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阳,别先生先生的,括表字存中!”林昭十分敬重,沈括还有些不好意思,说道:“要不,在下痴长你十几岁,以兄弟称呼也行……”
“沈兄”林昭刚一开口,回头看了一眼,摆手道:“不行,不行,只怕令侄会不乐意的……”
沈括的侄子沈毅跟随在后,年纪甚至在林昭之上,叔父要是与林昭称兄道弟,那自己岂非要矮一辈了?不由讪讪一笑,还真颇有些难为情……
沈家在杭州也是官宦大族,沈括若非早年跟随做官的父亲居住各地,见识多广,未必会有未来的成就。
走了不远,便见到一处偌大的宅院,远远可见西湖之景,这便是沈家府邸了。看规模,便可知沈家在杭州也是颇有地位的。
进入府邸,精致的美酒小菜很快就上桌了,不过与江南居的味道相比要差太远。林昭不由动了心思,兴许孟若颖说得对,在西湖边开一家分店是个不错的主意。
一同宴饮欢愉之后,林昭来到沈括的书房,就一些学术问题进行沟通,彼此相谈甚欢。林昭无意间的一些话,给了沈括很大触动和启发。沈大科学家也因此获得灵感,发现了不少东西,《梦溪笔谈》上也将因此多许多内容。
在沈括的书房里,林昭看到一幅偌大的地图,沈括笑道:“我一直有心制作一份天下全州县图进献朝廷,可惜一直都做不好……”
林昭见那地图画的颇为怪异,比例很不协调,汴京与河朔地区勉强还行,但南方与西北各处显然被拉长了,歪歪曲曲的,失真很大……
这也难怪,后世地图可是借助了航空器和高科技测绘工具,精准度自然很高。古代则完全是要靠人力去实际丈量的,准确度肯定会大大下降。平原上还好说,但是遇到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就会很麻烦了,很容易出现误差……
林昭对此也不是很专业,只是提醒道:“先生,地图上的距离要是按照人行走丈量是不对的,山峦坡地多起伏,与平原相比差别会很大,肯定会失真的。如果能像飞鸟一样,当做是从空中观察,以直线距离来制作地图自然最好不过,比例也就完全一致了……”
“飞鸟……直线距离……比例……”沈括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林昭不知道,自己随口一句话让宋代的绘图机会进步了一大截。当然了,沈括受启发的同时,林昭也发现了新大陆。
不得不说,沈括的书房可真是个宝地。转身瞧见一样东西,林昭眼中顿时异彩连连,几乎惊呼出声!
第九十七章伟大技术
林昭两眼放光,因为他看到了一盒子小印章,泥巴捏成的……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泥活字吗?传说中的活字印刷吗?
刚在西湖边还曾想,毕昇身在何在?没想到不过一会时间,竟然在沈括的书房里见到了实物!
在电子传媒诞生之前,印刷品是何其重要,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是何其之大不言而喻。
古代最初是手抄本,到后来有了雕版印刷,但无论是成本还是便捷程度,都注定了难以大规模利用。
直到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就变得方便,成本也低廉了许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能位列古代四大发明,意义必然非同凡响。
“沈先生,此乃何物?”林昭压制内心的激动,小声询问,谨慎确定。
沈括道:“此乃沈毅的大兄偶然所得,说是一个印坊坊主创制,可以排版重复使用,便收集下来,前几日拿来与我瞧的。”
“印刷坊主?何许人也?不知能否一见?”
“这个怕是没机会了!”沈括摇头道:“坊主是个杭州人,名毕昇,十多年前去荆湖北路探亲,因病去世了……”
毕昇,果然是毕昇!可怎地就去世了呢?
沈括续道:“毕昇生前与小侄熟识,此物是他生前所赠,毕昇去世之后,小侄心有感怀,一直珍藏着。前些日子回家,他知我喜欢稀奇物事。才取来与我观看的。怎么?东阳似乎饶有兴趣?”
关于泥活字和毕昇的记载来自沈括的《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
毕昇去世比较早,至于泥活字则是由沈括的侄子保存下来的。
至于毕昇和沈家到底有怎样亲密关系?这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这项技术……
听沈括的意思,毕昇已经去世十几年了,这泥活字也被珍藏了十几年,当真是暴殄天物啊!
林昭沉声道:“沈先生不觉得此物意义非凡吗?”
东西送来有几日了,但是沈括却并未认真在意过。未及细看,故而也不曾考虑过作用效果。
此刻听过林昭这么一提醒,沈括才仔细观察一番。思索其中门道,片刻之后,悠悠道:“好东西啊,此物若大行于世,与文教是大有裨益啊!”
