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纪-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呀。”一众大臣齐声附和。
秦国打了楚国上百年,只能夺取一些土地城池,却是不能灭楚国,楚国一众大臣很有信心,相信秦国奈何不得楚国。
“君上,此言差矣!”项燕狠狠摇头,道:“在最初,秦国由西往东打,大楚有五六千里的广阔土地,秦国自然是奈何不得大楚。然,若是秦国灭了齐国,秦国就可以由北往南打,大楚的地域不过三两千里,大楚还能凭借广阔的地域与虎狼秦国周旋乎?”
“咝!”楚考烈王把地图一阵打量,脸色大变,直抽冷子。(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齐国的惊恐
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并不是吹嘘之言,而是事实。
楚国最为强盛之时,其疆域极为辽阔,包括现在的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一句话:长江以南,包括淮河流域都是楚国的。
其最东到最西,相距五六千里。
秦国崛起后,把贵州之地给夺了,使得楚国东西的距离缩短一些,饶是如此,仍是有五六千里之遥。
五六千里的战略纵深,不要说在战国时代,就是在现代化战争中,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正是因为如此,上百年来秦国压着楚国打,却只能重创楚国,不能灭掉楚国。即使以白起之善于用兵,也就是攻破楚国都城,烧掉楚国王陵罢了,不能灭楚。
随着秦国所灭战国的增多,这种对秦国不利对楚国有利的战略态势就不断改变,若是秦国灭了齐国的话,秦国的疆域就从最西边到东海之滨。如此以来,秦国就不再象往常那样,由西往东打,完全可以由北往南打。
由北往南打的好处就在于,把楚国的战略纵深压缩了一半,只有三两千里了。
对于五六千里的战略纵深,秦国或许没有办法,对于三两千里的战略纵深,秦国却是有办法的。
真要这样的话,楚国就有亡国之祸了。
经过项燕的提醒,就算再笨的人也明白过来了,楚考烈王猛的醒悟过来,心惊肉跳,脸色大变,不住吸冷子。
“这……”一众大臣个个瞪圆了眼睛,打量着地图,脸上尽是惊惧之色。
这已经够让楚国君臣惊恐的了,然而,项燕还要打击他们,道:“秦国灭齐后,大楚广阔的疆域不再是天险,大楚有亡国之虞。然,还有更加令人担心之事……”
“还有更可怕的?”一众大臣个个张大了嘴,一脸的惊惧,失声问道。
“项燕,是何事?”楚考烈王脸色苍白,却是不得不问个明白。
“在往昔,秦国与大楚接壤之地只在最西一隅,秦国若是要攻楚,只能从那里出兵,哪怕前面是险山恶水,秦国也没得选择。如今,随着秦国疆域的扩大,秦国与楚国接壤处更多了,秦国可以选择对秦国最有利,对大楚最不利的地方出兵,大楚如何抵挡?”项燕的声调有些高,有些尖细,有些刺耳。
这话如同雷霆万钧狠狠撞击在一众君臣的心坎上,个个颤栗不已。
项燕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在往昔,秦国与楚国接壤之地不多,秦国若要攻打楚国,没有选择的余地,哪怕前是险山恶水也得打,这对秦国不利。如今,随着两国接壤处增多,秦国就有更大的选择权了,可以选择对秦国最为有利,对楚国最不利的地方进攻。
并且,楚国完全可以把军队分成数路,齐头并进,分进合击,楚国怎么抵挡?
