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战过后,世界安静了,淮河区域内再没有敢与岳飞叫板的人。邓、唐、信阳军几乎是不战而降,岳飞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光复了襄阳六郡。
这是在宋、金开战以来从所未有的辉煌战绩,尤其是交战过程,岳飞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连败伪齐与金军。根据局势,岳飞给宋廷写了一份战报——“……臣窃观金贼、刘豫皆有可取之理。”他要进一步北伐,把战火烧到河南去,他完全可以趁势发动攻势,去收复开封,去夺取黄河!
可赵构的回信是,爱卿打得很好,朕很欣慰,但有点担心。战胜之后怎样固守?如果留守兵少,会被反攻;如果兵多,耗费的物资要怎样筹措?
——“……不知李成在彼,如何措置粮食,修治壁垒?万无刘豫肯为运粮之理。”赵构想的是让岳飞自己想办法,朝廷是不会出钱的。
钱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兵力。得有足够的兵力才能守住城,之后才能谈到运粮之类的给养。之后宋朝官方的信使带着岳飞、赵构之间的通信在长江两岸来回跑,直到一个数字产生。
赵构答应给岳飞增兵6万。
这让岳飞满心欢喜,这足以让他保证襄阳六郡的安全了。可是等了又等,他的各项嘉奖令都下来了,比如南宋把襄阳六郡统划为襄阳路,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襄阳路内所有军政事宜无论大小全部由岳飞一人负责。
等于承认岳飞是襄阳路的藩镇了。可就是不拨兵过来,尤其是没有奖金。
现实逼着岳飞自己想办法,他只好把主力撤回到本称驻地鄂州、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县),在襄阳路留下了少部分的驻军。
周识、李旦率150名士兵守郢州,孙翚和蒋廷俊率200名军士守随州,信阳军、唐、邓三州的兵力与之相近,襄阳府作为重镇驻军2000。
这些兵要自己种田吃饭,每年能从江南按季节换来军装都是奢望。但是他们在以后的几年里没让伪齐、金军逾雷池半步。
岳飞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结束了。他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可成功的代价是兵力被削弱分散。下一步他必须要想着怎样迅速扩充自己的队伍了。
好在,机会不久就会到来。
回到另一边,赵构为什么如此的吝啬、错乱呢?襄阳难道不是他的土地吗,他真的拿不出所需的给养,甚至那6万援军吗?
当然不是,他手里有大把大把的钱,可是要用在“正”地方上。岳飞打下了襄阳六郡,他之所不给钱不派兵不许深入连言论都不许提收复开封,都是因为他正在跟金国谈判呢。
赵构先是派人去见完颜宗翰,问下大王子如果江南要和平的话,金国的条件是什么?完颜宗翰正被岳飞气得头晕,随口说了一句。
在淮南不许出现任何宋朝的士兵!
……这有点难,赵构是想要和平不假,但也知道战场上打得爽,谈判桌上才有资格开腔的基本常识。其实这也正是他派岳飞北伐的原因所在,现在很好,金国疼了,对后面的事情有利。
完颜宗翰一看赵构没了下文,没像印象中那样痛哭流啼浑身发抖承认错误赔偿损失,他大怒,决定彻底解决赵构。
大太子从历次战争中得出一个结论,即金军在陆地上打得再漂亮,也没法抓住赵构,这人会下海。那么率性就不走陆路,而是从海道南下,先攻打昌国县,转攻明州,夺取赵构一直停放在那儿的御船,之后直放钱塘江口,把赵构堵在杭州城。
一但成功,将彻底解决南宋。
必须承认,完颜宗翰的想法非常独到,非常狠辣。这一招不仅出其不意断其逃路,更重要的是绕过了所有宋军防线,把吴玠、韩世忠、岳飞等威胁都抛到了一边。
令人击节的创造性思维!
可是却胎死腹中,在金国内部的军事会议上就被枪毙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完颜宗翰是谁,金国的创始人之一,金国军方十几年来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其权柄比之金国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牛,为什么被毙了呢?
