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271章

毒清-第271章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乔孤乃的人马,驾驶驳船炮舰,封锁萨尔温江的河道,将殿后的暹罗军队,困在萨尔温江西岸。

暹罗人转运财物的第一个中转站,就是萨尔温江东岸的平原,所有的财物都会在此集结,而剩余的暹罗军队会在西岸防守。

想必暹罗人在转运财物的时候,会让好东西先过河吧?最后过河的肯定是不怎么值钱的木料和建筑构件,而这个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阻断了萨尔温江,东岸剩的应该全是民夫,正好裹挟着他们,给咱们装船,让乔孤乃在西岸上游,安置一个营寨,前面打压暹罗军队,后面临时储存劫来的财物。

缅泰两国现在不说话,剩下的那些建筑构件,就是乔孤乃的功绩,而好东西咱们直接运回云南,有了这次阻击暹罗军队的功绩,想必缅王也不会苛待乔孤乃的傈僳族。

东岸的人马,要精锐,西岸的人马,普普通通就可以了,让乔孤乃悠着点打,别一下把暹罗军队给打死了,这些人总要留给缅王的!”

抢掠,也是杨猛的职业之一,如何打时间差,如何选择地点,杨猛基本不用去实地勘察,以暹罗人仓促的动作,也只能用设立中转站的办法,来临时守护这海量的战争财富。

云南的金银保有量,绝对是富可敌国的,金银现在对杨猛的用处不大,云烟就是云南对外交流的货币,而四省内部,粮票、肉票、盐票。已经有了流行的趋势。杨猛掠夺这些金银的目的。一部分是为了各处的饷钱,而最大的原因,则是现在掠夺的这些金银,以后将是杨家的私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杨猛心里也是有自家的小九九的。

“原来三爷看的是人心啊!对人心的把握,计长自愧不如,三爷的这个计划。绝妙!”

详详细细的听完了杨猛的计划,徐子渭也竖起了大拇指,自己这位东主,对人心的把握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结合自己得来的情报,这事儿的成功率,绝对在九成以上。

“下去安排吧!记住,想要战胜敌人,先得站在人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怎么给他下圈套,怎么能坑死他们呢?

让一部分新军的将领们跟着乔孤乃前去。瞧瞧战场是个什么样子的,咱们的人手,差就差在经验上,多学一点是一点。”

有了杨猛的吩咐,新军的近百位大小将官,跟着乔孤乃这半年训练出来的两万傈僳族战士,就踏上了征程。

傈僳族虽说过得不怎么如意,但半耕半猎的生活方式,让傈僳族的多数男人都能当兵,缅泰两国的傈僳族要想大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这次缅泰之战,先给缅甸的傈僳族制造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再加上自己的粮食供应,想必十几二十年,这边傈僳族的人口就会翻上几倍,有了这些人口打底子,那傈僳族成为缅甸的一个大族。

乔孤乃的傈僳族战士,虽说姗姗来迟,但赶上的时间正好,暹罗人掠夺的大部分财物,都已经运到东岸,现在萨尔温江浮桥上运的多是一人合抱的柱子和房梁。

而离着东岸不远的一处空地,各色的箱子、包袱、佛像,却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虽说大多数物品,都被草草包裹了一下,但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巨大货场依旧发出了明晃晃的光芒。

“东岸的人准备妥当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

“那还等什么?开炮,炸掉那三条浮桥!”

运兵的驳船,已经在上游靠岸了,剩下的三个船队,全是驳船炮队,有了乔孤乃的命令,三个船队拦江打横,近百门臼炮第一轮齐射,只炸断了一座浮桥。

“一队炸桥,另外两地,靠岸之后炮火压制两岸的暹罗兵!”

乔孤乃的船队是顺流而下,加上动力船的拖拽,速度很快,多数暹罗兵还在岸上看热闹呢!突来的炮火,直接就把毫无准备的暹罗兵,吓得做鸟兽散了。

等暹罗兵反应过来之后,三条浮桥已经全断了,虽说后路被断,暹罗兵起了拼死之心,但这份拼死之心来的却有些晚。

西岸的火炮都在防备着缅军的追击,东岸除了一两千维持秩序的兵卒,哪有什么火炮?