“项燕,你说这该如何是好?”过了老半天,楚考烈王总算平复下来了,眼巴巴的望着项燕。
一众大臣也是可怜兮兮的望着项燕,一脸的希冀。
“救齐!”项燕只说了两个字,却是字逾千钧。
适才,一提起救齐之事,一众大臣就是反对声一片,如今却是没有反对,不过,也没人赞同。因为齐楚百年世仇,两国间为了一片不毛之地可以打生打死上百年,要楚国出兵救齐,这对于楚国君臣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儿。
“大楚救齐,非为救齐也,实为大楚自救也。”项燕的眉头一挑,道:“不仅要救齐,还自今往后,楚齐结成生死同盟,攻守相依,唯有如此,大楚方能与秦国抗衡。”
楚国很落后,依楚国的实力,难与秦国抗衡。更别说,眼下的楚国即将失去疆域广阔这一天然优势,更难与秦国对抗了。楚国要想存在下去,要想不能亡国的话,唯有与齐国结成生死同盟,攻守相依,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经过项燕的剖析,没有人再反对救齐了吧?”楚考烈王深吸一口气,冲一众大臣问道。
一众大臣个个紧抿着嘴唇,不再反对了。项燕的剖析是如此明了,就是猪也能明白,更何况是人了。
“看来,救齐是必然的了。只是,万一救不得齐国,又该当如何?项燕,你想过这事吗?”楚考烈王再度问道。
“是呀。谋事谋万全,大楚虽是不得不救齐,可万一不能救,又该当如何,这事儿得弄明白。”立时有大臣附和。
“这好办。”项燕眉头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剑,眼中精光闪烁,道:“若是救不得齐国的话,那大楚就效那秦国,灭掉齐国,尽可能的多占有齐国的土地城池,增强大楚的实力。”
“哈哈!”一片大笑声响起,出自楚国君臣之口,人人一脸的喜色。
项燕这一手够狠,不能救得齐国的话,那就参与灭齐,尽可能多的捞取好处,增强楚国的实力。齐国得渔盐之利,若是能占领齐国大片的土地城池的话,楚国的实力会增强不少,由不得他们不欢喜。
“项燕,你所谋甚当,寡人自当依允。”楚考烈王脸上泛着笑容,道:“只是有一事,你得想明白。若是大楚参与灭齐,秦国会允许吗?若是秦国翻脸,要攻打大楚,那又该如何?”
若是秦国要灭齐,绝不会允许楚国来横插一脚,秦国翻脸,攻打楚国很有可能,此事不得不虑。
“君上,这事好办。”项燕却是不在乎,道:“一是大楚多出兵,令秦国有所顾忌。二是依臣所料,齐国曾是一流战国,雄视天下,即使秦国要灭齐,也不是知时间所能做到。大楚完全可以等到秦国兵老师疲之际再下手,说不定还能打败秦国呢。”
“有理,有理,极是有理。”一片赞扬声响起。
齐国得渔盐之利,曾经是一流的战国,为天下所重,以为齐国可以统一中国。即使眼下的齐国国力大不如往昔,也不容小视,秦国要想灭齐,不打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是不可能灭掉齐国的。
到了秦国兵老师疲之际,楚国突然下手,与齐国前后夹击秦军,很可能打一个天大的胜仗,这可是大好事,由不得他们不欢喜。
“如此甚好!项燕,这事儿就由你来操持。寡人予你二十万大军,可够?”楚考烈王右手一挥,很是大气。
“谢君上!臣一定尽心尽力!”项燕大是欣慰,他一番努力没有白费。
XXXXXXX
齐魏边境,秦军营地,秦军中军帐。
王翦正与一众将领在议事,有将领大为不解,问道:“上将军,我们为何驻扎在齐魏边境,不动一下呢?”
秦军来到齐魏边境,已经有好几天了,没有丝毫动静,这着实令一众将领大为不解。
“来人,立时备下一份厚礼,前去临淄,拜见齐王,就说我请齐王前来议事。”王翦却是没有回答众将的问询,而是突然下令。
“这……”一众将领更加迷糊了,眼巴巴的望着王翦,期盼王翦解释,然而,王翦压根儿就没有解释的意思。
王翦当即修书一封,派人携带重礼,前去临淄。
XXXXXX
齐国都城,临淄,齐国王宫。
齐王建忧心忡忡,满脸的惊惶。
在秦国灭掉魏国之后,齐王建得到消息,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依然过着日日酒宴,夜夜美色的享乐日子。然而,没过几多时间,就得到消息,秦国大军压境,这可把齐王建吓坏了。不用想也知道,秦国大军压到齐魏边境上,肯定是要对齐国下手了,要是秦军发起进攻的话,齐国抗挡得住吗?
