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民国大文豪 >

第102章

民国大文豪-第102章

小说: 民国大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子轩对徐至摩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当初,徐至摩追求林徽茵的时候那是死去活来,恨不得掏出心来,表明心迹。

然而,林徽茵刚出国。一扭头他就和凌淑华交往甚密,成为知己,这还没过两个月,又和陆小蔓陷入热恋之中。

这就是才子的人生啊!

他在鄙视徐至摩。殊不知也有人在鄙视他。

第二日,有关林子轩赠诗给凌淑华的事情就上了报纸,还有那首《远和近》。

这些文人没事就传播这种所谓的文坛趣事,什么才子佳人之类的话题最受欢迎,在这时的文坛算是时尚。

其实,在后世这种八卦消息传播的更快。

陆小蔓自然看到了报纸。也看到了那首《远和近》,她便想起以前林子轩送给她的那首叫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诗作。

从表达的意思上看,两首诗歌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写的是爱情,描写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远和近》也可以理解为爱情,只是更加富有哲理。

你究竟给多少女孩子写过诗?

陆小蔓自嘲的笑了笑。

她知道林子轩给林徽茵写过诗歌,给冯程程写过诗歌,现在又给凌淑华写诗,其他不知道的还有多少呢,这就是诗人和才子。

徐至摩同样给她写了很多热情似火的诗歌,正是这些诗歌打动了她的心。

因为她和徐至摩的恋情曝光,和王庚的关系极为僵硬。

徐至摩要跑到欧洲躲避,暂时离开北平这个圈子,王庚也要调到哈尔滨当警察局局长,要求陆小蔓同行,换个环境,从而断绝和徐至摩的关系。

陆小蔓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她不由得想起当初和林子轩的那段往事。

那时候她还是对感情懵懂的十八岁少女,任凭家里的安排,不懂的反抗,虽然对林子轩有好感,却没有去争取。

或者说知道争取也不会有结果,便干脆放弃了。

然而,经过三年多的婚姻生活,她更为成熟了,这时候她遇到了徐至摩,一个同样有才气的男子,她不想就此放手。

对她来说,林子轩是朦胧的初恋,只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徐至摩则是她最终的选择,这一次,她要争取自己的幸福。

陆小蔓把和林子轩以前来往的信件整理出来,放到一个包裹里,差人送到了北京饭店,交给林子轩,算是对过去的一次告别。

并附上一句戏言:以后不要给其他女孩子写诗了。

非常巧合的是,林子轩收到北京饭店服务员送到房间里的包裹时,宋家三小姐正好前来看他,那时他刚刚拆开包裹。

那张留言的卡片就这样被宋家三小姐看到,让林子轩陷入危机之中。

女人都有好奇心,宋家三小姐以向冯程程告状作为威胁,林子轩则是死不承认。

他在后世看过无数部剧情类似的电视剧,一旦承认了,后面会展开很多对他不利的剧情。

但他最终还是抵不过宋家三小姐的严刑逼供,只好大略的说了几年前的那段往事,毕竟什么都没有发生,说出来也没有什么,反而觉得轻松。

正如这些被归还的信件,对于他和陆小蔓来说,都是一种释然和解脱。

第二百五十五章等将来你就知道了

在这个男人可以随意出入风月场所而不被谴责的时代,林子轩的这点事充其量是个小花絮,至多是才子佳人间的一桩趣闻,不会有什么影响。

在上海,他和孟晓冬的绯闻传的更离谱,也不见被人骂。

民国就是这样的风气,对男人尤为纵容,即便那些提倡妇女解放的学者们也时常有外遇。

胡拾和曹诚映在杭州双宿双栖,好不快活,回到北平想要离婚,被妻子拿刀威逼,最终只好放弃了这种美好的幻想。

宋家三小姐觉得没什么意思,不过总算是抓住了林子轩的小把柄。

她凑热闹的要林子轩也给她写一首诗留作纪念,以此取笑林子轩四处赠诗的行为。

林子轩摇了摇头,他可不敢招惹这位宋家小姐。

经过这件事,他意识到随便赠诗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也大抵猜到了凌淑华的用意,不过是为了和林徽茵争一口气。

女人的心思还真是难以捉摸。

“我又不要情诗,你紧张什么,随便写一首赞美我的就好。”宋家三小姐不依不饶道,“让我高兴了,我就不会把你的事情告诉程程了。”

或许是在铁狮子胡同太过压抑了,这位宋家小姐胡闹起来。

她的性子本来就有点男孩子气,略显强势,林子轩知道不满足她的要求是不行了。

但赞美女性的诗作不好找,写的差了她肯定不满意。

想了想,林子轩拿出稿纸,写了一首古诗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和陆游的那一首《卜算子咏梅》不同。

