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46章

秦皇纪-第246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将军们来说,谁不想拥有一匹好马呢?

“这事就这么定了,挑选一批头脑灵活,身手了得,将、校尉年在三十以下者,士卒年在二十五以下者,三日后出征。”秦异人最后道。

命令一传下,秦军欢声雷动,又有仗可以打了,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那些被选中的秦军特别欢喜,没有被选中的秦军特别不爽,却是无可奈何。

秦异人之所以坚持要率领五万秦军西征,就是要一举解决西域问题。至于河西走廊上的异族,就凭他们那点儿实力,压根就经不起五万秦军打的。

一提起西域,我们就会想到张骞出使西域。可是,要是问第一个打进西域的中国将军是谁?很多人一定会想到李广利,因为李广利征贰师城,威震西域。

其实,第一个打进西域的并不是李广利,而是霍去病。

霍去病第一次独立统兵,就是率领一万精锐骑兵攻打河西走廊,打得休屠、浑邪诸部大败亏输,更是缴获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这一战,霍去病打得很漂亮,打出了汉军的威风,也展现了他的天才。

在同一年的夏天,他再度率领两万精锐骑兵重返河西走廊,这一次,他一路往西,打到新疆的天山附近去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兵临西域。

可惜的是,霍去病并没有把西域问题解决了,留下了后患,才有李广利远征贰师城之事。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怪霍去病。霍去病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斩断匈奴的右臂,他要对付的是匈奴,而不是西域诸国。再者,他率领的兵力太少了,区区两万精锐,无论如何不可能一举收服西域,这才留了一个尾巴。

若是霍去病当时率领的军队多些,不是两万人,而是五万八万的话,就会威慑西域,就会让西域诸国害怕,就不会发生来的“遮杀汉使”之事,就不会有汉武帝命李广利西征之事。

李广利攻打贰师城,后人演绎了无数版本,大多以为是汉武帝穷兵黩武,想要贰师城的天马,这才发兵。其实,这是天大的错误。

迫使汉武帝下令出兵西域的真正原因是西域各国眼红汉朝使者的财货,老是把汉使给杀了。如此大事,是在挑衅汉朝的威严,不得不惩。是以,汉武帝这才命令李广利率兵西征。

第一次进攻西域,因为准备不足,李广利打了败仗,激怒了汉武帝,不准他回来。汉武帝更是派出了使臣,堵在路上,若是李广利敢回来,当场格杀,李广利怕了,只得老老实实呆着。

到了准备完成之后,汉武帝再度发兵,由李广利率领,再攻西域,这一次,打得西域惊恐不安,贰师城求饶。

这一战之后,西域诸国害怕了,不敢再眼红汉使的财货,更不敢再杀汉使了。不仅不敢眼红,还得把汉使当祖宗一样供着。

秦异人打的主意是,不打则已,既然要打,就要把西域打怕,打得西域不敢再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不能重蹈霍去病的覆辙,而要大举出兵。出动五万秦军锐士,也就成了必然。

五万精锐挑选完成后,秦异人一声令下,其余的秦军带着战利品,押着单于、左贤王这些匈奴重要人物,开始撤退,朝关中进发。

“公子,这一仗要如何打?”在九原郡守府,秦异人召集众将再议军机,有大将提出疑问道:“五万大军出动,这后勤就是一个大问题,要如何解决?”

“是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不能解决辎重,这仗就难打了。”众将齐声附和。

“公子,依我之意,我们应当派人向陇西郡守传话,要他们运送辎重。”黄石公眉头一挑,忙出主意。

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主要在河西走廊上,也就是现在的宁夏、甘肃一带,从陇西运送辎重再合适不过了,黄石公出了一条好计。

“不。”秦异人摇头,道:“此战,我们不需要辎重。”

“不要辎重?”一片惊呼声响起。

不仅众将惊讶不置,就是黄石公、尉缭、李牧这些人也是惊讶不已,个个瞪圆了眼睛,如同在听天方夜谭。

自古以来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粮草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秦异人却说不需要辎重,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由不得他们不惊讶。

“没错!不需要辎重!”秦异人再度肯定一句,道:“每人两匹马,一匹骑乘,一匹运送粮草。”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却不能持久,尉缭忙道:“公子,这虽然可行,却不能持久,粮草总有用光的时候呀。这可是大漠呀,一旦粮草用光了,在哪里去筹措?”

“是呀,公子,要三思呀。”黄石公和李牧齐声附和。

“这又有何难呢?”秦异人却是不当一回事,道:“找到异族,不用跟他们废话,杀了就是。杀完就抢,抢食物、抢牛羊、抢骏马。只要打上几仗,你们就会愁粮草多得用不完。”

秦异人这是要实行“以战养战”之策了。这虽然有点血腥,却是在大漠中作战的好办法。

历史上,霍去病两次攻打河西走廊,他所率之兵力总共才三万人马。而盘据在河西走廊上的匈奴军队就高达二十四万,他竟然打胜了,还是一个天大的胜仗,就在于他采用的“以战养战”的打法。

他率领的汉军没有辎重,是轻装上阵,保证了他的行军速度,可以做到来去如风,他总是可以在匈奴想不到时间,想不到的地点,以匈奴想不到的方式突然杀出来,打得匈奴苦不堪言,死伤惨重,最后被霍去病斩断了匈奴右臂。

“公子,好是好,就是有些……”有将领迟疑着不言。

“有些血腥残暴,是吧?”他不说,秦异人却是帮他说出来,道:“此战,大秦就是要宣扬兵威,就是要杀个血流成河,让这些异族痛!让他们怕!你们放开杀便是!能杀就全杀了!能抢就全抢了!不必留手!”

