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305章

如果这是宋史-第305章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你还能再无耻一些吗?!

有了这个评价,李纲想辞职是别想了,必须先受罚。他被贬职到建昌军(今江西省南城)安置,没几天,宋朝觉得太便宜他了,又贬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白帝城),到长江边上去喝风。当金军压境,赵桓再次想起他时,他被省内调整,贬到了长沙附近。

这个距离,除非是空运,要不李纲无论如何也赶不到位,哪怕是赵桓开出了资政殿大学士、开封市长的职位也没用。

李纲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可近处也有救星,赵桓想起了前几天才分手的九弟赵构。谁说开封城的信息更新慢,谁说金军控制了占领区,宋朝人寸步难行?

赵桓简直随时掌握着周边的每一个动向,赵构到了相州他都知道。他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陈遘为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要这一大堆的元帅火速带兵救援京师。

这些头衔扔出去之后,赵桓的全部准备工作完成了,赵构的第一个罪名也成立了。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了,有这个职务,天下的安危都得由他来负责,最起码的开封城,眼前的第二次东京保卫战要由他来搞定。

搞不定,就是失职、无耻、无能!

但是,请问这位大元帅有啥兵力呢,首先一点,整个河南大地上,也就是当时的京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等地方,除了开封城这一小块之外,自从有宋朝以来170多年里,就从来没有过什么军队。

军队除了在京城,就都在边疆,尤其是这时分天下23路为4道,各道独自为政,这一大堆的制约之后,这位崭新出炉的大元帅阁下,他手里能有些什么?!

再次回到开封城。

上面这些做完之后两天,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军杀到开封城下,来的人不是完颜宗翰的西路军,是完颜宗望的东路军。

二太子的动力大,每次都跑第一。

金军临城,赵桓坐不住了,他带着全体宰执人员上城头,一来观敌略阵,二来鼓舞士气。大人物出镜,效果真的非同凡响,城墙上的守军、助战的百姓们沸腾了,他们拿起武器冲向了皇帝……身边的首相唐恪。就是这个不知所谓的败类,竟然下令天下兵马不许勤王,让堂堂京城变成了孤岛。

宰了他!

军民的反应吓坏了赵桓们,主角唐恪反应迅速,他抓过来一匹马,以高龄文官罕见的敏捷跳上马背冲下了城头,消失在广阔的京城街道里。

每个人都明白,唐恪的末日到了,首相必须换人。赵桓任命何栗为首相,由他和同知枢密院使孙傅一起想法子守城。

这时他万万料不到,世界上谁也没法料到,啥事都错没一件事做对的赵桓先生做出了这辈子最操蛋的一次错误决定,历史证明,他错到死了。

在当时,这决定怎么看怎么正确,因为何栗、孙傅是血统最纯正的宋朝文官,尤其是孙傅,身为武官系大统领,枢密院首长,他升官的理念是从赵光义就开始的“以文统武”。

战事危急,火烧眉毛,两人各自使出了独门绝招应对。

何栗每天大开房门,门里酒盈樽、书满架,案上沏好了新茶,何首相红袖添香意态潇洒,佳词妙句不断从他嘴里滚滚而出。

高,名士风范!有人这样赞叹。

滚!人家这是战争高人好吧,是师承东晋高手谢安的安闲风度,越是危急时刻越要表现出轻松雅致,这可以安定军心,文盲!

有人这样注解。

孙傅相比之下更加具体精到。何栗是首相,可以从意识形态上做文章,他是军方大佬,必须得拿出具体方案来。怎么搞呢,他习惯性地翻文章,偶然间神迹出现,真是宋朝列祖列宗失德,有首丘浚的《感事诗》落进了他的眼里。里边有这样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尽在东南卧白云。”

卧白云的都是神仙,是宋朝汉人系的神仙,而在宋朝,从赵光义开始,到赵恒发扬光大,几乎每件国朝重事,都能和道士神仙贴上边儿。

连烛光斧影之夜,赵匡胤是怎么死的,都有道士的影子出现。

那么现在异族入侵,这样的生死大事,怎么能把神仙排除在外呢?孙傅感觉自己之所以在这种时刻看到了这首诗,本身就是神仙的暗示。看诗体,这是感事诗,是叙事型的,里面提到的神仙必定真有其人。那么……找!

