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统天下-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在京城当中百姓们对于时事的敏感xìng当然也不低了,在这种时候大都数人都不敢在外面公然的谈论有关蒙古人的事情,毕竟大家还不知道朝廷对于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所以那些喜欢谈论时事的人便一起汇聚到了京城各个大小酒肆当中了。
这里才是纵谈天下的最好地方,而锦衣卫的探子到了里面之后却发现十个人里面便有九个人在谈论着有关蒙古人南下的事情。
有人说蒙古人这是虚张声势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而有人则支持蒙古人出兵五十五万的说法。有人认为蒙古的大军兵锋犀利,而有人则认为蒙古大军也不过如此。有人认为此次大明可能会战败,而有人却坚称大明必胜,因为他们有一个曾经两次大败蒙古的皇帝。而更有人认为此事应该离开京城这个地方,因为如果蒙古人打过来的话京城必定是蒙古人最重要的目标,留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但是同样也认为京城坚固足可以确保无忧。
听到锦衣卫的禀报,朱厚照也只能接受事实了,既然此事已经绝无保密的可能xìng了,与其让外面的人在这里传播下午到时候万一被人利用了便不好了,还不如自己主动的公布这个消息呢。
当下朱厚照便找来内阁首辅李东阳,有关蒙古人的消息朱厚照认为还是由内阁来公布最为好了。
对于外面的事情李东阳明显也已经知道了,他也认为既然隐瞒不住那还不如主公的公开。商量好了之后李东阳当下便回到内阁之后和其他几个阁老商量好了之后便以内阁的名义向外面公布了蒙古人南下的消息。
不但如此,在内阁公布的消息当中,就连蒙古人此次南下的兵力多少、领兵将领都有谁?等等消息内阁全都公布了出来。
内阁亲自确认蒙古人南下的消息一经传出再次在经常当中引爆了恐慌的氛围,再次之前虽然有关蒙古人南下的消息盛传。但是还是有大多数的人选择不相信的,不过此时内阁的亲自承认一下子打碎了所有人的妄想。
“蒙古人不但已经南下了,而且兵力足足有五十五万之多,鞑靼大汗巴图蒙克和瓦剌大汗阿喇哈青森两人更是亲自领兵。”这一个消息很快便成为了京城当中被谈论的最多的消息。
而紧邻其后的便是很多关于大明能不能获胜的讨论,大多数人还是持着悲观的态度认为大明此次可能要败,甚至有关要离开京城的声音比着刚才更胜了。
“大人,大事不好了。外面很多人都快乱起来了。”刚刚回到内阁的李东阳马上便被手下传来的消息惊呆了,跟着马上李东阳便再次来到了外面。这才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外面已经有点乱了套了。虽然大部分人在知道了蒙古人举族五十五万大军南下的消息之后有点吵闹,但是毕竟还没有做出什么台过火的事情来。但是却又很少的一部分人已经有点失控了,李东阳明显看到自己出来的这一会已经便看到了一家拉着马车载着行礼的人往京城外面走去。
“他们这是要去哪里?”望着远去的马车。李东阳问道。
“大人,这些人听说了蒙古人南下的消息之后认为京城可能不保,所以便要举家南下。”李东阳旁边的那个小官连忙回答道。
“而且大人现在还不止这些,下官听说京城已经有多个地方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械斗,幸好五城兵马指挥使司的人早点感到才控制住行事。现在五城巡察司的人已经全都派了出来,不过也仅仅能够维持局面而已,一旦有人趁机闹事五城巡察司的人根本就控制不住。”
“好了,本官知道了。”听完那人的话之后,李东阳脸sèyīn沉的说道。
说完,李东阳不在外面久留马上回到了内阁。不过回到内阁之后很快李东阳便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兼大明最负盛名的大才子李梦阳。
