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兵天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峰很是惶恐,不是因为他想下跪,而是因为到现在连皇帝的外公张褒面见皇帝都要下跪,皇帝都没有免了他下跪之礼,只要自己胆敢真的接受皇帝这一好意,明天自己就成了百官的公敌了。
刘峰连忙推辞:“君臣大礼,微臣不敢偏废,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刘昌很是年轻,才十七岁,自然喜欢像刘峰这样又年轻又能干的臣子,仍然坚持道:“朕金口玉言,岂能说了不算?就这么定了。”
刘峰这才不敢说话。
刘昌对刘峰制造了黄县纸和琼浆玉液酒很感兴趣,也多问了几句,刘峰也一一做答。末了刘昌道:“刘爱卿,你为大汉朝立下的功劳真是太大了。光这黄县纸一项,就要泽被后世啊。”
刘峰又是很惶恐,现在刘昌小,随口乱说,这泽被后世是一个人臣能干的事吗?这事情只有皇帝陛下能干啊。刘峰背上冷汗都冒出来,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下来,写在起居注里,自己要是收了这个夸奖,不被文武百官的吐沫淹死才怪呢。
刘峰连忙道:“这黄县纸正是托先帝洪福,有了三十税一的好政策,这才能够制作出来,流传后世。这泽被后世的自然是先帝,微臣只是受先帝恩德,这才碰巧制作出来,实在不敢当陛下夸赞。”
刘昌也意识到自己说过了,嗯了一声,道:“刘爱卿,你在诗作上的造诣很高,你的诗在外流传很广,你师从何人啊?”
刘峰连忙道:“微臣幼时有父母教导,从未拜师,十余岁时父母双亡,便自己耕读于家中,直到马敏忠贼起屠村,微臣才参与了刘偕将军率领的官军。”
刘昌道:“嗯,听说你加入官军只不过是一名杂兵?怎么这么快就升上来了呢?”
刘昌年纪才十七岁,他看过刘峰的履历,但是履历上只是干巴巴写着刘峰何时加入官军,因功升为队率,又因功升为屯长等等,像刘峰这样这么年轻完全是因功升到将军的,在大汉朝还真不多见。他很显然是喜欢听听刘峰的故事。
刘峰乐得表现,就从自己加入杂兵看是说起。自己加入杂兵隐瞒了被拉壮丁的说法,自然说成了自己因为被贼兵屠村,亲朋好友全部死于非命,这才愤而主动投军,为的就是平定贼患,还大汉朝一个朗朗乾坤。把自己说得是无比高大,是一个志向远大,身负血仇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
然后每一仗都说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至于后来甄林来到军队,陷害刘偕自然也添油加醋地说了。
刘昌这才问道:“这刘偕将军难道还在牢中?”
刘峰黯然回答:“确实如此。”
刘昌立刻对身边的宦官道:“立刻下旨,释放刘偕将军,官复原职,赐一万钱。”
身边宦官立刻就去办理了。
刘昌回过头来,拉着刘峰坐下:“接着讲,接着讲。”
于是刘峰继续讲,说到甄林瞎指挥,导致损失惨重,连甄林都被俘了,甄林侄子甄勇之死。刘昌大骂宦官误事!说到保义阻击战,医疗屯一百人阻击马敏忠几千人,刘昌抓紧刘峰,听到终于胜利,刘昌长出一口气道:“刘爱卿真乃猛将也!”
