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453章

十国千娇-第453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才打发走王氏,周宪心里仍然烦躁不安。周宪心里看不起表姐陈佳丽,觉得陈佳丽矫情故作清高,实则就是个立牌坊的婊子!难道自己也变成那种让她看不起的人?她胡思乱想很多,认为此事迟早会被郭绍知道,她还怕被郭绍看不起。

……郭绍从陆岚住处回到万岁殿,便见宦官杨士良在门口躬身站着。他转头向杨士良招了招手,杨士良跟着入内,附耳在郭绍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郭绍听罢坐在椅子上想了好一会儿,便说道:“娥皇性子清高,不是贪图那些身外之物的人,可是她那表姐陈佳丽,富可敌国,每次来宫里都戴着很稀罕的珠宝,从不重样。”

“陛下英明。”杨士良道。

“传旨内库,挑几件好的珠宝,替朕赏给娥皇。”郭绍干脆地处理这件事。

“遵旨。”杨士良拜道,片刻后又不动声色地说道,“此事与周夫人干系不大,不过许州长史周端……”

郭绍道:“不是王朴和黄炳廉在办么?”

“是,是。”杨士良应声而出。

郭绍摩挲着戴着幞头的脑袋,感觉这事儿有点复杂了……如果周端栽了,很可能牵扯出左攸。因为很早以前周端和左攸就关系不浅,郭绍用脚趾头都想得出,周端要是收了贿赂,必然会给身在权力中枢的左攸分享……

这在官场上很常见,平时没什么事。可一旦出了大事,就要被扯出来。

郭绍无法证实这中间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凭多年对左攸的了解,他感觉左攸这次比较倒霉……罗延环找他,让他沾了一身腥臊,但极有可能左攸并不想主动与罗延环牵扯;平时又收了周端的钱,一直在东京的左攸估计也弄不清楚那些钱是哪里来的。

桌案上还摆着一枝碧玉汉天子笔,郭绍顺手从笔架上取下来,往砚台上来回一蘸,在纸上胡写胡画。一些人名,一些勾勾圈圈的联系。

郭绍没有想干涉案件,但如今看来,周端可能栽了,左攸不至于被一竿子打到底……毕竟要动内阁辅政,必须要郭绍点头。

里面的这些弯弯绕绕,好像永远也扯不清道不明,反正处理不完。郭绍看着墙上的大图,将目光放到了更宽的地方,那些图画边缘的空白,还有更远的地方,他不觉得自己应该被脚下的荆棘完全牵绊。

拿自己人开刀,总觉得少点气势。郭绍心里最惦记的,还是萧思温那厮。

第八百五十九章痛快点

左府书房里,一道古朴的竹篾屏风后面,便是另一番光景。书架上陈列着精装的书籍,红木椅子、椅子上铺着绸面的软垫。桌案上放着大小一整排名贵毛笔,镇纸也是温润的碧玉制作。

雕窗上以碧纱为面,园子里的景色若隐若现,仿佛一副绿色水彩的风景画。

“哗……哗……”风吹拂着窗外的树叶,时不时一阵又一阵的响声。好像某种独特的音律,比丝竹管弦单调,却更加磅礴自然。

哪怕书房里摆着那么多书籍纸笔,左攸却没有看或者写一个字,他坐在椅子上,一边听着窗外的风声,一边用手指捻着嘴唇上的胡须。

左攸的胡子已留了起来,至少模样看起来更加老成。

这时一个穿着布袍梳着发髻的中年人走到屏风旁边,抱拳道:“阿郎,护国公(罗延环)登门拜访。”

左攸一听眉头便是一皱,想了好一会儿,用一种夹杂着无奈不悦的口气道:“开大门,迎。”

“是。”

左攸停止发呆,起身拿起幞头戴上,整理了一下衣装,这才慢慢走出书房。不管怎样,罗延环好歹也是国公,身份在那里,礼数不能荒废。比如平素不开的大门要打开,不能衣冠不整去迎接(否则便是不敬),只是礼数而已。

但这并不代表左攸真的愿意对罗延环尊敬……反而心里有一股怨气:这兄弟把老子坑惨了!

