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56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56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明白了,谢谢这位爷,谢谢这位爷!”此时的吴满屯高兴得胸膛仿佛都要裂开似地。这位三十好几的汉子兴高采烈的跑到大树下喊了起来:“孩子他娘,俺终于报到名了,管事的说了,俺明天就可以去厂子做工咧,明天咱们就有馍馍吃了!”

这几天,象物吴满屯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会在铁帽山发生,这个新兴的水泥厂在大明正式开始了运作,或许此时的它还在磕磕绊绊,但岳阳坚信它一定能结出累累的硕果。

六月中旬的一天,岳阳领着海兰珠、玲珑姐妹和顺宝等无人骑着马来到了铁帽村,远远就看见两个大烟囱,正在直喷着浓烟,此时,阳光正炙热,加上一些风,那烟尘不住地随风飘散。

众人还没来得及表现感想,忽然山那边传来一声巨响,惊得几人的马儿一阵嘶鸣不安。

“岳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爆炸声!”被吓了一跳的海兰珠赶紧问道。对于这种声音,除了岳阳和顺宝外,其余三女都被吓着了。

“没什么,这不过是咱们的厂子开采石头时放炸药的声音。”岳阳满不在乎的回答。

是的,就是用炸药来开采石头。黑火药技术在中国的存在历来已久,岳阳又弄来了最科学的黑火药比例配方后第一件事就是开设一个黑火药厂,用来制造黑火药。在开办了水泥厂后,岳阳自然就采用黑火药开采石头,是以每到放炮的时候时候都会弄得惊天动地。

刚开始的时候铁帽村的村民还向厂子抗议说那些震天的响声震得自家的鸡鸭和猪都不进食了,最后情况反映到了岳阳那里,给每户人家赔偿了五两银子后,顿时所有的议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路过去,只听炮声隆隆浓烟滚滚,加上烧窑和开山放炮产生的灰尘,使这周边的天空有种灰蒙蒙的感觉。再走近看,只见铁帽村旁边的那座原本象帽子一般的山此时就像被扒了皮似的,所有的植被都不见了,裸露在外边的是一块块灰白色的岩石,所有的草木都不见了踪影,而且到处是坑坑洼洼的石坑。

看到这样的情形,岳阳也吃了一惊,这样的情形他实在是太熟悉了,这就是工业污染,现代时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

望着浓烟滚滚的水泥厂,岳阳额头上出了一道白毛细汗,要是这样的厂子开设在现代时空里,保准环保局会把他罚得欲仙欲死,但是在这个时空却根本没有人来理会这种事情,毕竟此时的人们连饭都吃不饱,跟他们谈环保那不是扯淡吗?

当岳阳一行人来到山脚下时,立刻就看到一大群**着上身蒙着口鼻的人推着一辆辆小推车,将炸出来的石头抬上车,拉到不远处的粉碎机处,那里有两台钢铁怪兽正隆隆作响不住的滚动,而在山脚下,则另外有一群人正抡着大铁锤在不停的将山上滚落下来的大石头砸成小块。

这时,岳阳身后的海兰珠好奇的问道,“岳阳,这些人怎么都蒙着脸呐?”

“这个嘛……”岳阳有些卡壳了,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海兰珠解释粉尘污染的问题。关于让工人戴上口罩的事情,岳阳也是凭借着强制命令才执行下去的,刚开始时工人们并不愿意带上口罩干活,嫌带上后呼吸不方便影响干活,后来还是岳阳强制下了命令,谁要是干活不戴口罩就扣除半个月的薪水,这才让这些人带上了口罩。

众人又走到两台隆隆作响的钢铁怪兽旁,岳阳跟海兰珠和几女解释道:“你们看,这叫做磨球粉碎机,是用来将那些石头、粘土和煤混合后粉碎的地方,我们将他们粉碎后再送到窑子里煅烧,烧出来的的块状的东西再进行粉碎,得出来的就是水泥了。”

