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割——
蒋大壮和杨三黑领着谭家冲民兵一队的民兵们,许驴子和姜四喜领着谭家冲民兵二队的民兵们,迈着在现代人看来不怎么整齐,在明末时代的人眼中却完全算得上步调一致的步子,紧跟在韩国良和郭博奇领着的谭家冲工作组的队伍后面。
许驴子和姜四喜是最近新组建的谭家冲民兵二队的队长和教导员。和蒋大壮。杨三黑一样,他们也是在训练学习和考核之后,被提拔为新组建的谭家冲民兵二队的队长和教导员的。
就在前不久,因为谭家冲的村民们,被参加民兵队的家庭,可以立即获得生产工具,并享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待遇刺激到了。所以,谭家冲参加民兵队的年轻后生,顿时多了一倍。这就使得谭家村工作组,不得不建立民兵二队。
许驴子因为在军事考核上高居榜首,姜四喜因为本身就读过些书的文化底子,顺利的通过了考核,被分别任命为新组建的民兵二队的队长和教导员。他们现在和其他三十多个基地村的民兵一样,是要到王府镇去参加大练兵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许是因为土匪的头脑不正常,或许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不太看得起官军,又把这只队伍当成了官军了。谭家冲民兵队在开往王府镇的路上,居然遭遇了一次土匪的袭击。
说实话,对于韩国良和郭博奇来说,在接到侦查员的报告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小小的紧张的。
虽然他们两个都是参加过第一次抗贼斗争(王书辉对马松华组织的三次进攻的规范性定义)的。但是,在野外遭遇敌人的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过,在王府镇接受的教育马上就起到了作用。他们根据《训练手册》上的要求,立即命令工作组和民兵小队进行战术展开,也就是开始排列方阵。
王书辉一向认为,长枪兵如果不能组成方阵作战,那么长枪兵的性能就不能被彻底的调动。所以,无论是复兴保安军还是民兵,他们都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进行训练。在韩国良的口令下,谭家冲的两个民兵队,六十多人,很快就一左一右的组成了两个横向的方队。
与此同时,在副组长郭博奇的命令下,十多个的工作组成员,也马上在民兵的长枪阵前排成了一个横列。
在队伍完全展开之后,在等了将近二十多分钟之后,那些所谓的土匪们,才从正对着阵列的正面的树林里钻了出来。看到那二十多个穿着破衣烂衫,拿着些木棒和农具的所谓土匪之后,严阵以待的韩国良不禁松了口气。在这之后,他就用有些责怪的眼神,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侦查员。
不仅韩国良有些觉得自己有些反应过度,郭博奇和工作组的成员们也觉得,自己的组长的反应有些过度了。因为这些挥舞着木棍和农具的所谓土匪们,实在是太落魄了。就目前看到的情况,让他们觉得,这种对手,工作组挥手就能解决,完全没必对他们搞全军列阵这样的严肃对待。
说实话,韩国良也是有些责怪侦查员的大惊小怪的。能当上侦查员的人,自然是头脑聪明,眼光敏锐的家伙,年轻的侦查员立即就能够感受到韩国良的责怪。他立即向韩国良敬了个礼,然后对他说道,“韩组长,根据《野外行军手册》的要求,任何可能对队伍具有敌意的武装力量,都是可疑目标。我对于可疑目标的报告,完全是按照《手册》的要求进行的。”
韩国良好像一下子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他想到,“是啊,这就是《手册》里的要求。自己每天都在背《手册》,揣摩《手册》里的内容。可是《手册》里在第一页就要求,必须重视每一个敌人,必须正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威胁。无论是侦查员的报告,还是自己的命令,都完全是按照《手册》的要求进行的。自己这种情绪可是不对头的。因为根据王师尊的要求,对于《手册》的执行,必须是彻底的雷打不动的。”
韩国良毕竟是这个时代少见的,接受了正规化教育的人。他立即整理了情绪,开始观察敌我两方的情况。对面那二十多个破衣烂衫落魄无比的匪徒,明显是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作为土匪,也是那种最底层最破落的土匪。
像明朝末年的大多数土匪武装一样,这些人大部分原来不过是最普通的佃农。他们有的是因为得罪了地主被夺佃,有的是还不上驴打滚的高利贷,反正,说起来他们也是挺可怜的人。不过,这些人在一个本地出身的,被荆州卫革职的把总的聚拢下,居然也受到了一些基本的训练。他们看到严阵以待的民兵部队,居然没有立即溃散逃跑。
民兵队伍这边的情况则是更加简单。土匪突然出现的时候,确实让这些年轻的,没受过多久训练的后生们紧张。可是很快,因为身在方阵中,左右前后都是服装统一,拿着长枪的同乡少年。这种情况,让他们产生了一种作为团体一份子的巨大心理力量。更主要的是,日常的训练和学习,特别是工作组对他们不停的宣传开始起到作用。后生们的畏惧情绪迅速的一扫而光,杀敌立功挣荣誉的情绪,马上激昂了起来。
