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21章

扬帆大明-第21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几下就瘫在地上了。

“阿三,别打死了,问问他那个部分的。”

“我加少爷问你是那部分的。”阿三不解恨,又是一脚。

那当兵的痛的脸都歪了“爷是涿州县令的小舅子,你们敢打,等着。”说完想爬起来跑,被阿三踩住了。

朱显波一想,自己是急火攻心,这一会功夫跑到涿州来了,正好,让涿州再成立个救灾大本营,“阿三,让他回去喊人。小子最好把你那个县令喊来,其他人我可不怕。”

那当兵赶紧爬起来,一瘸一拐的跑走了,朱显波朝大家说:“我看看这个县令如何处理,大家原地休息,阿三,你派人去弄点吃的来,想必大家都饿了。

大家找了块空地坐下,不一会,阿三等人从镇上买了些馒头回来,朱显波和着水就地啃起来,大家没法跟着皇上吃呗,三个馒头没下肚,刚才那军爷带着二十来个巡捕就过来了,“就是他们,就是他们,这些人抢灾民的银两,我出面制止,还被打了。”

真是恶人先告状,阿三一看来了不少当兵的,立即召集锦衣卫,示意准备打架。

朱显波一看全是当兵的打扮,好像没有县令“喂,小子,你们县令大人呢,你不是说你是县令的小舅子吗?”

那当兵的并不理会朱显波,其中一个带头的吼了起来“大胆刁民,我们县令大人要忙于救灾,那有空管你等。你们要是识相就乖乖的把强灾民的钱财交出来,再向这位兄弟道歉,我们就不带你们去衙门了。”

“放屁,明明是这厮意图强奸民女,被我们撞见,你们当捕快的,不帮助县令大人好好救灾,反而来帮着混混打架是不是?”阿三火气还没消,是啊,这一路上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好容易到了涿州,好像好点了,却遇到这种事情,换了随便哪个稍微有点正义感的人都来火。

那些捕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要抓人,锦衣卫当然不能让这些小喽啰碰着皇上,几十个人一跃而上,瞬时打成一团,没几分钟就分出了胜负,捕快们被打个七零八落,就这样,先前那小子还嘴硬,你们等着,我今天非要让你们蹲大狱,那意思估计是要把全涿州城的巡捕找来打架了。

阿三当然不怕这些巡逻,那军爷气得半死爬起来“等着等着啊,我去叫人。”

啪。。。这小子突然被扇了一巴掌“混球,我县衙忙的要死,你居然把巡捕带到这里来打架。”

听这口气好像是县令,这个县令还算不错。两伙打架的各自散开,站回本队

“姐夫,这些刁民抢灾民财务,我身为巡捕当然要出手啊。”

县令不说话,朝朱显波等人看看,这些人虽然都着民装,但个个身不染尘,应该不至于是劫匪,再说,那有劫匪抢了银两还等着巡捕去抓的,自己小舅子这逻辑明显通嘛。

“在下涿州县令刘策,敢问几位壮士路过宝地有何贵干?要是没事就请散了吧,最近山东、河南来的灾民越来越多,在下实在忙得紧。”

“姐夫。。。”那小子捂着嘴巴还想说什么,却被县令制止了。

阿三刚想上前申辩,朱显波拉住了他“刘策是吧,朕是朱由检。”

“什么?”刘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迷茫的看着朱显波一群人,阿三憋不住了“这是首辅李明德,这些锦衣卫你们总认得吧。”说完让锦衣卫门拿出牌子来。

“微臣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刘策就扑通一下跪下了,那些打架的巡捕也紧接着跪下来,“吾皇万岁!。。。”只有先前那小子愣在哪里,这小子估计尿裤子了,看来是平时坏事干多了这回终于得报应了。

“刘策,起来吧,朕命令立刻组织人员涿州办粥厂,同时发动广大市民募捐,对于沿途进京的灾民要发动他们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是,皇上,那么这粥厂要办多少个?”

