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238章

毒清-第238章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猛会带兵能打仗是不错,但是这样的二愣子掌权之后,还有没有各地驻防将军的活路呢?这不是道光帝要操心的,而是以僧格林沁为首的满蒙将军要操心的问题。

结果是肯定的,没有!这位杨傻子连僧格林沁都敢打,杀几个驻防将军,肯定是不在话下的,仅此一项,就让各地的驻防将军,有了联手的借口。

“嗯!这事儿也是我想的浅了,当时做这个的时候,忽视了这批人的影响力,只是朝政的杜夫子和穆彰阿,不出手相助,有些对不住人啊!

哼!既然他们自恃有实力,老子也不留隔夜仇,颜卿,知会藏边的韦驼子,暂不对属国动手,全军开拔,打着浩罕国的名义屠了伊犁将军所属!

然后拥兵占据伊犁,对青海甘陕出手,这三省的驻防八旗兵,就是韦驼子的屠杀对象!”

朝廷玩这个,杨猛也动了真火,既然想玩狠的,就看看究竟谁的心思更毒,韦驼子手下的一万人,枪炮齐备,打一打毫无防备的伊犁将军所属,只能算是屠杀而已。

“三爷不可!莫要忘了西北还有峨罗斯这个大敌,一旦在伊犁开战,那边势必会出手的,一旦峨罗斯的大军入境,咱们是管还是不管呢?

再说了虽说张格尔叛乱已平,但伊犁、青海、甘陕等地的回汉矛盾却依旧激烈,只怕被峨罗斯觑得良机,来个合纵连横呐!”

这次的事情,杨老三不打算吃亏,可他不吃亏,不留隔夜仇,朝廷和西北的百姓就要吃大亏,以有备战无备,加上云南的新军都是西式装备,朝廷想要在开战之初站稳脚跟,根本是不可能的,韦驼子打到那里,局势就要糜烂到哪里。

凭着八旗兵想要拦住韦驼子的新军,对此魏五不抱希望,对杨猛来说,这是并吞西北四五省之地的好机会,可一旦开战,大清的的疲软之态一漏。只怕是举国皆敌啊!

西北的峨罗斯。海上的诸列强。只怕也要掺和进来分一杯羹,这战事一起,对杨家的大业,是极为有利的,三五年之后,杨家必然会一统,可死伤的人数,就不可估量了。中外一同发难,恐怕之后的局势,以杨家之力,也不一定能做到横推无阻。

一旦旷日持久,就是天大的糜烂场景啊!

魏五对局势的分析不错,可杨猛与他想的却不一样,顺而取之,也需要一个名号,既然朝廷撕破了脸,自己也没必要留手。

与魏五想的差不多。杨猛就是打算开战了,南疆的试探。让他的信心暴涨,即使这一战撂不倒朝廷,杨猛也能将地盘扩大到八至十省。

即使朝廷最终稳住了阵脚,西疆也差不多易主了!打杀了路上的阻碍,自己在云南召集一军,怎么也能逼着朝廷把拉出来的吃下去。

“三爷,四省之地已经让咱们的管事们,有些捉襟见肘了,再打下新的地盘,人手不足啊!”

岑毓英这话,倒不是劝诫而是实实在在的诉苦,每打下一省之地,要建的武庄田庄无数,开辟新的商号,用人也是无数,统摄各地的政务,经验足够的管事,最少也得几千,一省之地从低到高,但是管事的人数,就有几万人。

打下一个底盘要稳稳的控制住,没有足够的管事,肯定是不行的,现在的四省之地又在大规模的开矿修路,管事的需求,本就有些不济,再占地盘,人手也是个大问题。

让新人去充数,只怕越管越乱,抽调四省的老管事,只怕四省的好多东西都要受到莫大的影响。虽说已经在对两广、甘陕等省渗透了,可如今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杨家的一个瓶颈。

“唉……”

拍了一下额头,魏五也是感叹自己失招了,这事儿其实好办,只是自己过于关注了,一句人才不足,就能打掉杨老三的狠心。

“哦……那你需要多少人?”