这是华夏第一次对河西走廊用兵,一定要让这些异族知道华夏的厉害,他们才会老老实实,才会臣服,才不敢再叛。

“好计!”经秦异人解释,众将恍然,不再有异议。

时间一到,五万秦军集结在九原城外,秦异人在众将的簇拥下,策马而来。来到阵前,秦异人一拉马缰,冲秦军将士道:“弟兄们:我们刚刚在大漠上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活捉了单于,挖了匈奴祖坟!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再打一个大胜仗!我们要让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颤抖!哭泣!”

“大秦万岁!”秦军将士爆发出惊天的吼声,人人高昂着头颅,战意炽烈。

“出发!”秦异人一拍马背,率先而出,直朝西方驰去。

“隆隆!”惊天动地的蹄声如同雷霆,五万秦军就象一片黑色的浪潮,席卷西去。

第四十八章灭国!灭国!再灭国!(中)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正在与范睢、白起和司马梗这些重臣议事。

“君上,异人公子军报。”正议间,只见长史桓兴手捧一张羊皮纸,小跑着进来,红光满面,仿佛有天大的好事似的。

“哦,拿来。”秦昭王右手伸得老长,桓兴忙把羊皮纸递到秦昭王手里。

秦昭王展开一瞧,不由得仰首向天,发出一阵畅笑声:“哈哈!”

笑声舒畅,快活之极,如同一只打鸣的公鸡似的。

把秦昭王这副欢喜样儿看在眼里,范睢他们睁大眼睛死盯着秦昭王,好奇写在脸上了。

“你们说说,异人这军报里说的甚?”秦昭王把手中的军报晃晃,如同有了心爱玩具向人炫耀的孩童似的。

“异人公子可是班师了?”范睢才智不凡,一语猜中。

“是,也不全是。除了班师,还有呢,丞相,你再猜猜。”秦昭王微一点头,意示赞许。

“还有……异人公子率兵西征了,要灭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了。”范睢的才智当真了得,竟然又给他猜中了。

“是呀,异人率军西征了。”秦昭王把手中的羊皮纸放下,未语先笑道:“丞相,异人这次率兵北征,全歼匈奴百万之众,活捉匈奴单于,挖了匈奴祖坟,是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从未有过的盛事,大军凯旋而归,一定要好好庆贺一番。”

如此大胜之仗,还是对付异族,是华夏从未有过的盛事,在这凯旋之际,的确应该好好庆贺一番。

“君上,不仅要庆贺,更要请荀子、公孙龙子写些文章,传遍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秦心系华夏安危。”范睢立时出主意。

“臣赞成!”白起和司马梗齐声赞成。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会让天下人减少对秦国的抵触情绪,这对接下来扫灭六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嗯,这是一定的。”秦昭王白眉一掀,道:“这庆贺之事,就有劳丞相操持了,一定要盛大,要隆重,却不能奢侈。”

秦昭王崇尚节俭,即使如此大的喜事,也不会奢侈。

“君上放心,臣明白。”范睢对于此举大是赞成。

“白起,你说,异人这次大举西征,有没有办法把羌给灭了?”秦昭王白眉拧在一起,成一个川字,冲白起问道。

“灭羌?”白起一愣,不住摇头,道:“羌与匈奴、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皆不同。羌所在之地山高林密,是险山恶水,易守难攻,就是以大秦之强,亦是奈何不得。”