即日起,开封城大街小巷的显眼处,都贴上了神仙寻人启示。上面写着,神仙:男,相貌不知、体态不详、职业不定,近期以郭京、杨适、刘无忌等名字出现,有知情者欢迎举报,有重赏。同时热烈盼望神仙们集体大白天下凡。

孙傅们忙着,城外边更乱。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忙着围城,当然,这还是围不住,以他5万多的军力,去围80多里周长的开封城,就算成单排列队手拉手,也不见得怎样。

而宋朝的勤王军队在逼近。

第一个行动的是南道都总管张叔夜。提起这个人,在中国非常知名,只要读过《水浒传》的一般都知道,是他招降的水泊梁山好汉。

他是正义的化身。

在历史中,他的形象更加高大,是宋朝国破家亡时仅有的两个一文一武两忠臣之一。张叔夜,字稽仲,生于公元1065年,时年61岁。河南开封人,仁宗朝早期宰执张耆的曾孙。查他的资料,他的出身很显赫,生平很压抑,因为他与蔡京作对。

在六贼倒台之前,他被贬得最狠的时候,当过林冲的官,去西安州看守草料场。后来勉强做到了州官,在金军第二次南侵时,被委任为南道都总管。这个头衔从天而降,别人或许看到了一方诸侯藩镇的潜力,可张叔夜只看到了责任。

种师道要他勤王,他立即带兵杀出去;唐恪要他回去,他就回去;赵桓下令再勤王,他没有迟疑,再一次第一时间出兵。

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率领3万人上路了。这时他出兵,已经错过了时机,金国东路军已经包围开封城,西路军也在迅速接近,他想勤王,先得冲破金军的层层防线。好在他的驻地是邓州,与开封城离得很近。

就这样,他也在尉氏(今河南尉氏)与金军遭遇。激战开始,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在遥远的城墙之外展开了,张叔夜是宋人一片哀嚎垂死丑态中唯一的亮点,从他起步时起,就没有畏惧过女真人。当天他冲破金军封锁,顺利到达开封城下。

张叔夜来了,全城士气大振,但他是冷静的,在他单独和赵桓谈话时,他说战况危急,不如效仿唐明皇避难,暂时离开开封,先去襄阳,再去雍州(今陕甘宁青一带),那里是西军的大本营,是宋朝最强的据点,无论如何,在那里会更加安全。

赵桓很心动,可是战况瞬息万变,在张叔夜率军勤王成功抵达开封之后,紧接着噩耗传来,东道都总管胡直孺在入卫京师的路上,在拱州(今河南睢县)与金军交战,失利被俘,被金人拉到开封城下示众。几乎同时,完颜宗翰的西路军也杀到了。

军心动荡,敌军合围,赵桓突围的路被截断了。

一万个中国人,有一万个靖康元年。而在这一万个中国人的心底里,靖康元年的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却是同一个模样。

金军一面倒的优势,宋军颓到底的孱弱。

这似乎是千年以来的铁证,哪怕再不服气,也必须得承认。对此我想说不,因为一切要查当年的资料。资料里说,当年闰十一月二日完颜宗翰的西路军杀到之后,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展开。宋军并没龟缩在城里当驼鸟,而是不断地冲出城墙向金军挑战。

第一次,金军攻击通津门。几百名宋军顺着绳子滑下城墙,烧毁金军5个炮架,2辆攻城用的战车;

第二次,金军攻破青城(开封南郊的小城),攻击朝阳门。宋军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王宗濋出战,战况惨烈,统制官高师旦战死;