“岳阳,这些东西是怎么动起来的?”看着不住转动的磨球粉碎机,海兰珠等人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敬畏之色,这是任何人在第一次面对工业文明时都会产生的一种情绪。

“这是用蒸汽来驱动的奇迹,以后我会详细的告诉你们的。”看着这个不住转动的机器,岳阳心中也有一丝无奈,要是有可能,他又何尝愿意用这种落后的东西呢。

“走吧,我再带你们去看看做好的水泥!”过了一会,岳阳又带着众人朝一旁走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丰收(上)

崇祯六年七月

在今年的六月份和七月份这两个月里,大明发生了不少事情,首先是川兵邓玘奉诏授剿流寇,到济源,射杀了流寇首领紫金梁,贼军乃退至林县。杨遇春追杀之,中伏而死。流寇盗用其旗,诱杀其他官军,川军大败,初五日土司马凤仪一军也被义军击败于候家庄。

到了七月,后金兵取旅顺。当时,总兵官黄龙驻守旅顺,因鸭绿江有战事,黄龙派水师往授,孔有德等侦知旅顺空虚,遂带领后金兵袭其城。黄龙数战皆败,弹药俱尽,遂自刎。游击李惟鸾**其家属,力战而死。至此,大明在东北方向的最后一个大型据点也宣告宣告失守,也宣告着大明对朝鲜失去了最后的控制。

一连窜的战事失礼使得大明朝廷大为震惊,崇祯皇帝大发雷霆,下旨兵部训斥了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并勒令杨嗣昌伺机夺回捋顺。

而这些事情对于远在应州的百姓来说实在是有些远了,应州城百姓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五里寨,因为今年的五里寨迎来了一个大丰收。几乎整个岳家庄和五里寨的佃户和许多农民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满面笑容的人。

七月十六日,整个五里寨正式开始了稻谷的收割。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岳阳特地下令部队停止训练,除了留下必要驻守城池的两千兵马外,其他所有部队都下地帮佃户们抢收稻谷。

五里寨岳家庄的田地上

虽然各片田地里收割麦子的佃户们一个个全都汗如雨下,但丰收的喜悦却荡漾在他们的脸上,沉甸甸,金灿灿的稻谷压弯了他们的腰,但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岳阳领着海兰珠、玲珑姐妹和岳来福、顺宝、海楼等一众人走在田边,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金黄色的稻田心里乐开了花。

海兰珠今天穿着一套宝蓝色的孺裙。看起来既漂亮又开朗,她挽着岳阳的手臂看着一望无尽的金黄色的稻田,眼中尽是欢喜之色。她开心的问道:“岳阳,怪不得你们汉人这么富裕,这么多的稻谷应该足够我们吃一年的吧?”

岳阳点了点头,脸上也流露这一丝喜悦之色,看着眼前这丰收的景象和稻田里忙碌的人们,一种由衷的满足感也涌上心头,看来今年的粮食是不用愁了。

走在最后面的顺宝兴奋的说道:“少爷,咱们今年的收成绝对是小人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依小的估计,今年每亩地至少能达到八百斤。”

“八百斤?”站在岳阳身后的岳来福却很是得意的瞪了自家儿子一眼后说道:“你这小兔崽子也太小瞧少爷带来的这些种子了,八百斤算什么,从今天上午收割完的稻谷已经报上来了,咱们的亩产平均已经达到了一千零二十斤了。”

“什么?”

“嘶……”

“这怎么可能?”

周围响起了一片惊叹声,在场的人大多都是庄稼人出身,对于一亩地能打出多少粮食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山西属于长江以北地区,一般一亩地也就是打出三百斤粮食左右,即便是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一般也就是四百斤也就顶天了。可如今这里的亩产竟然达到一千斤,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象在做梦一样。

顺宝呆滞了片刻,突然猛的一拍大腿喊了起来:“我的天啊,一千斤稻谷啊。这能打出多少粮食啊!”