对这事,齐王建没有一点信心,召来后胜商议,后胜也是没有办法。实在不行,只得召来一众大臣商议,商议来商议去,都没有结果。
因为此时的齐国,朝中无能人,大臣尽皆鼠目寸光之辈,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
就这样,齐王建要不忧心忡忡都不成。
“君上,眼下没有善策,不如先下旨,令各地做好战守之备。”后胜站在旁边,忙出主意道。
“嗯。丞相此言有理,极是有理,是该做好防守准备。”齐王建不停夸赞后胜,道:“如此大事,朝中竟然无人提醒,幸得寡人有丞相呀,丞相真是盘盘大才。”
“谢君上夸奖。”后胜美滋滋的。
早就该下旨做好战守之事了,得到秦国大军压境的消息已经好几天了,到了眼下这才下旨,是不是太迟了?这也能得到无上夸赞,真是令人无语。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内侍快步进来,冲齐王建道:“禀君上,秦使求见。”
“秦使?”齐王建和后胜齐声惊呼,一脸的难以置信。
秦国大军压境,他们以为秦国要灭齐国了,哪里想得到,秦国竟然派出使臣前来,这太令他们意外了,要他们不惊奇都不行。
“请!快请!快快请!”齐王建一清醒过来,就是脸上泛着喜色,一个劲的要请秦使。
内侍领命,快步而去。
“丞相,你说,秦使此来,有何要事?”齐王建哪里想得明白,只得问后胜。
后胜也是个草包,他也是不明白,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君上,依臣之见,秦使此来必有大事。”
这不废话吗?没有大事,秦国怎会派出使臣。
很快的,秦使被领了来,这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冲齐王建见礼,道:“秦国使者见过齐王。”
秦使执礼极恭,没有丝毫傲慢之态,这令齐王建略松一口气。要是秦使傲慢的话,说明秦国要对齐国下手了,如此恭敬,说明秦国对齐国还是挺礼敬的。
他不知道的是,秦国在下一盘大棋,要是他知道了的话,就不会如此想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齐国中计
秦使言甘而语卑,已经够令齐王建和后胜欢喜的了,然而,还有让他们更加欢喜的,只听秦使道:“秦使此来,还要向齐王送上厚礼。”
“厚礼?”齐王建惊诧得眼珠子差点掉到地上了。
对于惊恐了好几天的齐王建来说,秦国能不攻打齐国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哪里想得到,秦国还会送上厚礼,要他不惊诧都不行。
“呵呵!”后胜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因为他认为秦国够意思。他能当上丞相,多有秦异人之力,如今,秦国遣使送来厚礼,他能不欢喜吗?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只见一队齐国士卒抬着十来个大箱子进来。这些士卒走路有些吃力,不用想也知道,箱中的礼物份量不轻,齐王建眼里一片火热。
士卒来到近前,把箱子放下,施礼告退。
秦使上前一步,打开一口箱子,一片珠光宝气,箱子里尽是珍宝,件件都是稀世之珍,世间难得一见。
齐王建对治国理民不在行,说到玩乐事儿,那是一等一的精通,以他老辣的目光自然是一眼就能认出,这些珍货世间少有,眼里一片火热,顾不得谦让,快步上前,这个摸摸,那个抚抚,一脸的欢喜。
后胜紧跟在身后,眼里也是一片火热,恨不得全部据为己有。后胜没有治国理民的才干,他有的就是挖空心思玩乐,对于世间珍货他很是了解。
“这些都是魏国王宫的珍藏吧?”齐王建的眼光不错,一眼就认出这些全部是魏国王宫的珍货。
“齐王好眼光!”秦使赞叹不已,一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样儿,笑道:“这些都是大秦从魏国王宫缴获的。齐王是知道的,魏国历代国君除了魏文侯和魏武侯外,多是只知吃喝玩乐的主,他们或爱珍玩,或爱女色,或好游猎,这些国君收藏的珍货还真不少。”
