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强国梦 >

第4章

乱世强国梦-第4章

小说: 乱世强国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世世代代刻骨铭心的记忆。





正文致歉:

外行就是外行,竟然不知道磺胺是先于青霉素的。经熊猫兄提醒,查了资料,终于搞明白了,在此郑重感谢熊猫兄。

文章进行了下修改,好在不大,老朋友们不必重新阅读,知道把青霉素换成磺胺就行了,今晚更新照常。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在此向诸位朋友致敬。

正文第八章探亲

思绪翻腾不休的时候,马车驶过上海的棚户区。真是冰火两重天,肖志华只觉得胸口发闷发痛,郁闷之气凝结在心,只想大吼一声,发泄出去。

上海的棚户区也就是贫民窟,里面住着成百上千个工人、乞丐和逃荒的人。乞讨、拾荒、当苦力,就是他们的“职业”。

在几根竹杆撑着的破芦席或破铅皮下面,有许多人挤在破棉絮里睡觉,瘦得象鬼一样的小孩子成群的在污泥上爬。有的人蹲在地上喝着土红色的麦麸粥,有的人家里的污水烂泥比外面还要深,人们正从那破木头搭的桥板上面来来往往。还有比这更凄惨的,就在那污水、垃圾的旁边,蜷缩着横七竖八用芦席搭起来的“滚地笼”,没有门、没有窗,人进去都得弯着腰。自来水、电灯、马路、下水道,这一切贫民窟都没有份。夏天时下一场雷雨,黑中泛绿的臭水混杂着垃圾、粪便会四处横流,路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干。垃圾和尸首的腐烂,引出了无数的苍蝇、蚊虫,因而疾病流行,不知有多少人家的孩子死于麻疹、痢疾、天花和霍乱……

是怎样一个无能、**、残暴的政府才会让自己的子民陷入这样的活地狱之中,是怎样的铁石心肠、魔鬼心肝,才能让那些脑海肠肥的统治者们继续吃着山珍海味,住着亭台楼阁。肖志华将指关节捏得发白,才勉强控制住自己马上要爆炸的情绪,可他却再没勇气向外观看。

一路上,肖志华都微闭着眼睛默不作声,陪同的中国牧师张尚易以为他是近乡情怯,知趣地不打扰他,就这么伴着马车碌碌的响声,来到了嘉定。

眼中没了西方建筑的影子,入目的都是古旧的中式房屋,留着辫子,穿着粗布衣服的中国百姓人来人往,马车的窗户没开,也能听见外面嘈杂的各种方言。

嘉定镇古称练祁市,因练祁河得名。清末,西门外护国寺一带已为集市,吊桥东堍沿护城河南北有木行两家。吊桥以西沿练祁河北岸至高义桥,街长三里,其中至虬桥,街长二里,共有大小行庄二百五十余家,以经营棉花、米麦、蚕豆、黄豆、土布、蚕茧、豆饼、杂粮、竹木、皮张为大宗。

肖志华此时已经稍稍平稳了情绪,注目观看外面的景象。

“嘉定竹刻历史悠久,有独到之处,道光之后,嘉定竹刻渐趋衰落,名家稀少,现在唯以时家后裔最为著名。”张尚易见肖志华恢复了正常,似乎对两边的买卖铺户感兴趣,便指点着窗外的时文秀斋介绍道。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惜朝廷根本不会重视保护这些。”肖志华幽幽地说道,并在心中默默祝福,希望这创始于明朝的嘉定竹刻能历经风雨,在这乱世中不致失传。

张尚易想问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马车已经驶过市场,肖志华凭着本体的记忆已经开始为车夫指路,他便把问题咽进了肚里。

路况越来越不好,直到颠簸得让人有些受不了的时候,肖志华终于叫停了马车。

这是一座小型的古式宅院,门楼已经坍塌了一半,应该是朱红色的大门只能勉强看出原来的颜色,已经破烂不堪。

一架洋马车,一个传教士打扮的家伙,再加上个洋鬼子,已经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不少人探头探脑地观看,低低的议论。

“十多年了,也不知道还在不在这里住了?”肖志华到了门前,却又踌躇起来,打量着记忆中的家,自言自语。

“我来问一下。”张尚易自告奋勇,向着不远处的一个老人走去,不一会儿,他便又走了回来,对肖志华说道:“这所宅院两年前便卖给别人了,原来姓肖的人家已经搬到村东头第一家。”

肖志华点了点头,也没上马车,直接向村东头走去,心想:还真是来对了,连祖宅都卖了,看来阿昌的家人真是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越往东走,房屋越破旧,等来到东头第二家,呈现在肖志华面前的已经是一座孤零零的茅草房,外面是一圈矮矮的稀疏的篱芭。

“阿盛,不能拿走啊,这是阿喜的救命钱……”茅草房里突然传来了女人的哭叫声。

草房门一下子被撞开,一个黑瘦黑瘦、满脸鼻涕眼泪的青年跑了出来,紧接着屋内先后跑出来两个女人,揪扯住青年的衣服,哭喊着不让他走。

两个女人一个年纪看起来很大,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皱纹,虽然时过境迁,模样大变,但肖志华仍然依靠残存的记忆,认出她正是本体阿昌的母亲,别一个面黄肌瘦的年轻女子他却不认得。