第三次,金军攻击南城墙,张叔夜出战,在深冬雨雪之中,南道兵奋勇激战,阵斩金军两名头戴金环的将官,逃跑的金军慌不择路,自相践踏,淹死在护城河里的数以千计;

第四次,宋将范琼率领一千名士兵出宣化门挑战,全军士气高昂,冲散了城墙下的金军,进一步追击。可惜的是人马踩踏,这一次宋军掉进了冰河里,淹死了500多人。这一天是闰十一月的二十三日,记住这一天,和下面发生的事。

宋军落进冰河里,金军趁势反攻,将火梯、云梯、编桥等战械陆续运到城下,又推来5座装满石块弓箭的对楼,强行攻城。守城的宋军用撞杆捣毁了3座,向另外2座投掷燃烧的草火。

忙中出错,他们没意识到风向突然变了。寒冬季节,甚至正在雨雪交加,居然一下子刮起了强烈的南风。他们扔出去的草火顺风刮了回来,点燃了城头上的战械。

金军趁势强攻,当天箭如雨下,压得城头上的守军抬不起头。金军用填平太原护城河的三层叠床把开封城外的护城河填平,大批攻城用的对座直抵通津、宣化两门的城下。

这时距开战以来过去了21天,战况从来没有这样恶劣过。开封危急,当此时,最坚定的战士也开始动摇。这和信念无关,跟荣誉什么的更扯不上,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21天之后,宋军的肉体达到了极限。

不是因为金军,而是该死的天气,还有赵桓的脑子出问题。

天气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多少次战争都因为它而改变结局,像李元昊的崛起,像辽国在戈壁滩上的失败,像这时的开封城。在金军合围之前,天气是正常的,哪怕冷点,但只是阴历十一月,远不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可在这21天里,大风大雨大雪不停地下,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城墙上守军。开始时还行,保家卫国嘛,男人死都不怕,怕什么冷?可是不能每天这么挺着吧,到后来士兵们冻得全身冰冷,手僵直得握不住武器,有一些体质弱的直接冻死在城墙上。

号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富裕的都城的士兵们,居然落魄到这地步,是怎么造成的呢?如果翻资料,人们无论如何也怪不到赵桓的头上。因为皇帝陛下时刻出现在士兵们中间,他能披甲戴盔登城,用御膳赏赐士卒;能骑马在泥淖里前进,让人民感动哭泣;能光着脚不戴帽子跪在皇宫的天阶上,祈祷上苍不要再下雪了;皇后在后宫里率领宫女赶制御寒衣物,给前线的将士。

这些加在一起是多么感人啊。

可另一方面也恰好证明了问题出在哪儿,请问御膳有多少斤呢,够不够守城的六七万士兵吃?皇后是服装业的熟练工人吗,多半个月里能做出几件保暖手套?至于他本人顶灰挂甲上城头,不过是秀一场威武而已,这点精神象征在饥寒交迫之下有多大的作用呢?

尤其是每个开封人都清楚,国库里有成堆成堆的布匹绵麻,只要赵桓肯拿出来,绝对能在几天之内让士兵们抵御严寒。

那么赵桓为什么不拿出来吗?按说每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清楚,金银财帛是普通人的财富,对帝王而言,它们只是数字,没有任何的具体意义。

连三国时偏安江南的孙权都明白这一点,为什么从小受帝王教育的赵桓不懂呢?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不止他不懂,世上有很多的人都不懂。

举一些近点的例子,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攻打洛阳,洛阳城的福王因为当年“神宗剥天下之财富福王”,他比崇祯皇帝还有钱,但他就是要当铁公允,一文钱都不拿出来给将士,结果城破身死;到了崇祯时情况还是这样,他向京城里的皇亲国戚借钱发兵饷,办法用尽,满城冠盖无一人响应。

结果北京城破了,这些有钱的贵人们在李自城的皮鞭什么都交了出来。更不用说满清时著名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抛开这些,让赵桓做出这种蠢事的还有金军的诱惑。在连续21天的强攻中,完颜宗翰仍然在不间断地用着和谈这个无往不利的大杀器。

公正地说,“和谈”这一招,是女真人崛起,连续灭亡辽宋两国的最强武器。它让耶律延禧像个傻子一样做梦,觉得末日遥不可及,也让这时的赵桓始终感觉到一抹动人的希望朝霞,还有活路,还远远没到最后一步……所以他总是不舍得他心中的立国之本。

宋朝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一个字——钱!