“哎!魏国有如此昏君,岂能不亡国?”齐王建重重点头,大加鄙视。
瞧他那样儿,仿佛魏国历代国君都该死似的,他却不知他也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昏君,真个是乌鸦嫌猪黑,自身不觉得。
齐王建和后胜君臣二人喜滋滋的,不让秦使动手,自己动手把这些箱子打开,每口箱子里都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珍货,可把二人乐坏了,咧着一张嘴直乐呵,仿佛这是世间最为宝贵的物事儿似的。
秦使看在眼里,暗中大加鄙视:“这些虽是上等珍货,可在大秦眼里不过是粪土罢了。对于大秦来说,最为珍贵的并非珍玩宝货,而是治国理民的人才。你们不重视人才,只喜珍货,要想不亡国都不成。”
秦人质朴,历代国君都很节俭,把能弄到的每一枚钱用于力征,而不是享乐,对于秦国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金银珍宝就不那么重要了。
“无功不受禄,敢问秦使送如此厚礼,可有事儿要大齐做?”忙前忙后的欣赏了老半天,齐王建这才兴致稍却,冲秦使问道。
“齐王言重了。”秦使笑呵呵的,取出王翦的手书,道:“这有上将军的亲笔手书,还请齐王过目。”
“哦。上将军的书信。”齐王忙取过来,展开一瞧,大是欢喜,笑呵呵的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说着,把王翦的书信递给后胜,道:“丞相,你先看看。”
后胜接在手里,仔细一瞧,也是欢喜不已。
王翦在书信中重申了秦齐的兄弟之盟,并且请齐王建派出重臣商议归还魏国夺去的齐国土地一事。
上次,秦异人为了惩戒齐国,令四国联兵伐齐,夺去了不少齐国的土地城池,这令齐王建耿耿于怀,要是能收回来的话,那就是天大的喜事儿,由不得他不欢喜。
“君上,臣愿往。”后胜立时请命。
这是大好事,只要后胜前去,定能成功,这天大的功劳就稳妥了,由不得后胜不去。
“嗯,此事就有劳丞相了。”齐王建欣然同意了。
就这样,后胜略一收拾,跟着秦使出发,赶去见王翦了。
XXXXXX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异人正在处理公务,黄石公快步进来,冲秦异人见礼,把手中的羊皮纸递给秦异人,道:“君上,楚国消息。楚王听信项燕的谋划,出兵二十万欲要谋齐。一旦谋齐不成,就要浑水摸鱼,从中捞取好处。”
秦异人接过一瞧,眉头一挑,道:“这个项燕倒还真是有点儿本事,竟然坏了寡人大事,没能阻止楚国干预。嗯,顿弱和姚贾为了办成这事儿,没少花金收买楚国的世家呀。”
“这个项燕还真是个人才,竟然眼光如此独到,此人必将成为大秦灭楚的最大障碍。”黄石公颇有些担心。
“无妨,他再能奈也是没用,楚国毕竟腐朽了,他是独木难支。”项燕的确是秦国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在历史上,他是唯一一个令秦始皇吃了败仗的将领。可惜的是,楚国太过腐朽了,他是独木难支,最终被王翦打败,还丢了性命。
“也是。”黄石公点点头,道:“放眼天下间,楚国虽大,却是最为腐朽,世家大族把持了朝政,就是楚王也是难有作为。”
“项燕的谋划虽好,却是有一件事不是他能左右的,那就是齐王建是个昏君,一定会中大秦的计,大秦灭齐会非常迅速,等到他明白过来,大势已去。”秦异人冷冷的道:“传旨给王翦,若是项燕敢来,就打他个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最好是杀掉项燕。”
XXXXXXX
齐魏边境,秦军营地前,上将军王翦率领一众秦将迎接后胜。
后胜从车上下来,一见王翦亲自前来迎接他,不由得大是欢喜,能得秦国上将军亲迎的人,放眼天下间又有几个?由不得他不欢喜。
“见过上将军!”后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