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旧石器时代-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驱赶者蔫蔫的做下来,问王扬:“你有什么考虑说来听听嘛,为什么不把事情公布?”
王扬微微摆手,表示:“公布出来也没什么用,何必多此一举?”
这话却是在说真的,公布出来,无非是让人知道他偷偷做了副纸牌,没什么意义。
“那怎么行?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很坏。”驱赶者坚决表示,不能让坏人不受到惩罚。
王扬看着激动的驱赶者,不禁微微摇头,就怕你认为他很“坏”,其他人不认为他“坏”啊。
“前几年那几个少年的事都知道吧?当时问其他的少年,那几个少年犯了什么错,可是其他少年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错,所以,你公布出去,大家不会认为他是坏的。”
王扬决定还是点醒他们,让他们明白事情的根本。
“为什么不是坏的啊?他就是坏的啊!明明那么坏,就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得让所有人提防他!”驱赶者不理解王扬的话。
再看其他人,也是对王扬这番话不置可否,坏的就是坏的,说出来大家就知道他很坏了。
王扬眉头一皱,表示:“你们不能这么理解,他们和你们的想法不一样,而且他们也想要更多的东西,部落没分给他们,他们就会想办法获得。”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明白了,你们是两群人,不能把你的想法套在别人身上,可驱赶者等人一点都听不进去,勃然大怒。
“凭什么分给他们!一切都是部落的!谁敢乱想,我就敢杀谁!一个乱想杀一个,十个乱想杀十个!”
小红等人用力点头:“我赞同!”
就连一向考虑周到、深谋远虑的张三也是微微点头,对此有点小赞同。
“呃……”王扬叹了口气,手上几次落笔几次停,最终不再去尝试改变他们的观念。
这是一群顽固不化的原始人,已经形成了固定观念的他们,不再是一张白纸,无法随便上墨,和遇到秀才的大兵差不多,老顽固了。
王扬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这个考虑几年前就有了,在那几个少年冒出获得个人物品的时候就有了。
那个时候新一代就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想要更多的东西。
假如把部落当成一个公司,那么员工的“工资”确实该涨了。
但那时候部落正发展到井喷的状态,许多资源不能分出去,必须完全集中。
所以王扬应对的办法就是,“洗脑”加警告。这个办法很好推广,因为那时候还有许多老一辈的人物,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也确实,极为成功的度过了非常平静的几年,大家齐心协力,没有其他念头。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已经进入了金属时代,这种时代的发展规律是几年不会改变,一改变就一切都变了,发展相对缓慢。
而且部落的物资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好了,需要考虑的,便到了如何享受生活。
更重要的一点,是部落已经发展了太多年太多年了,观念早就变了。
古代的王朝,在中央集权以及各种控制思想的手段下,依然变迁得无比迅速,短的王朝也就是十几二十年。
王扬可从来都没有用这些手段,古代的王朝手段那么厉害,尚且如此,现在王扬啥都没干,能保持到现在还是大同社会,已是非常的难得。
而如今,应该是有所改变的时候了。
第四百四十五章路在何方
这个改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开始发放物资,开放个人私有概念,哦不,他们已经有了这个概念,并且向这方面做着尝试,那个矿十一就是个例子。
他做的不是开放个人私有概念,而是引导这个概念,也就是所谓的“涨工资”。
这就等于发给众人用不完的多余物资,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可能。
可以想像,如果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固执己见的驱赶者等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不去惩罚那个矿十一也就算了,居然还给每个人发多余的物资,那不是脑子被炮打了吗?
估计骨学家又会冒出来,骂王扬败家子,恩,守仓也会跑出来骂王扬败家子。
但是这件事肯定是要做的,俗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大同社会一定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
那样只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不满,慢慢积累,怨气加深,最后爆发出无比恐怖的威势来。
到了那时,做什么都为时已晚。
这种社会改变,是普通人为了更好生活的时代变迁,在拥有书本荼毒人类思想的年代也同样不能阻止。
中国古代的那些百家思想够厉害了吧?