陆游的那首词写了梅花的孤苦和高洁,赞扬了梅花傲然不屈的精神。

这首词写了梅花的美丽和乐观。透着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

此时,北洋政府段祺睿当权,广州的国民政府偏居一隅,孙仲山病危。宋家深陷政治的漩涡之中,前路未卜。

这首词送给宋家三小姐,希望她能乐观的面对一切。

以梅花喻人,既称赞了她的美丽,又劝慰她不要担心。等到风雪过后,山花烂漫的时候,她的幸福就会来临。

果然,看到这首词,这位三小姐极为满意,也了解了林子轩的良苦用心。

“算你懂得我,便饶了你吧。”她收起稿纸,故作大方的说道。

这几日,她在铁狮子胡同见了不少人,了解了不少事情。心情难免低落,和林子轩说闹一阵,感觉好了许多。

只是,一想起二姐今后的生活,便有些忧心,她来找林子轩,也有倾诉的意思。

林子轩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便想了一个办法。

“我以前胡乱翻过几本相书,来替你看看手相吧,可以预知祸福。”林子轩胡扯道。

“好吧。那你可要好好看,不准不给钱。”虽然明知道林子轩是瞎说,宋家三小姐还是伸出手,配合的说道。

“从手相上看。你以后会大富大贵,宋家也会兴旺发达,这下你可以放心了。”林子轩随便扫了一眼,就直接断言道。

“你也太不会作戏了吧,这么敷衍,至少要认真一点啊。”三小姐不满道。

“好吧。你还想问什么?”林子轩只好继续道。

“那就说说我的姻缘好了?”三小姐眼珠一转,故意刁难道。

“这个,真的不好说。”林子轩推脱道。

“有什么不好说,难道我嫁不出去么?”宋家三小姐佯装生气道。

“这倒不是,你记住我的话,等‘蒋’来你就知道了。”林子轩一语双关道。

“记住你什么话?你别打哑谜。”三小姐追问道。

“就是,等‘蒋’来你就知道了。”林子轩重复道。

“将来我自然会知道,还用你说。”宋家三小姐鄙视道。

她没有继续为难林子轩,不过是为了好玩罢了,这倒是让林子轩松了口气。

反正他已经暗示过了,至于能不能理解就是这位三小姐自己的事情了。

过了几日,徐至摩果然到欧洲避风头去了,至少要几个月才能回来。

他这次是从北平出发,前往苏联,从苏联借道到欧洲去,绕了一个大圈子。

正是这一次途径苏联,让他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怀疑和警惕,从最初的赞扬变成了批判。

他认为苏联的一切都是假的,是刻意做给外人看的。

他这样写道:“苏俄之招待外国名人,往往事前预备,暴长掩短,类如此也。”

徐至摩崇拜托尔斯泰,便去拜会了托尔斯泰的女儿。

于是,他知道了在苏联,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书都差不多绝迹了,其中有一些是被苏联政府查禁了,原因是他们的著作代表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徐至摩颇为感慨:“假如有那么一天,你想看某作者的书,算是托尔斯泰的,可是有人告诉你不但他的书再也买不到,你有了书也是再也不能看的——你的感想怎样?”

可以说,这一次的苏联之行,影响了徐至摩的人生观,让他更为坚信西方的自由主义了。

在北平,林子轩还见到了沈丛文。

自从孙福园从《晨报》副刊辞职后,沈丛文的文章也能刊登在《晨报》上了。

加上其他的收入,虽然还没有彻底摆脱贫困,总算是能好好的生活了。

沈丛文的文笔大有精进,写作的乡土小说得到了一些人的欣赏,读者渐渐多了起来。

其中,林子轩不遗余力的帮他推荐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提携新人方面他在文坛广受好评,万象书局发掘出不少新人作家,这些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获得成功。

很多人都觉得林子轩的眼光很准,被他看重的作家都有写作的天赋。

即便是完全没有名气的新人经过他的点拨,就能开窍,写出好文章来,实在是神奇。

只有林子轩自己知道,这不是什么神奇,而是他在后世听过那些人的名字,才会引起他的重视,他可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主要还是那些人自己的努力。

他的贡献就是给那些文坛新人提供一个机会而已。

有时候,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第二百五十六章先生;一路走好!

1925年3月11日,林子轩接到电话,匆匆赶到铁狮子胡同顾维均的宅院里。

宅院里聚集着不少人,有人在院子里,有人在花园,彼此轻声的交谈,无人喧哗,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氛围。

林子轩大抵认识几个人,多是广州来的,还有北洋政府的代表和外国大使馆的顾问。

孙仲山作为这个时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牵动着未来中国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需要掌握最新的消息。

