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338章

十国千娇-第338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绍道:“倒不是为了讨金盏欢喜……”

“我知道。”符金盏柔声道,“没关系,这事儿只要我主动退一步,朝里能省不少心。”

郭绍道:“虽然范质等一批官员不太满意,但我能让更多大臣支持金盏。他们最后会妥协,选择最明智的态度,想迫使我就范,并不是那么轻巧。”

符金盏摇头道:“真的不必。陛下近期不是在布局大事,有时候陛下也主动妥协一些,更能聚拢人心;虽然说了算的人是陛下,你也有威信,可是你也需要他们不是?”

她收住笑意,神态认真了一点:“我也不是想表明自己宽容贤惠,是真的不怎么需要那种东西。”

郭绍沉吟不已。

符金盏又道:“我有绍哥儿,权势便用处不大。”

“唉!”郭绍叹了一气。

符金盏看了他一眼,好言道:“不过我可没那么清心寡欲,还是想看到绍哥儿好生做皇帝,你的就是我的,无论权势还是威望名声。”

郭绍心下有些动容,说道:“以前我觉得在这个世道没亲人……金盏就是我的亲人。”

符金盏笑而不语。

郭绍又有些懊恼道:“若是年初没败北,何至于此!我就能给金盏名分,那时你才能名正言顺地分享一切。”

符金盏小声道:“那敢情好,这样我才能常常服侍绍哥儿……不然等我老了,你也嫌我不漂亮不是?”

“怎么会?”郭绍打量着符金盏。俩人的椅子是并排在茶几两边,看对方要转头,只能看到侧面。他的目光被符金盏身子侧面的线条吸引,一个美丽的女子,并非只有正面漂亮。侧面更能感受到她端庄优雅的姿态,她的胸脯侧面轮廓,更是别有一番韵味;若是换作正面看,是无法真正感受到那高度和形状轮廓的。

茶几很矮,金盏的衣裙很软,那腰和腿的线条非常好,最有温柔韵味的,还是那坐着时髋部料子被压出的皱褶纹路。

符金盏看了他一眼,佯嗔道:“非礼勿视。”

郭绍也不再纠结那些繁琐之事了,一时间觉得一切努力都是有回报的,世界充满了春风美好。他的目光贪恋地留在符金盏的脸上,她的美貌无法用具体的肌肤颜色形状来形容,反正顾盼生辉的眼神、如玉的脸庞、以及那温柔颜色恰到好处的朱唇协调在一起,相貌让郭绍非常倾心。

他的心情,不仅是如沐春风,正如符金盏所言并非淡泊清心寡欲,而是在惬意之中,欲念同时在心里翻涌,在扰得他有想要而不得的难耐。他想要金盏,不仅只是淫亵后就能满足的。

郭绍张了张嘴,想说自己的雄心壮志。可是又想到北伐之前说了一番,却经历了失败。一时间也不想说了,不过雄心壮志的热血却没有消退;失败不是让他忍辱负重,只是忍耐的时间更长了。

第六百四十章雨季

两天后,下雨了。晚春初夏时节,这阵子本来天气越来越热了,可一下雨又退凉了一截,仿佛生生延缓了夏日的到来。

不过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没下刀子,本月十五的大朝雷打不动。皇城正殿金祥殿比往日要热闹得多。

礼仪也比平日更加庄重,像是提前安排好的节目表演一下,钟鼓声、唱词、台词一幕幕地上来。

郭绍身上穿着黄色龙袍,端坐在宝座上,他对下面的唱词和启奏没怎么上心,反正都是废话、关键还是不能全听明白的废话……除非有极端的事,而且只有在大朝上才能面圣的人要攻讦别人,一般不会拿要紧事在这种公众场合说;真有实在的事,都是私下里上奏章,所以此时的治国完全没有透明度可言。

一般朝堂上就说祥瑞、农业丰收、国泰民安、外邦宾服上书等等。

虽然朝堂上一直有声音,但郭绍竟然注意听到了殿外的“沙沙”雨声。雨天哪怕在房屋内也别有一种心情。

等大臣们都说得差不多了,该宦官唱词之前,郭绍抓住了这个时间间隔,开口道:“诸位爱卿……”