“竭尽所能,把你们涿州的银两都拿出来,剩下朕回京后马上派人给你们送来,你这里最起码要给朕接纳五到十万灾民。”

“是,臣立刻组织人马去办。那这个混蛋怎么办?”

“先留着他,你救援得力的话,我就饶了他。”朱显波挺会收买人心。

刘策连忙走到那小子身前,将其按到,“还不快谢皇上恩典。”

这才算反应过来,一个劲的磕头,什么话也说不出。要不是赶上这大灾,朱显波真想就地正*法了这厮,太他妈的混蛋了,他姐夫还只是个县令就这样了,要是巡抚、总督,他还不翻天了。

“皇上,县衙离此处不远,请皇上先行到县衙休息,臣立刻着手办理粥厂事宜。”

“不用了,你们县衙人手有限,朕就不打搅了,何况还有好多地方等着朕呢。对了你们这些不分青皂白助纣为虐的捕快给我听着,现在是你们立功的机会,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协助刘县令帮朕、帮朝廷拯救灾民。让我知道了你们当中要是有人敢懈怠,定斩不饶。”

“谢皇上隆恩,我等一定竭尽全力。”是啊,这围堵皇上,要是追究下来那可是死罪,管你知情不知情啊,如今皇上如此开明,没理由不卖力啊。再说拯救灾民一是他们分内之事,二来也是功德无量。

第五十一章应对考验

朱显波原本以为魏忠贤是自己当皇帝最大的考验,但一行一路从京城到涿州巡视了一番才知道,眼前这场大灾才是自己最大的考验,也许是大明建朝以来最大的考验了,弄不好死人无数不说,只怕要国破家亡啊。朱显波心里那个恨啊,这该死的教授,莫非是诚心的么,为什么不是万历朝,而是天启朝后,让自己拾这副烂透了的摊子。

抱怨归抱怨,救灾却刻不容缓,一行人回到京城,朱显波立即召集各部尚书侍郎和所有在京官员上朝,他必须有所作为了了。

是啊,自从万历初年张居正被杀以来,大明帝国就没好过一天,连续摊上了三个没有作为的皇帝,致使女真崛起,边患日益严重,帝国内部也是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位英明君主是何等的重要啊!兄终弟及而登基的建贞皇上就像是上天赐给大明帝国的礼物,给了天下人一个希望。可接连的天灾人祸,几乎把老百姓逼到了悬崖边,再不救人只怕要抱着朝廷抱着皇上一起坠崖了。

融入到皇帝这个角色当中后,朱显波才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领袖的不容易,人人盼当官,盼当皇帝,可要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好皇帝,难度实在太大了。

怎么办?怎么办,回宫的路上朱显波不断问自己,也不断问身边几位大臣,他们似乎也手足无措。

太和殿,首辅大臣李明德,六部尚书侍郎个个眉头紧锁。

“国库还有多少银两?”朱显波着急阿啊。

“回皇上,不足两百万。”户部尚书张瑞图愁眉苦脸。

“那消耗呢?”

“按不开工新项目计算,宫廷每月三十万两,全国各地驻军总军饷和各州府衙役工资每月七十万两,朝廷及各地官员俸禄办公费用每月十万两左右。”

那不是两个月都撑不下来。我了个去。

“宫廷开销从即日减半,每月不得超过五万两。人员少了这么多费用一点不省,到底怎么回事?朝廷官员下半年俸禄暂借给我,利息按市井市价计算。李承宗,一个月内将京城和东营驻军整顿下,精简到两万,留下一万,九门提督统辖五千,东大营留五千,剩下的雁门关和山海关各派五千。通知下去,各州府裁军百分之二十。老弱病残的领取一次性抚恤金安排回乡种田。”

“皇上,现在北方吃紧,南方各省仍不安宁这个时候裁军,只怕?”李承宗不敢直接顶撞我。

“听我说完,张瑞图,你从国库调查一百万来迅速发放各受灾省份救灾,河南、山东各三十万两,涿州到保定各县分发剩余银两,大力办粥厂,搭简易房,记得要优先吃住。各受灾省份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但凡有敢贪污军饷和救灾款项的交锦衣卫就地取决。”