他无心和这些人交谈,朝着第二进的院子走去,那里是孙仲山的住所。

他接到宋家三小姐的电话,早上何湘凝查看病情的时候,现孙仲山的瞳孔开始放大,这可不是好现象。

林子轩来到孙仲山的住处,迎面正碰上汪精为。

两人以前在杭州同游过,一起观看钱塘潮,后来在上海也见过几次,算是熟识。

这时候,汪精为是孙仲山身边的亲信。

他对林子轩点了点头,低声说了眼下的情形,就匆匆离开了,他还要通知其他人员前来,见孙仲山最后一面。

其实,孙仲山搬离协和医院后,并没有放弃诊治,尝试了不少方法。

包括精神治疗和据说是日本最新研制的抗癌新药,只是效果不好,病情不断的恶化。

林子轩清楚就算是在后世癌症也是医学界没有攻克的难题,早期还好说,坚持治疗有希望痊愈,晚期的话就希望渺茫了。

他看到了宋子闻和孙仲山的长子孙课,以及宋倾龄和何湘凝等人,似乎在说遗嘱的事情。

他没有走过去,只在远处看了看。

不一会,宋子闻走过来,面色憔悴,可见这些日子过的并不好。他们互相安慰了几句。

从宋子闻这里,林子轩才知道让他过来的用意。

孙仲山的离世是一件大事,到时候,北平各界都会有所反应。这里毕竟是北洋政府的地方,或许会出现一些突的状况,特别是新闻媒体。

事实上,他们接到消息,有些报纸对孙仲山有意见。可能会一些不利于孙仲山的报道。

林子轩在文坛和报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希望林子轩能够关注一下这两方面的动向,及时传递消息,也好早做应对。

林子轩在北平也有报纸和杂志,在宣传上能起到作用。

这件事牵涉到各方势力的博弈,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谁也不知道会生什么,他们的根基在广东,在北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至少,林子轩是值得信赖的人。

这时候。汪精为带了几个人走了过来,都是广州国民政府的重要人物。

他们一起走进孙仲山的卧室,这是为孙仲山签署遗嘱做见证。

林子轩则按照宋子闻的指点来到宅院的西厢房,见到了宋家三小姐,两人坐在房间里,看着外边惨淡的日光,都没什么说话的心情。

此时,在孙仲山的病榻前,汪精为将两份遗嘱呈给孙仲山,孙课把钢笔递给父亲。

但孙仲山连签字的力气都没有了。看到孙仲山握笔颤抖不能自持的样子,宋倾龄含泪托着手腕让他签字。

孙仲山虽然腕力很弱,但“孙闻,3月11日补签”几个字却非常清楚。

孙仲山签过字后。汪精为在笔记者下签名。

在场的宋子闻、邵员冲、戴恩塞、孙课、吴景恒、何湘凝、孔翔熙、戴济陶、邹录等九人,也都在证明者下面签了名。

到了下午,孙仲山的神志就不怎么清醒了。

林子轩到外边走了走,看到一个苏联人。

此人叫做鲍罗廷,是苏联驻广州国民政府的全权代表,负责联系苏联政府派军事顾问团及调拔金钱、武器支持黄埔军校的事情。

他还多次到军校介绍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苏联红军的生活和政治工作。

这个苏联人正在和汪精为争执着什么。似乎和遗嘱有关,林子轩听不太清楚,他也没有兴趣,便走开了。

傍晚时分,孙仲山略微清醒些,见了一些人,林子轩也在其中。

孙仲山看到林子轩,显得有些意外。

他在上海的时候曾邀请林子轩一起北上,被林子轩拒绝了,他较为看重林子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能够为中国出自己的声音。

但显然林子轩没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只想着独善其身。

在最后时刻,他对林子轩招了招手,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只是拍了拍林子轩的手,表达自己的心情。

林子轩握着孙仲山的手,俯身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先生,放心吧,中国的未来会更强大。”

他说的是后世,中国虽然面对着诸多挑战,但经济展,国力强大,在世界上算是大国。

林子轩经历过那个时代,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

孙仲山以为林子轩明白了他的意思,愿意为这个国家而努力,露出欣慰的神情,艰难的说出了几个词汇。

“和平,奋斗,救中国。”

林子轩点了点头,松开他的手,朝后面退去,还有不少人等着和孙仲山见面。

晚上的时候,他回到了北京饭店,久久不能入眠,第二日醒来,他便接到了噩耗。

1925年3月12日9时,孙仲山离开了这个世界。

孙仲山的灵堂布置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礼堂。

林子轩对这里颇为熟悉,一年前,泰戈尔访华,新月社正是在这座礼堂为泰戈尔祝寿,他和林徽茵等人演出了诗剧《齐德拉》。

3月14日,各国驻华公使馆纷纷前往医院吊唁。

同日,段睿瑞执政府召开非常国会会议,通过了为孙仲山举行国葬议案,并由财政部拨出治丧费1o万元。

3月15日,大雪纷飞,吊唁者排成长队前往医院吊唁。

3月19日,由协和医院向中央公园移灵,沿途肃立的有十几万人,到处是花圈和挽联。

送殡队伍壮观浩荡,前面有3oo名警保人员开路,接着是庞大的军乐队,之后是几万名各界代表,紧接着是全副武装的护卫队伍。

随后是外国驻华代表、随员和旅华人士,后面是亲属百余人。

亲属之后,是灵柩和执绋人员,宋倾龄乘坐青玻璃马车随灵柩行进。

沿途上空有3架飞机缓慢飞行,空撒遗像,在前门的马道上,每隔5分钟鸣放礼炮一响。

林子轩随着队伍前行,感受着周围浓重的悲哀氛围,他在心里默默的祝福。

先生,一路走好!

第二百五十七章人固有一死

正如宋子闻等人所料,孙仲山刚刚过世,不少报纸就开始批判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