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309章

十国千娇-第309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杨业如同往常一样应了一声,微微提起袍服下摆,跨进门槛。他的目光从红莺脸上扫过,比较以前她温软甜蜜的讨好态度,知道她已经明白:事情真相相互都已知情。

两个亲近的人,实在很难掩藏真实的内心,时间一长,只要对方有一点情绪波动都能让对方很容易感觉到,完全不用费多少心思。

但杨业一直没有揭穿,更没有因此虐待惩罚她。以前他心里有怨气,任何人发现事儿一开始就出自骗局,都不会很好受,至少会对这个女子不满;但是他也很清楚红莺是周国朝廷的人,他不想得罪大周国的人,同时也明白,周国主这么做是看重自己。

现在,杨业更不愿意得罪这个小女子……国家已经破亡,自己的身家性命如何不过看对方的一句话。他不为自己着想,也会为杨家妻小考虑。

“晋阳多日战乱,现在外头兵荒马乱,红莺没有被惊扰吧?”杨业道。

这句简单的关心话,立刻让红莺的神情一变,一言不发地摇摇头。这时杨业忽然才后知后觉,自己的话里意欲交好的迹象多了点……他再次确定一个事儿:两个亲近的人之间,确实难以隐藏什么,一个人不可能每一刻的言行都深思熟虑,总会有迹象。

果然红莺忽然开口,带着幽怨的口气道:“你需要我时,才会对我好……”

杨业愕然一语顿塞。

红莺又低声道:“不过我喜欢你这样。”

杨业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除非说兵事,他便不再吭声了。

红莺靠近过来,轻声道:“要不我帮杨将军联络上峰,说不定你还能见到大周皇帝。”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连红莺一个女流都清楚再无伪装的必要,杨业也不辩解,他皱眉沉吟片刻道:“再等等,人不能太沉不住气。”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奴婢走到门口来,语气急促道:“总算找着阿郎了,周国人来了!”

杨业微微一惊,但还是坐着没动,问道:“来的是什么人,大概是做什么来的?”

“奴婢……不知道。”那奴婢涨红了脸。这丫鬟见识低,不过内宅男仆又不能随便进来。

“我去看看。”杨业站了起来。

“杨将军。”红莺唤了一声,她的声音有点异样,“万一遇到了什么事儿,别着急,妾身会设法救了。”

杨业止步,回头看了她一眼,忽然觉得心里微微有些触动……他分不清真假,但也寻思自己虽然对这娘们不怎么好,也算不上不好,时间一长又有肌肤之亲,交情总是有的吧?

人们大概就是如此,明明一开始是冲着各自所图来的,红莺是奸细为了劝降,杨业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而且一介来路不明的妇人,在他眼里并不重要,不过到头来,他心里还是微微有点动荡。

“谢了。”杨业随意地拱了一下手,大步走出厢房。

他一见到来者,就立刻判断不是什么危险。因为来的人是个文官,连随从都是布衣没带兵器的。文官径直说明了来意,大周皇帝召见杨业,过来传旨。

杨业换了身圆领袍服、带上幞头,然后才随大周官员前去皇帝行辕。

皇帝住的地方在一座县一级的普通官府院子里,杨业没见到文武大臣,径直被带到了后堂。一进门,便见里面只有两个人,一个身穿紫色旧衣年轻汉子端坐在正上方,下首几案旁坐着一个老瘦的文官。

进屋的人躬身道:“禀陛下,杨将军已奉旨觐见。”

杨业走了进去,先跪又膝,然后跪伏在地拜道:“罪将杨业,叩见大周皇帝。”

“杨将军,我等你很久了。”郭绍的声音越来越近,是从座位上离席亲自走过来了。杨业虽然见面就跪了,不过表现还算不卑不亢,在他想来,自己是大汉国之臣,但国主都死了、国家也灭了,中原皇帝尊崇的地位摆在那里,跪拜也合乎礼仪……这也让郭绍十分欣慰,说话的语气就听出来。杨业就不想殉国,当然不愿意当面忤逆大周皇帝。