“皇上,调一百万出来,那国库就撑不到一个月了。各地的税银还需要两个月才能陆续上缴。”

“你不说,我还忘了,今年河南、山东的税赋免了,早点通知下去。”

“吾皇圣明!”忠臣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张瑞图一个人在哪里冒汗。

“别废话,我还要件事情拜托各位呢,朕决定拿出两个珍藏的密码箱来,你们各自回家看看有什么能够捐出来的,帮朝廷筹集些银两,吏部要详加登记,作为今年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地方各省不要勉强,但要通知各省富商前来京城竞宝,就定在下个月初二,张瑞图你亲自负责竞宝。所得收入千分之五归你,百分之一提给你们户部官员分成。”

朱显波已经被灾情弄得完全不顾皇上礼仪,朝廷礼仪,群臣们也暗自佩服皇上,真是个心系百姓的好皇上,大明有福了。

“皇上,微臣家里还有节余,不需要分成,户部官员也不要,朝廷困难还是全部拿来救灾吧。”

“给不给是我的事情,要不要是的问题。”

“李爱卿,你的任务最艰巨。”朱显波朝李明德看了看。

“请皇上吩咐。”

“叫王拓帮你吧,下个月来京城竞宝的富商们你们留意下。竞宝结束后看看能不能募捐点,不行就借,当朝廷借他们的,为期三年,利息按外面市价的一点二倍。担保嘛拿我崇祯的皇位和你的相位。大明发生这么大的灾难,他们这些做商人的不应该表示表示吗?”

〃微臣一定竭尽所能。〃

“李明德张瑞图,拯救灾民的是当前头等大事,你们务必亲力亲为,每天向朕汇报。各部侍郎和在京的官员立刻分组去沿途各州县督办救灾事宜,还是那句话,组织灾民原地等待救援,但朝廷必须迅速将救援力量投放到各地,灾民们才有心思安顿。”朱显波想这那数百万的灾民涌入京城的情形就打心底害怕,千万不能让他出现。”

“皇上,侍郎们都出去吗?”

李明德理解皇上心急,但这好像不和规矩啊。

“没了老百姓,我这皇上都没得当了,何况侍郎,孰轻孰重?不要犹豫了,你组织分组,侍郎们就代表朝廷,在各州县遇到困难就代表朕表态,要钱要人都行,朕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事情办好。那个办砸了就不用回京了。”朱显波发狠话了,很多在京官员根本不了解灾情的严重性,不给点压力不行。

“微臣遵旨。”李明德知道皇上动真格了,不想再多说。办粥厂,朝官督办,准备募捐,还少点什么?哦,对了,防范外地,如果这个时候敌人趁着我大明大灾,朝廷忙的焦头烂额,乘虚而入,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得防着点。

“对了;李承宗,锦衣卫田指挥已经向我请辞,想回乡养老。那指挥使就由王拓接任吧,但是不能便宜了田诺,让他带些锦衣卫去袁崇焕那里报到,官位仍是正三品,专门负责搜集女真的情报,能出关外潜入皇太极的首都更好,让袁崇焕节制他。”

〃皇上;山海关是前线;锦衣卫并不擅长作战啊。”李承宗还是不明白朱显波的想法。

“那他们擅长啥就发挥啥吗,你和袁崇焕通通气,这么好的人才不要浪费了。田诺,朕知道你想给王拓空位置,但朕还需要你的帮助,你带些人马去给我盯住了皇太极,就是为我大明救灾赢得时间,为我大明复兴赢得时间,到时候功劳不比任何人小。”

“微臣一定竭尽所能,替皇上盯住这头狼。”田诺自成九江认识朱显波救很欣赏他,没想到他居然是信王,真后悔当初有眼不识泰山,自己小心眼还以为皇上要排挤自己,让位给王拓,没想到皇上另有重任,面对如此圣君,自己所做所想实在惭愧得很。

“各位,大明朝的大考验就在眼前,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度过难关,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今天就到这里,大家下去办差吧。”

“皇上保重龙体,臣等告退。”几个随朱显波巡视灾情的大臣都担心朱显波的身子骨。

第五十二章拍卖会

由于朝廷迅速行动,加上各部侍郎和在京官员下到各省督办,难民潮总算止朱了,有部分人在朝廷的劝说下开始陆续返乡,毕竟流离失所不是个办法,既然家乡也有救济,而且免了田赋,回家乡也是个好办法,毕竟那里自己的家,有房子住。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李明德来报,各州县的粥厂已经基本能满足灾民饮食需求,下一步是动员更多的灾民返乡。

“涿州怎么样?”