“就,就这一回,让我,去,去抽一口,阿喜死不了的,死不了的。”黑瘦青年对那年轻女子毫不客气,三拳两脚便将她打倒在地,将阿昌母亲推倒在地,不顾她们的哭叫,跑到了篱芭门门口,却被冷着脸的肖志华挡住了去路。

“你是阿盛。”肖志华眼中有痛惜,有厌恶,有憎恨,这还是本体阿昌记忆中那个乖巧聪明的弟弟吗,活脱脱是个披着人皮的禽兽。

“让,让开。”阿盛用衣袖抹了把脸上的污垢,虽然面对的是洋鬼子,但烟瘾上来了,六亲都不认,他只想跑到烟馆,吞云吐雾地享受一下。

啪,阿盛的脸上挨了个响亮的耳光,他那被鸦片淘空的身体轻飘飘没有三两肉,被肖志华一巴掌就打倒在地。

肖志华恶狠狠瞅着倒在地上晕头转向的阿盛,觉得还不解恨,上前两步,抬脚就要踹下去,阿昌的母亲却一下子扑过来,抱住了他的大腿,“别打我的儿子,洋大人,请别打他,欠了您的烟钱,我们替他还。”

唉,肖志华愣了半晌,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





正文第九章家况剧变

没有母子相认,抱头痛哭的景象,肖氏已经认不出这个西服革履,高大健壮的“洋人”就是自己出洋的儿子。

肖志华只得搜寻本体那残存的记忆,说着小时的旧事,摘下脖子上出洋时母亲亲手戴上的护身符,并半脱了衣服,让肖氏看他肩膀上的胎记。

“阿昌,真是我的阿昌,我的阿昌回来了。”肖氏终于相信了,眼泪不断的流出来,冲动得想伸手去抱肖志华,却又有些畏缩地将手收回,虽然是自己无时不在惦念的儿子,但儿子的变化太大了,已经是活脱脱一个洋鬼子,畏怯、惊喜、慈爱的复杂目光在她眼中闪动。

肖志华拉住肖氏的手,握着,移到自己的脸上轻轻抚摸,让本体的母亲感到那亲情的温暖,感到儿子的思念,此情此景,他竟然也眼眶潮湿,喉头发哽。是啊,难道他不也在思念前世的亲人,想着再能接受父母的殷殷爱意。

“哥,哥。”倒在地上的阿盛终于清醒过来,也可能是烟瘾暂时过去了,他爬了两步,用一种肖志华极度厌恶的诌媚表情,伸出颤抖的黑瘦的爪子,“你成洋人了,你发财了,给我点钱,给我点钱,我去买酒,买菜,我……”

“给你钱去抽鸦片。”肖志华瞪起眼睛挥舞拳头吼道:“瞧你那样子,和畜生有什么分别,竟然推打母亲,我要揍死你个混蛋。”

阿盛被肖志华的凶狠样子吓坏了,瑟缩地向后蹭去,而转眼又是一副呆滞的样子,打了个呵欠,鼻涕眼泪又流了出来。

“不要打他了,他会改好的,会改好的。”肖氏生怕瘦弱的阿盛被这位出洋回来,壮得象头牛似的儿子打死,忙拉住肖志华的胳膊,替不争气的儿子说着好话。

肖志华长出了口气,无奈地停止了暴力举动。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父母。母亲的心哪,无论何时,无论孩子多么令人失望,也总要爱着他,护着他。

“那个,阿喜是谁?”肖志华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青年女子。

“阿喜,对,阿喜,她是你妹妹。”肖氏的脸色一喜之下,又是灰白,指了指草屋,“她病了,就在屋里。”

肖志华愣了一下,转身大步向草屋走去,推开门,一股潮湿夹杂着酸臭的气味扑面而来,稍微停顿了一下,也让眼睛适应下黑暗的光线,肖志华仔细观察,屋内空空如也,只有个破桌子,在用木板搭成的简单床上,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姑娘蜷缩在破棉絮里,只露出瘦弱的小脸。

肖志华走进屋里,伸手摸了摸小姑娘的额头,热得烫手……

“阿喜这样已经两天了。”跟着进屋的肖氏从屋角的破木盆里拧出块湿布,放在阿喜的额头,沉痛地说道:“姜水不好使,铜钱刮脊梁骨也不好使,当了阿桃的被子想请济世堂的先生,那点钱却又被……”

“高烧不止是要出人命的。”肖志华摇了摇头,说道:“附近有教堂吗?”

