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415章

十国千娇-第415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是足,可都是这……”这时有士卒瞧着李处耘的大胡子,有人喊道:“这不是开国公李将军么!”

李处耘笑而不语。众人忙执军礼:“拜见李公。”

“诸位拧的是何物?”李处耘问道。

一个士卒打开麻袋,道:“盐、布匹,还有这,兵部发饷的官吏说是票,等各地粮船到京的日子,与各自的将领一起到水门码头的运粮船上凭票领麦米。”

李处耘道:“尔等放心,朝廷有信,拿去定能领到。”

众军看起来并无多大不满。随从要了一张票拿给李处耘观看,李处耘一看,上面有一半编号,还按着指印。兵部的法子还是稳妥的,士卒们领粮要跟着各自的将帅去画押,又有编号票据,通常不会出什么纰漏。

主要这票很快就能兑现实物,所以大伙儿似乎没必要抵制。正如李处耘第一句话问的,给足没有?给足就行。

李处耘也不多留,带着随从离开了军营。

不多时,他身边的老头道:“朝廷似乎没多少钱了。”

李处耘点头道:“十几万禁军是靠军饷度日,一打仗,没开拔就要安家费,回来要赏赐。这是几十年的规矩,开销着实不小。

官家最近在改编诸边镇的镇兵,刘仁瞻、高彦俦、折德扆、杨业,光这四人手里的人马加起来就有十几万之众。加上原来的两批二十万卫军,卫军人数以后可能会有四十万。

卫军不领军饷,但与唐朝的府兵是两码事。他们照样要领钱,出征、驻守、训练无一不由中枢国库出钱……这没办法,官家要让中枢掌控天下兵马,首先军需就得中枢出钱。”

老头不动声色道:“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对于朝廷来说便不是要害之事。”

李处耘转头看了他一眼,两人面面相觑没接下去。

李处耘道:“仲老有何高见?”

老头道:“此事是强干弱枝之果,干得又太激进。兵收得快,收财政却见效慢,必闹钱荒。”

李处耘道:“官家就那般,做事若雷霆之势,要干就大刀阔斧干!”

老头不动声色道:“不过历朝历代天下一统,对武夫确实没这等对待。”他又道,“汉唐是封地盘,不过易成割据内乱。”

李处耘沉吟片刻,“这下文官们又有话说了。那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朝廷既不给封地、也不给钱,咱们带兵的用什么法子让兄弟们上去拼命?”

第七百八十九章惊喜

郭绍临幸南汉国女子卢琼仙次日,再度召卢琼仙侍寝。大许立国后战争仍频,皇帝比较忙碌,接连两天临幸同一个没有封号的女子,甚为少见。

接着卢琼仙被封为昭仪。

郭绍来到滋德殿时,金盏马上就含笑着问:“怎么,陛下发现那卢琼仙别有滋味么?”

一旁的符二妹顿时也投来了目光。

郭绍被问得有点尴尬,第一回就是金盏安排的。他当即说道:“卢琼仙说能找到造船的人才,朕正缺人,想试试她有无办法。欲让人上心,朕自然要待她好点。”

金盏道:“我并无责怪之意,陛下是天子,后宫雨露均沾方是天地祥和之道。”

郭绍不动声色道:“朕听二位皇后的安排。”

金盏听罢脸上微微一红,轻声道:“我说过,陛下不必如此。”

郭绍道:“越是大权在握之时,越不能昏头。谁才是最该信任的,朕心里很清醒。”

金盏面不改色,但眼神里却露出了欣然。

就在这时,符二妹拿手心遮着小嘴,凑到她姐耳边悄悄说着什么话,还拿眼睛看郭绍。金盏的嘴角向两边一动,也露出了笑意,笑吟吟地望了郭绍一眼,微微点头。

郭绍不禁笑问道:“你们说什么话,不能让我听见?”

二妹道:“陛下今晚就留宿在滋德殿可好?”

