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缘 作者:墨耳(晋江vip2014-03-01完结)-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儿节下;老太太可不许生气。”
老太太面色稍霁,拉住黛玉在身旁坐下,又抬手朝张凤娥招了招手,张凤娥便起身坐在老太太另一侧。
老太太也一样搂了她在怀里,怒道:“那样四六不分的浑人说的话,你还记在心里做什么?快把眼泪收了,也不怕你妹妹看了笑话你。”
老太太语气不好,张凤娥听了,眼圈又是一红,却往老太太怀里靠了靠,哽咽道:“从此以后,我也只认老太太只认妹妹和嫂子了。”
黛玉见此情形,心里约莫有些明白过来。她和张凤娥一样,都是没娘的孩子,遂待她比往日待林珺的情分更多了三四分。今见如此,又想,自己虽没有娘,却有父兄依靠,她虽有父有母,却犹如没有父母一样,不然,她也不必远离父母依靠老太太过活。这么一想,自己倒是比张凤娥强了千百倍。见老太太脸上也是不好,也不敢问,当下便扑进老太太怀里,道:“原来凤姐姐从前是不认我们的?亏我还总想着你。”便闹着要老太太做主。
张凤娥不辨真假,黛玉也一向是实心眼的人,便只当黛玉是真这么想,欲要分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急得直掉泪。
原来自年后,张凤娥便想着回家的事,只她父亲来了两回信,却并未透出这个意思,也不知她父亲是怎么想的。
她心里想着她这个年纪了,再不家去,岂不是让林家上上下下为难——到底要不要替她张罗亲事。若是张罗着,不说她父母俱全,祖父祖母亦在,若真替她张罗了,就有越俎代庖之嫌;若是不管不顾,则又有一套说法,总归是要担一个不是。再往深里想,只怕还于林家父子仕途有碍。
林家自老太太起,几个主子都疼她,便是底下的奴才,也均是敬着。这些她心里都清楚,说一句要不得的话,她心里,其实觉着林家的人,更像亲人些儿。不说陈氏,也不说她嫡亲的母亲郑氏,毕竟死得早,死的时候她还未记事,好不好的,也只是听人说的,只说活着的这几个,有哪一个及得上林家人的万分之一。她唯一念她父亲的一点好,便是送了她到老太太身边。这一两年,比她过去十年所学,不知得益了几千几万倍。
正因林家待她这样好,她才不愿意令林家因她稍微被人说那么一句半句不是。
因此,犹豫再三,便主动提起回家的事。不想,昨儿收到信,又不是她父亲的笔迹,料想是陈氏回的信,却不知有没有她父亲的意思。所言之事,不说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说不出口,便是连稍微想一想也不敢,更兼又羞又愧,只恨不能从未在这世上活过。
子不言父母之过,她有心与黛玉解释,只开不了口,这是其一。其二,先时她来林家,因想着是暂住,总有一日要回去,与黛玉熟了后,更兼喜爱她的为人,便只当妹妹一样疼惜,自然亲密无间,此刻她心中觉着愧对林家,心里不自觉地自己便把自己看低了些儿,黛玉面前,不免胆怯,说话也瞻前顾后,唯恐说错了一句半句。如此,又哪里说得出话来。
黛玉本是要闹她,见她没了往日的机灵,竟未看出自己的取笑之意,不笑反而哭起来,自个儿又着急起来。
一时也想不清楚缘由,却知必定是方才的言语哪里冒犯了她,连忙说:“姐姐这是怎么了?想必是丫头惹了姐姐生气,姐姐且告诉老太太,只管撵出去。”
见黛玉说笑,知是开解自己,又想及黛玉往日待她的好,张凤娥更觉愧疚,强忍着收了泪,笑道:“何曾呢,”这一语说出来,似悟了一般,张凤娥心里跟着也轻松起来,神态也跟着自然随意了些,执帕拭去两腮的泪珠,才接着说:“妹妹这会子说得好听,等回头要打要骂了,又该心软了。”
琉璃早领了三四个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镜等物候着,见张凤娥转好,便引着进来。另有两个小丫鬟抬了一个杌子在张凤娥跟前。琉璃又上来帮着挽袖卸镯,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张凤娥面前衣襟掩了,张凤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琉璃又拿一方帕子替她敷眼。
待重新匀了脸,老太太见她气色好多了,看不出是刚哭过的样子,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才笑着说:“你就是心思太重了,这样高高兴兴的才好。”
说着,卢慧娴和赵太太林珺三个一起过来了,老太太便笑道:“你们怎么碰到一起了?”