因为完颜吴乞买再也不想忍了。这些年来他被欺负成了一个笑话,混得仅比在押的辽国皇帝、宋朝皇帝强那么一点,永无止境的憋屈把他能空手撕裂虎豹的身体折磨得越来越差,最近他都感到了死亡在临近!这是什么样的人生啊,为什么就不能反抗呢?
难道完颜宗翰敢谋朝篡位不成?!
还真差不多,知道他病了之后,完颜宗翰都在替他确定接班人了。也就是说,大王子殿下已经未经讨论直接剥夺了他儿子的继承权!
动我家的世袭宝座,我就动你最宝贵的东西。
抱着这个怨念,金国皇帝在老家黄龙府截留了金国总司令在山西大同的海上进攻计划。总司令惊讶,看来之前的20棍子打得太轻了,二叔没记性。
紧接着传来下一条消息。
皇帝陛下没跟总司令通气,直接下达了一个新的军事命令。灭南宋不走海路,由金军、伪齐组成联军,由陆路跨长江直接扫平江南。
完颜宗翰大怒,这是明显的政治挂帅公报私仇,拿国家命运开玩笑。这个在开国期间啥用也没有的二公子真的要败坏祖业了!
可他向完颜吴乞买的身边看了一眼,立即又安静了。吴乞买的身边站着完颜昌,这在意料之中。还有完颜宗弼,这有点意外,四弟弟开始时还是很乖的,没奈何总打败仗,还把大哥的女婿、侄儿都扔在战场当了俘虏,大哥狂怒之下过分毒打,生生地把四弟逼成了冤家。
这时后悔也晚了,这个小四儿以后会变成啥样他想了很多,可怎样也料不到小四儿会是一把皇室屠刀!
还有两个人,先是完颜讹里朵。这位曾在富平之战中亮过相,没啥戏份,身份却在完颜娄室、完颜宗弼这些名人之上。
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金国的三太子!
三太子又叫完颜宗辅,叫宗辅时他很低调,低到履历表里只能写他长得有威严,性格很宽厚……第一代金国人的特征是宽厚,这应该是当面骂人。
可之后他又改名叫完颜宗尧!
每个字都不是白取的,翰、望、弼,哪一个都是臣子的符号,而尧,是帝皇,是传奇伟大的帝皇。他做了什么呢,这时只是开始,他静静地站着,像是啥事都与他无关。
最后一个人是齐国皇帝刘豫。
这本是个奴才,没人会注意他,更懒得搭理他,这时却极度地敏感。因为他有土地,从开始到淮边;他有兵,不管精锐与否,三十几万不在话下。他倒向谁,谁都会有主动权。这让赵构都对他很客气。
要命的是,倒归倒,不能随时随地乱倒,从政人员虽然很人生很杂乱很荒芜很随性,可必要的节制也得有一点点。
刘豫倒起来完全没节制。
他先是完颜昌的人,这没办法,他在山东当官,完颜昌是金国山东战区总司令,他只能认这个爹。后来好运临头,完颜昌想立他当傀儡皇帝。
这很令人兴奋!
却被完颜宗翰抢了先,搞民意测试把刘豫强推上台。刘豫瞬间就从了,大殿下我从此就是你的人了!这也没什么,但对以前的爹能不能保持些起码的敬意呢。
不,之后完颜昌亲自上门视察工作,刘豫居然只派儿子出去迎接,自己稳稳当当地坐着,把完颜昌晒得很凉。
这时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刘豫慌了,向金国紧急求援。第一人选自然是更亲的爹大殿下,大殿下很上心,海上出击。接着被否决,从前的爹完颜昌告诉他金国对这事儿有了最高指示,刘豫转身就趴在完颜昌脚下,喊了声最亲的爹。
转脸又开始鄙视完颜宗翰……这人的心理疾病有多严重啊。
不管怎么说,南宋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情报,金、伪联军将在九月发动强大攻势,刘豫已经放出了话,扫平江南,使“六合混一”。
赵构知道火候到了,立即派人带着巨大的诚意去金国谈条件,这回越过了完颜宗翰,直接找金国皇帝,要怎样才能放过江南?