所有思想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统治服务,把百姓牢牢的抓在手中,死死的陷在观念中,所以传播的文化中,不管是什么儒家思想还是黄老之学,都会带着传销般的“洗脑”。
尤其是那些书籍,只要是个从小读书的家伙,一洗就是一辈子的脑,从小洗到老,也不怕洗成白痴。
就是这样的“洗脑”,依然挡不住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变化,中国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的封建制度一共三个时期。贵族地主阶级,以夏商周为代表。
这个阶级制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类似目前部落的情况,一切都属于各个王国的统治者,统治者的一切又是天子的。
也就是说。其实是没有个人财产,或者很少有个人财产的,有点像是奴隶社会,其实这就是从奴隶制度演变过来的。
但很显然,部落直接跨过了奴隶制度,因为奴隶是掠夺其他部落的子民。
可王扬让部落选择了融合,大家都是部落里的人,难不成自己奴隶自己?没这道理。
所以他直接跨入了贵族地主阶级的时代背景,但他发展成了最好的一面,成了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但这里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贵族地主阶级有一个特性,贵族的位置是世袭制。
天子是世袭,贵族身份也是世袭,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天子死了,由其中一个儿子继承。然后其他儿子分出去当所谓的国王。
国王有自己的土地,然后拥有这个土地上的一切子民。
等国王死了,由一个儿子继承,国王的儿子继续分,分成大夫。
大夫就是贵族,也就是所谓的官,也有自己的土地。
大夫死了。由一个儿子继承,其他儿子就没土地分了,因为大夫就像今天的“市长”,一个城市再分,那就非常麻烦了。
于是只有一个儿子继承大夫的贵族身份,其他儿子呢。也是贵族,叫做士。
古代说普通人有四种身份,士、农、工、商,士的身份最高,也是贵族。但没有土地。
士干些什么呢?两字儿,读书!不管你是笨还是愚蠢,都去读书,读书的花费,由谁来供应?农、工、商。
这就又有问题了,儿子是越生越多的,一个蛋糕,经过几代,就越分越少了。
原本一个大夫,还是个“市长”,没过几十年,就成了“镇长”了,然后就……就傻逼了。
这种制度,贵族会越来越多,土地会越来越少,人民的负担会越来越大。
而且普通百姓永远都是普通百姓,一辈子都是普通百姓。
刚建立起来时,老百姓只想要吃饱穿暖,不在乎,等到后来,老百姓不满足于此了,而要供应的贵族越来越多,这个制度就彻底完蛋了。
这里还值得说一点,由于这种制度,是供应一群贵族,所以这里的教育制度是所谓的“点石成金”,不管你是笨蛋还是真的聪明,都可以当上官。
至于你能不能变成金子,造福一方百姓,那就不能肯定了。
可以想见这种教育制度是完全失败的,因为百姓要供应一群“石头”变成“金子”,万一他们变不成“金子”呢?
而且这群“石头”还越来越多。
这种制度完全不能供应一个帝国的崛起,也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肯定要推翻。
现在部落和这个制度很像,同样的,大家都想要更进一步了。
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世袭制,所以有特权的家伙一死,就会顶上其他人。
这就必须要更进一步,第二步是哪里呢?
中国的历史给出了答案,第二阶段就是士族地主阶级。
士族地主阶级的统治时代,以秦汉为代表,这个统治阶级制度有了一点点的改变。
因为这时候终于有了皇帝和百官的概念,取代了天子和士大夫的位置。
这点改变就在于,皇帝和诸侯王可以世袭,诸侯王,也就是那些王国的国王,只有一个人继承,其他的儿子不能再封地,变成士大夫,也就是不能再随便当官。
这就空出了一大部分的官位,百姓又看到了希望,他们有希望当官了,他们不再需要培养那么多的“石头”变成“金子”了。
同时,这一时代彻底摆脱奴隶制,百姓正式有了私人财产,未来一片美好。
但制度再美好,人类还是非常厉害的。
那些空出的官位,在早期的时候,确实让一些平民百姓当上了。
但当上官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当官,不让家族脱离政治权利中心。就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官。
这就出现了家族,士族!
士族的特征很明显,什么都不干,专门培养读书人!而他们为了老百姓彻底没机会当官。就不让书籍流传于世,把知识全部抓在自己手里。
这就出现问题了,老百姓读不了书,自然没啥远见,根本没机会当官。
而那些士族把当官当成了职业,自己当官,儿子当官,亲戚当官,好家伙,全家都在当官。当官成了他们家的事儿了。
而且这时候没有科举,当官需要官员举荐,官员推荐的,当然是自己家的人了!
为了掩盖这个太过明显的垄断,他们几个家族互相推荐。我推荐你的人,你推荐我的人,完全将官场垄断。
看出问题了吧?又成了点石成金,他们变成了上一个阶级的“贵族”,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老百姓又得培养一堆“石头”变成“金子”。这你大爷的,一群“石头”谁培养得过来啊!
老百姓也想到当官,双重冲突之下。士族地主阶级的统治也被彻底推翻。
而第三个制度出现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制度!也是最成功的制度,时间延续得最久。
从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朝被推翻,统治了一千多年!
这便是,庶族地主阶级。
什么叫做庶族?庶族就是普通人!终于到了普通人做官的时代了!
庶族地主阶级的全意就是,普通人也有机会做官。普通人主宰世界!
所以出现了科举!这就是人民的力量,一个一个阶级的统治接连推翻,终于熬出了头!
这时候官位不能再世袭,也没有藩王,那些个封王的。全部都是虚职,除了拿拿薪水,没有任何实权,能世袭真正权利的,只有皇帝一人!