“大人不知找来在下所为何事?”被人匆忙的带到了内阁,李梦阳一脸的莫名,此时李梦阳已经被革职了好长时间了,而李梦阳也不醉心官场,闲赋在家也正和李梦阳的心意。每天喝喝小酒、写点文章便是李梦阳最为惬意的生活。
除了以前还当官的时候来过内阁之后,李梦阳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过这里了。
“梦阳兄,闲话本官也不多说了,你来的路上相比已经见到了外面的情景了。”
“是啊,你不说我还忘了问呢,外面这是怎么样?怎么人心惶惶的想要打仗了一样。”李东阳一说到这里。李梦阳便插嘴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是想要打仗了,而是已经开始打仗了。”李东阳有点气急。
好,我们必须要原谅李梦阳在这方面的无知,虽然此时经常当中你在大街之上随便拉过来一个人问对方,估计他都知道蒙古人的事情,但是李梦阳确实是真的不知道,而且你在大街之上拉人也绝对拉不到李梦阳。
此时李梦阳的家人都在开封,而李梦阳被革职之后则自己一个人整天呆在家里,一个月也不知道能不能出去一回,所以还活在京城当中,但其实李梦阳和与世隔绝了没有太多的区别。
李东阳不得已再次将有关蒙古人南下的事情说了一遍之后,李梦阳才莫名的说道:“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外面乱成了一团。”
“好了,不说这些了。”连忙打断李梦阳下一句想要说出来的感慨,李东阳赶紧说道:“此次将你叫来你是希望你能为稳定京城乃至整个天下的局势出点力。”
“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难道你们还指望我上战场不行?”听后,李梦阳有点讥笑道。
“就你就是想去当兵都不一定有人要你,你这一次还是干你最擅长的。”
“写文章。”李梦阳连忙接话。
“对,就是写文章。”说完,李东阳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原来李东阳想要李梦阳写一篇能够对稳定局势增强大明百姓信心的文章,不要怀疑李梦阳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文人cāo纵者整个天下舆论,在战场之上即便是大明战败了,只要那些文人一口咬定大明是打了胜仗了,那些百姓们便会信以为真。这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普通百姓接触的消息来源全都是这些文人。而且他们最为信任的也是这些文人。
所以由李梦阳这个文人来干这件事情是最好不过了,虽然李梦阳代表不了整个大明所有的文人,也不可能一个人便cāo纵整个天下的舆论,但是身为大明两大文坛领袖之一、并且还是大明久负盛名的复古派“前七子”领袖的李梦阳影响到很大一部分人还是能够做到的。
而有了李梦阳的带头,再加上朝廷的其他动作,最起码可以暂时的稳定住天下或者最关键的京城人的心。
对李东阳的话心领神会之后,李梦阳也没有推辞,虽然不再朝堂之上当官了,但是对于大明的忠诚李梦阳还是一点都不少了,文人的傲骨更是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他说的不愿意当兵,但是如果蒙古真的打到了京城了,李梦阳绝对第一个冲上城头。
交代好了李梦阳之后,李东阳没有在内阁停留马上便来到了乾清宫之中向朱厚照禀报了外面的情况。
听完李东阳的禀报,朱厚照低头默默不语,站在桌子前面来回踱步,一直等过了一刻钟之后,朱厚照才再次回到了御座之上,然后对李东阳吩咐道:“命令五城兵马指挥司、五城巡察司还有五城消防司的所有人全都紧急集合,这些人暂时全都由兵部节制,告诉刘大夏,京城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动乱,朕要看到和往常一样平静的京城。任何胆敢在这个时候闹事的全都抓进大牢,严重者格杀勿论。”