羌,在当时主要盘据在现在的青海一带,那里山高林密,险山恶水不知几多,这极大的限制了秦军的发挥。也正是因为如此,羌是所有异族中唯一一个不惧秦兵威的异族。

正是因为羌有着高山密林可以依托,进可攻,退可守。一有机会,就去秦国边境滋扰一番,见情势不对,就朝高山密林里一躲,秦军只有望而兴叹。

久而久之,羌就成了秦国的心腹大患,让秦国头疼不已。是以,在秦异人大举西征之际,秦昭王就想到了羌,想要灭羌。

“哎!”秦昭王知道白起说得在理,只能把满腔希望化为一声叹息。

XXXXXXXX林胡之地,一条河流清澈明净,散发着阵阵水香气。

在河边,有着不计其数的帐幕,一座接一座,一眼望不到头,不知几多。

林胡牧民正在抓紧入冬后的最后一点儿时间,收割牧草,打柴禾,准备窝冬了。

大漠上,一到冬天特别冷,没有足够的牧草喂牛马骏马,没有足够的柴禾取暖,是很可怕的事情。

牧民们早出晚归,拼了命的做事,收割起来的牧草很多,打的柴禾不少,这个冬天应该不难过,会是一个不错的冬天。

心情不错的牧民一边忙活,一边唱着牧歌,悠扬的牧歌飘荡,一派说不出的宁静与详和。

“隆隆!”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惊天动地地巨响从东方传来,如同滚滚惊雷。

“蹄声!”对于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的林胡牧民来说,一听便听出来,这是蹄声。

“哪来的蹄声呢?”紧接着,牧民就有些好奇。

听这声音,声响如雷,应该有不少骏马在疾驰。

牧民放下手中的活计,扭头朝东望去,远远就看见一朵巨大的乌云,连天接地,黑压压的一片,给人一种压抑感。

“好多的人!好多的骏马!”虽然还没有看见到人,没有看到马,只是看到了遮天的烟尘汇聚成的乌云,对于这些见惯了万马奔腾的牧民来说,就知道来的人不少,有很多骏马。

再过一阵,只见了一条黑色的水线出现,优美流畅,再快速从天边涌来。

没过多久,这些水线就更加清晰了,只见一片人潮马海,不计其数的骑手正在策马疾驰。

“好了得的骑术!”牧民一瞧这些驰骋的骑手就知道他们有一手了得的骑术,就是比起精通骑术的林胡人来说,一点也不逊色。

“好雄壮的阵势!”紧接着,牧民就是好一阵惊讶。

只见这些骑手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如同一片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对着他们涌来。

这些骑手还未到近前,一股肃杀之气排空直上,让人心悸。

“这是一支军队,是哪里来的军队?”牧民好奇得紧,眼睛瞪得滚圆,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林胡人是游牧民族,和匈奴一样,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他们精通骑射之道,对于骑射之事烂熟于胸。可是,他们就是没有见过如此整齐的阵势,就没有见过如此有气势,如此杀气腾腾的骑阵,要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是我们的王吗?”

“肯定是我们的王。我们的王应匈奴单于之邀,前去北河打秦军,一定是打了大胜仗,凯旋归来了呢。”

“对,一定是我们的王,我们迎接我们凯旋归来的勇士!”

牧民首先想到的就是林胡王去打秦军一事,以为林胡王打胜了,凯旋归来。这对于牧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恨不得立时迎上去,分享战胜的喜悦。

“这不是我们的王。”

“怎么又不是我们的王?除了我们的王,还有谁能找到我们的窝冬之地呢?”

“你们瞧,这支队伍是黑色的军服,黑色的盔甲,还有黑色的旗帜,这不是我们拥有的。”

有林胡牧民眼尖,看清楚了,这是一支身着黑色军服、盔甲,举着黑色旗帜的军队,这些与林胡的衣衫盔甲截然不同。

“还有,这旗帜上写的有字,嗯,我识得这字,叫‘秦’。”

“那就对了,一定是我们的王了!我们的王打败了秦军,缴获了秦军的旗帜盔甲,凯旋归来了。”

“对!一定是这样!”

如此一想,牧民就顺理成章的以为他们的王凯旋归来,而且还是缴获极丰,无不是大喜过望,欢天喜地的赶去迎接。

“我们的王回来了!”

“我们的王凯旋归来了!”

牧民发出阵阵欢呼声,骑着骏马,疾驰而去,准备迎接他们的王,分享战利品。

一时间,只见到处都是欢天喜地,骑着骏马飞驰的林胡牧民,人人脸上泛着红光,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仿佛他们已经分享到胜利的果实似的。

然而,他们的美梦很快就破碎了。

“咻咻!”他们正驰骋间,只听一阵尖锐的破空声响起。

天空突然为之一暗,只见不计其数的弩矢突然出现在空中,织成一张巨网,对着他们就罩了下来。

“这是何物?”

“我怎生没见过?”

乍见之下,牧民不仅不慌,反倒是好奇了,个个如同好奇宝宝般,打量着快速飞掠的弩矢,指指点点。

这些林胡牧民哪里见过秦军的手弩,哪里知道这是手弩发射的弩矢,会要他们的小命。

“啊!啊!啊!”

就在牧民指点之际,只听一听惊天动地的惨叫声响起,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不断有血光闪现,不断有牧民坠马,不断有人摔在地上哀号。

“这不是我们的王!”

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牧民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他们的王。

“这是哪支军队?难道是秦军?”

“不可能吧?秦军怎会到这里来呢?即使要打到这里来的也应该是赵军呀。”

牧民们听着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吓得不轻,脸上变色,可是,他们仍是好奇,这究竟是哪支军队呢?

在他们的印象中,林胡就没有招惹过秦军,要他们相信这是秦军打来了,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

林胡这么多年主要是攻击赵国,主要是滋扰赵国边境,与秦国没有仇没有恨的,秦军怎会打来?

就在牧民惊奇之际,又是一阵尖锐的破空之声响起,不计其数的弩矢出现在空中,如同一条条欲要择人而噬的毒蛇似的。

这次,牧民的好奇心没有了,有的只是惊惧与不安,发一声喊,四下里逃命。

可是,他们又怎能逃得出去?被弩矢覆盖之后,死伤无数。

秦军一边驰骋,一边用手弩射杀,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