宦官急忙按捺住说辞,躬身侍立听着。郭绍要当众说话还得自己找机会,主要是按照习惯皇帝很少说什么,最多简短回应一下大臣。

他当下便注意着自己的口气,说道:“以后的奏章仍由朕与政事堂等诸衙批复,当今之世,乱象已除、盛世将近,望诸位与朕同心同德,以天下公心为念,共治天下,恩被黎民……”

他说罢不禁找到了站在前列的范质,目光在范质身上观察了一下。郭绍坐的位置高,可以俯视看到所有人,但大臣们却不能仰头看皇帝,不能靠皇帝的神态来揣测圣意。

过了这么几天,郭绍对范质的怒意已经消散了,不过此时另一种很隐秘的感受涌上了心头。士大夫这种人,范质这次又让郭绍多了一些见识……要说范质弹劾符金盏执政,是因一己之私,连郭绍自己都不信,但要说他很高尚,郭绍总觉得又不是那么回事。

他不动声色,并没有想专门去报复范质。

这时,众臣纷纷跪伏在地,大呼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诸爱卿免礼。”郭绍道。

过得一会儿,宦官长声幺幺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刚刚才站起来的诸臣再度跪拜谢恩。郭绍从龙椅上走下来,先离开了大殿。

方出正殿,宦官王忠走上前来,在郭绍身后轻声道:“陛下,殿前副都指挥使杨将军今日也进皇城了,他对奴婢说,腿脚还不太方便,上朝有损礼仪,正在金祥殿外候着。”

郭绍一听,马上停下了脚步,他想亲自出殿去接杨彪,但这种冲动立刻又被压住了。以前李处耘等人不照样和自己称兄道弟?现在若对某人表现得过度亲密,实非好事。他与杨彪,首先还是君臣,然后才是生死兄弟。

郭绍道:“召杨彪到东殿见面。”

“喏。”王忠鞠躬倒退回去。

郭绍在书房等着,然后便见王忠领着杨彪进来了。杨彪穿着武服,竟然杵着一根木棍,人也瘦不了不少,他一进来便扶着木棍跪到地上:“臣叩见陛下。”

郭绍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杨彪跟前亲手将其扶起,手用力地抓着杨彪的胳膊,力度仿佛在暗暗传递着郭绍此刻心里的情绪。王忠识趣地捡起木棍递到杨彪手里。

“赐坐。”郭绍道。

杨彪道:“谢陛下。”

郭绍道:“杨将军腿上伤得很重?”

杨彪道:“回陛下,郎中说伤到了脚筋,暂时还没养好,左腿有点使不上劲,再养一阵子不知如何……”

杨彪心情不太好的样子:“而今臣走路也走不稳,恐怕以后不能为陛下冲锋陷阵。”

郭绍心道:你活着就行。

他嘴上却好言道:“杨将军在幽州战场受伤很重,不能急于一时就痊愈。何况,指挥大军的大将,主要还是要靠用兵之法,不必再亲自冲锋杀敌了。”

杨彪道:“陛下教诲得是。一条腿倒也没啥,比起三弟……”

郭绍心中仿佛一股气往下一沉,道:“三弟的身后事已经办妥。”

一时间俩人都没有吭声,气氛有点低沉。在沉默的安静中,窗外的雨声更加明显。雨水打湿了万物,雨幕如烟阻挡视线心胸,这种天气会影响心境,一种纠缠又淡淡伤感的气息涌上了心头。罗猛子这些年跟着出生入死,死了自然会让郭绍怀念。

就在这时,郭绍道:“今日杨将军随我去罗府,看看罗猛子的家眷。”

杨彪道:“臣领旨。”

郭绍侧头看向宦官王忠:“我们是为私事,叫卢成勇率侍卫护驾,不必用皇帝仪仗。”

“喏。”王忠拜道。

没一会儿,京娘入内,请旨道:“请陛下准我一并出宫。那些骑兵如战阵上的长兵器,近身还得用短剑护身。”

郭绍道:“倒不用太紧张了,我这临时起意出宫,要真有刺客也来不及部署,哪能如此容易?”他摆摆手道,“罢了,你跟着我。”