这是实情,由不得杨猛胡作非为,没有足够的管事,仗打了也是白打,万一便宜了西北的峨罗斯,就悔不当初了。

“大略估算,一省五万,五省之地二十五万是最低的了!”

“你手里有多少合用的?”

“凑一凑,一两万还是有的,要是把矿场和修路的营生停了,可凑足一省所需!”

“算了吧!哪头轻哪头重我还是分的清的,开矿修路是大事儿,万万不可耽误。

魏先生,你那边……”

扩张的速度太快导致人手不足,杨猛可以想象的到,这就是魏五的营生了,明湖书院就是为这个开的,瞧他那意思,也算是得意了。

“明湖书院正在扩大规模,到手的三省之地,已经开设了分院,一年五万,三年之内五十万底层管事,咱们那边没问题!”

哭穷,不是现在该干的事情,魏五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两三年之后,才是杨家发力的时机,现在时机不到,强办,只会误事儿!

“妈的!便宜这帮王八蛋了,这事儿你们给老子记着,老子的心里记恨的东西,可都是记在驴打滚的账簿上,到时候一并清算就是了!”

岑毓英没听明白杨猛话里的意思,可魏五听明白了,这位可是个记仇的主儿,只怕满蒙一系……

“三爷,莫忘了理教的和睦共处!”

“记着呢!不为敌好说,一旦呲牙,就不是我的事儿了,别让老子找到借口,找到了借口,再毒的事情,老子也办的出来!

魏先生,您记住喽,这是乱世,消亡几个族群,后世之人说不出什么来的!

等世道安定了,人口只会越来越多,不差千百万人的!”

魏五算计的东西,和杨猛算计的不同,这就是文化的差异,这些就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身为谋臣,接受的了还好说,接受不了,只能硬扛了。

“唉……我知道了,明湖书院是不会悖着三爷的意思,教导学生的!”

没想到朝堂的一份谕令,招致了杨老三莫大的杀机,杨老三的谋算被朝廷打乱了,这杨老三也是个犟种,硬是不变通,非要硬上老路,这对朝廷和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幸事。

但话说回来,这祸患只是留给朝廷的,对四省的百姓来说,这却是好事儿,杨家的地盘越大,步子也就越安稳,若是有了**省之地,杨家这艘大船,就很难翻覆了。

只要给杨老三时间,不用太多,十年之内,就是铁打的江山。

“老子不养白眼狼,无论能力如何,只要想悖着老子的意思办事儿,直接就抹掉这些人,四省之地,只有老子一个声音,谁敢出声,那就是找死!

这几天的功夫,林老虎也该找我了,革职,永不叙用!我倒要看看这林老虎如何分说?

还有那穆彰阿,别以为是京师里的大老爷,接了老子的金砖,他就是条狗,是狗就该护主,做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该打!岑毓英你知会京师的人马,杀他一子一孙,权当是个警告!”

杨家的银子不是白拿的,这事儿穆彰阿没有出力,只要他出声了,尽多是个革职,不会有永不叙用,这四个字的,拿钱不出力,杨猛的报复手段,也是很及时的。

第三百五十四章革职,永不叙用(中)

与杨猛猜测的差不多,京师的穆彰阿,也是存了打压杨家的心思,主弱仆强,恶仆势必欺主,杨老三在川西一战,实在是表现的太过扎眼了。

成都将军的兵马,三千不敌人家六百,这个已经变成了传言,但穆彰阿知道这是真的,而杨老三轻松杀戮三千五百朵康骑兵,这也是真的,这样的战力,太过吓人。

有钱有兵,难免杨家不生出贰心,即使没有贰心,杨家太强盛,也不利于驾驭,打掉杨老三的兵权,也就成了穆彰阿不得不做的事情。

林老虎上折子要编练滇东三镇的绿营兵,而且要全部编成骑兵,这个更是犯忌讳的事儿,火枪、火炮这一类的玩意儿,绿营兵用用还成,但骑兵,这可是大清起家的本钱,数遍了大清有哪个绿营全部是马军?