林珺上前请安说:“才在外面碰见的,”又扭过头和黛玉说:“不知道你来了,我还说先去你屋里呢,幸好没过去。”
黛玉和赵太太卢慧娴问了好,便说:“今儿节下,又不用上学,一早起来就过来了。”说罢,又笑与赵太太说:“这个人,我昨儿还和她说了,转眼就忘了,回过头来,又成了我的不是,婶子可得替我做主。”
林珺想了会儿,才想起来,就红了脸,呐呐道:“一时忘了。”
赵太太便点着她的额头,咬着牙笑骂道:“也不知你整日里想什么,才多大点的人儿,就忘这忘那,刚说的话,转头就不记得了。要到了我们这个年纪,那还了得?”虽是责骂,宠溺之情,不言而喻。
老太太无儿无女,又转了心性,对家里几个孩子最是疼爱,自是看不得,说:“今儿大节下,有什么事,哪一天不能说,就要今儿说?”
相处了这些日子,赵太太也不如从前拘谨。知道老太太是心疼孙女,也不恼,只笑着说是,心说:“这老太太面上有了笑,性子也跟着回去了。”
说完,见五六个婆子捧着五彩珐琅的大捧盒进来,便过去和卢慧娴两个调停。吃罢早饭,陪着老太太说了些原先在姑苏和扬州怎么过节的话,因老太太要去佛堂便散了,林珺和黛玉两个就和张凤娥去了她屋里。
叶子几个才吃完饭,正收拾着,就听外面有人说话。
一个是小丫鬟彩儿的声音,说:“妈妈来了,可用过饭?”
那一个就说:“吃了来的,姑娘可回来了?”
叶子听着约莫是她妈的声音,忙掀了帘子。就见彩儿扶着她妈走过来,笑着上前,说:“妈怎么这个时候来了?我们才吃完饭,还没收拾。今儿我们都得了赏,添了好几个菜,都没吃完,妈要不要再添些?”
何妈妈便自袖中拿出一个荷包来,往她面前递了递,道:“我给姑娘送这个,”叶子和彩儿都看去,却见是一个做工极为精致的五毒符,“这几年眼睛不行,这一个做了有多半个月。”又说:“原该昨儿送过来,偏记性不好,几个老姐妹拉着说了会子话,转头又忘了。晚上想起来,各处又都落了锁。”
叶子笑道:“昨儿姑娘还问呢,见天黑了,妈还没来,说必定是被哪一个拉着说话说忘了,果然没错。”
何嬷嬷笑着在叶子身上拍了两下,骂道:“敢编排你妈来了,这也是你学的规矩?”
说着话,两人进了屋,桌上已经收拾过,只留了三碗略动了些的菜,一个丫鬟盛了饭过来,说:“妈妈别嫌弃,这几碗我们也只略动了动。”
何嬷嬷待要不接,又见她饭都盛了,不好推得,就说:“我刚吃了来的,”又问:“这炸的是什么?”
叶子道:“是鹌鹑,今儿我得的,我尝了个腿子,见味儿好,让她们,她们也只略尝了尝,就不肯吃,结果剩了这好些。好在它也经放,留着中午和晚上再吃,妈尝两个,看怎么样?”又吩咐那小丫鬟,“饭就不必了,盛半碗绿豆粥来。”又要水洗手亲自替她妈收拾鹌鹑。
何嬷嬷自是喜欢,嘴里犹说:“我今儿也得了,只不是这个。”又说:“既然爱吃,你们自留着罢,撕点子腿子我尝尝也就罢了。”
小丫鬟端了粥上来,道:“妈妈和姐姐说话,我还有事儿,便不陪您老人家了。”
何嬷嬷心里喜欢,自无不应,见她出去了,还和叶子说:“这才是大家子的规矩,不像……”话说到一半,便连连摇头,又问:“姑娘还在老太太屋里?”
