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56章

时空之门1619-第156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叶风先是在复兴军的后勤部门、训练部门和基层班排先后积累了经验之后,通过了复兴军的中级军官考核,被调派到少年军中担任了一个排的教导长。

农业社会的人对于工业化的生活没办法适应,这样的经历,就是作为对于技术极度痴迷的奇葩古代技术达人的叶风来说,也是存在的。

你别看叶风是个对于机械特别痴迷,看一本《基础力学》都能连看三个日夜不睡觉的家伙。可是从本质上说,叶风仍旧是个农业时代的人。高度集中、高度组织、高度纪律的复兴会的军事训练生涯和之后在复兴会里的军事部门的经历,都曾经让本来身体素质就不错的叶风叫苦不迭。

在工业部门劳动的复兴会工厂的很多一线工人,就曾经向本车间的党委书记说过这样的话,“书记你总说工业化好,工业化了不起,可是我怎么总觉得现在这日子过得比过去还苦呢。过去我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不假,可是也没有这么累过啊!”

这种抱怨,在复兴会里不要太多。

虽然王书辉和复兴会确实为大家提供了超越时代的生活待遇,可是工业化的工作一样是超越时代的繁重和枯燥的劳动。没有经历过工业化社会,还没适应工业社会节奏的农业时代的人,对此确实很不容易接受。

叶风能够快速成长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年轻人,能够在接受了工业化生活的磨练之后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理解工业化的进步意义。

他找到了正在床铺上躺着的张兆欢,第一句话就是:“你母亲生过几个孩子?”

第265章学员张兆欢5

有人说,工业化的过程对于处于农业社会的人和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工作的人都过于残酷了。这话说的一点儿不错。

可问题是,从宏观的角度讲,工业社会实际上要比农业社会仁慈的多。这个道理也一样的简单。

在工厂工作,特别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动力的工厂里工作,确实是相当的辛苦的。大量的噪音、粉尘,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工伤,都在这些工厂里无时不刻的发生着。而且相比较普普通通的传统农业生产来说,不像农业生产还有农忙农闲的时候,工业生产是三班倒无黑白无空闲的全天候进行劳动的。

固然,在复兴会的工业企业里工作不仅可以享受高额的工资和优厚的待遇,而且复兴会的企业为企业工人提供了可谓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福利,这些工资和待遇虽然让人很满意,可是工厂里的工作也确实很繁重而且大家在这些重复性的劳动中很容易感到烦躁。

当然了,在工厂里当工人,特别是在复兴会的工厂里当工人,和他们给地主豪绅们扛活的时候比较起来,他们的生存质量是全方位的提高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复兴会治下,人口出生率超高幅度的进行增加,而人口的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婴儿的死亡率正在全面的下降。

在一线工作的工人们感受不到这种变化。他们只是知道自己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在军队里当兵的普通战士们的感受也不深刻。倒是不少有父母的年轻战士,他们发现自己的父母好像这几年给他们添了不少新的弟弟妹妹。

但是,像叶风这样能够深刻的理解工业化的进步意义的人就能够明白,人口的增加,婴幼儿的死亡率的下降不是别的原因导致的。那是因为有了复兴会。复兴会建立的化工厂、医学器械厂、化学制药厂并培养出大量的接受了全面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之后才实现的。

在叶风看来,有了复兴会,又因为复兴会坚持进行工业化,所以婴幼儿的死亡率才得以降低。没有复兴会,或者复兴会不进行工业化,婴幼儿的死亡率就会像往常一样居高不下。是工厂里大量生产的药品和复兴会批量培养的医生保证了初生婴儿的成活率。这一切,都是工业化的好处和功劳。

在工厂流水线里进行一个环节的重复性劳动的工人,是很难搞清楚一个工业制成品全部的生产方式的。身处社会中的单一个体如果没有接受全面的教育,也搞不清整个社会的运行状况。

在叶风看来,很多对复兴会的工业化生活不适应的人,单纯的就是只看到了工业化工作中的艰苦而没有看到工业化成果的好处。或者说,很多人虽然享受到了工业化的好处,但是对于这个好处是从哪里来的搞不清楚。他们不知道,正是他们在工厂中的劳动创造了他们现在的优质生活。

叶风在和张兆欢谈话的时候,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切入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的子弟实际都知道,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平安长大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就是像叶风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他也经历过几次自己新生的弟弟妹妹夭折的惨事。

叶风经历过的事情,张兆欢自然也是经历过的。古代有没有什么避孕措施,他的父母没办法节育自然而然的就会接连不断的生孩子。他知道,在他之前家中夭折过不少孩子。在他之后,他又亲眼看到自己一个已经两岁的妹妹因为伤风而死掉的。这样经历对于一切人都很惨痛但又非常的普通。

叶风得到张兆欢肯定的回答后对他说道:“复兴会的好处我们不讲,我们就说一说为什么我们要在少年军里进行学习的。你也知道,在复兴会里是有医院的。和那些连蒙带骗的大夫相比较,咱们的医院可谓是药到病除。就是肚子里的肠子坏了,到了医院大夫们给他一做手术把坏掉的肠子割掉之后,人就好了。我们都说复兴会的大夫好,复兴会的大夫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你知道吗?”