培养一个“石头”,哪怕培养成白痴又能如何!老百姓承受得起!反正就你一人,你还能翻天?!
果然,一个人的皇帝翻不了天,只要你成了昏君,只要你被培养成了白痴,你这个王朝就要面临统治结束。
于是朝代更替,从隋开始,到唐、宋、元、明、清,如果世界没有变迁,这个循环就还要继续下去。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时代,为什么?因为皇帝并不能为所欲为,你被培养成了白痴不要紧,你把权利放下去,让百官去管理。
事实上,皇帝的职责,就是履行唯才是举的政策,把人才挑选上来,然后发放权力,也就是任命官职,让百官统治天下。
这种唯才是举的政策,非常容易发展生产力,是一个最好的发展年代。
但为啥老是发展不起来?原因还是出在一个问题上。
那便是,以上三种阶级制度,出发点是建立上封建统治之上,是中央集权,是为了保证帝国的利益。
看看它们的名称就知道了,都带有“地主”二字。
皇帝没有完全的履行唯才是举,他们想的是如何把权力更加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
因为这个制度最适合大权独揽,加强统治。
这就像温酒煮青蛙,老百姓看到了奔头,却没有看到“水温的变化”,不知道最后死的还是自己。
这方面便是在教育中夹带“洗脑”系统,他们最后会发现,每一个皇帝,也就是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的“石头”,非常甘愿当“石头”,死都不想变成“金子”。
但他们却被教育“洗脑”了,始终相信有好皇帝,有好官,厉害吧。
王扬现在要让部落跨过第一阶段,迈入新的阶段,有第二阶段的士族地主阶段,还有第三阶段的庶族统治阶段。
只不过,王扬学过历史,看到了它们的弊端,那么这时候,部落的路应该怎么走?
王扬揉揉脑子,叹了口气:“路在何方啊……”
第四百四十六章第三条路!
“现在要走哪条路?是进入士族地主阶级,还是直接跨入庶族地主阶级?”王扬喃喃。
两条路,两个方向,但两个方向都不好走,毕竟王扬是个现代人,还是个文科生,历史想不学好都难。
但他能学好历史,不代表他一定能判断出该走哪条路。
按照历史发展,这会儿应该进入士族地主阶级,因为历史是一部循序渐进的文化,一口很难吃成胖子。
但士族地主阶级的弊端不用说了,一样是垄断特权,反弹极大。
王扬估摸着自己活着的时候,还能把弊端压住,可他哪天去和黑白无常聊天去了,那可就不好说了。
他是绝不能容忍自己辛苦建立的文明部落,在自己不在了以后,分崩离析的。
可是他又不可能解决这个弊端,这个弊端不是靠规矩举措可以解决的,无论什么规矩都可以钻空子。
要解决这个办法的,便是掌握人心,必须所有当官的人,不仅有能力,还得有高尚的品德。
德才兼备,极难!老祖宗有没有尝试过这类的办法?有!
汉代就有这样的规定,一个人要当官,首先要有德,有了德,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有了才,就可以随时做官。
那要怎么样才算有德呢?就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是个孝子,然后识大体,明大义。
那么就算这个人有德,那要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他有德呢?
汉代的办法就是举孝廉,让各地的地方官推举本地有德行的人,表彰一下他的高尚道德品质,发个荣誉证书,三好学生。
这个三好学生。就是孝廉。
然后对孝廉进行考察,有才干的,立刻上任做官。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保证所有上任的官员。既有高尚品德,又有才干。
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儿嘛,这个士族地主阶级的统治,对社会挺好的嘛,眼看着就要大家一起奔小康了。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于是大家为了孝廉这个三好学生的称号,做官的荣誉,开始了政治秀。
不是说要孝顺吗?父亲活着的时候,咱就有饭都不吃,全部留给父亲吃。
没有父亲怎么办呢?好办,你总有个哥哥姐姐吧,学孔融嘛。他不是让梨吗?咱也让梨。
但是多用了几次,大家总不能都让梨吧?
没事儿,换个法子,汉代的时候儿子大了是要分家的。
于是。弟弟就把家产一分为二,大部分给了他哥哥,大家就觉得这个弟弟很好,孝顺哥哥,推荐这个弟弟去做官。
弟弟当上官以后,哥哥就找到弟弟,重新分家,这次是公平的分。
大家就不明白了,怎么你上一次分了家拿了大好处,这次又分家,却不拿好处了。
哥哥说:“我是为了弟弟的前程,才不惜毁掉自己的名誉拿大头的。”
大家就觉得这个哥哥很好,太好了,为了弟弟的前程,牺牲自己,于是又推荐他哥哥去做官,哥兄弟俩就这么当上官了。
道德品质高尚嘛,这么高尚的两兄弟怎么能不做官呢?
听起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