叶子点了点头,心里忖度着老家来信的事,不知该不该和她妈说。想着事儿,难免晃了神,一个鹌鹑拿在手里,半天也没动。何嬷嬷便看出来了,先就想着是张凤娥出了什么事,忙喊了叶子一声,见她望过来,急急地问:“姑娘这几日还好?不许瞒着我?”
叶子见她妈这样,哪里还敢瞒着,连忙一五一十地说了。何嬷嬷倒也不是个蠢的,比张凤娥看得还要清,仍旧气得差点把手里的碗摔了。叶子又是抚胸,又是拍背,一面劝道:“要我说,不回去还好些儿,这里虽不是自个儿家里,但上上下下,哪一个不疼咱们姑娘,倒比家里还自在些儿。”
何嬷嬷缓过来,见叶子说得不像,连忙喝止,道:“快些给我住嘴,这些话也是你能说得的?”又放下脸,怒道:“姑娘写回去的信必定是被太太扣住了,老太爷老太太和老爷必定不知情。”又叹道:“姑娘这两年看着大了,行事做派,我瞧着,比我们太太还强些儿,只心思重这一头还是半点没变。”这个“我们太太”,自然不是陈夫人,而是郑夫人。
何嬷嬷不必问,也知道必定是张凤娥在信里提了要家去的话,从而惹恼了陈氏。
陈氏什么心思,她约莫能猜出几分来,不外乎是要张凤娥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能做二奶奶,也要捞个姨娘,也好攀着林家给自家老爷谋个出路。
当然,依着陈氏的心思,若不是二姑娘年纪太小,只怕当日就闹着要老爷把二姑娘一并送过来了。
张家虽没落了,那也是读书人家,岂能行这等无耻之事?
叶子既不知晓张凤娥的顾虑,也不明白她妈的心思,也是因为年纪小,又是婢女,因见她们主仆三人在林家过得比在家时不知好了几千几万倍,心里便念着这好,自然不愿意回张家。
挨了她妈的骂,不敢还嘴,心里却不以为然,只低着头撕腿子肉。
何嬷嬷有心和她说,这里终究不是自个儿家里,张凤娥总归姓张不姓林,林家待她们主仆好,那是林家主子们心好,但是她们自己心里要清楚。想一想在家里时的境况,张凤娥尚且过得不好,何况她一个奴才?她就这一个女孩儿,如何不心疼?这话就说不出口。也罢,等林老太太替姑娘定了亲事,便是回去,也不过一年半载就要出门子,何况,还有老太太在呢,便是日子不如现在,也总比从前好。想罢,便没舍得说。
一时又有小丫鬟进来问搬哪一张桌子,叶子也不起身,扭头说道:“刚才要说,又忘了,就搬姑娘屋里的那一个樟木八仙桌,椅子也都搬过去,别的先不忙,等姑娘们过来了再拿出去也来得及。”那丫鬟答应着去了。
何嬷嬷便问:“搬桌子做什么?”
叶子便笑道:“今儿不是端午么?几位姑娘要包粽子,说好了吃了早饭就过来。”
何嬷嬷嗔道:“胡闹,”却又忍不住笑起来,“这是怎么说的,屋里丫头婆子一群,厨房里也不是没有伺候的,哪里还用她们几个动手,也不怕割了手,老太太竟也由着她们?”虽是这么说,仍旧向叶子说:“你也别在这里了,出去看着些,她们年纪小,别不仔细磕了牙子。”
听言,叶子仍旧不起身,把撕好的鹌鹑肉推到她妈跟前,又拿了一只鹌鹑,一边说:“不妨事,她们都是仔细人。”
何嬷嬷吃了几口粥,就听外面一片请安声,知道是黛玉她们三个来了,何嬷嬷忙搁下碗,一面要叶子洗手,一面自己就揭了帘子出去。
张凤娥三个才进月洞门,就见亭子里一个丫鬟拿抹布抹桌子,又有三个丫鬟搬了椅子从房里一顺地走出来,一边说笑。
林珺正说今年包什么味的,见此,笑道:“这几个丫头也懒了,我们都来了,东西还没准备好。”
平日说笑惯了的,偏今儿张凤娥就是忍不住多想,心里无端地觉出这话说的是自己,心里又明明白白地知道林珺并无这些意思,不禁暗暗羞愧,只不敢露出来。见几个丫鬟都放下手里的事见礼,便摆了摆手,说:“赶紧罢,叶子呢?怎么不见?又跑哪里偷懒儿去了?”
