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58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58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成恩看了一下后恭敬的把奏折放回了御案前,对崇祯躬身笑道:“奴婢恭喜皇上,依奴婢看来这件事十有**却是真的。您想啊,那许鼎臣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说谎啊,许鼎臣好歹也是当了二十多年的官了,不会连这点事也不懂吧?”

“嗯,你说的也对,许鼎臣应该没那么蠢!”崇祯的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下,只是又开始迟疑道:“只是亩产千斤,这真的可能吗?朕自从懂事以来,便知晓咱们大明即便是最为富庶的江浙一带一亩地产粮也不过是四石左右,照他这么说一亩地产粮竟然达到十石,这何止是祥瑞之兆啊,这简直就是大明中兴之兆啊!”

崇祯一边说脸色也慢慢的有些激动起来,如今的大明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持续了三年的旱灾已经使得大明境内遍地都是流民,加上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的造反,现在的大明就象一个四处漏水的大船。而崇祯就象是一个到处堵漏洞的水手,可怎么堵也堵不完,而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粮食,只要有了粮食,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现在竟然有人说山西有人亩产千斤,这不是大明中兴之兆是什么?

过了一会,激动过后的崇祯这才反映过来问道:“对了,朕都忘了,这亩产千斤的人是谁,朕还没看到他的名字呢。”

王成恩恭敬的回答道:“回皇上的话。此人名叫岳阳。目前暂任应州府操守官之职,这些亩产千斤的田地就是他家里的。”

“嗯,操守官?”崇祯想了半天才从深处的记忆里把操守官这个官职回忆起来:“操守官,这不是一个六品的武职吗?如此能人怎么就当了一个武职?”

崇祯这么一说,王成恩就知道自家这位刚才根本就没有把奏折看仔细,他低着头笑道:“皇上,您可别忘了,许鼎臣可是在奏折里说了,这个岳阳可是有些秀才的功名呢。后来又自己办了团练,在去年高迎祥等贼寇侵犯山西时,曾率五百团练大破上万贼寇,这才被许鼎臣破例委以操守之职的。”

“是吗?可上次宣大总督张宗衡的折子可没有这么说啊。他只是说是杨国柱……”说到这里,崇祯的声音嘎然而止,他不是蠢人,事情在他脑袋里转了一圈后自动脑补的他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想到这里。崇祯怒了,破口骂道:“这个张宗衡,真是该死。竟然如此贪功,他想干什么

?”

“皇上,此时还得从长计议啊。”看到崇祯又要发怒,王成恩赶紧说道:“皇上,此时张宗衡固然有错,可您去年刚为此事褒奖过张宗衡,现在却突然下旨责罚,恐怕不妥啊!”

“对啊!”崇祯这才响起,自己刚刚表扬过人家,现在又突然下旨处罚,这不是在说自己识人不明吗?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啊!

看到崇祯的神情,王成恩这才说道:“皇上,反正这岳阳也没跑了,现在褒奖他也不迟嘛。而且奴婢还在折子里看到许鼎臣说这个岳阳还向朝廷缴纳了两千多石的粮食,就冲这点您也该褒奖他嘛!”

“对啊。”听到这里,崇祯脸上的喜色更深了,他笑道:“看来这个岳阳还是个文武双全的能人啊。能打仗、会种田,确实是个人才啊。让他当个操守官是不是委屈了点,朕看就让他官升一级,当个守备好了!”

“皇上圣明!”王成恩又拜了下去,作为从小伴随着崇祯长大的太监,王成恩对崇祯的关心那是没有一丝掺假的,看到已经皱了一夜眉头的崇祯竟然露出了罕见的笑容,他对于那位能给崇祯带来好消息的岳阳也产生了一丝好感……

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岳阳自然是不知道的,他甚至不知道许鼎臣为了给他的脸上贴政绩把自己也给撤了进去,甚至连祥瑞之兆也抬了出来,此时的岳阳正在为水泥的事情而忙碌呢。

到了七月中旬,水泥厂的第一批水泥终于出来的,这一批水泥的产量不多,只有一千多吨左右。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除了岳阳之外,包括他媳妇海兰珠在内的所有人都对这种从未见过的东西产生了疑虑。

“诸位……诸位,这种东西不但可以将房子修建成任意的形状,而且还坚固无比。它不怕水、不怕火,无论是用来修路、修桥还是建造东西都是首选之物啊!而且它的价格也不贵,一百斤才卖五百文钱,大家都用得起啊!”

在应州城最大的百花楼二楼上,一身便服的岳阳正对着众多的商贾可劲的推销他的水泥。今天,为了推销这些水泥,岳阳几乎把应州城里所有的商贾都请来了。

但是在座的商贾一个个都是快修炼成精的东西了,全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自然不会随便相信他的话,水泥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想要让人对它产生信心那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但岳阳说完后,周围依旧是一片冷清,众商贾都是面面相窥,没有人出来接他的话茬。

最后还是李源站了出来说道:“那个……岳大人,您说的话咱们都信,可问题是现在咱们要这些水泥来也没什么用处啊,房子咱们已经盖好了,至于修路嘛那是官府的事,小人实在是想不出买一堆这玩意回去能有什么用。不过今天岳大人都开了口,咱们自然不能不给您面子,这么着吧,这水泥我们李家买一百斤回去好了!”