郭绍入内,到休息的套房内,叫宫人把他上朝穿的龙袍换下来,换了一身紫色的圆领袍服,戴一顶乌纱幞头。

车驾备好后,他便与杨彪一道乘坐皇宫里的大马车,冒雨出了皇城。

卢成勇骑着马在马车旁边抱拳道:“禀陛下,朝廷出钱修建的罗府尚未完工,罗将军的妻儿仍旧住在旧宅。末将等带引的路线也去罗家旧宅,已经派人前去通知罗家人了。”

郭绍听罢点点头,外面的雨还没停,卢成勇等将士浑身尽湿,雨水正沿着他的铁盔帽檐往下淌,他们没带任何遮雨的器具,但在雨中依旧保持着严整的军纪。这队亲卫,到底是皇帝卫队,是比较精锐的人马。

郭绍放下车帘,便与坐在对面的杨彪说话,君臣始终保持着礼数。

第六百四十一章家眷老小

罗家旧院大门口,一家老小跪伏在地迎驾。

郭绍赶紧大步上前,弯腰把一个老妇扶起来,长叹道:“朕愧对老夫人!”

老妇也是唉声叹气,又道:“皇帝对得起俺老罗家了,恩重如山哩。”

郭绍指着后边的杨彪道:“这是罗将军的结义哥哥杨彪,以后老夫人缺啥少啥,就派个人告诉杨彪,杨彪几乎每天都能在皇城见到朕,他会替老夫人说话的。”

老妇道:“多谢官家照看俺老罗家,罗家上下心里念着官家的好。”

众人听到这里,对这老妇肃然起敬,郭绍那句话说得轻巧,但给了罗母直接通天的途径,这事儿可一点都不轻巧。

杨彪当下拜道:“老娘今后把杨彪当儿子就成!”

郭绍见还有一些人跪在地上,又对别的人道:“你们快起来,不要多礼了。”

里面有个年轻的妇人是罗猛子的遗孀,郭绍等兄弟都知道她的名号“汤饼西施”,不过现在没有人会那样叫她了,她有诰命夫人的身份,在东京是名副其实的贵妇。

郭绍又对“汤饼西施”罗夫人道:“罗将军是在北伐战场,为国家为朕战死,朕十分痛惜。”

罗夫人道:“先夫常说陛下待他好,他是武将,上战场本是分内之事。”

她当众说的话还算得体,郭绍便正色打量了她一眼。罗夫人以前不愧有汤饼西施的名头,确实长得白净漂亮,不过就算成了贵妇,她的仪表神情也总不像那么回事,表情举止倒有点普通民妇的率性辣味。

罗夫人不像贵妇那样在皇帝面前低眉顺眼举止慎重,她似乎发现了郭绍在看她,当下便扯了一下衣角,小声说道:“妾身等忽然才听说官家来了,急匆匆的都忘记更衣,就这么面圣,有点丢人了……”

郭绍忙道:“我与杨将军只是私下来看看罗将军的家眷,杨将军也是罗将军的兄弟,夫人倒不用太见外了。”

罗家老娘道:“怎么让贵人们在家门外站着,快进堂屋上坐。”

郭绍便与杨彪、京娘等人跨进门槛。

就在这时,忽然有个穿布衣的老太婆从路边急匆匆地跑过来,京娘立刻侧目。那老太婆一声不吭,估计也说不出个什么话来,径直跑到罗夫人跟前,小声说了几句话。

罗夫人脸色立刻白了,提起裙子就向前跑,走了两步,又急忙转身屈膝道:“官家,我的孩儿爬到亭子上去了,怕摔着了怎么办,我得去看看……”

郭绍听罢说道:“咱们也一起去。”

他心里也有点担心,要是罗猛子的儿子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没法对他在天之灵交代了。

说罢与杨彪等人大步从屋檐下过去,进了一道破旧的月洞门,里面有个院子。郭绍便听到了一阵“哇哇哇……”孩子哭声。

众人循着哭声,赶到了院子里的亭子下面。便见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坐在那亭子上的木梁上哭。

亭子下面的人立刻急得团团转,罗家老娘拽住那老婆子:“你咋看的孩儿,他怎么爬那么高的?”