当初罗延环担心李处耘的处境,想找左攸结盟。天地为鉴,左攸真不想和他们掺和!左攸就算想掺和,犯得着那么急么?他同时是两个皇子的老师,究竟急个啥?

但罗延环这厮让左攸很失望,第一次找自己,很给面子很委婉拒绝了。后来居然用了很不给面子的法子:比如在马行街巷口守株待兔。

加上罗延环本来就和左攸关系匪浅,这样一来二去沟通,让左攸心里很不踏实。

而这次,又大模大样找上家门口来了……左攸难以闭门不见,因为毫无作用。这时才把一个国公拒之门外,又能说明什么?欲盖弥彰么?

左攸走出书房,便见一身常服的罗延环被带过来了,罗延环先抱拳道:“左辅政别来无恙,叨扰啦!”

左攸作揖道:“本该出府门恭迎护国公,又因衣冠不整得换衣服,怕您在外面等得急了。”

“哈,左公便喜拘泥那些繁文缛节。”

“请!”

罗延环与左攸走进书房,两个奴仆随即端茶上来。罗延环等着闲杂人出去,却似乎不想冷场,便指着书架上陈列的书籍道:“左公乃饱读之士。”

左攸不动声色问道:“罗公读过《春秋》、《史记》么?”

罗延环摇摇头。

左攸点点头,又问:“《诗经》哩?”

罗延环有点尴尬道:“大伙儿都唱过的那几首会背。”

左攸一副恍然的表情,轻轻说道:“史彦超也不读书,甚至根本看不起文人。不过他从不过问政事,纯粹就是个武将。”

罗延环道:“左公言下之意……”

“坐,请茶。”左攸做了个动作,左顾而言它。因为国公明显比他一个内阁辅政级别高。

送茶的奴仆已经出去了,这间书房十分宁静,只剩“哗哗”的自然之音。罗延环提了一下袍服下摆,在椅子上坐下来,“我并不是要管那些事,可李兄是过命的兄弟,先前我也只是想帮他个小忙。”

左攸直视罗延环,缓缓道:“问题是,在那种节骨眼上,您罗公与河西军半点关系也无,却内外通信。官家知道了会怎么想?”

“这种小事,你不说,我不说,送信的人不说,官家会知道?”罗延环皱眉道。

左攸坐在那里无言许久,然后指着几案上的两只茶杯:“在战场上,自己人就是自己人,敌人就是敌人,就像这茶杯里的水,您喝的,我不会端来喝。但也仅仅是在战场上如此这般。”

罗延环若有所思,看着左攸的眼神时而迷惑,时而又有几分怀疑。他摇摇头道:“左公能不能痛快点,别打机锋?”

左攸便道:“周端派人找我了。”

“周端?哦,我想起来了,还在周朝时,那个投靠咱们的腐儒?”罗延环道。

左攸道:“他并非腐儒。”沉吟片刻,左攸又道,“此人在许州做长史,许州是官家龙兴之地,让他在那里做长史是莫大的信任和考校。但发生了什么?罗公也知道了,赵家一帮本该死僵的人,居然能在许州重新兴风作浪,更甚者,周端似乎收过那些乱党的贿赂。”

“此人着实该死!”罗延环唾骂道,又疑惑道,“左公说他作甚,如今这岔上提他是何意?”

左攸闭着眼睛,无力地喃喃道,“周端确实该死,但为何处死、流放成千上万人时,没人把他写在名录上,现在忽然又有人提出他该死了?”

罗延环擦了擦额头,又摸了摸脑袋,他的脑袋形状很奇怪,看起来比脸大很多。他的脸颊微微抽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左公越说越玄虚,让我心里也发慌了……周端在东京交往最密的人,就是左公罢?”

左攸坦然道:“我还收过他的钱。这种事儿……唉,咱们文官,可没有公侯大将那么丰厚的俸禄。我确实不知道周端的钱哪来的,本来也不必问。”

罗延环开始揉太阳穴,说道:“王朴等人要拿这事儿和左公过不去?”