郭绍走到他的面前,一双大手实实在在地扶住杨业的胳膊,往上一提,力气很大!他一面说道:“快快请起。”

“罪将谢大周皇帝。”杨业沉着地应答,顺势从地上站了起来。

郭绍又赐杨业坐在那文官的对面,杨业不知那人是谁,不过也不忘抱拳道:“失敬了。”

对方回礼,一脸难以亲近的傲气,说道:“大周枢密使王朴。”

郭绍重新落座,脸上没有笑容,却十分温和,不紧不缓地说道:“我爱才,早就听说了杨无敌的大名,一直想得到杨将军,可惜你身在北汉。今日有缘见面,我甚欣慰。”

“不敢不敢。”杨业欠身道,“大周皇帝之威名、名震天下,罪将能得觐见,已深感荣幸。况罪将也是陛下的手下败将而已。”

杨业一面应对,一面注意这个早就听说过的名将和皇帝。此人给杨业的最初印象,是说话很直接简练、头脑十分清晰,见礼后的第一句话就立刻表明态度“一直想得到杨将军”,没有过多的废话。但是说得也很有意思,在他的表意之中润滑得很好,不会让人有急匆匆的感觉。

而且比杨业想象中年轻很多,孔武有力、头脑清楚,就算不知道郭绍的威名,杨业凭直觉也认为这是一个能有作为的人主。

郭绍接过话题,和气地说道:“柏谷之战(周军主力进入北汉后的第一场野战,发生在柏谷这个地方附近)杨将军用兵十分高明,从战前把握大周军的动向,到选择伏击点、成功的隐蔽性,最秒的是战机的把握。杨将军让己方在开战前占尽了天时地利,已经尽到了大军主将的最大职责。我十分钦佩!”

杨业叹道:“不过还是败了。”

“我正想说。”郭绍道,“沙场胜败,主将不一定能掌握。汉军缺了人和。只因东汉国(北汉)勾结契丹,失大义失人心;而大周,一则顺应天下一统的大势,二则是为天下百姓抵御外辱,人心向背十分清楚。杨将军身为汉家儿郎,定愿保家卫国,到大周军麾下乃弃暗投明!”

杨业若有所思地点头,仿佛在寻思大义。但除此之外,也感叹郭绍能在短短时间内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开始劝降了。

杨业皱眉道:“陛下所言大义,罪将也明了。只不过先君、国主(北汉皇帝)皆对罪将有知遇之恩,不忍弃之,这才为国主效力、与大周军为敌。”

“人为其主,我知道。”郭绍一本正经地点头,“因此我完全不会怪罪于你。只是现在东汉已不复存在,杨将军一身本事,废弃了实在可惜……”

大周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业本来就想改投门面自保……况且正如郭绍所言,人主已死,忠心已经够了。他当下便不再纠缠,干脆地跪拜在地:“若陛下不嫌弃,末将愿追随麾下,效犬马之劳。”

郭绍大为欣慰,这回却没有做出客气的样子,只是满意地点头:“杨将军请起。东汉降兵会挑选出来重新成军,我命你为汉军主帅,可愿意?”

杨业这时大为诧异,甚至有点不可思议。自己刚刚投降,马上就带自家地盘上的人马?他都忘记了回话。

郭绍笑吟吟地端详了稍许,说道:“你投我是实心,我便以信任回报你。”

第五百八十三章自古多情伤离别

杨业离开后,王朴面有忧色,沉吟道:“此事老臣总觉得不安心。”

郭绍观察着王朴的脸,又看了一番窗外,呼出一口气来。三月底的北方天气,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连河东地区也有了湿润的感觉,很舒服;晋阳的战事已经结束,虽然四处千疮百孔、却很宁静。但郭绍心里仍旧放松不下来,特别在这种重要决策的时候……此时军国的大决定,真的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他语气缓和地问道:“杨业愿意反吗?”