临行前,赵构郑重强调行动气氛,一定要亲切友好,“卑辞厚礼,朕且不惮。”连俺这个皇帝都不在乎脸面,你们也别太计较了。
众使者请示最高价格是多少,一位直学士走上前来,很有传统地,像澶渊之盟里那样在胸前竖起了5根手指头。宋朝的官儿们心领神会,50万。
这个价比当年给萧太后的多多了。
可金国的回应是,给你们和平可以,帝号是没有的,最多是个王位。地盘嘛,你们继续向前,福建、两广足够你们生活了!
……比完颜宗翰还狠,之前还只是要求淮南不得有宋军呢。
宋使们绝望中,突然又听见了一句话。金国人在问——“秦中丞安乐么,此人元在自家军中,煞是好人。”
消息传回,宋廷举朝震恐。百官们异口同声,要求赵构“散百司而他幸。”说白了就是,你老兄要死要活自己想办法,离开杭州闪远远的。俺们这些当官的也自谋生路,休想大家陪你一起死。
树还没倒,猢狲先散。
赵构沉默不语,成熟的皇帝从来都不会被臣子们煽动,他在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心事。使者们带回来的消息诚然恶劣,看来金、伪齐联军必将进犯,可里面又夹杂着一丝微妙的转机……秦桧是金人的好朋友吗,时隔这么久仍然保持友谊?
这在当初隐约地感到过,却从没在金国一方得到过证实。
他继续安静地等待,任凭朝堂之上春风秋雨,仿佛无论出现什么,都跟他没有关系。不久,他终于等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首相赵鼎力主迎战,并且提议把战争直接提升到最高规格,由皇帝赵构亲征!淮河区域即是决战地,长江防线是生命线,绝不允许战火再次烧进江南腹地来。
宰相为百僚之首,一言而定九鼎,他这样说没人再敢异议,只是合伙提出了一个貌似很实际的难题。请问首相,想打可以,由谁去打,难道要皇帝既亲征,还自将吗?
这话很刁钻,南宋自从富平之战后就再没有一个军事上的总统帅,在每个敏感地区,都是由某位大将全权负责,自负盈亏。实行上南宋已经对各战区失去了控制,只能坐视成败。
这时想找个人出来当总司令,谈何容易。
赵鼎却直接点将——张浚。他是富平大败的主要责任人不假,把西军百年荣耀的牌子毁掉也是真的,甚至于搞得西北、西南同时危险,差点波及江南,覆灭宋室,可这时只有他才能承担重任。因为,毕竟他是有经验的。
最后这一句让人怒到神经错乱,好有一比,尽管张艺谋在8分钟的奥运会宣传片里让女孩子们穿着中式旗袍集体扭成麻花状,中国人民集体换频道躲恶心,可轮到北京奥运会时仍然请他当总导演。
为什么呢?
因为他毕竟有过那8分钟的经验!
张浚复出,重新成了军事一把手。这时他无限感激赵鼎,没有这个人,他不知要熬过多久才能重回权力中心。
这位首相真好!
这时怎么也得介绍一下赵鼎了,可却没什么好说的。他生于公元1085年,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进士出身,在升任首相之前没有任何可以记录的政绩。
在如此风起云涌,天地变色的大时代里,他跟着大队人马从开封逃过长江,居然啥事也没参与,这人得低调到什么程度,或者说懒惰到什么程度呢?
