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资本家 >

第72章

明末资本家-第72章

小说: 明末资本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风波过后。让胡蒙斐认识到了唐同地强大。这人也是极有魄力地主。知道这其后而来地报复不是自己家族可以承受地。当即带上大半地胡家家产向唐同负荆请罪。唐同也觉得这人是个人才。便收下了百万两银子地损失费。其余地还给了胡蒙斐。

随后。唐同为了震慑胡蒙斐。让手下假扮乱匪。将其他几家盐商家中地男性斩杀空。家中地财物也抢了个精光。胡蒙斐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时冷汗流了身。暗自庆幸自己见机地快。在以后地日子里再也不敢对唐同生出叛逆之心。

唐同把胡蒙斐留在了身边做谋士。在以后地日子里到是为唐同出了不少地缺德主意。渐渐成为唐同地亲信。也成了后来唐同手下地智囊团中重要地人物。

却说崇祯皇帝见唐同只上交了五万两银子。心中又有些恼怒。但想到唐同已经是尾大不掉。而且其势力在海外。自己也拿他没什么办法。而王承恩在经过了这件事后。也知道这个唐大人似乎不好惹。其势力大到连皇帝也不敢轻易动他了。在听说那几家盐商被灭门之后。虽然明知这事定是这位唐大人所为。却也没有办法。人家敢把上千人地锦衣卫都敢弄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地。可想而知不是什么好惹地人物了。

这王承恩也是有些聪明的人,见崇祯皇帝为此事心烦,便给崇祯皇帝出了个主意,以表彰唐同捐响的名义,赐唐进士出身,在这个时代,这可是了不得的光荣,同时削了唐同的兵权,改唐同为苏州知府,另外派人当东江总兵。

唐同也知道崇祯皇帝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不过唐家军是自己手带出来的,平时就没少进行思想教育,这些人忠的是他唐同而不是朝庭的崇祯皇帝,所以唐同点儿也不在意丢了那个总兵的职务。

唐同现在有了大连新城,到是不在意皮岛了,得到这个任命后,便将皮岛的驻军撤回大连新城,另外招了万多流民,给了冷兵器,也留下了三十来条小船,算是原先自己当东江总兵时的手下军队。

那个新任的东江总兵多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得了唐同暗中的好处,这事情也只能认了,本来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这个东江总兵还应该接管倭国和朝国的租界的,这东江新总兵带着手下与唐同给的那三十条小船,冒着巨大的海上危险来到张牛角处,结果张牛角派出朝国的,倭国的以及西洋的各种美丽歌姬加上大量的**,让这位新任的东江总兵每天都下不了床,哪有心思谈其他的,结果不出个月,便快被那些歌姬榨成了人干,随后重病缠身,拖了半年后命呜呼,这些事都是后话。

唐同成了苏州知府后,在权力上来说,实际上比那个什么总兵大多了,大明时也是重文轻武的,武将的地位可是远没有文官高的,权力也没有文官来的大,所以唐同就任苏州知府时,与唐同有生意往来的那些人便个个的前来祝贺,到是让唐同又收了笔礼金。

唐同上任后自然不会象其他的官员样把这个知府的权力紧紧抓在手中,而是找了些人为自己处理这苏州政务上的事情,大些事情由有徐元化,胡蒙斐,大玉儿,海兰珠和柳如是五个人处理,所以般情况下,唐同是没有什么事情的,用唐同自己的话来说,领导就要有个领导的样子,做领导不定会处理事情,但只要会用人就行。

这天,唐同正与沅儿,李香君她几个小女孩子在知府后院中休息,柳如是拿了几本书跑到的来见唐同,见柳如是递过来的几本:“你拿这几本书给我干什么,我又没说要看书的。”

“同哥哥,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唐同喜欢柳如是叫自己哥哥,所以柳如是便没有象红娘子她们那样叫唐同为夫君。

唐同打开书来看,却是几本外文书,心中更是奇怪:“这几本书怎么都是西洋人的?”

