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128章

十国千娇-第128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仁溥瞪眼道:“王使君可不能那样说!你这样将我置于何地!”他想了想又问,“郭绍为何要兵变?”

王朴道:“因为他认定赵匡胤一定会兵变。

老夫早就说过了,赵、郭二人根本没法保持平衡,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要豁出性命拼命,这种所谓制衡反而加剧冲突、不利于国家稳定。赵匡胤和郭绍从北伐开始你来我往已经斗了很多次,老夫不信魏副使看不出来。当时官家还能震住场面,他们不敢太过分、只好悄悄的,但到现在撩拨了几个月,早就憋着一口恶气!

皇后一当政,赵匡胤情知处境不妙;郭绍成天琢磨对方,能想不通?现在得知皇后被困在金祥殿,郭绍的大靠山受到威胁,他不急得奔死奔活,却要出京寻丹……糊弄老夫?”

魏仁溥皱眉道:“还是觉得郭绍稍微弱了点,况且毕竟是武夫,这形势太复杂了、又非常危险,真要办那事儿,不仅需要周密复杂的部署预谋,还要非常人有的胆识!”

“老夫倒没想到魏副使也能被迷惑。”王朴冷冷道。

他当下打开一个柜子,拿钥匙开一个抽屉,从里面拿出厚厚一叠卷宗来放在桌子上,“魏副使若还不信,再仔细瞧瞧郭绍每一役的作为,这是光靠勇力的武夫做的事吗?当然,老夫本来也不太信,这人一个流浪孤儿出身、后来一直当小卒,连写字都不知道和谁学的写得一塌糊涂,按理根本不能有大见识。换作谁都不信他能有多少见识,但事实就在这卷宗里,不得不信。”

王朴道:“等紧迫过去了,魏副使完全可以好好琢磨郭绍的历次战役,真的很有意思。武讫镇小小战役我是费了不少力最近才查清楚的,这件事儿和淮南名将柴克宏放在一起,然后看北伐涿州之战……你会发觉三件事非常有趣。”

魏仁溥随手翻了几下,忽然掉出来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首长短句。本来魏仁溥此时没兴趣看这玩意,但只瞟了一眼就忍不住将它读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谁写的?”魏仁溥立刻问道。

王朴道:“郭绍。”

魏仁溥与王朴面面相觑,一时间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那浩瀚的岁月、如浪的江山、辉煌的文明,无数壮观的场面忽然奔流至眼前。

古色古香的淡雅木窗外,滴落的雨水,如无数的眼泪。

“其实……”良久之后,魏仁溥的脸色发白、鼓足了勇气看着王朴,“王使君,您有没有想过,万一官家一时半会儿好不起来了,国家总得有人主持大事。于忠心、于大局,总得有个去向。”

王朴转过身,看着窗外,背对着魏仁溥淡淡地说道:“官家对臣有知遇之恩,老夫所为只忠于官家而已,没法想得太远。”

魏仁溥忍不住又道:“还记得去年秋咱们去看虎捷军左厢调动出京的状况么?我倒觉得郭绍当时在军前训话挺有意思的。”当时郭绍说了一通废话,好像是说他要做大周的捍卫者。

王朴不答。

忽然魏仁溥好像醒悟了什么,赶紧又拿起王朴带回来的防图,仔细看了一番。

就在这时,王朴忽然转过身来,一双小眼十分明亮,冷冷地问:“魏副使看出什么来了?”

魏仁溥皱眉摇头道:“太复杂了,一时间看不明白。王使君给我看的时候,又很仓促,实在没太留意。”

……

郭府上,郭绍正抚曹泰的背:“明日最早的时候,曹公公才进宫。你能进得去罢?”