这事儿,道光帝是不可能应允的,再加上川西的事情,道光帝也就顺水推舟,打压了一下声势正旺的杨家,谁曾想,杨家老三直接就来了这么一出,要挟朝廷!

他也敢?也就这杨家关系着滇铜的成败,还有一条就是杨老三是个二傻子,不然道光帝都有抄家灭门的心思了。

再加上以僧格林沁为首的各地驻防将军推波助澜,革职永不叙用,已经是道光帝格外的优待了,若是换了一家,抄家灭门那是肯定的!

在道光帝的眼里,像杨家这样的不过是个奴才而已,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道谕令。也该让云南杨家感恩戴德、忠心任事了!

可惜的是。杨家的幕后是杨猛。这道谕令差点就把大清的国祚给反过来,听了魏五和岑毓英的困难,杨猛也被憋住了。

不打,太不甘心!打,就属于意气用事了,杨家现在正处于瓶颈期,南疆有英法,西北有峨罗斯。这些外患,比大清朝廷更加的凶恶,权衡利弊之后,杨猛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操!”

举起案上的茶盏,杨猛一下摔了个粉碎,这事儿做的欠考虑了,杨猛不是对魏五和岑毓英发脾气,他是在生自己的气。

顺势辞官本是条妙计,可自己为了一时的舒畅,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林老虎的表现也误导了,杨猛手下的一众幕僚。这事儿若是仔细一想,根本没有可行之处。

杨猛自己在南疆打的不错,这让他有些自信心膨胀了,觉得这天下间,自己也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了,所以才有了五省之地十万人马的狂言。

但他忘了一点,这大清先天的优势,那就人多,捧朝廷臭脚的人更多,一个不过二十的汉将而已,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的人,道光帝张张口,几千几万都能找着,虽说能力有高下之分,但人头摆在了那里,一个云南的杨猛,依旧是上不了台面的物件。

而幕僚团,主要是看魏五的意思,这次魏五曲解了林则徐的意思,以为林则徐要竭力保杨家,这些年远离朝廷的中枢,看多了民间的疾苦,魏五在这事儿的判断也出了疏漏。

革职永不叙用,这么一个结果对杨家是极为不利的,官面上的路子走不通,许多事情都会束手束脚,耽误时间不是什么大事儿,可这一束手束脚,杨家想要快速的发展,却是受到了制约。

弄不好以前三分力就能解决的事情,以后出十二分的气力,都办不妥帖了!

“三爷,这事儿是我的疏漏,我看错了林老虎,这事儿……”

“行了!这事儿主要责任在我,不必多说了,过些日子,我让南疆那边发发力,看看能不能回环一下,此事恐怕难办了,这道光不死,我这位子就没希望,但愿在京师布置的那一道暗手能有些用处吧?

告诉下面的人,以后行事谨慎一些,伊犁青海甘陕,那边的动作小一点,以后的重心,往东南移一下,广州才是咱们不可放弃的地方,潘仕成那边也需要制约一下了,这些事儿提前做!”

官面上没了可用之兵,许多事情都不好做了,万一碰上炸刺儿的,凭着杜氏三虎在云南绿营的地位,跨省的军事打击,他们还是做不了的。

永不叙用四个字,一下就把杨猛变成了官场的扫把星,谁也不敢沾啊!沾上了弄不好就是个欺君之罪,杨猛也没想到,朝廷的四个字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

“三爷,实在不成,咱们就打着团练的旗号办事儿,无非云南天高皇帝远,咱们横一些,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没多少人敢胡咧咧!”

看明白了前因后果,魏五也挠头了,杨家在军界的路子算是断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拿着耍横说事儿了。

“魏先生,您可是谋臣啊!这泼皮无赖的招数,可不该出自您的口,官面该走还得走,不行咱们就来一招借尸还魂,这耍横的计策,以后就不要再说了!”

