南线的主要补给站。一旦被德军攻克,侵入斯洛伐克的三十余万苏军官兵将面临着后路被截的窘况一尽管古德里安所部随后遵照统帅部的安排暂时停止了向东推进的步伐,但两个集团军的苏军主力部队还是迅速撤出了斯洛伐克。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退守波西米亚的德军部队非常轻松地收复了大片失地,在苏军庇护下刚刚建立起来的斯洛伐克政权随之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也许是胜利来得太快、太轻易的关系,德军统帅部很快在希特勒的指示下向各部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刚刚在会战中赢得胜利的曼斯坦因集群和第侣集团军立即向当面的苏军部队发动反击,中路部队坚定地向奥尔什丁推进,力争在月刃日之前和从柯尼斯堡要塞区出击的德军部队会合。南翼部队尽速攻占克拉科夫,进而向波兰和乌克兰边境地区推进,驻扎罗马尼亚的南线部队暂缓进攻,争取将苏军南方集群牵制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边境地区,以利于南翼部队包抄后路、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为了达到全面反击之作战目的,德国统帅部毫不犹豫地向前线增派了力个师而德军总预备队不过丑个师。
好在德军在则年处于军事鼎盛时期,除了陆续抽调回本土的部队之外。在英国还保留着引个师近刃万人的庞大兵力,此外还有大约的万新兵和预备兵正在接受练。根据预备等级的不同,这些部队将在四到八个星期之后编入作战部队。
对于统帅部的进攻决定,罗根本着对苏军的穿越性了解并不赞成,虽然他同样认为稳扎稳打的战术不适合解决这两个欧陆强国之间的纷争。但是在他的观念里,进攻必须是有充分准甘括此前古德里安的反击计发、曼斯坦因的“钓鱼都属于这一范畴,尤其是后者,在理论层面近乎完美。这一个星期下来,苏军的总体损失已经超过了的万人,两个集团军成建制地被歼灭。就战略意义而言,它堪比德军登陆不列颠的那一周!
本着个人判断,罗根向元首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阿道夫希特勒并不是个能够被轻易劝服的人,到手的胜利已经令这个一战时期的传令兵有些忘乎所以了。在芬兰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