郭绍道:“听二妹安排。”他忽然有些期待起来,难道她们姐妹要一起玩什么花样?郭绍想到这里,又觉得不太可能……人心里有个恶魔,想象总比现实来得大胆。

二妹又一脸认真地交代道:“夫君一会定要待她好点。”

他便在滋德殿用晚膳,然后到后殿的一间屋子里满怀期待地等着惊喜。

良久后,才见一个女子走进门来,郭绍忙看了一眼,原来不是惊喜,只是符二妹身边那近侍,可能是进来传什么话。

郭绍便在铺着缎子的榻上坐着,等着她开口。

不料那娘们好像腿上灌了铅一样,走得慢吞吞,姿势也十分僵硬。郭绍皱眉观察了一番,若非认识她是二妹最亲信的心腹玉清,郭绍看她那么紧张的样子,恐怕还担心是刺客!

“我……我……”她的声音都走样了。

郭绍却疑惑又从容地问:“皇后叫你来有什么事要说?”

“没……没有!”玉清慌慌张张地说,“我先走了!”

“站住!”郭绍立刻下令道。

她顿时浑身一颤,脸上像要哭了似的望着郭绍。

郭绍一时间隐约明白了什么,原来她们安排的就是这娘们?二妹是和自己开玩笑?但好像嬉戏也不能拿玉清……这女子没什么出身,但郭绍知道二妹绝没把她当奴婢看待。

玉清的身子看起来有点单薄,戴着一顶帷帽,脸上被纱巾遮着,透光的纱巾里头发还遮了半张脸。郭绍听二妹说过,小时候玉清为了救她,替她挡了滚烫的水壶、烫伤了脸。

二人年纪应该相仿,玉清比二妹小不了多少,估摸着跟了那么多年至少二十好几岁近三十的人了。

除非是十几岁的小娘,郭绍不便问女人的年龄。但他渐渐明白了其中缘故:皇后身边的近侍,还能嫁人么?

就算不是皇室,此时的规矩,通常陪嫁丫头便是夫君的小妾。不过玉清一直没变成郭绍的小妾,或许是破相的原因。

二妹嫁给郭绍是为联姻,却是结发妻,待他一心一意。郭绍内心深处其实有点愧疚感。这时想起二妹交代的:定要待她好点。

他完全没有挑三拣四之心,只要安排的是女的,都没有问题,当下便摆正了心态。

俩人的气氛僵在那里,郭绍忽然笑道:“当年元宵节在大名府,若非二妹制止,玉清要拔剑伤我,真是不打不相识!”

不料玉清在这方面没法和卢琼仙那等人相比,她根本不解风情,冷冷道:“陛下不必如此。”

“哦?”郭绍看着她。

她侧过头,用没受伤的侧脸对着郭绍,不吭声了。而今天下人,拿侧脸对皇帝的还仅她一人;不回答皇帝的话,也怕是找不出第二个。

郭绍当然不会计较。记得以前有好友说过一句话,越缺的东西,越在乎。只有没权势或者不够的人,才会不分场合强调自己的权势地位。此时他若一顿呵斥,那什么气氛感觉都没了。

郭绍不动声色道:“玉清很独特。”

她依旧不吭声,印象里她本来就沉默寡言,有时像魂魄一般走哪儿都悄然无声。

郭绍道:“你们过门之后,我也没和你说过几句话。但总会留意到你,因为玉清和别的人不同。”

玉清伸手向脸上,又放下来。

郭绍看在眼里,说话更轻,生怕吓跑她了一样。他轻言细语道:“这宫里妇人上万,长得好点的,长得没那么好的,都泯然众人矣,唯有玉清最让朕另眼相看。你本来就生得好,有点遗憾或许更加独特,何况那遗憾本身就是舍己为人的难得品行所致……”

她终于又说话了:“陛下做了皇帝还和当年一样,挺会说。”

郭绍:“……”

玉清又道:“我有自知之明。”

开口了就是好事。郭绍毫不沮丧,他心道:朝里那些老油条老子都对付得了,还对付不了你这个完全没经历过人事的小娘?

郭绍问道:“二妹强要你来的罢?”