只有出身蒙古的海兰珠不知道这里面的意义,眨着好看的大眼睛好奇的问道:“顺宝,亩产一千斤粮食很了不起么?”

“呃……”对于这番近乎无知的言论,众人只能表示无奈的笑了起来。最后还是玉玲悄悄的把海兰珠拉到一旁,轻声跟她解释这里头的意义。最后终于弄明白了这里面意思的海兰珠冲着岳阳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笑了起来。

当岳阳走到一块田间的时候,看到一名老农手捧着一把沉甸甸地稻谷。在田间当场嚎啕大哭,作为一名耕种了一辈子的老农,看惯了以前自家田地里那凄惨的收成,没想到今年在换种了岳家少爷提供的麦种后会如此大丰收。

他也听到了一些已经收割完毕的田间消息,亩产千斤啊!他盘算了一下,他家一共有五口人,共种了五亩水田,按照这个收成的话五亩地就能收成五千斤的稻谷。除去上缴的五成租子外,他还可以留下两千五百斤,这些粮食足够他们一家人敞开肚皮吃上一年了,这让常年处于半饱状态的他如何不欣喜若狂呢。

此刻的田间到处都是又哭又笑的佃户和农民,对于他们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永远都是颠簸不破的镇里,有了这个丰收,今年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岳阳一行人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视察了五里寨等大部分田间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收成他已经满意了。按照这样的收成来算,岳家庄所属一万两千多亩地,每亩地收获五百斤稻谷来算,可以获得六百万斤稻谷,再按照七成的出米率算,岳阳可以收获四百二十万斤大米,这样一来,养活他手下八千大军一年还有富裕,而剩下的粮食还可以养活水泥厂、黑火药厂和军工作坊这些人,如此一来基本上可以做到了自给自足,而等到明年的时候,他购买的王守城留下来的数千亩田地和新开垦的荒地一旦有了收成,那么自己的实力必然后迎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岳阳,人家在跟你说话呢,你在想什么呢?”突然,海兰珠的声音在岳阳耳边响了起来。

“哦,我正在想事情呢,海兰珠你有什么事吗?”正在想事情的岳阳一怔,转头看向了海兰珠。

和海兰珠成亲后,凭借着其开朗大方且豪迈的气质和恩威并施的手段,她很快便征服了岳府几乎所有下人的心,就连老太太对她也很满意。但是让老太太最不满的就是海兰珠总是直接叫岳阳的名字而不称呼他为相公或是夫君,这在老太太看来是即其无理的,为了这事老太太说了海兰珠好几次,海兰珠也总是当面答应但很快就忘掉了。

不过这种事对于岳阳来说就更不是个事了,从小在现代社会长大的他对这方面简直看得太开了,别说夫妻之间了,在国外就连父子兄弟之间有时候也是直呼其名的。

看到丈夫看过来,海兰珠粉脸一红,看了看附近没什么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岳阳,既然你获得了大丰收,那到了深秋的时候能不能卖一些给我们部落呢?你放心,我们不会白要的,我阿布说了,可以用牛羊和马匹跟你换,你看怎么样?”

“要粮食啊?”岳阳心中一动,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迟疑了一下后问道:“我那位岳父大人打算要多少粮食?”

海兰珠扭捏了一下说道:“我阿布说了,至少也得三十万斤,如果能卖给他六十万斤那是最好的。”

“六十万斤太多了,我要是拿出来恐怕我这边就不够了。”岳阳摇了摇头,“你也知道,我这边的开支也很大,有近八千士兵要靠我养,还有那些厂子的几千名工人也要发薪水饷银,这些的开始都很大。实在抽不出太多的粮食支援我那位岳父大人。”

听到这里,海兰珠的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按理说科尔沁部落在没有和岳阳打交道之前日子虽然也比较贫苦,可也是这么过来的。但老话说得好,由俭入奢由奢入俭难,自从去年从岳阳那里交换到了大批的物资,过了一个好年之后,尝到了甜头的寨桑和科尔沁部落自然不甘心再过那种苦巴巴的日子,这不就让女儿来吹枕头风来了。

偷偷看了眼海兰珠的脸色,岳阳觉得火候也到了,再拖下去就很容易过火了。他笑了笑又说道:“不过海兰珠你也别担心,既然我们成了亲,你的父亲有困难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这样吧,你写信告诉你父亲,六十万斤粮食是不可能的,我最多能卖给他四十万斤粮食以及食盐茶砖等物,这些东西他需要用两千匹战马和若干牛羊来交换,你看怎么样?”