“没错!”林昭叹道:“这位毕昇先生真是妙手巧思,此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沈括又道:“只是这泥活字制作虽然容易,但容易损伤,而且下面的字迹似乎也不怎么清晰。印制重要书籍怕是……”
宋朝是一个物阜民丰,精致文雅的时代。宋词的婉约清秀就是很好的明证。在印刷品方面的喜好也是如此,首先的要求就是清晰美观。
实际上在宋朝,活字印刷的应用确实不多,当时的主流依旧是雕版,原因也可能与此有关。因此活字印刷术想要大面积推广,改良是个很重要的环节。
“用木头制作活字可否?”林昭依稀记得,后来似乎有人使用木活字,材质上比泥要好一些。
沈括摇头道:“木头精致了许多,但若是要刻字。对木质要求必然很高,而且印刷难免要接触墨水,木质受潮容易变形腐坏,怕是也多有不便。”
“陶瓷?锡?如果从材质坚硬,不易腐坏,清晰美观这几个角度来看,铜活字无疑是最好的!”林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材质。陶瓷易碎,锡太过柔软,铜无疑是最好不过。
不料沈括却沉声道:“铜自然是好,可是我大宋铜产量不高。每年光是铸钱用的铜就很紧张。如果用来制作推广活字,朝廷恐怕不会很支持……”
唉!宋朝的铜似乎很匮乏,历史书上还提及蜀中有使用铁钱的情况。还有最早的纸币“交子”也产生在北宋,那个年代,使用纸币不见得就是进步的表现,也是铜钱严重匮乏的不得已之举。
林昭叹道:“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要是能多开发几处铜矿就好了……”
依稀记得,后世滇铜似乎闻名后世,只是现在那里属于大理国。何况西南万重山,交通不便,即便有铜矿也很难运输。
“寻找铜矿也要机缘巧合才行,哪里能……”沈括应了一句,突然灵光一闪,说道:“少年时,随父亲居与闽南泉州,见当地有山泉呈青绿色,味苦涩,如胆汁一般。当地人取其水置于铁锅之中熬煮,水干之后,铁锅之上会有黄灿灿的铜出现。”
胆水炼铜?林昭反应过来,想起中学化学知识,多少有那么一点了解。那青绿色的苦泉水应该是亚硫酸铜溶液,加热就能生成胆矾,再遇到铁产生化学反应就能析出铜。多好炼铜方法啊,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宋朝缺铜的问题。
实际历史上,宋朝经济繁荣,铜钱需求量大,铜产量却严重不足。胆水炼铜法被发现之后,甚为重视,北宋时期,胆铜约占全部铜产量的百分之十五。南宋只能下半壁江山,失去了北方的铜矿,不得已,百分之八十五的铜依赖于江南的胆铜。
无论是胆水炼铜还是活字印刷,对大宋朝,乃至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沈括也真是的,藏着如此宝贝竟然不拿出来……
林昭低声道:“沈先生,此二种方法若是加以改良,献给朝廷,利国利民啊!尤其是官家想要大展宏图,王学士也准备大展拳脚,对他们也算是很好的支持。”
沈括之前纯粹是好奇,只将其作为一种科学兴趣,并未仔细想过英勇推广问题。此时被林昭这么一提醒,顿时眼前一亮。
这两样东西可都是宝贝,献给朝廷必定是大功一件,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古代盐铁铜,甚至茶叶这些都是官营的,因此有些秘法在手,私人也不能轻易染指。至于活字印刷术,宋朝虽说不至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民间要印刷宣传什么东西,也会受到严格控制。
因此这两样技术很难自己开发经营,林昭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将其献给朝廷比较好。铜矿能繁荣国家经济,对整个时代都有益处。至于活字印刷,王安石变法在即,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想必是会对这玩意感兴趣的。
此后一段时间,林昭时常来往于沈家大宅,与沈括一起商讨研究,进行活字印刷与胆水炼铜法的改良。
大半个月,总算捣鼓出一套不错的方案,并且制作了少量铜活字模型。随即快马送去汴京,进献给皇帝赵顼。
林昭近来吃喝玩乐搞科研,不亦乐乎,可许多人看在眼里,有些不淡定了。
余杭郡王府,赵仲山奇怪不已,疑惑道:“大哥,我们会不会多想了,林昭整日往沈家跑,根本无所作为啊!”
“那你认为他该有什么作为呢?”
呃……赵仲晔一句话还真把赵仲山给问住了。
东阳郡公赵仲晔续道:“他初来杭州,人生地不熟,岂敢冒然?站稳脚跟,打探消息,等候时机才是正道……沈家乃杭州大族,对本地请肯定多有了解,沈括与王安石素来亲厚,林昭去找他有错吗?”
“你是说……林昭是去向沈家打探消息?只是用得着这么频繁吗?每天都去!”
赵仲晔也不由疑惑道:“是啊,这个着实有些奇怪……”
“对了,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估计就这几日……”
“父亲也真是的,好好地跑去天台山听和尚讲经……”
正说话间,有人来报:“小侯爷,汴京邸报到了……”
夜幕降临时,江南河上航行的船只纷纷靠岸停泊。
点点星光渔火之中,一个消瘦或者说娇小的影子出现在河边,几个起落便神不知鬼不晓地蹿上了河边的一艘座船。
“小姐,我回来了!”走进雅致精巧的船舱,灯光映照下,娇小的影子露出原型,正是沐思虹的侍女玉童。平日里根本看出来,这个假小子竟身怀武功,还是个高手。
沐思虹从榻上站起来,轻声道:“辛苦你了,情况如何?”