“嗯。”玉清痛快地应了一声。

郭绍道:“二妹也是好心,她也是心疼你。”

他顿了顿又劝道:“罢了,咱们也不能让二妹心里难受。既然来了,你在这里呆着,明天朕就说你侍过寝。”

玉清道:“我不会欺骗二娘子。”

郭绍道:“你什么也不说,她也不好意思刨根问底。来,陪朕下棋。”

玉清没有拒绝,她也应该会下棋。一个生长在高门贵胄之家的小娘,平时没什么结交和事做,这些仅有的打发时间的东西肯定会。

二人便在一张几案前坐下来对弈。宁静的旁晚,无人打搅的雅致华贵宫廷,本身就是一处极为舒心的地方。玉清伸手放棋子时,郭绍瞧着她的手随口道:“真美的手指。”

玉清立刻缩了回去。

郭绍又道:“我的意思是,这样修长的手指,应该也会弹琴?”

纱巾里只见一个眼睛,露出难以察觉的神情变化,她小声道:“略知一二。”

郭绍微笑道:“缺了口的玉佩,还是玉。”

玉清话很少,不过渐渐地都会回应了。因为郭绍谈了不少对弈上的路数,他发现自己居然连个二妹身边的侍女都下不过!

郭绍一面应付败局,一面观察外面的光景。天色已经黯淡,一队宫女正在把路边的汉白玉灯台里的常夜灯点燃。她们躬身进来,也把这屋子里铜灯架上的蜡烛点燃。

毕竟只是蜡烛,光线有限,离灯架稍远便有些朦胧昏暗。郭绍察觉玉清的神色和语气也自然从容多了,她一定是喜欢夜晚的人。

夜晚里,很多细节都不会那么清楚,会被掩盖。但人们看不见的人,不会认为是虚无,而会自动地想象补充完整,而想象之物,总是更美。

郭绍瞧玉清时,也觉得纱巾里的容颜半遮半掩清丽雅致。玉清在朦胧的灯光下,又隔着纱巾,也悄悄观察郭绍,不料正与郭绍的目光碰到一起!

她的神情一慌,立刻把目光闪开。就在这时,郭绍趁她心慌尴尬,忽然一把拽住了她的手腕。

“陛下!”玉清吓了一跳。

郭绍专注地盯着她的眼睛,沉声道:“朕坐拥六宫,从天下选秀女,朕都觉得你好看,你躲什么躲!”

玉清挣扎了一下,她或许身手还不错,但力气怎么比得上郭绍那拉强弓的力量?

郭绍猛地抱住她,手臂从她后面、自腋下伸过来,按在了她的侧胸上。玉清的身体在颤抖,说不出话来,带着恐慌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郭绍放开了拽她手腕的手,一把直接把她的帷帽纱巾扯掉了。“啊!”玉清失声。

“让朕看看,和氏璧上的瑕疵。”郭绍道,把手伸在了玉清的额头上。忽然之间,她的眼睛闪烁着烛光,顿时眼泪涌了出来。

但郭绍还是没有停下,轻轻抚开了她的头发。玉清浑身僵硬地挺在那里。

郭绍拿手指在她的眼角伤疤上轻轻抚摸着:“本来是很美的,缺憾,却是忠贞。”说罢埋下头,亲吻了她的左眼角。

玉清仿佛不是被亲了一下眼角,而是把她最想掩盖的隐私之处让郭绍亲了。她忽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径直把头埋进了郭绍的怀里,哭得非常厉害,仿佛一直也不会停。

郭绍不吭声了,只是拿手掌在她肩膀上轻轻抚着。幽静曲折的心,如同这迂回复杂的回廊,正因与世隔绝般地躲藏,所以无法开阔。

郭绍呼出一口气,十分放松地坐在榻上,听着女子的哭声,感受着今日一个普通又宁静的夜色。无论两个皇后安排什么人,他都不挑,正如一句话,茶只要热的都不会太难喝,小娘只要是年轻的都不会太丑,觉得她不漂亮,只是缺少欣赏的眼光而已。

第七百九十章哭穷

朦胧的白茫茫一片,四下里全是雾,看不清在什么地方,但这里似乎又非常熟悉。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出现在了眼前,步履蹒跚地在前面缓缓地走动。

接着罗猛子圆滚滚的脑袋出现在面前,用信任的目光看着自己说:大哥,为你心中的抱负,兄弟跟着你干!

忽然,两个人的脸上全是血!