韩国良很满意自己这方的情况。不过,他看到明显处于弱势情况的土匪们,居然没有出现动摇溃散的情况,也暗自提高了几分小心。对现场的情况进行了基本判断之后,韩国良立即下达了第一条命令。
第79章大练兵3
王书辉对于战争的看法是宏观的。他认为战争是实现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伟人的名言,“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王书辉对于具体的战斗的看法,则是一种微观的机械性的看法。他认为,决定具体战争的胜负的,是战争双方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决定的。而战斗的胜负则是完全的由客观和主观的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他机械性的认为,战斗的胜负,必须看参战双方军队的两个客观条件和一个主观条件的对比。两个客观条件是,训练水平和武器水平。一个主观条件,是部队指战员受到的思想教育。
王书辉把具体的战斗看成是一个客观过程。他认为,实现战斗的胜利必须按照“七步走”来执行。
所谓“七步走”指的是,一切战斗,无论敌人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部队都必须按照“敌情侦查”、“战场设定”、“远程打击”、“近战杀伤”、“救治伤员”、“防疫清场”、“总结经验”这七个步骤来完成战斗。
王书辉认为,中国的军事文化,从上古时代炎黄二帝发起的阪泉之战到了明朝末年这个历史阶段,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急剧攀升,决定战争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客观,越来越实际。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情况虽然仍旧存在,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已经变成了,完全客观的双方实力的大比拼了。
王书辉觉得,从火器产生并开始应用到军队以后,战争的具体指挥者不再需要,在完全是冷兵器的时代那样,必须具备孙武吴起那样的高超的军事才能,才能够带领军队实现战斗的胜利了。
他认为,在热兵器时代,军队的指挥者不需要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只要能够带领好经过充分训练的士兵,对每个兵种的特点和优劣了解清楚,然后按照“七步走”的要求指挥战斗。至于战斗的胜负,则是一个“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是由参战双方士兵的日常训练和装备水平以及战斗意志,这两个客观因素和一个主观因素决定的。
实际上也是如此。作为王书辉的亲传弟子之一,韩国良也是完全被自己的师尊王书辉洗脑的,机械的战斗理论的信奉者。侦查员已经将敌情向他进行了细致的汇报,他根据汇报按照实际情况,在路边设置了战场,并展开了阵型。在敌人,一群衣衫褴褛犹如难民般的土匪们,冲出树林的时候,韩国良下达了第一条指令,“向前五步。”
谭家冲的两个民兵队,在工作组成员组成的横列的带领下,根据口令,按照传令兵的鼓点声,向前迈出五步。立定之后,站在每一个排列排头的各班班长,立即命令整理行列。
这就是排队枪毙时代的战争特点。虽然王书辉还没给部队装配火枪,可是他却是按照火枪部队的要求,对现在他手下所有的军队进行训练的。而在排队枪毙的战术要求下,战斗过程中,部队的行列必须最大程度的做到整齐划一。
韩国良看了一下民兵队的行进情况,不禁撇了撇嘴。说起来,这些不过训练了一个月左右的民兵,要是在这个时代的任何人眼中,都是相当了不起的。向前五步走之后,六十多人的民兵队组成的两个横向的,每十人一排的方阵,真的相当整齐。
可是,在韩国良这个,在王府镇接受过一年多军事训练的人眼中,五步走之后的民兵方阵已经显得有些凌乱了。要知道,王府镇的那些武装人员,无论是作为职业军人的原家丁营成员,还是作为辅助武装力量的农工营成员,基本上都能保证二十步行进之后,队列仍然严丝合缝整齐划一。
即使是前面有专门的,由小孩子们组曾的扔石头小组,不断的向行进中的队列扔着石头和垃圾,大营的武装仍然不为所扰的整齐前进。大营的武装,可是向前二十步都不需要整队的。而民兵们现在的情况则是,向前五步就得整队,不然阵列就不能达到整齐。
即使在韩国良眼中,民兵队的情况还相当的不理想。可是,在原荆州府卫所把总,现土匪头领秃三炮看来,韩国良麾下的民兵,绝对是强兵精兵了。因为,在他作为明王朝政府正规军的岁月里,他可是完全没看过有哪个部队,面对土匪的时候还能无声无息,不惊不扰的列队前行的。
秃三炮麾下的二十多个土匪,也被这种整齐划一无声无息的萧杀气氛影响到了。随着部队的向前移动,土匪们出现了动摇,不少人的脚步随着民兵队的前进,后退了几步。
韩国良观察了一下战场情况之后,继续命令部队前进。就这样,民兵队每次前进五步,然后整队;之后,再次前进五步,再整队。七次前进之后,双方距离被拉短到一百米左右。
韩国良大体目测了一下距离,之后命令工作组的成员发射弩箭。
现代制作的,精良的,可以连续发射弩箭和钢珠的机械弩,不仅射程远而且精度高。十多个工组成员只是进行了三次齐射,对面不到一百米的二十多个土匪就只剩下五六个人了。这五六个人被突如其来的远程打击惊呆。他们站在原地直愣愣的看着对面小跑前进的,民兵队长枪阵直面而来,连逃跑的意识都没有了。