王朴沉思稍许,毫不犹豫地摇摇头:“至少现在杨业不愿意反,东汉(北汉)既灭,大周强盛,他反大周没有任何好处;何况陛下对他有宽恕之恩、知遇之恩,道义上他也不愿轻易背弃陛下。”

郭绍又问:“就算他谋反,有机会成事吗?”

王朴道:“没有。晋阳雄城肯定不能交到河东人手里,各地也要由朝廷委派官员实行州县治理。只要天下无大事,河东还想坐大已无机会。守无屏障、地盘,攻无对敌大周主力的人马,绝非大周禁军的对手。”

郭绍道:“我让杨业为主将,他可以用自己的人;但副将和各级武将是朝廷委派。除非突然发动兵变清洗军中武将,否则有一点不臣之心的军令和作为,他都没法施行。谋反具体操作起来多受掣肘,难度很大。

杨业首先是不想造反,就算造反也无机会。那我们为何不让一个有能力的武将率领河东军?”

王朴点头,正色道:“臣不安心的缘由是,现在我们占据河东的方式很彻底:用大军攻灭。完全有机会在一开始就稳定布局,而不必给予形成军阀的任何机会。那杨业在大周威服四方时当然不会轻举妄动,也没机会;他连想也不会想。但若天下有震动,他就是一个军阀的隐患。”

郭绍认真地品味着王朴的话,又微笑道:“但是,用杨业,河东军的战斗力更强,对大周军更有利。”

有利有弊,王朴不再吭声。

郭绍看着王朴说道:“一个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王朴怔怔地看着他。郭绍登基前王朴就和他有友谊交情,现在偶尔也只有王朴才能这样直视他。

……

杨业回家后告诉了家人面圣的结果,家里的妇人奴仆个个面有喜色,都替杨家找到了新的出路感到高兴。杨业却板着一张脸,他并非不悦,而是不太好表现出来。

作为北汉国的大将,投降后就弹冠相庆,似乎不太好。

杨业接着就去见红莺,还是红莺住的厢房里。此时的府上,虽比不上南方那么如花似锦,但院子里的桃树、杏树都开花,柳树都长了嫩绿的枝叶,看上去红红绿绿颇有生机;点缀在屋檐很短的硬山顶砖房之间,也别用一番风景,煞是漂亮。

不料红莺见面就红着眼睛,侧过头偷偷抹泪。

她大概已经知道杨业已经被皇帝金口玉言授命为河东军主帅。杨业寻思,她大概是因为离别而落泪……杨业正式投效大周,红莺的使命已经完成,而且身份早已暴露。她留下来已无作用,该回到派她来的地方。

杨业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不要太伤情了,各自安好罢。”

红莺听罢哭得更凶,拿手帕捂着脸哭。

杨业感觉得出来,她此刻确实是难受伤心。别说一个女子,就是他心里也酸酸的。在一块几个月,耳鬓厮磨、肌肤相亲,总有点舍不得。

这红莺一开始是设局欺骗自己,杨业留着她,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更不想得罪大周朝廷,各有所需。但是现在,他还是忍不住想起她的温软婉转、她的迁就、她亲昵软语,那如水的温柔,以及床笫之间的事儿,是一般人比不上的。杨业虽什么都有,但日常之中欢愉时还是少,他留恋那些一点一滴……哪怕红莺并没有出身,甚至只是个残疾。

“唉。”杨业深深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叹息里带着离愁别绪。红莺忽然扑进杨业的怀里,嘤嘤痛哭,眼泪很快就把杨业的衣襟打湿了,她温软的身子在颤栗,那声音简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她紧紧搂住杨业,那软弱身子表现出的力气,仿佛一股气息,在传递着她痛彻心扉的不舍。

杨业也忍不住抬起手,把她抱在怀里,怔怔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他忽然寻思:大周皇帝与自己第一次见面,却把河东军的兵权全交给自己,真的放心?这个红莺是周国的细作,如果主动留在身边,也是坦荡表忠。红莺也有理由留下的……相当于内务监军一样的存在。

杨业权衡稍许,便道:“你要是真舍不得,何不留下?”