组成战阵准备冲锋的暹罗兵,遇上驳船炮队,只能悲剧了,东岸的暹罗兵大多是老弱,第一时间就被炮火给打散了,西岸的暹罗兵,凭着火枪与炮队对抗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留下了近千具尸体,也散乱的不成样子了。

船队只载了不到三千士兵在西岸的上游建造营寨,其他的一万七千人,全部聚在萨尔温江东岸,千余老弱,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被宰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人乖乖缴械做了民夫。

三个驳船炮队,也在全力压制西岸的暹罗军队,虽说暹罗兵杀红了眼,可自己一方的火枪根本够不着江面上的驳船,最终死伤惨重的西岸暹罗兵失掉胆气,溃散了。

乔孤乃的船队,只有六艘动力船,而且驳船也制造的很仓促,十几轮炮击之后,多数驳船已经开始渗水了。

“撤下一条动力船,咱们靠向东岸,只要暹罗兵不在河岸架设火炮,就威胁不到咱们。”

火炮也是很操蛋的玩意儿,距离远了打不着,距离近了不好打,暹罗军队架设浮桥的江面虽说很窄,但也有几十米的跨度,想要准确的击中江里的驳船,架设火炮,也是个技术活。

暹罗军队,用的大多是老式的前膛炮,重量大、威力小、射程近,而乔孤乃船上的臼炮,满药的射程一点不次于这些火炮,暹罗军队,想近距离架设火炮,只能自己想想了。

两个驳船炮队封锁江面,其余四艘动力船,也各自拖着十几条驳船缓缓靠在了西岸,就地用名贵的木料搭建码头,杨猛的劫掠大军,催促着暹罗的民夫,也开始了另一场战争财富转移的大战。

萨尔温江西岸的暹罗高层,一听说浮桥断了,当时就给吓懵了,缅军的人数他们已经清楚了,至少五万人,一旦被缅军追上,只有一个结局,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新登基的暹罗王,拉玛四世也在前线,一旦暹罗王被俘,结局是个啥样子呢?

到了这个时候,暹罗的高层们,哪还会在意什么财物,他们的王才是关键,没有派兵重夺对西岸的控制权,暹罗的高层们,选择往下游转移离开缅甸境内。

暹罗兵跑了,这可与乔孤乃得到的命令不同,没想到暹罗人是个要命舍财的败家玩意儿,摊上这事儿,乔孤乃只能独断了,从东岸选了三千人渡到西岸追击跑掉的暹罗军队,另外派了一队人马去通知正在追击的缅王,暹罗人这一跑,倒是给了半路劫财的杨猛充分的时间。

没日没夜干了将近四天,暹罗人在缅甸劫掠的财货才算易主,干完了黄雀的营生,这些人马掉头就走,也不管正在前线追击暹罗军的乔孤乃了。

第四百零二章安南的抉择

缅泰两国打的热火朝天,安南王室却差点哭掉了眼珠子,两个月的时间,三万多正规军被歼灭,从龙川出发的打着西山朝旗号的叛军,先是横扫了整个金瓯半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没有任何阮朝的军队能挡住西山叛军的攻势。

平定了金瓯半岛之后,西山叛军直接抛弃了支援他们的法兰西商人,翻脸不认人,直接驱逐了支援给他们武器的法兰西商人之后,西山军沿着海岸开始向都城顺化北进。

西山朝本来位于安南的北方,南方本就是旧阮的地盘,南方出了西山朝的叛逆,这在嗣德帝阮福莳看来这就是个笑话,无非是红毛的伎俩而已。

安南的阮朝也是矛盾的玩意儿,起初他们是在法兰西的帮助之下才复国的,但复国之后,他们转头又投了大清,被嘉庆帝册封之后,这些犊子又看不起大清,学着汉字用着清朝的管制,还在梦想着压大清一头。