左攸依旧闭着眼睛,有气无力的样子,好像全身所有力气都用到了别的地方,“王朴不至于,内阁辅政最多去政事堂,和他枢密使有屁关系!倒是黄炳廉心里想啥,说不清楚,他的资历、与官家的亲疏,都比不上我。”

“黄炳廉这官儿要整你?”罗延环眼睛瞪得老圆。

左攸摇头道:“官家不点头,黄炳廉不敢动我。”

罗延环终于急得满脸涨红,骂道:“他娘的,你究竟想说啥?”

左攸睁开眼睛,也瞪着眼睛道:“或许是我的所作所为不算太严重,官家也是念旧情的人,所以并不想把我置之死地;于是借收周端钱的牵连,给弄个不大不小的罪……性命身家无忧,或许富贵也保全,但进政事堂执掌国策的前程,完了!”

罗延环听罢死劲挠了一番脑门,说道:“官家性情豪爽,怎地会把事儿弄得如此弯弯绕绕?”

左攸道:“官家不是史彦超那等人,更不是左某这等人。”

罗延环小心问道:“那我……”

左攸用很不确定的口气反问道:“当初东京兵变,罗公有勇有谋及时占领皇城西门,此事至关重要罢?”

罗延环道:“我有急智,可你们这种弯弯绕绕太多的事儿,我实在头疼。”

左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罗公不必太过忧虑……您比开国公(李处耘)的能耐稍差一点。”

不仅如此,关键现在国公大将们和朝臣不同,他们既无兵权也无实权。只要战事不用不可靠的人,压根不用对付他们。

左攸说罢,端起几案上的茶杯放在嘴巴前吹了一口气,却又复举在半空。

罗延环却依旧在敏思苦想。

左攸遂把茶杯重新放回去,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把罗延环吓了一条。左攸站起身,长吁一口气:“罗公先请回,我进宫一趟,去向官家认错。”

罗延环愕然道:“左公说了一大堆,不过猜测官家已经知道咱们的事……”

左攸不客气地打断罗延环:“咱们之间没什么事儿,是你的事。我就是下不了台,莫名其妙见了罗公两三回,除此之外做过什么?我给开国公送过信吗?”

“你……”罗延环神色一变,“你往官家面前一说,我怎么办?”

左攸皱眉道:“我还要说得多清楚,官家肯定已经知道了!罗公千万别觉得在下出卖您……若是成心,在下会办事之前会告诉您么,悄悄就去告密了。唉!现在我左右不是人。”

罗延环拽住左攸不放手,脸色也十分紧张。

左攸又语重心长道:“罗兄,您得想想官家是怎样的人。大许开国,里面水多深,不仅大多文武是周朝旧臣,还有不少是(后)汉朝过来的,更有五朝老臣。若是一个容易被蒙蔽的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心里没数的国君,大许是现在这样子?”

罗延环听罢手微微放松了一点。左攸不动声色地抓住他的手,掰开。

不料,罗延环猛地一下又抓住了左攸:“我和你一块儿去!”

左攸顿时瞠目结舌,沉默许久才道:“你若要去,你先去……今天之内,我明早一早进宫。”

……罗延环听罢只得离开了左府,回去磨蹭了很久,乘坐马车来到宣德门前,又在皇城外转悠了好几个来回。

忽然有宦官拦住了车马,上前说道:“官家宣护国公去金祥殿面圣,哟,正巧护国公已经来了。杂家带您进去罢。”

这下罗延环不必逡巡了,只好从马车上下来,跟着那宦官进皇城。

他被搜完身,从东殿入,然后进养德殿,刚一进去见到病怏怏的郭绍,便见郭绍面露喜悦的表情,罗延环见状立刻松了一大口气。

第八百六十章东拉西扯

郭绍靠在软榻上,脸颊明显瘦了,无力的样子全然没有以前端正挺拔的姿态,不过无甚血色的脸上依旧带着高兴的表情。

“朕有恙,好久没见过你们了。”郭绍道,“平身,坐下与朕说说话。”

罗延环松了一口气道:“臣谢陛下恩。”不过坐的时候依旧有点拘谨紧张,不敢像郭绍那样整个身体都靠在榻上。

郭绍没有问话,罗延环一时也慎言,片刻的沉默。罗延环见几案上还摆着棋盘,上面黑白棋子交错,总算找到话题道,“陛下能下棋了哩?”