“陛下过奖了。”刘峰谦虚过后,说先帝恩德,钦赐猛虎营。又开始说甄林和自己以及张水的矛盾,接着甄林回去之后居然下令官军几千里前往青州救援黄县。如果不去就是,或者赶不上就是迁延不进的纵贼的罪过。
“荒唐,几千里路这可怎么赶得上!”刘昌咬牙切齿地骂道。原先他只知道宦官卖官鬻爵,很不好,没想到这些宦官心都黑了,如此陷害忠良。
刘峰又说自己自告奋勇带着猛虎营四百将士,每日行军四十里,赶到徐州莒县,正面击溃了杨凌贼部几万贼兵。补充俘虏之后又赶到了青州的黄县救援黄县。接着再慢慢谈黄县之战。
皇帝刘昌就像听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兴趣盎然,很快就到了用晚膳时间,刘昌拉着刘峰要和他一起用膳。刘峰觉得和这个小皇帝如果真的愿意听自己的,也许大汉朝就不会出现遍地烽火的局面,自己也不用冒险起事。那样大汉朝有可能还能延续很多年,一直强大下去。
所以刘峰也就坐下来和皇帝一起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讲着战斗经过。只要能够获得皇帝陛下的宠信,慢慢影响大汉朝的政策,那么也许汉末的大动荡就不会出现也说不定。刘峰兴致勃勃,专拣陛下爱听的说。
一连几日,刘峰都被刘昌请到宫中给他讲战斗故事,刘峰也乐得与皇帝多接触,潜移默化能够影响皇帝。
趁着小皇帝心情好,刘峰正好提了猛虎营伤亡事宜,希望能够在俘虏的士卒中进行挑选补充。小皇帝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刘峰赶紧让王狗子带人在俘虏中挑选精兵,当然还要挑那些在京城中没有什么关系的。这样这些人比较容易融入猛虎营。解决了猛虎营缺员的问题,还多挑了几百人,准备补充和训练淘汰。训练的工作就交给了典韦,自己则每日进宫给刘昌讲故事。
然而这一日,正当刘峰与刘昌一起吃饭时,得到消息的大司农张褒,司徒刘骧,大将军尚封联袂前来求见。这几个是朝廷重臣,刘昌怎么敢不见?连忙请他们进来。
他们进来都跪在地上给皇帝陛下磕头行礼,等抬起头来,发现刘峰居然坐在刘昌边上,和刘昌一起吃饭。自己磕头等于给刘峰也磕了,三人几乎肺都气炸了。
这倒不是刘峰故意为之,而是因为他不太懂古人的礼节。小皇帝让他坐着吃饭,他也不敢站着。没想到三位重臣,一进来根本不看,就稀里哗啦跪倒在地,开始磕头行礼。刘峰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等于他和小皇帝一起受了三位重臣的大礼。这还得了!
大司农张褒、司徒刘骧、大将军尚封三人本就对刘峰与小皇帝这么接近,受到小皇帝的宠信不满意了,就是来找刘峰茬子的,没想到刘峰居然大大咧咧地坐在上面受他们的大礼!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汉朝最年轻的刺史
大司农张褒是刘昌的外公,第一个跳起来,指着刘峰骂道:“好你个刘峰,居然竟敢与皇帝平起平坐?你,你,你大逆不道!”
司徒刘骧也指着刘峰道:“这几天听到一些风声,说你刘峰仗着陛下恩德,专横跋扈,我还不信,今日得见,果不其然!”
大将军尚封也颤抖着指着刘峰骂道:“你小子得志便猖狂,岂有此理!”
刘峰这个郁闷啊,这几个人前几天还对自己吹捧有加,什么大汉朝的脊梁,中流砥柱等等好词,不吝往刘峰头上栽,怎么今日吃枪子了?刘峰只得站起来,向三位大人鞠躬行礼:“刘某见过大司农、司徒、大将军。”
刘昌也被三人的一阵怒骂给搞糊涂了,连忙解释道:“刘爱卿是朕让他坐下和朕一起吃个饭的。并不是大逆不道。”
其实刘峰出身寒微,本身与士族门阀就有天然的隔阂。三位重臣知道刘峰多次与皇帝陛下接触,听说还和皇帝陛下一起吃饭,显然很受宠幸。时间一长,皇帝陛下必然偏袒寒门子弟,那么必将影响士族门阀利益。