张兆欢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复兴会有一所医学院,所以他立即就回答道:“教导长,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咱们复兴会的大夫都是医学院里学出来的。”

叶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瞧,要想避免过去咱们的兄弟姐妹年幼夭折的情况,就必须有复兴会这样的大夫。而复兴会这样的大夫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些大夫过去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是在进入了医学院,通过了专业的学习之后才成为大夫的。这个道理你是明白的吧。”

张兆欢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叶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从容的对张兆欢说道:“光有大夫肯定是不同的。大夫治病除了要有自己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相应的药物,这些药物你肯定是见过的。给你们治疗肚子里的蛔虫的那些小药片就是这种药。这种药是怎么生产的你知道吗?”

张兆欢一听教导长提起治疗蛔虫的经历,不禁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他谨慎的摇了摇头。

叶风对他说道,“关于这些药品是什么生产的,这个休息日部队会组织大家到制药厂去参观。到时候我会和你说的。”

休息日就在三天后,很快就到了这一天。张兆欢的排就在当天上午在教导长和排长的带领下到了位于江北工业区的制药厂去参观。

从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照例是要乘坐火车的。第一次坐火车的张兆欢和战友们一样都非常的兴奋。

叶风就坐在张兆欢的身边。看着东张西望的张兆欢,叶风说道:“兆欢同学,你看火车跑的快不快?”

兴奋的张兆欢高兴的点了点头。

叶风又问道:“你看和牛车马车比起来,火车装的货物是不是也更多?”

张兆欢又兴奋的点了点头。

叶风继续问道:“那你想不想知道火车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张兆欢继续兴奋的点着头。

第266章学员张兆欢6

和正常历史上的蒸汽机生产过程不同,复兴会的第一机械厂生产蒸汽机的过程,可不是完全使用手工方法敲敲打打的完成的。

虽然蒸汽机的工业化生产在明末这个环境中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因为王书辉穿越时空的金手指,所以,复兴会的蒸汽机生产一上来就是“用蒸汽机生产蒸汽机”的正规工业化的模式。

经过五六年的摸索和实践,复兴会的所有工业企业都已经大略的实现了标准化、专业化、流水线的生产。由钢铁厂生产的铸铁(气缸体,机座等)、熟铁和低碳钢(曲轴,连杆等);中炭及以上钢材(活塞销啥的)等;由冶金厂生产的青铜(十字头,轴承)等各种不同工厂生产出来的标准尺寸的蒸汽机零件,都是由蒸汽动力的车床和设备制造出来的。

最后,这些部件会在标准流水线上被逐个的安装起来,最后成为针对各种工厂的不同类型的蒸汽机。这些蒸汽机经过检验部门的检验之后,就会被装到复兴会生产和使用的标准集装箱里,通过铁路运输到各个部门和单位。

从1624年开始,复兴会的专门生产蒸汽机的第一机械厂,就已经开始扭亏为盈产生大量的效益了。这一方面是复兴会内部新的经济核算制度开始运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复兴会第一机机械厂生产的多用途和多型号的外销型锅驼机开始在江南地区打开了市场。

说起来也是非常有趣,明朝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工人运动就是在复兴会带领下的长江中上游商团(枝江商盟、松滋商盟、武昌商盟、秦氏商团等)的纺织品倾销冲击下的江南地区发生的。

因为复兴会和长江中上游商团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倾销价低质高的机(蒸汽机)织棉布,导致了江南地区特别是松江地区的大量棉布织坊开始破产。从1624年年初开始,因为江南地区棉布的市场竞争的全面失败,江南地区从松江府开始,大量的纺织作坊开始进入全面破产的状况。大量在纺织作坊中完全依靠做工为生的江南手工工人大量失业。

有趣的是,因为复兴会领导的长江中上游商团大量收购棉花,所以河南、山东、江苏、南直隶等地的棉花生产不仅没有因为江南地区的棉布作坊的破产而进入萎缩状态,反而因为复兴会和长江中上游商团的蒸汽纺织工厂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增加。

甚至于原本并不怎么进行棉花种植的湖广地区(湖南和湖北)的地主们,也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棉花种植。(主要是在湖南地区,湖北地区的棉花种植基本上是由复兴会农场实现的。复兴会的部分农场规模化的种植了一定量的王书辉从现代带来的优质长绒棉。)

从宏观上讲,因为复兴会的蒸汽机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推广,中国中南部地区的农业种植出现了粮食生产减少而棉花种植增多的状况。因为从事棉花种植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一方面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因为棉花种植的有利可图,本来土地集中程度就已经非常高了的江南地区的土地兼并开始进一步的激烈起来。