“是啊,同哥哥,如是当时也觉得奇怪呢,这几本书是个叫高复的人的,也不知的,这几本书成了那个叫高复的罪证,放在刑狱的公文中。”柳如是这几年也学了点西洋人的文字,却不识得这书上说什么。

唐同认识英文,却不认识这几本:“哪我们去看看这个高复不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此时的高复,正忍着身上的伤痛,躺在阴暗的监狱中,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百二六章意外人才(下)

更新时间:2011…8…238:13:25本章字数:3978

阴暗的屋内躺着三个人,此时中午的阳光从那个很小的通风口射了进来,给屋内多少带来了点光亮,却驱不散屋内那霉的怪味。

这个屋内是苏州的大狱内,高复刚刚被两位狱友修理了顿,原因是因为看高复不顺眼,在狱中,打人的理由其实是很简单的,强的欺负弱的,弱的欺负更弱的,自古始然,不会因为人类的文明展了,这种地方也会变的文明起来。

那两人在高复的身上寻找到了满足后,便自到自己的床上休息起来,留下高复心中还在想着,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遭遇。

高复是个读书人,读书人不定会有机会成为秀才,后来高复继承了家业,成了名海商,在场海难中被西班牙人救起,在西洋飘泊了七年,前段时间回到家乡后,自己的家中已经破败不堪,因为份田产的争执,得罪乡中的恶霸乡绅,结果被人弄了个妖言惑众给弄到了狱中,而自己从海外带来的那些书籍,则成了自己宣扬妖言的罪证。

可惜了自己的那些书啊,高复心中叹息了声,阵脚步声传来,个衙役走了过来,对高复道:“高复,快给老子起来,你今天走运了,知府老爷今天亲自审你的案子,我可告诉你,知府老爷可是常州有名的唐大善人,指不定就帮你平了这件案子哩。”

高复是苏州人,苏州人本来就对于常州的事情了解的很少,而高复因为从海外归来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其中段时间还是监狱里渡过的,更是没有听过唐大善人的名号。

“这位黄大哥,这苏州知府不是吴知府吗,怎么成了唐知府了?”高复的这件妖言惑众案是在前任苏州知府吴知府手中定下的,只不过那个吴知府还没有来的及把这件案子定下来,唐同便走马上任成了苏州的新知府,是以高复并不知道。

“告诉你也无妨,咱们苏州原来的吴知府已经到其它的地方去当知府了,新来的知府姓唐,听人说是常州人,以前是个总兵,为人乐善好施,在常州被人称作大善人,后来皇上格外开恩,赏唐大人进士出身,就任了咱们苏州的知府,高复,这回说不定你就时来运转了哩。”那衙役姓黄,平时就是个碎碎嘴儿,此时也不觉在高复的面前卖弄起来。

“若真能平了这事,那可就谢天谢地了,高某也不会忘了黄大哥的好的。”高复可不是个古板的读书人,胸中不但有才学,为人也有着商人的玲珑八面,在那黄衙役打开牢门后,出来时不忘随口感谢了下这个黄衙役。

高复被带到了大堂,上面坐着个面相有些凶恶的人,高复偷偷的打量了下,谁知那人也在看着他高复,眼中抹冷然的气色闪过,刺的高复有些心慌,不由的低下了头来。

“你就是高复?”堂上坐着地人是唐同。这是他当知府以来第次审案。说名实话。他对于这个时代审案地程序并不了解。不过旁边有师爷提点。再蠢地官员也会知道如何审理案子。所以知县知府这些个官员。真正懂得律法地人不多。

“是地。青天大老爷。小地正是高复。”高复跪了下来。心中怀着丝希望。

“这些书可都是你地?”唐同把放在案上地几本书拿了起来。丢在了高复地面前。

高复看了眼。这几本书正是自己从西洋人哪里带过来地:“是地。大人。”

高复简短地回了句。看到这几本书。心中又是阵难过。唐同眼波跳动了下。道:“这几本书你是如何得来地。可否给本官讲述下?”