虽然现在刘峰是大商人大官了,但是他的出身改变不了,而且大司农、大将军和司徒的家族都没有从刘峰的酒和纸中获得利益。现如今大将军手上有三万军队在京城,京城已经稳定了,所以把这个新进的小人刘峰干掉就成为几个大家族的一致利益。政治就是这样,昨天还是盟友,今天就变成了敌人。
“君臣之礼,乃天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有违,刘峰小人,出身低微,一朝得志便如此猖狂,臣请罢免刘峰卫尉之职。”大司农张褒脸色铁青地说道。
司徒刘骧也道:“正该如此,这样的小人实不该留在京城。”
大将军尚封道:“请陛下亲君子远小人,以正国本。”
刘昌一脸尴尬,说心里话,他是喜欢刘峰的,一来刘峰和他年纪相仿;二来刘峰说话有趣,不像那些迂腐的老学究一样,要求他这样要求他那样。然而现在大司农、司徒和大将军一起要求罢辍刘峰,这个力量有多大,刘昌心里有数。他能不能坐稳皇位,还真得看他们几个老家伙的眼色。
昨天的廷议,刘峰认为这段时间得到了小皇帝的信任,多说了几句话,更是触怒了大司农司徒和大将军,所以他们今天一听说刘峰又在蛊惑皇帝,就立刻跑来了。
昨日廷议是商议对那些叛军的处理,猛虎营俘虏了一万余人的叛军,这里面有禁卫军近卫军还有城门军。因为很多禁卫军都是官宦子弟,刘峰害怕处理过重会引起京城动荡。但是大将军尚封、大司农张褒、司徒刘骧解决要求全部处斩,甚至要祸及家人。按照他们的说法,造反重罪,十恶不赦,要诛灭九族。
而刘峰毕竟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要诛灭这些人的九族,要知道俘虏有一万人,这些人的九族加起来岂不是要有几万十几万人,就这样全杀了?这太过分了!所以刘峰据理力争,以稳定是大局,新皇登基不宜杀虐过重为由,反对从重处理。
最后双方几乎在朝廷上吵起来。
大司农甚至最后都说:“乱世要用重典,这才能震慑群小,他们才不敢造反。听闻刘将军在青州就多次放过造反之人,还吸收他们进入猛虎营,吸收他们进入自己的产业,就是邀买人心。”
这就是直接指责刘峰要图谋不轨了,从几天前刘峰还是国之栋梁,没过几天,刘峰在他们嘴里已经快变成国贼了。人嘴两张皮,反过来倒过去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这样的指责刘峰当然不认,连忙辩驳,虽然猛虎营吸收了俘虏的贼兵,但是这些贼兵在自己的教育下已经弃恶从善,从猛虎营守卫皇宫就能看出来他们是一心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至于吸收俘虏进入产业,只不过是因为人力不足,这些作坊要供应大汉朝的纸张和酒,所以不得已才使用俘虏。
最后皇帝陛下没有批准诛灭这些俘虏的九族,但是仍然要把他们全部斩首。
本来大司农、司徒和大将军没有打算这么快要跟刘峰翻脸,但是刘峰居然竟敢在朝廷上大肆反驳他们的决定,而且似乎小皇帝还有些倾向于刘峰,最后得出了与他们意见相差很远的决定,这还得了?于是,他们之间的矛盾立刻提前爆发了。
这才有了晚上刘峰陪皇帝用膳,被这些人抓了个正着,要把刘峰这个有可能影响皇帝的不安定因素尽快清除事情。
刘昌知道这几个人是铁了心要把刘峰赶出京城,只得说道:“刘爱卿功劳卓著,朝廷刚刚封赏,似乎不宜贬黜。”
刘昌这样说其实就是带有商量的口气了,要求他们几个不要太过分。
大将军尚封道:“启禀陛下,猛虎营有许多前贼兵余孽,这些人确实不适合承担守卫皇宫的重任。还是由老臣为陛下挑选忠心将士组建禁卫军比较合适!”
尚封这说的也较为合理,毕竟能够成为禁卫军的都是要上查三代,家世清白之人才能但当,这猛虎营打仗确实不错,在这次登基大战中是没有别的好办法,这才让猛虎营值守禁宫,现在局势稳定了,还是要重更新选拔禁卫军来值守皇宫的。
小皇帝点点头,对刘峰有些歉意地说:“刘爱卿,大将军说得有理,不如就先卸了卫尉的差事?”