老婆子急得快哭出来:“俺刚去干点别的活儿,一转背小郎君就爬上去了!这里有一圈麻绳,他一定是拿绳子盘在脚踝上,顺着柱子爬的,昨儿就看到他这么顽。”

罗夫人急道:“哎呀,先别管这些了,去拿梯子来。”

老婆子听罢赶紧跑出亭子。

这时郭绍已经走到了那木梁下面,抬头看了一眼,说道:“小猛子,跳下来。”

罗夫人听罢脸色一白:“他的胳膊腿太嫩了……”

郭绍抬头注意着那孩儿,镇定道:“跳!我接着,没事儿。”

周围的人赶紧围在了旁边,都仰头瞧着,有的把胳膊也伸了出来。

罗夫人欲言又止,一脸担心。郭绍又鼓励道:“小猛子,你爹可没你这么胆小。”

那孩儿果然是胆大捣蛋的孩子,听到这里在木梁试了试,对着郭绍的手臂真的就往下一跳!“啊!”众人瞪大了眼睛望着。

郭绍一把就接住了他,笑着在他脑袋上摸了一下。罗夫人马上一把将他抱在怀里,那孩儿还回头看郭绍。

郭绍好言道:“这么点高度,我不可能失手。”

罗夫人忙跪倒在地:“陛下降罪。”

“罢了。”郭绍道,“我还要进罗家喝口水。”

一行人便一边谈论着,一边去堂屋。郭绍转头和老妇人说话时,时不时发现罗夫人在悄悄看自己,他把目光移到她脸上时,她又面有惊慌地看向别处,但是下次又在悄悄看郭绍。

这细微的动作,别人都没注意,大伙儿也不敢盯着郭绍看。唯有京娘皱着眉头,在后面一言不发。

及至堂屋内,郭绍一进门就看见正上方的桌子上摆着罗猛子的灵牌,他的神情也为之肃穆。他和杨彪一起走上去,在桌子边取了香,在蜡烛上点燃,对着灵牌拜了三拜。郭绍道:“罗将军安心,活着的兄弟会帮你照看老小。”

二人便把香插在一块湿泥上。

然后老妇人请郭绍等在椅子上坐下,罗夫人亲手端茶送水上来。

郭绍心里还琢磨着说点什么,他心里对罗家的人还是诚心的,但其实没什么话可说,今天来就是表达一下态度。

他一时无话,便四下看这堂屋的摆设,确实很旧的房屋,窗户都是破的。罗猛子生前已位居厢都指挥使,职务算很高了,大周朝廷近年财政宽裕,也没拖欠俸禄,不过罗猛子似乎没有顾得上置业。

罗夫人把郭绍的目光看在眼里,当下便不好意思地说道:“在这样的屋子里迎驾,官家勿怪。”

这话说的……罗猛子是替郭绍卖命,而且是结义兄弟,他太穷的话,没面子的是郭绍。

郭绍当下便叹息了一声:“让罗将军这样忠心为国的大将住在这里,实在是朕之过。”

罗夫人一听终于品出味儿来,一脸难堪道:“都怪妾身不会说话,真是该死……”

郭绍沉吟片刻,好言道:“皇后今日没来看望罗夫人,不过她说过两天给罗夫人送一万贯铜钱和丝绸过来。待罗府新宅邸建成,你们也要置办一些家当,就当是皇后送给你们的礼物。”

郭绍不得不借皇后的名头,因为他是皇帝,没有私下里馈赠一说,他的大笔赏赐都是国家行为。哪怕罗猛子是他的兄弟,他也不能太厚待了。但以皇后的名义,就勉强说得过去;皇后和大将的夫人关系好,她愿意赏谁就赏谁。

罗夫人听罢吃了一惊:“一万贯,妾身不敢收……”

郭绍道:“那是皇后的心意,夫人不必推辞,一万贯也不多。”

罗夫人口舌有点不利索道:“很多很多了,平素除了先夫,谁会平白送一文钱给咱们家呀……”

郭绍听到这里没吭声,心道,汤饼西施还是个能拿得出手的妇人,场面上大多话都还算得体,不过时不时还是要说出小家子气的话来,毕竟富贵的时间还不长。

他当然不会提起这茬,当下说了几句别的事,把话题岔开了事。

罗家老娘说着说着唠叨起来,“大郎(罗猛子)生前,在家里说得最多的就是官家,官家还没做皇帝的时候他就一门心思效忠您,那会儿他大哥就比他老子还亲。”

罗夫人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