“平静,杭州很平静!”
这个回答让沐思虹有些惊奇,疑惑道:“林昭在做什么?陈家有什么反应吗?或者其他人……”
玉童回答道:“林昭自从到了杭州之后,便各处游览名胜古迹,最近与赋闲在家的昭文馆编校沈括过从甚密,半个多月里几乎日日往沈家跑!”
“哦?难道我猜错了?林昭此来目的……”沐思虹略微有些失望,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对,这样才正常,要是眼下杭州不平静才奇怪……”
玉童疑惑不解道:“小姐,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沐思虹嫣然一笑,吩咐道:“好了,按照计划,我们大张旗鼓到西湖……”
“是!”
最近一段日子,林昭忙于搞流芳百世的科研项目不假。却也不至于完全醉心其中,此来杭州所为何事,皇帝密诏并不曾忘却。
林昭自己看似无所作为不假,但自从到杭州的那日起,苏岸便不见了人影……
PS:毕昇的籍贯有争议,本文中取杭州一说!
第九十八章变法序幕
熙宁二年二月,皇帝赵顼下诏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正式开启改革变法之路。
同时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制定改革的章程内容,主持变法事务。用王相公的话说,就是“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
在某种程度上架空了三司,甚至是宰相权力,俨然成为大宋朝第一实权衙门。由参知政事王安石与枢密使陈升之兼领。
在满朝文武一片反对声中,条例司开始着实实行改革,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推出一系列的改革变法措施。
尽管朝臣们反对激烈,各种上疏进谏一浪接着一浪,但是皇帝赵顼铁了心支持王安石,根本不多理会。自从上次借着阿云案打击了保守派的声势之后,年轻的赵顼已经初步建立起帝王权威。
胸怀大志的他一直期待着改革变法,富国强兵,现在是决心已定,岂是一般人所能动摇的?
因此不管有的大臣们如何反对,他都一概不理,甚至如郑獬、司马光这等翰林学士之言也是充耳不闻。司马光还好,郑獬则因为人缘太差,顺势被贬出了汴京城,去了杭州。
另外一批官员都也因此而贬官,朝中大臣因此大为震动,看来这次官家是铁了心了,对王相公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支持。一时间反对之声小略微减小,先行静观其变,待以后能够抓到把柄之后再说。
但触霉头的人却不在不少,赵顼刚刚瞧见一份奏折。看到内容之后,心里便很不爽快,却又不好发火。因为上书之人比较特别,正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苏子瞻!至于东坡之号,则是贬官黄州团练以后才有的。
苏轼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宋神宗熙宁初年。他的官职并不是很高,但已经极有名的人物了。
一方面是诗词才情,在汴京是相当有名的,找他填词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连皇帝的老祖母太皇太后曹氏都是他的粉丝。
另一方面便是才学,亦或者说家庭背景,不知是他一人,而是他苏家父子三人。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中三苏并列,足可见他父子是何等厉害。
仁宗嘉祐元年(1056)。二十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要知道,那可是嘉佑二年龙虎榜,本来能做第一的人物。是何其有才华不言而喻。
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每次其弟弟苏辙也都会榜上有名,兄弟俩可是近来大宋科举上明星一般的存在。
本来该是他兄弟大展拳脚。前途无量的时候,很不巧,他们的母亲去世,苏家兄弟只好回家丁忧守孝。
直到熙宁二年才初回到汴京。刚好一回来赶上王安石当上副宰相,开始参与变法。在史馆任职的苏轼有不同意见,便上疏劝谏。苏轼的文采何自不用说,引经据典,雄辩滔滔,很有说服力,在朝堂上的反响很大。
皇帝赵顼难免很恼火,可是苏轼的名气摆在那里,可能像其他官员那样随意处置,不禁有些犯难了。
垂拱殿里,赵顼将苏轼的奏章扔在御案之上,不由苦笑。苏家兄弟也真是奇葩,老二苏辙一心支持变法,他与王安石还生出惜才之意,打算调其进入制置三司条例司担任检详文字,负责起草变法内容条款的。
可是老大苏轼偏偏就南辕北辙,一心反对改革变法,而且言辞还很激烈,兄弟俩形成鲜明对比。可苏轼名望放在那,如何处置,赵顼还真有些犯难了……
正在这时,内侍来报:王相公求见!
近来王安石出入垂拱殿的次数着实不少,几乎每日都要和赵顼谈论变法的相关事情。赵顼很客气地命人请王安石进来,军事相谈许多,不过内容差不多都是那些,多少让人有些厌烦……
赵顼摆摆手,叹道:“算了,今日不说这个了,东阳动杭州进献了两件东西,还上疏说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宝贝。朕很好奇,介甫就随朕一同瞧瞧吧!”
说着有内侍取上一个托盘,一个个细小的黄铜小印章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