一语未了,就见何嬷嬷从屋里走出来,不禁眼圈一红,不过强忍着罢了,忙迎上去,笑问道:“妈妈什么时候来的?”
虽然林珺没看出来,何嬷嬷却一眼就看出张凤娥应该哭过,好不心疼,碍着黛玉和林珺在,不好现出来,道:“刚来一会子,原是吃了饭来的,见她们吃完剩下的有炸的鹌鹑,一时嘴馋,又喝了一碗绿豆粥。”
林珺就说:“那个就粥好,便是平常吃着玩,也是好的。”
黛玉也说:“回头问问娴姐姐,若是还有,中午再炸一些送过来。我瞧着,老太太也爱吃呢。”
叶子洗了手也出来,见一群丫鬟婆子已经簇拥着黛玉三个往亭子里去了,便转过身往屋里去沏茶。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两天没更新,接下来几天不会了。
36第三十六章
说是包粽子,也不是真等着她们包好了下锅蒸;不过是图个新鲜;再有就是不至于以为粽子是地里长出来的。
黛玉四岁时贾敏才许她吃粽子;她年纪小,又是头一次吃;且十分得她的心意,小孩子嘴馋;恨不能顿顿吃。她奶嬷嬷恐她吃多了不克化;便哄她说“只有这半个了;再要就没了”。她人小,也不懂;倒还记得贾敏往日说过的话;要吃石榴,就要先种石榴树,便央着贾敏要种粽子。贾敏哭笑不得,对着一个小孩子,说是说不清的,只好叫家下人等预备下材料,领着黛玉包了一回粽子。既玩了,也学了。
除了张凤娥从前在家里做的活计多,手略先粗糙,这两年也养得细腻白嫩。更别说林珺和黛玉两个,从小到大,连油皮都没破过。一屋子的婆子丫头看着,哪里真敢让三人动手,万一伤了手,都脱不了干系。三人各包了四个,再要竹叶时,婆子和丫头便上前拦着。
几个人的奶嬷嬷也上前劝说道:“姑娘们玩一玩也就罢了,还正经当个事儿做呢?仔细伤了手。”
张凤娥忙就起身,一手拉一个,说:“走罢,这几个是个心意,若真伤到了手,让老太太太太跟着担心,倒不是孝敬了。”
苏嬷嬷何嬷嬷等忙说:“正是这个话。”
平日里常摆在亭子里的桌子挪到了一边,这会子已摆好了一盘桃子,绿豆糕,馓子等。黛玉三个挪过去,琉璃便亲自捧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富贵花开的茶盘,里面放着三个白玉小碗,盛了湃好的绿豆汤,碗外面水珠晶莹。
张凤娥便问:“老太太那里可送去了?”
琉璃一面放下茶盘,一面说道:“我才打发叶子亲自送过去了。”三个人就吃绿豆汤并点心。
三人顽到中午,陪着老太太用了中饭,赵太太和卢慧娴便请老太太往落英亭赏景吃酒。也是天气好,没有太阳,也不热,老太太才有了兴致,吩咐不用轿子。于是一伙人一路且行且顽,往园子走去。
落英亭里桌椅塌几都预备好了,亭子对面便有一个小花厅,里面已预备好,炉子上蒸笼里已蒸上粽子,这会子已经熟了,远远的就闻到一股甜香味儿,夹杂着肉香,果香,还有竹叶的清香味儿。
赵太太笑着问黛玉几个道:“听说你们包了粽子孝敬我和老太太,别不是哄我们的罢?”
林珺可不怕她娘,听言,连忙就凑到老太太身边,说:“东西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