郭绍摇摇头:“朕不和罗将军下棋。”

罗延环微微一怔,又听得郭绍口气温和随意地道,“朕现在精力不济,一会儿就乏。”

“陛下得将息龙体,多加调养才对。”罗延环道。

郭绍忽然话锋一转,“罗将军在城外转了好几个来回,不是有话与朕说?”

罗延环沉吟道,“原来宫人都看到了。”

不料郭绍摇头道:“别的人告诉朕的。”

“左辅政?”罗延环顿时心里一紧。

郭绍不置可否,慢吞吞地把上身前倾,拿起一粒黑子,在棋盘上放下。

罗延环也没看棋盘上的棋局,他不是儒将李处耘,本来就对博弈没什么兴趣,此时更没有心境理会那玩物。

他心里顿如乱麻,纷乱之间,也没听到郭绍吭声,下意识觉得该自己说点什么了,当下便一脸痛苦的表情,忽然离开软榻,跪伏在地上,“陛下,臣错了!臣、臣……”

郭绍道:“朕已经知道了,刚听别人说起。”

罗延环听到这里,时间不容他想的太久,更是一头雾水:皇帝刚知道?

郭绍坐姿不太正,却稳稳地坐在那里,“刚才罗将军提起左辅政,彼时左辅政与罗将军结盟共进退了?”

罗延环急忙答道:“没有,那时臣等勉强算是见了三次面,未谈重要的事。”

郭绍用自言自语般的口气喃喃道,“朕还得尽快见见左辅政,问问怎么回事。”

罗延环感觉四肢都不太听话,背上汗水直冒。

郭绍随即又问:“那你们见面说了什么?”

罗延环皱眉颤声道:“左辅政善于东拉西扯,回头一想好像什么事都没说明白,臣也记不住那么些乱糟糟的说辞。”

郭绍道:“这么说,左攸很不情愿啰?”

罗延环只能说:“是。”

“罗将军确定?”郭绍今天说话,比平素显得更啰嗦了。

罗延环自然不敢对皇帝的啰嗦有所表现,只得使劲点点头,道,“回陛下的话,是。”

郭绍语气一变,唉声叹气道:“罗将军,你让朕非常失望。”

“陛下……”罗延环把脸都快贴在地板上了。他听到这里,心情非常沮丧,也很羞愧。不过倒也不是很怕,刀山血海过来的人见过阵仗的。主要是罗延环明白自己为郭绍立下的大功,不然也不会被封为国公;现在犯了错,知道自己错了,被教训一顿免不了。

郭绍的声音又道:“你起来罢。看看桌案上的东西。”

罗延环听罢小心爬起来,看了一眼几案,棋盘旁边放着一张折叠的纸。他依令拿起来打开一看,只一眼就不用多看了……因为是他的亲笔书信,自己写的东西怎能不知道内容?

不料郭绍的话却十分意外,“从周端府上搜出来的。”

罗延环瞪圆了眼睛,惊道,“这信怎会在周端府上?!”他涨红了脸,又是吃惊又是疑惑,“信着实出自臣之手,不过是写给李兄(开国公李处耘)的,告诉李兄陛下病重,想让他赶快奉旨进京面圣……”

“罗将军在信里写了后半句?”郭绍轻轻问道。

罗延环道:“臣便是那个意思。”

郭绍点点头:“朕相信你。”

罗延环慌乱不已:“李兄把臣的信给了周端?李兄何时与周端有甚关系……陛下,是谁从周端府上搜出的信?!”

郭绍口气虚弱,完全没罗延环那么激动,缓缓道:“宦官杨士良。”

罗延环恍然又激动道:“那阉人欺君瞒上,他说谎!阉人最奸猾,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郭绍道:“是的,人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全然不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

罗延环太阳穴的青筋都鼓了起来,“陛下,虽然信上没有提任何人的名字,但真的不是写给周端的,这是写给李兄的信。”

郭绍又点点头:“朕相信你。”

“陛下明鉴。”罗延环急得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