“还有那些想要南下的人,如果他们想要离开京城,不的阻拦,既然他们想离开那就让他们离开。还有你让李梦阳出面稳定局势做的很好,不过这还不够,你们内个要将全天下的文人都发动起来,让他们和李梦阳一样为我大明的辉煌出一份力。”
第四百一十八章效果巨大
得到朱厚照的命令之后刘大夏不敢怠慢,当下便亲自出面召集了五城兵马指挥使司、五城巡察司以及五城消防司的所有人,拿出全京城的地图,刘大夏亲自布置巡防任务,力争整个京城的每一个街道都有人巡查,尽可能的确保京城的稳定。
而就在刘大夏布置任务的这段时间之内,京城当中一些人便已经开始谋划着要趁机闪动动乱了,不过还没等这些人做好准备,五城兵马指挥使司、五城巡察司以及五城消防司便出现在了家门口。
很快,有了五城兵马指挥使司等人出来稳定局势之后,京城当中迅速的安静了下来,百姓们除了可以正常的生活之外,其他的只要不为非作歹便不会受到影响。
而顺天府也没有闲着,仅仅是五城兵马指挥使司出来没多久,顺天府府衙也派出来大量的人到京城以及周边的几个县城稳定局势。
而李东阳那边从朱厚照那里回来之后便立马着手办朱厚照所说的那件事情。
先是找到了李梦阳,此时李梦阳已经写好了一篇文章,李东阳拿起来看了一遍之后称赞道:“好,不愧是当今大明的第一才子,单凭一直文章便将蒙古的虚张声势以及虚弱写的淋漓尽致。这篇文章本官会命人散播出去,不过整个大明地广万里,仅仅靠梦阳兄一个人便有点形单形只了,所以还是发动更多的文人才行。”
李梦阳是谁?当今大明的第一才子,在杨慎真正成名之前。大明文人最大的便是李梦阳。同时李梦阳还是当今文坛的两大领袖之一,他所写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大明文人追逐的对向。
所以很快,在李东阳的安排之下,李梦阳所写的那篇文章在当天便出现在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而且还有往京城的周边蔓延的趋势。
李梦阳的那片文章并没有花团锦簇,为了能够尽可能的仍人信服,李梦阳全篇文章都是朴实无华的句子。不过往往就是这种朴实无华的语言才更加的具有说服力。
在李梦阳的文章之中深刻的分析了大明与蒙古之间的实力对比,大明地域的广袤、物产的丰富、人口的众多、文明的源远流长深受李梦阳称赞,而蒙古则成了极力的贬低对向。最后李梦阳得出结论蒙古整体实力远远的落后于大明。而除了综合实力之外。兵力的对比更是李梦阳写的重点,李梦阳仅仅抓住蒙古人虽然都是骑兵,看似威力巨大。但是蒙古骑兵的装备却极其简陋、训练松散。先不说此时的大明武器jīng良,并且有不少的武器都是刚好克制骑兵的,弓箭、横刀、火枪、火炮,这些武器哪一个不是骑兵的克星。最后李梦阳再以岳武穆用步兵打败不可一世的女真骑兵的事实得出面对蒙古的骑兵,即便大明以步兵应战只要战术得到、武器应用得到胜利的希望也超过五五之数,更何况大明也有自己的骑兵,比如那天阅兵之时出现的玄甲jīng骑便是可以横扫一切的最jīng锐骑兵。
当然,蒙古两部之一的鞑靼在两年之前刚刚遭受了惨败以及蒙古内部的争斗也都成了李梦阳攻击蒙古的有力武器。鞑靼部落作为此前蒙古最为强盛的部落都大败在了大明手中,而且还损失惨重,所以李梦阳坚称蒙古人此时正是几十年来最为虚弱的时候。虽然此次南下兵力众多,但那只不过是强弩之末而已,一旦遭遇一点失败,蒙古大军便可能土崩瓦解。
总之李梦阳整整写了三千多字的文章,从各个方面对大明和蒙古进行对于。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边是此战大明必胜,所以百姓们不必恐慌,也更不可被蒙古的内jiān钻了空子造成大明的内部动乱。
李梦阳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从之后的结果便看得出来。
一个星期之后,朱厚照再次让锦衣卫的人到外面打探消息。锦衣卫反馈回来的消息已经让朱厚照大为满意了。虽然此时每一天京城当中仍旧有人会举家南下,但是出现的次数已经降为最低了,有时候甚至一天才有一家而已。整个经常一百多万人,少了几个人连个都冒不出来。