法兰西在安南的传教活动,也被禁止了,道光二十七年,嗣德帝阮福莳即位,并拒绝与拿破仑三世特使的交涉,直接就加强了对传教士的镇压。

西山叛军为何能风卷残云,阮福莳清楚的很,这里面少不了法兰西的手脚。

法国佬派商人支持西山朝的叛军,官方的人员,也在极力的接触嗣德帝,可嗣德帝对法兰西的戒心很重,他选择了向大清求助。

对于周边的情报,安南朝廷也不是一无所知,云南边境有支很厉害的蓝旗军。阮福莳是知道的。他把蓝旗军当做了救命稻草。

自家事自家清楚。阮朝的实力如何,阮福莳很清楚,对上法兰西支持的任何势力,阮朝都没有胜算,第一次损失一万多人之后,这位嗣德帝,就果断的从海路向大清求援。

由于安南是属国,对于安南的求援。大清的官员也很重视,直接就是八百里加急,而走的路线却很稀奇,没有走广州,而是走的福建,这也让杨猛错过了这个情报。

“三爷,朝廷下了旨意,询问总督程瞀采蓝旗军的事情,这事儿程瞀采交给了丁大人,咱们怎么回话?”

正在看收获的杨猛。突然得到了这个消息,不由的瞪了一下眼。难道英吉利人走了朝廷的路子?

“蓝旗军的事儿,是如何传到朝廷耳中的?”

怎么对朝廷解释,杨猛心里早就有底,但消息是出自哪里的却很重要,若是英吉利或法兰西透露的消息,这事儿可有的麻烦了!

“安南王向朝廷求援,提起了蓝旗军的事情!”

安南的阮朝虽说自封为帝,但在大清朝廷眼中,阮福莳这样的,不过是个藩王而已,公文用字一律都是安南王。

“安南求助?想的倒美!这犊子就是个白眼狼,就是救个活王八,也不能救他们!

告诉丁叔,给程瞀采回话的时候,就说云南没有蓝旗军,八成是暹罗和缅甸的人马!

要是程瞀采追问,就说是缅甸的人马,可以告诉程瞀采缅泰开战的事情。

知会马青虎,安南那边的难民一律不许入境!

想什么美事儿呢!吃里扒外的玩意儿,老子有的是损招对付你们,占了便宜就忘本的货色,这次非得让你死够了人!”

安南在杨猛眼中,就是个政治流。氓,搞政治的人都是流。氓这是不假的,但政治流。氓就是不受待见的玩意儿了,说白了,这就是个白眼狼。

从古至今,中国没少帮扶安南,可这小子每每得了好处就要闹腾几下,这在杨猛看来就是揍得轻了,这次让法国佬出手,非得弄他个尸骨遍野不可。

法国佬那边虽然有些歪歪心思,但杨猛自忖有本事,让法国佬乖乖的和自己合作,至于安南,先搞残他再说其他吧!

“三爷,瞧阮福莳的架势,是不想跟法兰西合作,咱们的谋划还能进行下去吗?”

“哼……不合作?这是有别的心思,咱们不用管它,法兰西是不会放弃阮朝的,阮朝虽说抵制传教士,但越是凶恶的狗,制伏以后越是听话,法兰西扶持的那个西山朝的余孽,才是真正不好控制的人。

在这一点上,法国佬比你我精明,咱们不言不动,只是看戏发财!”

“那将来的话……”

“将来?阮朝没有将来了,你这段时间可以找人联系一下安南的华族实力,他们才是咱们要支持的人,让咱们的商队,也多照顾一下华族的人,毕竟他们才是自己人,实在不成,就让他们往边界迁移吧!”

安南人有一个算一个,全他妈是白眼狼,对于安南的将来,杨猛是最明白不过的,以华人统治安南,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有了杨猛的吩咐,身在大理的迆西道丁保钧,也就有了来回话,查无此军!