刘峰哪里不知道自己在京城已经站不住脚了,他道:“谢陛下,微臣明日就交卸卫尉职责,与大将军交接。”
小皇帝很满意刘峰的态度,又道:“冀州刺史刘岱年老多病,多次上奏要求乞骸骨。朕准了,刘峰你就去冀州做刺史吧。”
对小皇帝来说把刘峰贬出京城,去做刺史那是非常对不起刘峰了。其实对刘峰来说,他是非常愿意到地方去,建立自己的力量的。
刘峰一听大喜,立刻跪倒在地,山呼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司农张褒眉头一皱,还要说什么,小皇帝一佛袖子,道:“我累了,众位爱卿也早点歇息吧。”
几位大汉朝的巨头们,互相望望,想想已经把刘峰赶到地方上去了,目的已经达到,也就告退了。于是刘峰丢了九卿之一的卫尉之职,却在二十岁成为了冀州刺史,也成为了大汉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第一百四十六章 风雨飘摇
第二天刘峰就把皇宫的守卫职责交给了大将军尚封,自己带着猛虎营离京赶赴冀州。
小皇帝对刘峰相当不错,可能在京城九卿之一的卫尉要比一个地方上的刺史大多了,小皇帝还觉得有些对不起刘峰。小皇帝在给刘峰的圣旨中,还给予刘峰统辖冀州全部军事力量的职责,毕竟猛虎营是刘峰一手创立起来的,而且已经成为了大汉朝军队的一面旗帜了,猛虎营自然不能倒。所以小皇帝没有在冀州另外委派最高军事长官,而由刘峰兼任。
本来刘峰是打算在京城小皇帝身边好好辅佐,让小皇帝逐渐解决大汉朝一些痼疾,把大乱将起的大汉朝安抚下来。没想到还没开始行动呢,就被官员们联合赶出了京城。刘峰却觉得京城的水太深,那些官员们昨天还是盟友,今天就有可能成为敌人,让刘峰心冷。虽然大汉朝宦官集团在刘峰的打击之下,算是倒了,但是换了这帮人当权,貌似也不一定比宦官好多少。
刘峰本来就觉得呆在京城每天跪来跪去,很是不爽,现在自己成了冀州最高长官了,虽然暂时不能管理各郡县的内政,但是拥有检查各官员政绩的权力,完全可以去影响太守们的按照他的意思去执政。
这比在京城里爽快多了。冀州是大汉朝粮食产量最丰厚的地方之一,人口也有几百万。这地方大有可为啊。自己也算是一方诸侯了。加上自己又是冀州最高军事长官,又靠近产马的并州和幽州,自己再也不用遮遮掩掩的了,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等到汉朝大乱之时,就是自己趁机而起之时。
就在刘峰胡思乱想之时,前面一小队人拦在队伍前面,亲兵前来禀报,说是大汉朝太仆郭怀亲自前来相送。
刘峰立刻滚鞍下马,这郭家的家族就在邺城,正是冀州制所。那可是自己以后的地盘,自己和郭家生意做得这样大,以后双方的合作必然更加广泛。所以郭怀这才冒天下之大不韪前来送自己。
刘峰快步上前,只见一人甚是消瘦,一身玄衣,灰白的长髯在胸前随着微风飘动,正是太仆郭怀。
刘峰深施一礼道:“劳太仆大人亲自相送,刘某幸何如之!”
郭怀呵呵一笑,伸手相扶,道:“贤侄,受此不白之冤,老夫也帮不上忙,惭愧啊!”
刘峰趁势起身道:“太仆大人说的哪里话来,今日官道上冷冷清清,只有太仆大人不怕诽谤前来相送,刘峰感激不尽。”
郭怀要的就是这句话,自己今日前来相送,摆明了就是支持刘峰的,听说小皇帝也挺喜欢刘峰的,自己这样做也能在小皇帝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至于大司农大将军他们,反正自己家族与刘峰的关系,现在已经人尽皆知了,就是不来送,他们也不会对自己失去警惕。最重要的是刘峰,拉好了这个冀州刺史,家族的才能发达起来。而且郭怀是很看好刘峰,总觉得他不是池中之物,总有一天会再次起来的。所以现在预先投资是不会错的。
拜别郭怀,刘峰继续上路。这一次走得不急,用不着急行军,每日只走几十里就歇息。顺便查看大汉朝各州郡的地形、风情和民生。看得刘峰眉头直皱。
出了函谷关之后,到达豫州,这里大片农田荒芜,一片凋敝的景象。这个时候的大汉朝,土地兼并严重,破产农民越来越多,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到就要爆发的地步了,大汉朝的大变就在眼前。而大汉朝的朝堂之上,还在进行激烈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