高复见问起这书地来历。也不隐瞒。将自己如何出海经商。如何在海上遇到风暴。后来又如何被西班牙人救起。随着那些西班牙人到了西洋。在西洋待了七年后。赚了点钱。然后又如何地回到了大明。

这高复讲虽然简单,却也花了半个时辰,唐同任他述说,直没有打断他的话头,等高复讲完了,才道:“既然如此,那么你现在是懂得好几国的西洋人语言了?”

“是的,大人,小的懂得四国的西洋话,那些书,都是西洋人的些著作,小的带回来,本来是想把它们翻译出来的。”高复点了点头,为自己稍微辩解了句。

“嗯,这么说来,你对于西洋人的地方是很熟悉了?”唐同摸了下自己那长的不长的胡须,沉吟了下问道。

“小人在七年的时间里,游走过十几个西洋国家,虽然不算很了解,却也大致知道些情况。”高复说到这里,微微有些自信,挺了下胸。

“那好,本官手下正缺个了解西洋情况的人,本官让你以后专门为本官出使西洋各国,你可愿意?”唐同见这个高复通晓几国的西洋话,心想这到是个意外遇到的人才,自然起了收揽之心,当下询问了句。

“小的愿意为唐大人效力。”自己能不愿意吗,高复心中暗想着,这要是自己不愿意,以后还不得继续在哪牢狱里待着啊。

唐同见高复答应为自己效力,便当堂在身边师爷的指点下,为高复平反了案子,把高复释放了,让他回家先把家里的事整理了下,为了收买高复的心,唐同又让手下把那个与高复争夺田产的恶霸乡绅给定了罪名,抓到了牢狱之中修理了番为高复出气。

高复回了家,全家人都不由的喜出望外,,后来因为唐同的帮助,又把那被恶霸乡绅霸占去的田产收了回来,高复家人自然是对唐同感恩戴德,年纪已老的高父右手到高复将为唐大青天做事时,更是叮嘱自己的儿子定不要忘了唐大人的恩情。

唐同就任苏州知府后,虽然他是个赐进士出身,被那些个文人瞧不起,但不管怎么说,唐同现在却算是文人了,有了这个身份,便有些想寻找出身的文人便愿意来到唐同的手下做事,而柳如是的才女之名也在文人圈中渐渐有了名声。

象江南四公子之的方以智便投到了唐同的名下,这个时候,江南四公子的名号还没有成形,象候方域,冒辟疆的年纪都不大,方以智也没有成名,不过方以智这人是真有些才华,不象那候方域和冒辟疆,靠着勾搭上李香君和董小宛而成了名。

原本方家与唐家商队是有生意往来的,在次方以智的父亲带着他来拜访唐同时,唐同见他很有才华,便邀请他到自己手下做事,方以智的父亲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当即便答应让自己的儿子到唐同手下做事。

方以智的才能主要是在上的,所以唐同暂时让他当了自己的幕僚,做为地的知府,手下那些个官员自然是要拍拍马屁的,这些个文官出身的人,应酬之中也自然是少不了文人聚会,唐同左右没事时,便会带着方以智,柳如是他们出席这些文人的聚会。

不说唐同与文人之间的交往,却说皇太极自败在唐同手上后,也是奋图强,并且派出大量的细作打探大明与唐同的情况,当崇祯皇帝想要动唐同时,皇太极也得到情报,只是来往的时间来长,等皇太极想趁机对唐同落进下石时,唐同已经把这事摆平。

皇太极最恨也最怕唐同,心想要除掉的唐同,对于这次的事情,皇太极自然是不甘心让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想来想去,皇太极便又想到了反间计。

第百二七章在朝国的战争(上)

更新时间:2011…8…238:13:25本章字数:4193

唐同被崇祯皇帝罢了兵权,让皇太极安心了不少,不过唐同对他的伤害,让皇太极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唐同不但把他的国都抢空了,还把他的妃子抢走了。