韩国良在下达了自由进攻的命令之后,看到民兵们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对土匪展开进攻之后,叹了口气。原本想着让这些民兵们在战场上见见血的目标,现在看来,只能用刺击土匪死尸的办法来完成了。
因为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甚至在荆州卫作为小军官的时候,也参加过几次卫所针对荆州府附近小股土匪的实际作战。秃三炮在民兵队方阵前的工作组射出第一轮弩箭之后,就转身逃进了身后的树林里。
不过,秃三炮并没有逃掉,他刚刚跑出去还不到三分钟,就被尾随而来的侦查员捕获了。
根据《战后处理手册》的要求,像秃三炮这种,主动进攻王书辉手下武装力量的匪首,必须送往大营,接受军事委员会下属的审讯中心的审讯。所以,秃三炮并没有像他自己担心的那样被立即砍头,而是被绑住了双手跟着队伍前进。
秃三炮心里并没有逃过一劫的兴奋感。因为他亲眼目睹了韩国良组织的见血活动。二十多个土匪,里面还有十来个喘着气没有完全死掉的,全都被绑在树上。然后六十多个民兵,在工作组的指挥下,反复的使用大枪对这些死了的和半死的土匪进行刺击。在此之后,他又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由工作组的卫生员,对死去的土匪尸体进行解刨,对民兵们进行的生理教育课。
这种犹如森罗地狱般的恐怖景象,不仅把很多刚刚因为刺击土匪尸体而吐了一地的民兵们吓的不轻。秃三炮看了这种情景之后,先是尿了一裤子,之后就是磕头如捣蒜一般。等到看到卫生员组织民兵们焚烧土匪们的尸体的时候,秃三炮就变得彻底绝望了。在此之后,他犹如失去了灵魂一样,一言不发的跟着队伍前进。
秃三炮现在不仅不敢逃跑,连死都不敢了。自己死后要是被六十多个人练习刺击,之后又要挫骨扬灰的话,他宁肯当太监,也不想有这样一个下场。
因为三十多个基地村的远近不同,所以,各个基地村的民兵队,也是在不同的时间到达王府镇的。他们到达王府镇之后,映入眼帘的是这个时代的人眼中比较奇特的王府镇的棱堡式围墙。高大的红砖围墙,给刚刚到达的各村民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民兵们的营地就在复兴保安团在城墙外的土楼式军营附近。不少民兵被那两座土楼式的军营吓了一跳。要知道,这个时代,楼房本身就是很少见的东西,更何况是这种组成庞大院落的封闭式建筑群的红砖楼房了。
三十二个基地村的一千三百多个民兵,在三天内陆续达到了王府镇。因为这些民兵都是在枝江县内行军,又没有达到枝江县城。所以,枝江县城内的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城市附近已经聚拢了两千多个,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军事人员。
民兵训练营是由活动板房组成的。十三个活动板房围成一个封闭式的大院。大院中间就是训练场所和两排作为教室的活动板房。每个活动板房有两个房间,每个房间住六个人。
民兵们在接受了消毒防疫的洗澡和吃药之后,以村为单位,在各个村子的工作组的带领下,进入被安排好的活动板房内。在一天的休息之后,他们参见了检阅活动。
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一千多个穿着灰色制服,扛着长枪,背着钢弩,迈着正步,列队而行的景象。一千多个民兵们中,绝大多数人产生了一些轻微的恐慌心理。
在检阅仪式结束之后,王书辉登上检阅台,对复兴团士兵和各基地村民兵发表了简短讲话。他没有对这些仅仅接受了几天扫盲级别教育的士兵们,说什么复杂的内容。他只是在讲话中强调了,“军事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大家自身的利益;只有练好兵,才能保卫自家分到的土地”的观点。
王书辉虽然很想对这些人讲一讲自己的政治理念,不过他也知道,对这些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古代人讲什么革命理想什么的,完全是浪费精力,也不会产生什么效果。他对各级教导员现在的要求,也不过是把“自己动手保卫胜利果实”的观点灌输给现在的民兵们,把“自己动手保卫自己的工资和饷银”的观点,灌输给复兴保安团的士兵们而已。
第80章大练兵4
顾国樟正在用望远镜观看战场形势。当看到最后一个正在逃跑的土匪,也被士兵用长枪戳死之后,他放下了望远镜,轻轻叹了口气。他觉得这个剿匪的工作实在太简单了,甚至有些浪费时间。看来,真的像教导长说的那样,总部是要用这些土匪给士兵们见见血。
作为一个普通的矿工被卖到王府镇之后,顾国樟严守自己是个秀才的秘密,一直也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他知道,六七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自己那个秀才的名头十有**已经被仇家弄掉了。更何况,即使秀才的身份还在,这次买这些矿工的新主家也是仁义心肠的人,他也不想暴露自己曾经是个年轻秀才的身份。在他看来,一个秀才当了六年的奴工,这种经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