曹泰道:“杂家内侍省内常侍,当然进得去。”

“让曹公公单独深入虎穴,肯定很危险,但这种时候,参与此事的每一个人都影响着大事的走向。”郭绍道。

曹泰瞪眼道:“皇后和无数人都在危难之中,杂家一个阉人、一条烂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郭绍正色道:“曹公公切勿自贬,宦官怎么了!有诗言‘焚琴煮鹤万民饱,花间问道天下同。清谈高论俱竖儒,负剑挟弓有公公’。太史公是阉人,高力士、蔡伦也是流芳万代受万民敬仰,有的宦官比那沽名钓誉之徒更利国利民,人都有好坏,何况宦官?曹公公在危急关头,所作所为既有大忠又有大义,比大部分世人不知高了多少倍。”

曹泰愣愣道:“我还第一回听说,做官宦能这么高上清贵?”

郭绍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做宦官没什么关系,和为人有关系。总之,曹公公也是皇后这边至关重要的自己人,以后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曹泰点点头道:“我办好事,还得想法活着,不是福就没得享了么?”

郭绍拜道:“宫里就靠曹公公了,预祝明早之行马到功成。”

曹泰忙回礼作拜。

这时左攸入内,拿着几张纸过来说道:“按照主公的安排,我草拟了一下各项事要,以免明日漏了。主公看看这样安排怎样?”

不料郭绍当即掏出了一个小册子,一面对照小册子上乱七八糟的线条圈圈和潦草字迹,一面看左攸写的东西。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已经很小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箭在弦上

天还没亮,长街上依稀几盏长夜灯还在风中泛着幽冷的光。太早了,郭府门前湿漉漉的大街上连一个行人都还没有。长长的街道两边是古典的建筑,此时此景显得十分冷清、落寞。

大门内,曹泰站在卢成勇率的数十骑兵护卫的马车前,转身向郭绍长长一揖。郭绍回礼道:“曹公公,后会有期。”

“希望还能再见面。”曹泰强笑道。

身披重甲的郭绍目光如炬,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道:“一定会的!”说罢伸手抓起曹泰的手,像握手一样用力地抖了抖。

坚毅的动作好像有一股力量从手掌上传给了曹泰一般,叫这宦官的神色微微一变。他随后上来马车,在骑兵护卫下出了府门。

郭绍目送他离去,转过身时,身后还有一种提着灯笼和戳灯的全副武装的亲兵站在马前。连京娘都穿上了甲胄,别说她穿武服英姿飒爽,很有英气。

众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郭绍。郭绍翻身上马,直接说道:“出发。”

出了府门,只见斜对面还有一大群马兵鱼贯而出,一群人汇在一起,沿着长街默默地行进。他们先向西行,然后大摇大摆地上了御街,从东京最宽阔的大路上直接往朱雀门而去。

及至朱雀门侧面的军营驻地,只见许多马和随从在营门内外,武将们都提前到了。郭绍召集他们的方式很简单:派左攸到第二军杨彪的军营,然后写军令派“传令兵系统”的人直接送达各军叫他们来。什么都不用,传令兵是武将们的亲兵,认人就行。

郭绍走进了第二军中军行辕,只见里面二三十个武将站在堂上,一时间看起来密密麻麻的。因值守的部队只有约一半,当值的武将的数量比平时少。

“郭大帅!”“主公……”众人纷纷抱拳行礼,中间自动地让开一条路来。郭绍一面点头,一面随手拍着武将的肩膀,从中间走上了上位。李处耘、杨彪等一众人迅速站在了他的身边。

就到现在为止,左厢知情的武将还只有两人,李处耘和杨彪。

祁廷训不在,他昨夜收到郭绍的信、今早要见到郭府上,等一到就会被留下。没去也没关系,现在祁廷训不在,大伙儿居然没注意到。

还有玉莲和杨氏,昨晚也被送去了陈夫人的新住处。郭绍府上白仙姑留守,几乎是空的。

大伙儿还有点嘈杂,将帅们反而没士卒那么守秩序,都还在和自己关系较好的人小声说话,就好像纪律不好的课堂上一般。但很快大家渐渐安静下来了,因为他们总算注意到郭绍来了之后一言不发。

“主公……”李处耘悄悄提醒了一声。

郭绍这时终于开口道:“我昨天收到了皇后的懿旨、信物,和枢密院的密令。懿旨在此,诸位看看罢。”说罢从怀里把懿旨拿了出来,交给亲兵传下去。

“官家病重,想必大伙都有所耳闻。”郭绍的声音有点紧张,忽然声色俱厉道,“几天前奸臣窦仪进谗言,气得本来就卧床不起的官家吐血半碗、昏迷不醒、龙体垂危!当此时,本该爱护禁军将士的皇后主持大局;但朝中奸佞、悍将沟通内外,软禁皇后图谋不轨!