“嗯……对对,我们也买,我们赵家买三百斤!”

“我们周家买两百斤!”

原本在做的商贾们虽然不看好水泥这个东西,但又怕得罪身为操守官的岳阳,现在看到既然跟岳阳关系最好的李源都带了头,他们自然一个个都纷纷踊跃跟风了,只是却把岳阳给气坏了。尼玛的,一百斤才五百文钱,你们每个人就只买两三百斤,合起来也不到一二两银子,真把老子当叫花子啊!

最后气得脸色有些发白的岳阳冷哼了一声,“罢了,既然诸位都不喜欢,那本官自然也不会勉强诸位,这些东西还是本官自己留着用吧。”

“这才是嘛,咱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比不得岳大人家大业大的,这些好东西您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岳阳的话音刚落,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一旁响了起来,岳阳回头一看,竟然是林远腾。

“林远腾,你这是在笑话本官吗?”一看到林远腾,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岳阳脸瞬间就沉了下来。

“不敢当,小人怎敢笑话您呢,小人可是冤枉死了。”林远腾却是依旧不紧不慢的说着,他的声音虽然没有一句出格的,但话出在他的嘴里却让人怎么听怎么别扭。

不过事实上,林远腾确实对岳阳是很直如果的。自从王守城一家被岳阳逼走以后,李源就迅速的朝岳阳靠拢,这也导致林家在应州府的地位开始滑坡,虽然林远腾很是努力的和应州府里其他士绅打交道,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林家和目前应州城里正红得发紫的岳大人关系不好,傻子才会理会他呢,是以这段时间一来林家已经感觉到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开始排斥他们了,这让林远腾更加的痛恨岳阳了。

而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林远腾自然忍不住,开始对着岳阳冷嘲热讽起来,虽然理智告诉他这么逞口舌之厉无论是对他还是林家都是没有丝毫好处的,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说出来了,他也料定在这样的场合岳阳是不敢把他怎么样的。

“这个林家死定了!”看着一脸便秘模样的林远腾,怒火上涌的岳阳迅速便给林远腾打上了标签,“原本是不想这么快就动你的,但是你自己跳出来找死那就别怪哥们成全你了!”岳阳眼中闪过了一丝隐晦的杀机。

既然这场推销水泥大会以失败告终,但岳阳并未气馁,他也是个不轻易认输的主。发了狠的岳阳回到五里寨水泥厂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扩大水泥厂的产量,并要在五里寨和应州城之间修一条水泥路,并在五里寨用水泥建造一百栋平房,他要让全应州城的人都看看,他造出来的水泥质量是多么的好,用途是多么的广……(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探矿

“什么,大人要修路?这可不行?”

当岳阳把自己的想法跟负责工业生产的岳来福说出来的时候,岳来福直接就不假思索的投了反对票。

“大人,您想啊,从五里寨到应州城有三十多里地,修这条路要用多少水泥?恐怕光是修这条路就能把咱们的厂子给拖垮!”

今天的岳来福穿着一身灰色的短衫,身上沾满了尘土,脸上也是灰扑扑的,看样子是刚从厂子那边回来。

“来福叔,你言重了。”岳阳摇了摇头:“如今咱们的水泥厂有四五百人,每天的伙食、薪水以及机器的损耗加起来也就是两百两银子左右,即便是咱们的水泥一时卖不出去,咱们岳家完全可以承受得起。”

“可是咱们可不仅仅只有水泥厂,咱们还有火药厂、制作火铳、兵器铠甲的军械厂以及要养八千军队,光是这些咱们每天的开销至少就要花飞两三千两银子,这些厂子目前都在靠咱们卖盐的收入在撑着。原本还指望着水泥出来了能卖出去缓解一下压力,可水泥卖不出去也就罢了,您还要倒贴出去修路盖房子,这……这也太不应该了……”

岳来福的脸都要黑了,前些日子,岳阳提出十万两银子缴纳盐税时,就遭到了岳来福的强烈反对,要不是顾忌到岳阳是他老板,恐怕他都要当场骂娘了。

“呃,好吧,你先别激动,容我再想想法子。”岳阳看着满身尘土脸上也瘦了一圈的岳来福,心中一阵感动,这个为岳家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不管他说的对不对,但至少他是真心为了岳家和自己好。

想了好一会,岳阳才说道:“来福叔,我知道这大半年来我们的步子迈得有些大了。开销也是一样接一样,但是这都都是必须要做的。如今适逢乱世,无论是流寇还是女真人都有可能随时打过来,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自保,否则在这乱世中只能是别人嘴里的肉而已。而军工厂、火药厂、冶炼厂等等这些厂子都是能让我们变强的保障,你明白吗?”

听了岳阳的话,岳来福沉默了半响,这才有些疑惑的说道:“少爷,小人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是您说的是不是也太过了。如今天下流寇确实不太平,可我大明江山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难道区区几个流寇和一撮女真人会威胁我大明江山不成?”