男人最恨的是什么,个有血性的男人,除了杀父之仇外,最恨的只怕就是戴绿帽子了,象皇太极这种人,杀父之仇未必会让他恨在心中,但被人戴了绿帽子,那这口气却是受不了的,只是以前唐同手握重兵,让他皇太极时之间没办法。

现在唐同被罢了兵权,皇太极认为机会来了,动潜伏在大明的关系,四处散布唐同想要造反的谣言,这种招术是很小儿科的,但它的作用却是屡试不爽,尽管这谣言也传到了崇祯皇帝的耳中,不过崇祯皇帝也不是很傻,在派出的官员没有彻底掌握唐同手中的那支队伍时,崇祯皇帝是不会动对唐同的剿杀的。

熊廷弼可以杀,袁崇焕可以杀,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实力,反而是那些总兵,手中却真正的掌握着军队,不是那种手下已经被打残了的,崇祯皇帝就算是想杀那人,也是不会下手杀掉的。

这段时间,由于对这位唐大人高度的关注,锦衣卫们也终于找到了不少的情报,当崇祯皇帝从这些情报中得知唐同曾经打的皇太极大败,并且火烧了皇太极的盛京时,崇祯皇帝方面心中更惧唐同手下的势力,另方面对于孙承祖和祖大寿他们隐瞒这样重大的军情,并且冒领军功的事情,崇祯皇帝心中是怒不可遏,大骂这些人误国。

象唐同这样完全是私人式的军队,又有着无以伦比的战斗力,崇祯皇帝哪里敢轻举妄动,毕竟崇祯皇帝多少也是有些头脑的,方面他垂涎于这支军队所拥有的战斗力,方面崇祯皇帝也知道这种事情只能徐徐图之,等自己安排的官员彻底掌握了这支军队再说。

在这种情况下,唐同的日子到是暂时的过的很安乐,没人再跳出来对付他,皇太极这个时候也因为财政紧张,不得不暂时把唐同的事放在边,把目光对准了朝鲜国,希望能从这个国家抢到些财物,以应付眼前的财政困难。

自从在唐同手下大败后,皇太极对于军队方面也做了地些改革,历史上由于孔有德等人的投靠,给皇太极带来了大量的工匠,从而让皇太极拥有了大量的火炮,但现在孔有德他们手中的那些工匠落在了唐同的手中,皇太极手中拥有的火炮不多。

皇太极是个有着不错军事才能的人,敏锐的感觉到火枪给战争所带来的变化,所以他也想组织支火枪队伍,花了巨大的代价,通过山西的商人最终与高迎祥他们搭上了关系。

历史因为唐同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皇太极与高迎祥产生了关系,在名义上,高迎祥是大明的叛乱者,而皇太极也是大明的叛乱者,两个叛乱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拍既合,皇太极以三千匹马从高迎祥的手中换取了六千杆火枪。

这样来。高迎祥有了支骑兵队伍。皇太极有了只火枪队伍。唐同卖给高迎祥地火枪价钱极低。本来地意思是支援高迎祥地。不想高迎祥这次从中得到了巨大地利润后。起了别样地心思。派人向唐同手下地军火走私组织订购大量地火枪。

唐同在高迎祥地队伍中有大量地卧底。高迎祥与皇太极做交易事自然是瞒不了唐同。对于这件事。唐同是有些生气。便让手下提高了火枪地价格。只是唐同没有想到。皇太极组建了火枪营后。稍微训练了番。便在蒙古草原上对着那些不听话地部落试验了下。排枪阵地巨大威力。让皇太极彻底下定了决心。加大火枪营地人数。不惜切代价地从高迎祥手中买枪。弄地唐同最后只能停止对高迎祥地火枪供应。转而加大对白莲教地支持力度。

白莲教在得到唐同地支援后。实力剧增之下打了几次胜仗。几乎占据了山东全境。严重地威胁到了京城地安危。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高迎祥地压力。让高迎祥在四川。山西。陕西三地肆虐横行。日子过地快活无比。

皇太极在草原上打了几个胜仗后。让蒙古人重新对他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