红莺哽咽道:“我留下有什么用?”

杨业道:“杨某为人表里如一,坦坦荡荡,我不在意你的身份。”

红莺良久没有说话。

杨业握着她的双肩,让她的头离开自己的胸襟,皱眉看着她的脸:“你不愿意?”

红莺面有难色,不置可否。

杨业想了一会儿,恍然道:“大周朝廷承诺了你荣华富贵?”

红莺道:“我这样的人哪有荣华富贵……”

但杨业可以想象,要是周国朝廷没给她足够的好处,她愿意不远千里来出卖身体?更何况河东这地方,奸细那么危险的活,一介女子怎能轻易为官府效力?

红莺肯定不是什么良家女子,加上又残疾了几乎没有生存能力。但一旦她有了财产,在东京又有人脉,那就在东京那种都市过得很好了,起码能置些产业、雇一些奴婢……至少会比做人家的奴婢和小妾、讨好他人任人鱼肉要强得多。

“妾身须服从上峰的命令,不得不离开杨家。”红莺抿了抿朱唇,眼睛还是红的,“杨将军待我的好,妾身一定会记得,妾身的心是杨将军的。”

杨业摇头笑了一声,“你这样的女子……不属于谁,至少不是我的。我连身都无法据有,哪能想什么心?”

红莺脸上有些羞意,气道:“你何意?在你心里,我是不是很不堪……”

杨业忽然有些恼怒,道:“反正和良家妇人不同。罢了,你自个走吧。那个马夫不就是你的人?”

红莺顿时羞愤交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气得身子直哆嗦:“好,好……我知道,杨将军现在高升,官家都以礼相待,不需要我了。无非如此罢了。”

杨业不言,拂袖起身。

红莺难过地说道:“杨将军!你真觉得妾身待你,全是假的么?”

杨业回头道:“一开始就是假的,终归也就如此。”

他走到门口,又听到红莺伤心地哽咽道:“你们,就从不把女子当人看!我们只是一件可以霸占的东西,你们只顾自己,何曾替我们想过……”

杨业走出去后,微微侧目看了一眼红莺。他确实是伤到她了,此时红莺一脸呆滞,仿佛生无留恋,着实可怜。

不过杨业没回去,他不是没见过小妾妇人,据杨业的看法,她们心软易伤,不过好得还是很快。

……

郭绍在行辕书房里奋笔疾书许久,放下毛笔看了一番,然后就坐在椅子上慢吞吞地整理纸张。河东还有很多事善后,不过正好把大军暂且留在晋阳,因为辽军还在忻口对峙。

他刚才写的是给东京朝廷的信,河东各地的治理需要朝廷部署和派遣官吏;而且符金盏和政事堂也有必要知道皇帝的方略意图。

办完了一件事,他便时而走神,时而慢慢地做一些公事。郭绍的生活和办事,有一整套自己的法子,他没法日日夜夜地保持高紧张的工作状态,但每天都会花时间真正办一些有用的实事……他的理念是,任何事要做好,都需要时间泡在上面。

就在这时,他一伸手,发现茶杯里没水了。刚刚放下茶杯,便见一只玉手把一盏茶放在旁边,拿走了空茶杯。

郭绍抬起头看了京娘一眼,笑道:“我觉得你做事很干脆爽快,不过心还是挺细的。”

京娘什么也没说,只做自己的琐事。

郭绍又随口道:“你对我是用心的。”

京娘听罢看了他一眼,终于有心情说话,开口便道:“那陈佳丽家的人,个个都和婊子一样!我看都是她教出来的。”

郭绍愕然,说道:“怎么忽然又骂起她来了,我知道你一直对沈夫人有成见。”

京娘道:“红莺回来了。”

郭绍恍然道:“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兵曹司承诺的报酬,仍旧要如数兑现。”

他说罢提起毛笔在一张军中上奏的文书上写了两个字“准奏”,抬起毛笔想了想,又道:“女子总是想着怎么活,而今的世道妇人总归也还是男子的附庸,便活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