郭绍猛地惊醒,再次发现身边躺着个陌生的小娘,她左眼角和颧骨位置的疤很快让郭绍想起了是谁。他感觉呼吸有些困难,回顾四周时,见红烛摇曳,绫罗帷幔低垂,摆设精美,红色丝绸被面看起来能感觉富贵之象。

“陛下,你的手在发抖。”玉清也醒了。

郭绍深吸一口气,定住神道:“没事,只是噩梦而已。”

玉清疑惑地打量着他。郭绍故作镇定道:“带兵打仗杀人太多,偶尔难免到梦里来找朕。”

但郭绍再也睡不着了……臣子常赞他是雄主,但郭绍心里很清楚自己,心理素质并不是很好,缺少某种放得开的豁达、或是君王的无情。如枭雄曹操一句“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转眼之间可以因为一点猜忌就杀掉热情款待他的故交。这些郭绍根本没法毫无压力地做。

及至清晨,他便早早地起床更衣,赶着去金祥殿。因为今天正逢“三日小朝”,西殿议政殿议事。

郭绍没睡好,脑袋有点晕,最明显是眼袋重了。不过他在议政殿尚能从容应付,来的二十几个人都是很熟悉的大臣。

今日的话题是哭穷。工部在赶着在黄河汛期之前修河堤,缺钱得厉害;兵部从各地调粮食布匹发禁军和卫军军饷,认为这种办法运输损耗极大,监督过程十分艰难。户部暗示从皇室内库拿出金银、铜钱、丝绸这些便于运输的东西来弥补国库亏空。

郭绍也不掩饰,径直说道:“内库没钱了。”

范宰相忍不住又老话重提,先说修黄河是多严重的事,直接关系京畿和无数州县百姓的安危,然后又提起在街上看到禁军将士喝花酒逛窑子。

“诸位将军,真该走出京城,到民间瞧瞧,百姓过的甚么日子,军士过的甚么日子……”

史彦超冷冷道:“范相公,你这是只见人吃肉,没见人拼命的时候。范相公何不到战阵前面,看看是甚么模样?”

在这种问题上,李处耘和史彦超没有任何分歧,李处耘当下便淡淡地说道:“臣随陛下班师回朝后,闲来无事,确是四处走过。

就在五六天前,臣在黄河边见到一个老头在那下苦力。见其老迈力衰,便问他怎么不让家里的青壮来徭役,诸公觉得他是怎么回答的?”

众人不吭声,坐等李处耘说。

李处耘道:“老头言,老来得子,家中长子才十二三岁,受不起修河之苦;但殷实人家出钱贿赂县吏,县吏为了凑够人,只有征发他们这种穷户。”

范质听罢大怒,说道:“李将军可问了是哪个县哪个吏收了钱?本官必定亲自过问此事,将其严惩!”

李处耘道:“范公以为,惩罚一个小吏,能改变官吏贪财鱼肉百姓之状?”

史彦超笑道:“这话说得好。兄弟们跟着官家九死一生,领赏是正大光明拿的皇粮,总好过偷偷摸摸鱼肉百姓的人来的干净!”

郭绍听了半天有点不耐烦了。户部那边铸币,基本就是拿粮食铜矿等来换铜钱,算下来也是亏本买卖;这倒没什么,反正各地税收的物资还比较丰盛。可是现在铸的币完全是杯水车薪,国库开支的铜钱都是拿车来运,需求太大。

他也变不出钱来。也意识到了,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的方略利大于弊,但一改变兵制旧规,各方面都要受到波及,实施的时候问题很多。

既然皇权、朝廷专制权力很大,国家财政开支不给钱行不行?当然不行,因为现在不是奴隶社会,不能强行掠夺、无偿奴役各行业的百姓,否则社会就倒退了。朝廷官吏要办事,也得花钱。

大臣们也争不出个对错来,郭绍却不能说“老子也没办法”,他是皇帝,态度必须要稳。

郭绍当即开口了:“此事……”

大伙儿的争论停止下来,议政殿一时间安静了不少。

郭绍从容道:“这几年很少听说有旱涝天灾、饥荒等事,大体上各地风调雨顺。上次昝居润提出‘熟粪法’,对收成提高很大。只要天下人有吃的、穿的,一切都不是问题,总有办法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