而京城当中的大部分普通人则也比之前好了许多了,虽然京城当中还是有人认为对大明此战的前途不看好,但是大部分的人却已经坚信了此战大明必胜,就连弥漫在京城上空的压抑气氛都减缓了不少。
这一切都是李梦阳以及内阁运作的结果。李梦阳在京城崇拜者有多少,虽然没人统计过,但是最起码京城当中的文人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李梦阳的崇拜者,所以李梦阳的文章发出去了之后内阁都没怎么推波助澜便被李梦阳的那些崇拜者们传遍了整个京城。当时真的是人人争相传看啊。
既然是李梦阳的崇拜者,他们对于李梦阳的话自然是信任的了,所以受李梦阳的影响这些人在看了文章之后也会不自觉的认同李梦阳在上面的观点,而李梦阳身为文坛领袖,他的崇拜者们自然也大都是文人了,这些人哪一个不会写上三两篇文章了,在认同了李梦阳的观点之后,这些人当中有不少的人都主动的自己写文章支持李梦阳的结论,同时也没有忘记极力的传播李梦阳的文章。
而看到仅仅是李梦阳的一篇文章便起到这么好的效果,内阁马上跟进,李东阳亲自召见了京城当中那些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人,在向他们转述了之后,迫于李东阳半请求办胁迫的压力,这些人全都大营帮助内阁稳定局势。
而有了这些人的参与,没过两天整个京城的文人几乎都被带动的参与到了这一场舆论宣传战之中了,特别是李梦阳为了扩大效果,更是将“前七子”之中的其余几人全都发动了起来。
当几乎整个京城的文人都在宣传者大明的强大与蒙古的虚弱,以及大明必胜的言论之后,这场舆论战已经渐入佳境,此时全都处在这个舆论氛围之中的平民们每一天一出门听到的全都是这样或者类似的言论,或许听一遍他们还不会相信,但是当听了一遍又一遍并且还发现就连自己身边的人都是这样说的时候,不自觉的大部分的人都被影响到了,转而开始坚信大明能够在此战之中获胜了。
京城是大明的都城,京城的舆论氛围往往决定着天下其他地方的舆论氛围,当京城稳定了下来之后,其他的地方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虽然现在蒙古人南下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南方,不过得知了此次舆论战的威力之后,朱厚照也不再害怕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弹劾李端澄
而在这场舆论宣传之中那些一直居住在京城当中的各国的国王、使臣、大明地方上的官员、士绅等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虽然在阅兵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那些来自地方上的官员便在吏部的要求之下迅速的离开京城前往任职地了。不过那些士绅们、各国的使臣们却都暂时的留在了京城当中。对于他们来说好不容易来京城一趟,既然没人催促着自己赶快回去还不如在京城当中多带几rì呢。
不过当没几天渐渐的传出来了有关蒙古人南下的消息之后,这种情况便迅速的发生了变化。在当天得到消息的士绅当中便有不少的人连夜收拾东西第二天城门一开便离开了京城。天下人之中最为珍惜自己xìng命的便是这些士绅们了,他们出身优渥、生活富贵,一辈子都处在安逸享受之中,最为害怕的便是战乱。所以一有蒙古人的传言之后他们便第一个收拾东西离开京城。对于他们来说,不管京城倒地能不能守住,这都不重要,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他们也不愿意将自己置身于这种危险之地当中。
而之前李东阳见到的那些离开京城的人当中有一半都是这些来自地方的士绅们。他们的离开是正常情况,自然的对京城没有太多影响了。
不过他们的离开在内阁亲自承认了蒙古人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