杨猛也听明白了,魏五说这些无非是在安慰自己,可现在不是互相安慰的时候,想好了对策,以后行事才不慌张,耍横,那只是无奈之举。

“借尸还魂,可是使银子?”

“不错,花咱们的钱,用咱们的人,打着别人的旗号,只要处理好了下面的关系,咱们一样可以架空朝廷。

如今这世道,忠心不二的人不多,名利二字还是咱们的武器,至于硬打硬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苦来哉呢?”

杨猛不惧战,但也不会无谓的开战,没有好处的事情,不值得拿命去拼,银子这玩意儿,没有的时候,想得到;有了之后,尤其是越来越多之后,不过是个字眼儿而已,多一些少一些,都是无所谓的。

既然硬的来不了。朝廷那边也不松口。杨猛只能拉拢腐蚀了。

“三爷妙计!”

这话说的不错。当赞!魏五也不吝溢美之词,给了杨猛一个大拇指。

“让宜良的毒场,制作一部分高浓度的云烟,实在打不下来的,就用云烟,记着,要限量!吸食这个东西的官员,以后记得要灭掉!”

用云烟作为武器。这个是杨猛极不情愿的,还是那句话上行下效,一旦云烟流行开来,想禁,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后世各国的武器通信,都是高度发达,也一样禁绝不了这样的玩意儿,说云烟是把双刃剑,问题就在这里。

这也是杨猛限制云烟产量的原因之一,一个月五十万斤。列强各国还是有些缺货,以云南的生产水平。和制造云烟的技术,一个月五百万斤也不在话下,至多就是杨猛重开烟土种植而已。

但这样的产量,杨猛也不敢扩,一旦列强的市场,供大于求了,他们势必会寻找下一个市场,一旦,这东西回流到大清,那乐子就大了。

“三爷,这事儿是不是……”

用云烟控制官员,属于十拿九稳的手段,云烟是什么做的,魏五最清楚不过,沾上了就是一辈子的事儿,用完了就杀,这个手段看着极为实用,却也极为歹毒,一旦旷日持久,云烟在官场大兴,对官场的打击,魏五没什么所谓。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对读书人的打击太大了,一缕云烟,就能敲断读书人的脊梁骨,读书人,自大清开国以来就没什么根骨了,儒教本就充斥了大量的软骨头,再加上云烟,势必要糜烂了。

“没招儿,都是朝廷的读书人逼的,我这里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至于某些影响,我看不见!”

魏五的意思,不难明白,可杨猛现在也是没什么招数了,硬打没那个条件,服软朝廷也不会收回成命,这个时候,就是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了,至于其他人,死不死的没什么关系。

“唉……”

伸手在额头上拍了两下,这事儿的责任虽说是杨老三担下了,但自己的失职,也是抹不去的,暗叹一声岁月不饶人,魏五也没了别的声响。

“就这么着吧!以后做事儿谨慎一些!”

朝廷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大局已定难以回环,除了见招拆招,这事儿只能就这么摆着了。

挥散了两人,杨猛也没了好心情,棋差一招,这也是无奈啊!

朝廷的圣旨,也是走得八百里加急,到了林老虎的手里之后,对此,林老虎也是一声哀叹!

“云南这地界呆不住了啊!与其让朝廷动手,不若自己请辞了,这回可是把杨老三给牵连了。

唉……岁数大了、疾病缠身这心思不够用了……”

林则徐本就没把自己的条子当回事儿,没想到朝堂为了满人的利益,竟然将条子当做了奏折,这事儿朝廷办的很不地道。

“东翁,何事?”

扫了几眼林则徐手里的折子,刘存仁的眉头不由的跳了几下,这事儿……

“喏!朝廷给了答复,杨老三就地革职,永不叙用!”

对于刘存仁林则徐也不怎么避讳,直接把手里的谕令,交了过去,再说了这事儿也瞒不住,早晚要知道的,早一时晚一时而已。

“东翁,这事儿朝廷失人心了,身上只看到了各地的驻防将军,却没想到绿营的各级将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