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特别是湖南地区的棉花种植的推广和复兴会严厉的限制粮食流通的政策(“湖广熟天下足”,大明王朝的粮食供给主要依靠江汉平原地区,而江汉平原上现在几乎全部都是复兴会的集体农场),使得本来就因为小冰河气候而不断升高的大明朝粮食价格进一步的快速抬高。

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破产而产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失业手工业工人,一方面是因为土地进一步集中而导致的大量失地农民,一方面又是因为复兴会的粮食政策和小冰河气候以及棉田扩张而造成的粮价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江南地区的局势变得进一步激烈起来了。大量的民变开始在江南地区发生。

从1624年到1625年间,光是松江一地就多次出现百姓抢劫粮店吃大户的骚乱。部分比较清醒的棉布生产商先知先觉的对自己的纺织作坊进行蒸汽化改造,也使得松江地区出现了几次失业工人冲击新式工厂砸毁蒸汽机的事件发生。

不过,这些此起彼伏的民变和骚乱还是被江南地区的士绅和武装部队轻松的镇压了。(他们是棉花种植扩大化的受益者。)

从1625年开始,复兴会生产的专业蒸汽机和纺织机开始在江南地区得到快速的普及和推广。光是已经开始没落的华亭徐家(徐阶后人)就一次性用真金白银购进复兴会生产的蒸汽机五百台,纺织机一千五百台。结果在1625年当年,自己本身就种植了近十万亩棉田的华亭徐家就获利十几万两白银,不仅一次性收回成本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效益。

正是因为华亭徐家的带头,整个江南地区的棉纺织厂开始全面引进复兴会的蒸汽机和专业纺织机进行棉布生产。他们虽然目前仍旧不能和运行合理,管理严格,人机配合良好的长江中上游商团进行抗衡,但是因为同样进行了蒸汽动力升级,江南棉纺和长江中上游棉纺集团的势均力敌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复兴会是比较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因为越多的现代工厂的建立,就意味着复兴会生产的机械产品的市场在不断的扩大。而且对于王书辉来说,工人阶级的出现绝对是他喜闻乐见的事情。更何况没有残忍刻毒的近代工业资本家剥削下的工人们的现状作为反面教材,复兴会治下的工人们是很难理解国有企业的先进和优越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叶风领着张兆欢所在的排参观复兴会第一机械制造厂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因为工厂里巨大的噪音,讲解都是参观前进行的,所以这一排参观工厂的少年军学员们都是手里拿着相关的介绍材料(汉语拼音标注)对照着每个生产设备和生产程序一点儿点儿的进行参观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因为在打铁方面有着大量的实践,张兆欢对于流水线生产有着非常直观和明确的认识。他对于流水线生产的先进性和高效性认识的非常深刻。

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流水线生产的深刻认识,张兆欢开始对于少年军中高度集中和高度组织的纪律化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高度集中和高度组织的规范化的训练的话,一般人对于复兴会工厂里的这种流水线生产都会很难适应的。

第267章承天事变1

在大明朝的湖广行省里,有一个地方是比较特别的。这个地方就是嘉靖皇帝的诞生地,几十年前就已经被改名为承天府的原湖广行省的安陆州。

嘉靖十年八月辛丑(二十日),湖广归州南逻口巡检徐震请于安陆州建立京师。下礼部议:“京师之建于典礼无据。太祖发迹濠州,改州为府,较之安陆,事体相同,宜升为府治以隆根本。”

于是户部请钦定府县名,行吏、礼二部铨官铸印,令其赴任管事,割旁州县以为治属,请应行并未尽事宜悉听湖广抚按等官酌议以闻。诏俱从之,乃定府名曰:承天,附郭县曰:钟祥,割荆州之荆门州,当阳、潜江二县及沔阳州、景陵县隶之。

明嘉靖间编修的《兴都志》和《承天大志》均称:“是岁,言者请建安陆州为京师,礼官言:京师惟天子之都得称之,文皇帝定鼎北京,实万国朝宗之地,不必又建京师于安陆。但皇上龙飞之域,又皇考陵寝所在,宜改州为府如凤阳故事。上可其奏,定府名曰承天,附郭县曰钟祥,以重陵寝。”

承天府名和钟祥县名均为嘉靖皇帝钦定。改州为府虽为礼官所言“如凤阳故事”,但嘉靖皇帝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尊显所生,将故里定名承天,是要与北京顺天、南京应天相提并论。其管辖范围也扩大到五县二州。

作为嘉靖皇帝的诞生地和“龙兴之地”,更因为皇帝世系的突然转移,所以无论是嘉靖皇帝还是嘉靖皇帝之后的隆庆、万历等皇帝,都把自己的老家安陆作为一个可以和北京、南京相媲美的国都进行建设。故而承天府在大明王朝的政治体系内也被称为兴都。

虽然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