但仅凭这四个字,是不能打消程瞀采的疑虑的,大清的境内出了一支蓝旗军,朝廷重视的就是这个蓝旗军,而安南的求援,现在朝廷的裤子都穿不上,哪有那闲工夫管安南的事务。

程瞀采一再追问,也引起了魏五的注意,这事儿也算是个好事儿,魏五在昆明指点了丁保钧一下,一支直属缅甸的精锐部队蓝旗军,就报给了朝廷。

一万人马轻轻松松,就剿灭了英吉利五千多精兵,这个折子递上去之后,就换老道光吃惊了,自己为子嗣们刚刚打造了一个财源之地,没想到近邻的缅甸却有此强军。

缅甸这个属国,在朝廷的眼里,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涨了身家就要侵犯天朝,这是他的劣迹,想起被自己罢免永不叙用的杨老三。老道光的心里。不禁起了一丝丝的悔意。

现在看来。林元抚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只是皇帝金口玉言,即使要重启这杨老三,也只能等着老四即位了,想起了这些,老道光也没忘了提点一下已经立为太子的四色棍,自己扶持的杨将军啊!等自己龙驭宾天之后,该用还是要用的。

老道光在意的只是蓝旗军的事情。至于安南,早就不知忘在哪了?

嗣德帝阮福莳,心煎火燎的在等着大清的回复,可是西山叛军不给他机会啊!芽庄、启仁相继失守,叛军的兵锋直指砚港,砚港一失法兰西的大批支援也就算没了,没了法兰西的支援,顺化也只能失守了。

迁都,阮福莳不是没想过,可迁到哪里去呢?往北走就是原西山朝的地盘。一旦西山叛军到了北方,自己就更被动了。

大清的状况。阮福莳也基本清楚,若论军力,大清还是有救援安南的能力的,至今没有回信,看来大清朝廷已经放弃安南了。

现在可以算是兵临城下,阮福莳学的是儒学,自然知道城下之盟是什么,为了自己的地位安稳,该做什么选择,阮福莳清清楚楚。

西山叛军,也不是肉头,早在北上之前,他们就联络了安南北方的各大势力,就在阮福莳思量着与法兰西谈判的时候,北方的清化,又出了一支西山叛军。

十几天的功夫,清化的西山叛军,就控制了河内与海防所属的北方地区,改朝换代已经不可避免了。

现在嗣德帝阮福莳的手里,不过控制着十几个大小城池,可用之兵也不过两万,残酷的形势逼着他无奈的做出了决定。

来顺化的法兰西特使,不是别人正是杨猛的老朋友安德烈,一份极度苛刻的条约也摆在了阮福莳的面前,看了看条约的内容,用个典故就是让阮福莳做法兰西的儿皇帝,条约里就差认干爹这一条了。

谈判,对阮福莳来说没什么时间了,一不做二不休,阮福莳想的是将来再对付法国佬,可比起老道,刚满二十的阮福莳,还不是安德烈的对手,三百人的法兰西近卫,就直接把阮福莳变成了笼中之鸟。

“三爷,嗣德帝阮福莳与安德烈签署了《顺化条约》,这合约的内容很是苛刻啊!阮福莳现在不过是法兰西手里的一个木偶而已,这对咱们可没什么好处。”

用汉字说汉语的安南无疑是最好渗透的一个国家,顺化条约的内容,也被影子的人带了回来,详细的看了一下顺化条约,法兰西的目的,也更加的明确了。

“哼……既然想玩阴的,那咱们也别闲着了,西山朝的余孽,不是刚刚占据了河内与海防吗?想必他们抄家得了不少的财货,十万人的军械,这些人应该买得起,买不起的话,让那边的人给他们出出主意,杀些阮朝的大户就好了!

芷晴,你知会杨福泽,让他安排能装备十万人的褐贝丝,这些玩意儿咱们留着没用了。火炮的数量少一些,那边的地形以山林居多,火炮多了是累赘。

法国佬,看看是你们的枪多还是老子的枪多,玩阴的,你们差的还远着呢!”

顺化条约一签,阮朝就完完全全变成了法兰西的看门狗,阮福莳这货,眼皮子太浅,北方未失之前,就该和法兰西签约,这次亏大了吧!

虽说要与法兰西合作,但现在他们没表现出合作的诚意,再说了,杨猛这几天还要回趟广州,莲儿那边也该生了,正好补充一下西山朝余孽的实力,让他们与法军先干上一场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