“威胁?”岳阳不禁苦笑了起来,岳来福的话可能已经代表了如今大明朝野对流寇和女真人的态度了吧。在这些人看来,大明既然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自然也会继续存在下去,那些流寇和女真人不过是癣疥之疾,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这些人似乎忘了,就在两百多年前,大明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也是从一名连饭都吃不饱的和尚变成一个帝国的开创者的。而现在那些他们看不起的流寇也会在十多年后把这个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帝国给葬送掉,最后却便宜了那个一直被他们鄙夷的来自关外的游牧民族。

岳阳虽然知道了故事的走向。但这又能怎么样呢?他总不能逢人就对他说,大明快完蛋了,流寇和女真人快打过来了大家要小心这样的话吧。

既然不能说,那么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在旁人看来就很是离谱了。不但开了水泥厂也就罢了,居然还嫌钱多似地想要用水泥修路,难道现在的路不能走还是咋滴。

可岳阳作为过来人却非常清楚的知道,一条坚固平整的水泥路和一条每逢下雨便泥泞不堪土路之间的差别只能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毫不客气的说。一条走在用水泥铺就的平整而又坚固的道路上,无论是骑马还是步兵,行军的速度足以提高两到三倍以上。这对于战时部队的调动是非常有利的。

而如今的应州府可以说是岳阳的老巢,他所有的家当都在这里,又怎么能不用心经营呢。

“来福叔,这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主张,总之这条路我是一定要修的!”岳阳的话语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不仅要修路,而且我还要把岳家庄甚至五里寨修建成一个城堡,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堡!”

“少爷……”岳来福实在是被岳阳那天马行空般的思维给吓着了,看着岳阳那坚定的目光,岳来福就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了,他只好叹了口气,祈祷着岳阳不要把卖盐得来的那些银子给挥霍光。

但俗话说得好,怕什么就来什么。岳来福刚想到这里,岳阳便立刻问道:“来福叔,咱们现在还剩下多少银子?”

岳来福的心猛的跳了一下,最后才有些不情愿的回答道:“少爷,今年咱们卖盐共得银三十三万六千五百两,建了水泥厂、冶炼厂、炼钢厂、军工厂共花去银子四万六千五百,还有缴税以及给巡抚大人……”

“等等……”岳阳打断了岳来福的话,“你就直接告诉我,现在还剩下多少银子就行了!”

这下岳来福很干脆的回答了。“少爷,咱们现在的账面上还有十八万三千五百多两银子!”

“呵呵……还不少嘛!”岳阳听后还挺高兴。

“不少?”

岳来福在一旁却险些一口老血吐了出来,这才几个月就花了十多万两银子,这还叫少吗?这些银子可是够足够买下原来大半个岳家庄了,而且剩下这些银子还要留着支付部队的军饷、工人的薪水以及林林种种的开销,现在的岳家庄哪不用到银子啊。。

看到岳来福一连肉疼的神色,岳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来福叔,你不用怕,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你放心,将来咱们的银子会更多的。对了,现在咱们庄子里的精盐还剩下多少?”

岳来福有气无力的回答:“少爷,咱们的盐已经不多了,只剩下五千担左右了。”

“五千担啊!”

岳阳的眉头也是暗暗一皱,一担盐就是一百斤,五千担盐也就是五万斤盐。看起来是不少,可以一撒到山西这么大一片地方的话就不剩多少了。估计这些盐只能够支撑自己卖一个月左右,看来自己还要再到现代社会去进货才行,可现在的情况……唉……想到这里,岳阳就觉得自己现在满满的都是泪啊!

农历1633年八月初三,秋收的喜悦刚过,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就从五里寨出发,经过了两天的跋涉,来到了距离五里寨一百多里外一个叫做吕子口的地方。

吕子口是一个山脉的别称,这座山脉延绵数百里,就象一个吕字,因此才得了一个吕子口的别称。八月的天气虽然依旧温热,但秋天的凉意已经开始悄然到来,加上前天刚好下过一场雨,因此气温显得有些低。

这队一百多人的队伍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男的,有老有少,他们大多神情振奋,眼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

这一百多人大多是岳阳招募的流民,这些人被岳阳招募后被分配到了冶炼厂工作,不但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五十斤粮食和五百文钱的薪水。这样的待遇如果放在后世,恐怕就连街上的乞丐都不愿意干,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了。

五里寨喜获丰收的消息传出来后,最高兴的不是岳阳,也不是岳阳手下的那些佃户,而是岳阳招募的那些流民。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岳阳是他们的东家,也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岳阳获得了丰收,那么他们自然不用担心自己和家人饿肚子,这就是这些人最简单的想法。

岳阳要发展,自然离不开钢铁。虽然岳阳从现代弄来了两套简单的炼钢设备,但是困扰他的却是铁矿的来援。要知道,想要炼钢就离不开铁矿,因此一个稳定的铁矿来援就成了岳阳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而在应州府,若是论起铁矿的话,那就得数吕子口这片山脉了,这里的铁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数得着的,因此寻找矿源自然得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