我乃皇后家将出身,深得皇后信任,天下共知!现在竟然不能见皇后,只能得到密旨和枢密院密令。大周兴亡,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现在要让奸佞得逞虚弱国力,让外寇趁虚而入、尔等卑颜屈膝称臣?”

“操!”“娘的,什么鸟阉人文官儿……”众将根本想都不想就相信郭绍的话,顿时破口大骂。

郭绍见状十分满意,李处耘所料很对,当下抬起手臂示意大家安静:“我们是不是要奉召讨逆,支持一心卫护将士的皇后当政?是不是要遵从懿旨替皇后和中枢,扫清威胁、捍卫国家?”

罗彦环、刘璋、董遵训等大将反应过来,纷纷大声道:“只待主公一声令下!杀奔进去,管那些鸟人哭爹喊娘!”

杨彪忽然把一面方旗一抖,举在厅堂中间,一只老虎的绣纹顿时露出来,张牙舞爪十分凶猛,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奉召救驾!

郭绍道:“官家昏迷垂危了,马上就是皇后和皇子主持大政,诸位今日所为乃救驾拥护的大功,必会平步青云,位置不限于虎捷军。有谁不愿意奉召的?可以现在站出来反驳我。”

没人说话,一个指挥使说道:“大帅只管下令罢!战阵上怎么打,咱们现在就怎么打。万骑辽军咱们都不怕,还怕一帮奸佞?”

“很好。”郭绍点点头,叫人把一张挂在木架上的粗糙大图拿了出来。回顾众将道,“现在我开始部署各指挥军务。”

郭绍一面掏出了小册子握在手里,一面伸出手往图上一指,开口道,“东京内外主要通道图。我部目前驻扎的军队共一十九指挥,主要战役目标是迅速进入皇城前部、金祥殿!保卫皇后和枢密院中枢;成功之后,两个目标:第一,控制并守住皇城前部各门,第二,预防居心叵测的殿前司某些人马叛乱。”

郭绍道:“朱雀门、崇明门本在我军之手。第二军(杨彪)第一指挥,负责守备朱雀门;第五军(李处耘)第一指挥,负责守备崇明门。便守在此两门不动,等待军令。除左厢各指挥、中军专门下令的人马,余者不得放入内城。左厢各军通过后,立刻关闭城门戒严。”

“得令!”“末将得令!”

郭绍看了一眼下首,又道:“咱们从辽军手中缴获了战马数千匹,上头还没让交,养在各军营里。发兵后,全部人骑马快速机动,遇到抵抗便下马布阵作战,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他渐渐镇定下来,声音不紧不缓低沉有力,手指大图的动作也变得从容起来:“各将帅从此地解散返回军营之后,立刻集结所有人马带上武装,全部上马不分向后,从内城正南门朱雀门进入内城,在朱雀门内各处大街、开阔地集结;第二军只需在朱雀门驻地集结;第五军也赶过来。这一步听明白了?”

众人聚精会神的,听罢纷纷附和道:“明白!”

郭绍这才不慌不忙地说道:“现在天还没亮,卯时前应该够时间到达既定位置。卯时,城楼钟鼓齐鸣,各军各指挥立刻骑马出动。

第一军全部三个指挥;第二军除朱雀门外三指挥,立刻从正南朱雀门开拔,沿御街急行军至皇城正南宣德门。内城周长二十余里,御街长二里又一百步,短距离骑马行军半个时辰(一小时)六十里要求不高;我要求以上诸部开始出动后,二分(约分钟)内到达皇城。

二分时间之后,第一军第一指挥立刻控制皇城左掖门旁的侍卫司衙署,不得放走一人;有人询问、便说是虎捷军奉诏书枢密使军令行动,叫他们去问皇后或枢密使。若是敢反抗,列阵格杀!五百精兵有备而来,那些侍卫不可能是对手。”