“回皇上,那个刘策还是个能人,那个杨一鹏也没有立刻回乡,而是组织乡民参与县衙的救援工作,好多灾民都自发到粥厂干活,涿州的粥厂足够安置十万人。眼下已经完全能供应当地的灾民,并开始建设简易住所,好多原本在京城的灾民闻讯都往涿州去了。”

“刘策和杨一鹏啊,李爱卿,这两个人好好关注下,将来。。。。”

“微臣明白。”一向稳重的李明德居然抢答了,是啊,灾难发生以来,没有什么比救济灾民,安抚灾民情绪来的重要了,涿州做得好当然该鼓励。

局势稳定了,朱显波又开始考虑起下一步来,眼下这拍卖会得给力些啊,攒些银子补足国库,救灾才能持续。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竞拍如期进行,朱显波拿出来带来的两个保险箱,皇宫内那些留下的娘娘们也很积极,拿出了不少宝物,毕竟这是巴结皇上的最好机会啊。李明德和李承宗也拿出来不少宝贝,六部尚书侍郎出力也不少,毕竟新皇刚立,没撤换他们已经是最大的赏赐了,皇上带头了,不拿出来就是不识相了。

“张瑞图,朕的那两个宝箱你要记得详细给商人们介绍,诺,这箱子防火放水,放房产底气各类银票什么的绝对安全,而且不用钥匙,密码自设,最关键得是大明朝或许整个世界就四个,有两个朕已先行卖了,只剩两个了,等朝廷有钱了说不定要赎回来。”

“皇上,这么宝贝的东西,要不就别卖了吧。”

“不行,朝廷和皇宫没点象样的宝贝会让人笑话的,朕是穷了点,但总不能然商人看不起吧。”

张瑞图也确实花了不少功夫,也许是皇上的噱头吧,天下富商云集京城,忙坏了王拓和阿三啊,这是天下士绅见识京城的最好机会,或许能见到皇上,许多人可是举家带着银两前来。如果发生偷盗和抢劫事件,大家会算到皇上头上,所以。基本上有商家住店的地方,都加派了锦衣卫暗中盯梢,街上士兵则昼夜巡逻。

竞宝大会放地坛广场进行,全开放式大场面,为了多搞点银子,朱显波拉下脸面带上张蕾、紫鸳等到场助兴。开场白也由李明德来讲,演讲稿张蕾他们几个反复修改了好几天。主要内容还是要煽情,阐述建贞皇帝的政治抱负,和天下苍生的重要性。

“朕自登基以来,灾害不断。。。。如今国库空虚,朕不忍加税,然山东、河南等地众多灾民等待朕的银两救济,北方女真亡我之心不死,如果不加强军备,到时清军南下烧杀抢掠,受伤的还是我大明子民。今日竞宝权当我建贞借各位的,日后如有用钱之日,还找户部换回来。”

“吾皇圣明,吾皇圣明!”

宣完圣旨,顺便会见了几位富商,朱显波就假装回宫等待消息。留了几位大臣在旁边帮腔,以示正式。其实他那里放心得下,换了便装又带着太监王永胜来到了竞宝现场。

只见户部那些人,一个个忙来忙去。

“这个是太妃娘娘梳妆的镜子,底价五十两。。。”

“一百两。”

“我出五百两。”

“一千两。”

。。。。

“这个是皇后娘娘的首饰盒,底价五十两。。”

“五百两!”

台下好多女人尖叫,这些富商们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