这样一个人,居然成为了首相,并且是独相。发生这种状况,只能说他是一个幸运的替代品。到赵构宋朝已有10位皇帝,论帝位之不稳,他高居第一位。比不孝、非嫡出的宋英宗,篡位自立的赵光义都飘摇,导致他换宰相的速度也宋朝第一。
据实而论,赵鼎只是他随意选的一个轮换棋子。以上,是站在官场看赵鼎,从事实出发,他给人以这种印象。
如果以赵鼎本身看事情,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答案。他是建炎南渡以来最强硬的一位首相,之前每位宰相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慧,无可否认,连黄潜善、汪伯彦之流也能算得上生存智慧高深的人。更不用说朱胜非能把敌人玩残的斗争智慧。
可对外敌有勇气的却只有赵鼎一人。由此而论,他才、德、智、勇兼备,以前之所以沉默,必然有他自己的理由。
很可能是他不想露头。
这时赵鼎以首相之权力压官场,第一决策抗战;第二复职张浚;第三……请太监吃饭。太监集团在苗、刘事变中大受摧残,可底气还在,赵构仍然是那么的爱他们、信他们,搞得是否亲征都得回宫、出宫,和太监们亲密协商之后才会生效。
赵鼎在都堂摆了一大桌,和十几个顶级太监聊了好半天,才算让太监们点头答应在某些问题上闭嘴。之后赵构大振神武,发表亲征宣言。
——“朕为二圣在远,生灵久罹涂炭,屈己求和,而虏复肆侵凌。朕当亲总六军,往临大江,决于一战!”
说得非常好,既孝顺,把之前所有的妥协退让懦弱无耻都归于怕囚在远方北国受苦的父母兄长等亲人受苦,又彰显了自己的决战气度。
这是他百试百灵,可以向当时向后世向所有崇尚孝道的中国人交代的理由,无论遇到了什么,他都在这个大前提下说事。
接着他下令行在向北移动至前线平江府,他要亲自指挥,与仇敌决一死战。后宫家眷们从陆路到温州,再坐船去泉州避难。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他缓缓地在杭州城的皇宫里坐了下去,恢复到最舒服最平稳的状态,他觉得这样很好。
战争的事,由首相大人负责。
这回金、伪齐联军的目标是淮南。淮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在宋朝先划分成淮北、淮南。其中淮南分为东西两路。
金、伪齐联军计划先从开封的汴河直趋泗州渡过淮河。入淮南之后,分兵三路攻打滁州、和州、扬州,再向西从采石矾渡长江攻建康府。
从这个计划上看,首攻方向是淮东,在南宋一方是韩世忠的防区。这很好,韩世忠不拒绝任何挑战,他接到战报之后直接带人过江进驻扬州城,厉兵秣马,只待厮杀。
可身边突然间空了。
在淮南一带,也就是长江中下游区域里,南宋集结了三大将15万以上的兵力,在这次战争来临前,赵构甚至把自己的宿卫,最亲信的私人将领杨沂中都派了过来,可以说这是自富平之战后,宋军集结兵力最多的一次。可敌兵将近,韩世忠却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友军!
大衙内刘光世按照他的老传统,临战先退,远远地躲回到长江南岸,进南宋第二大城市建康城里享受高档人生了。
张俊没说不进军,只是给中央写了封信,向首相报告说,我先到平江府去给皇帝打前站。并且向全军提出了抗战倡议,他说,躲有什么用呢,只有向前一步,才有生存的转机。现在应该聚集天下精兵汇集平江府,保卫此城。
全天下喝了声好,张将军赤胆忠心!
张俊说到做到,他带着大队人马赶赴平江府,速度那叫一个快。在进城耀兵提升民心士气的紧要关头,突然间意外发生了。
久经战阵,马骑得非常好的张将军突然间马失前蹄,摔了下来,当时场面惊悚、真实,摔得非常果断,让无数目击者震撼。
张俊站起来时,一条胳膊明显地断了……于是他很抱歉地再次给首相写了封信,报告他的伤情,说他真的很疼,请求就地在平江府休假。
赵鼎鼻子差点气歪了,平江府,是现代的苏州市,和杭州离得近,离长江还很远,在那儿忍着能对战争有什么用?联想张俊之前提单聚天下之兵守平江,这时才品出来真正的意思。明明是想聚天下之兵守卫他张俊!
赵鼎眼睛里不揉沙子,发公文把张俊的伎俩一一拆穿,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