郭绍又叫点到的指挥使复述军令,复述成功了才放心,然后还有准备好的书面军令交给他们。

他接着道,“第一军、第二军余部,掉头向东,沿大街到达马行街和第二甜水街的十字路口;军权交由杨彪之手统一军令。方向主要防备北面,控制东面各交通要道……”

郭绍接着又分派了详细军务,具体到某个指挥驻守某个路口,要求他们以密集方阵形式堵路。再有坐镇马行街十字路的杨彪统帅,见机增援各个路口。

等大伙儿都复述完军令,发给他们书面命令。郭绍又道:“余部全部骑马向西,进抵西华门,准备从那里进宫。我会派先锋人马和内应突袭此门。万一不成功,便就近拆房屋梁柱撞宫门、放火焚烧、蚁附攻墙,强行破门;不计一切代价攻进皇城!

我会到达西华门,中军军令会从此地收发;入宫后,中军设金祥殿外。”

郭绍又进行了一番查漏补缺的部署,叫诸将确认自己的任务,再次复述之后,终于完成了战前动员。他又不忘叫诸将下令,将士左臂系宽布条(找到什么颜色用什么)以标识区别。周军各军的衣甲其实略有不同,但盔甲和衣服相似度都很高,此法稍微为了混战作准备……阵战不用,两边分开的方向都不一样,大部分时候是聚集阵战的,步军队列乱了后就很容易崩溃。

“天下兴亡,在此一战!”郭绍喝道,“愿诸将各司其职、戮力成功!若不成功,事后全部左厢将领必定被掌权的奸佞反臣清算,或死无葬身之地,或一世不能翻身!”

众将纷乱地说道:“愿追随主公麾下,戮力一战!”

郭绍又用祝愿一般的口气再次说道:“马到成功。”

“各将取虎旗,返回军营。”郭绍下令道,“皇城内见!”

第二百三十七章皇城的战栗(一)

“二弟,东面就全靠你们了。”郭绍站在朱雀门楼上,转头看着杨彪。杨彪断然道:“没办好大哥的大事,我提头来见!”

郭绍又叮嘱道:“只要控制路口,万勿主动北进。殿前司衙署和防区被武力进攻,他们会反抗,被动地更容易聚集兵马。咱们只要不动他们,他们准备不足,一时间想调集军队很难。”

这时罗猛子也走上了城楼,看着城下越来越多的兵马汹汹,激动道:“大哥,咱们这是要干大事了啊!”

郭绍从口袋里摸了一会儿,掏出几封信来瞧了一番,抽出一封来:“三弟等会还得办一件要紧的事,给高怀德送信。这会儿高怀德应该在侍卫司衙署,你随你二哥一起去侍卫司。控制侍卫司后,把信亲自交给高怀德,切勿出错。高怀德认识你,给他信以后,放他走。

我让他回虎捷军左厢军营调集军队进内城待命;万一高怀德调不动军队,他也会喝令部将按兵不动。你交了信之后,就跟二弟,听他的命令。”

“大哥,俺明白了。”罗猛子接过书信。

郭绍不再说话,良久看着巍峨的城楼下面的景象。城墙两边,仿佛一望无际的大城市、无数的房屋,中间有塔、寺庙、街道、桥梁点缀其中,展现出这个时代最繁华的一面,这里便是神州大地的心脏!

城门内外,成群的铁甲将士骑马在宽阔的大路上涌动,马蹄声隆隆作响,仿佛整座城池都在铁蹄的践踏之下。

这里,达官显贵、高门大户、王侯将相聚集,但郭绍发现自己的人马已经在此畅行纵横,肆无忌惮!只有一万人(在京师各军都只有一半人值守),就叫这个心脏战栗,权力也不过如此!

此时此刻,郭绍已经把大事干出来,反而不怕了。在疯狂的情绪驱动下,他心中反而生出了一股子豪气和极大的欲望。他伸出手掌,在空中好像想抓住什么东西,然后握紧拳头。

想干甚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