钱,深入到每个宋朝的人心里,百姓们玩命地赚钱,士大夫们红着眼睛赚钱,王安石为了钱分裂了官场,宋神宗为了钱不惜站在祖宗的对立面!

所以他们都忘了,勇气、聪慧、胆略、歹毒等国家生存的第一要素。

回到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的闰十一月二十三日,这一天金军乘胜强攻,开封的外城墙岌岌可危,当此生死攸关之际,宋朝的上层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据他们想来,据他们引经据典地考证,唯有这个人,才能拯救他们出苦海。

郭京。

神仙终于找到了,首相、枢密使在开封城各处张贴的神仙寻找启示有了结果,军方大佬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王宗濋在军队的龙卫兵里找到了一个叫郭京的人。

这个人完全附合神仙的标准,他能撒豆成兵,兵能隐形,能用六甲之法活捉完颜宗翰、宗望等金军魁首,能扫荡10万金军,解京都之围。

多么激动人心,而做到这些,他只需要集结7777个人。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一般的人,他们都是身有仙缘非同凡响的,同样也是神仙下凡而不自知的。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生日时辰。找出他们,只要附和条件,哪怕他们是贩夫走卒,也会让宋朝起死回生,让金军瞬间崩溃。

这些话,赵桓、何栗、孙傅都相信了。

郭京升官,从副都头升到武略大夫、兖州刺史,他积极工作,飞快地集结起了六甲神兵。兵源的成分嘛……比如一个在街头耍棍弄棒卖艺的,名叫薄坚;一个叫傅致临的还俗僧人;一个卖药的叫刘宋杰;比较突出的是一个叫刘孝竭的,他很有创意,把神兵们细化了。

神兵们分出了兵种,有卞丁力士、北斗神兵、天阙大将等等等等。他们变成了神秘的一群人,与外界隔离,留给人们是各种各样的离奇猜想。

其中不乏一些怀疑,觉得这太儿戏太天真太荒诞了,根本就是骗人嘛,把国家民族的生命交在这种人的手上,纯粹是自杀行为。

对此军方代表孙傅怒不可遏。他迸发出了这辈子最大的怒火,向怀疑党们咆哮,痛骂他们没有知识不懂历史把宋朝的传统都忘光了。在他看来,郭京的出现,还有他的身份,以及能力,都是最正确、最正常、最无可质疑的真理。

因为早有先例。

时光回溯150余年,宋太宗赵光义刚刚登基的时候,根据一张画圣吴道子的作品《长寿仙人图》,在现实中里找到了长得一模一样的戴恩。

戴恩时任御龙弓箭直都虞侯,之后平步青云,啥事不做升到了平远军节度使。这说明了什么呢,联系到郭京,两者同样都是禁军成员,同样都被皇帝所挖崛,那么郭京就一定是仙人……你说不是?你蔑视先帝,非圣渎法,罪该万死!

这样的大棒砸下来,谁都没话了。于是开封城里凭空出现了7778个神仙,每个人都有些盼望,不知道这些神仙们会做出些什么。但又不敢盼得太急了,因为神仙说,除非到了天崩地裂万劫不复的危险时,要不别去烦他。

二十三日这天,城似乎真的快塌了,危险面前人人平等,有人怕急了,越过军方领导,直接去找郭京,要他赶紧做法,来个闪电什么的,把金军都劈死。

郭京很认真地问,朝廷让你来的?

……不是。

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