“真的吗?这实在是太好了!”海兰珠的心情简直就象做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了一回,他忍不住楼主了岳阳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开心的说道:“岳阳,太谢谢你了,我替科尔沁部落数万牧民谢谢你了。”

“不用谢,咱两谁跟谁啊!”岳阳也笑了起来,只是若是熟悉的岳阳的人此时若看到了他的脸色,肯定就知道这家伙又在打什么坏主意了。

其实岳阳卖粮食给科尔沁部落也没安什么好心,后世只要是稍微关心时事政治的人都知道,控制一个势力甚至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用武力来征服,从经济政治和其他方面来控制才是最高明的办法,科尔沁部落也不例外。(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丰收(下)

诚然,岳阳和海兰珠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两人的感情自然是不消说的,但是在涉及到两个势力之间的关系时,再用感情来说事那就显得太儿戏了。

势力与势力之间最牢固的纽带就是利益,只有强大的利益才能将两个势力牢牢的联系在一起,用和亲来巩固双方的关系只能是一时且短暂的,君不见汉朝的时候多少位公主嫁到了匈奴那边,后来不还是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吗。

在岳阳看来,分化瓦解科尔沁部落和女真人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粮食以及充足的生活物资把他们给腐蚀掉。他要让科尔沁部落的人明白,只要他们每年老老实实养马放牧,每到年底的时候用一些牛羊来和汉人交换粮食,全族人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能吃饱穿暖的后,还会有几个人愿意跟着后金入关抢掠呢,毕竟抢东西是要冒风险的。

而搞定科尔沁部落就是岳阳计划的第一步,只要能搞定科尔沁部落以及蒙古诸部,那就等于断了女真人的一只手,将来再对付女真人的时候可就容易得多了。

看着欢喜不已的海兰珠,岳阳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愧疚,毕竟连自己媳妇也要算计那也太那啥了,可他又转念一想,自己也没做错什么事啊,再说这也是为他们好啊。很快,这丝愧疚就被岳阳丢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五里寨喜获大丰收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那些先前不相信岳阳,没有使用岳阳提供的超级杂交水稻的农户现在悲催了,看着人家的田间堆得如同小山般高的粮食,再看看自家的田间,许多人后悔得都想用头去撞墙。

很快,那些农户推举了几位老人找到了正在田间巡视的岳阳,请求岳阳也把那些水稻的种子卖给他们。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次岳阳却拒绝了他们请求。

“岳大人,您可不能不管我们啊,虽然咱们不是您的佃户,但怎么说也是五里寨的人,小的们上次瞎了眼,没有听信您的话,现在您就再给小的们一次机会,卖些种子给小的们吧,小人给您磕头了!”

“诶诶……你们快起来!”岳阳赶紧把为首的几名老农户扶了起来,他有些为难的说:“几位老人家。非是本官不卖稻种给你们,而是这些稻种只能种一季,如果再种的话产量就会大幅减少的,倒是别说亩产千斤了,估计就是亩产两百斤都难,而这些稻种都是本官从夷人手中买来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这样吧……”岳阳沉吟了良久,这才对这几位老者说道:“本官这里还有些从夷人手中弄来的种子,这些东西产量很高且很耐旱耐寒。你们若信得过本官的话本官建议你们今年可以先种种看,你们意下如何啊?”

“这……”几个老头相互对视了一眼这才问道:“大人,请问这些都是什么种子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