“找洋人治病?不行,不行。”肖氏使劲摇着头,“听说洋人会挖小孩的眼睛和心肝来做药。”

“没有的事情,这样的病,找中医未必见效。”肖志华边解释边站起身,推开门走到外面,张尚易还站在马车旁,这里的事情他插不上手,也不好插手。询问了一下,在得到张尚易准确的答复后,肖志华再次走进屋里,告诉肖氏,他要带阿喜去教堂治病。

“还犹豫什么?”肖志华看着肖氏踌躇迟疑的表情,心急地说道:“我会害自己的妹子吗?我好不容易回来了,母亲却怀疑起儿子来,真让人心寒。”

“不,不是。”肖氏赶紧澄清,“我相信阿昌,阿昌从小就是懂事的孩子。”

“那就快走吧!”肖志华连棉絮带人一起抱起,对肖氏说道:“您要是不相信,就一起去,在旁看着。”

“那阿桃——,她一个人在家,阿盛会把她卖了的。”肖氏担心地说道。

“那就一起去。”肖志华很干脆地说道:“我看这个地方以后也不要住了,你们跟我去上海好了。”

………………

现代医学是教会腐蚀中国人民心灵的糖衣炮弹,那年月的信徒多数是图着看病不要钱的穷人。不过,这糖衣炮弹还真好使,于是看病发药便成了传教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当然,这样的医生也不过是看过几本书,学个大概就瞧病人的二把刀。

嘉定教堂对肖志华的到来倒是欢迎得很,那可是真正的美国医学博士,而且举止风度已经是一个高尚的美国绅士。虽然他带来的三个女人衣衫破烂,身上还散发着臭味,但听说是乔森博士的亲人后,服务得还是很周到。不仅提供了住处饭食和医药设备,还让一位中国女教徒拿来了不少衣服让她们换上。

肖志华亲自诊断,下药,没想到他回国后医治的第一个病人,竟然是本体的妹妹,造化弄人,真是不假。

阿喜服了药,继续沉沉睡去,肖氏和阿桃不时用冷毛巾从外部降温,一直折腾到天色发黑,阿喜的烧才慢慢退去。

肖志华再次对教堂的牧师表示感谢,并和他交谈了一会儿,这个美国佬听到乡音很兴奋,和他谈华盛顿,谈林肯,直到晚饭送上来,谈话才不得不结束。

饭菜是中式的,虽然不很丰盛,但也有肉有菜有汤,有白米饭。这对肖氏和阿桃来说,却是久违的美餐。

“慢点吃,你这样会把胃撑坏的。”肖志华眼见阿桃的吃相,便知不好,后悔应该让教堂做粥的,急忙倒了两碗汤,“来,先把这汤都喝了。”

肖氏倒还能克制得住,歉疚地望着阿桃,却不责备,伸手轻拍着她的后背。

“十多年了,没想到家里会变成这个样子。”肖志华挑起米饭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慨叹道。

“本来还算能吃饱。”肖氏一听这话又抹起了眼泪,说道:“可自从阿盛抽上鸦片,这日子就没法过了。两年前他偷出房契把祖屋卖了,活活气死了你父亲,我们就搬到了那个草房饥一顿饱一顿的度日。”

“好了,您也不要伤心了。”肖志华只好煞住话头,劝解道:“先吃饭,然后再好好睡一觉,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





正文第十章要回上海了

第二天一大早,肖志华便起了床,特别跑到厨房,让他们熬些粥,然后围着教堂跑步,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那吃嘛嘛香,干啥啥行。

跑到额头见汗,肖志华停下脚步,回到了教堂,见母亲和阿桃住的屋子里已经亮起了灯光,便迈步走了过去。

“娘,我饿。”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了起来。

“等等啊,乖囡。”肖氏低声说道:“一会儿就有人送饭来了,白米饭,还有菜和汤,先喝汤,你阿昌哥说了,这样不会撑坏——那个——”

“不会撑坏胃。”阿桃补充道:“见到阿昌哥,阿喜不要害怕,可千万不要叫他洋鬼子。”

肖志华自嘲地一笑,推门而入。

“啊,洋——”阿喜情不自禁地叫出半声,马上又用小手捂住了嘴,将小脑袋缩进了被子里。

“叫就叫吧,反正我也的确象洋鬼子。”肖志华咧嘴一笑,毫不在意地说道:“不过今天早上要喝粥,这对身体有好处,中午再吃白米饭啊!”

“阿昌,别怪她,没见过世面。”肖氏抱歉地解释道,儿子回来,本该亲密无间,但她总觉得有一层淡淡的隔膜,或许儿子这一身的装束,或许是儿子与洋人叽哩呜噜说洋话,或许是儿子确实长大了。

“没关系的,都是一家人。”肖志华坐在椅子上,沉吟了一下,说道:“看来阿喜的病很见起色,坐马车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倒是精神了不少,只是身体还发软。”肖氏迟疑着说道:“真的要到上海吗?我们在这里都住习惯了,再说,还有阿盛。”

“正因为有阿盛,才要去上海。”肖志华的口气很坚决,“有他,我拿多少钱,也要填了无底洞,弄不好,他还会把你们都卖了。那些大烟鬼,卖儿卖女,坑蒙拐骗的还少吗?”

“可阿盛到底是我的儿子,也,也是你的弟弟。”肖氏垂下了头,低低的声音抗议起来很微弱。

“要是他答应戒烟,也可以一起去,我可以帮他。”肖志华虽然对她们的感情说不上太深,但还是做出了些许让步,“否则,我不会让他毁了别人。”

“我,我再劝劝他。”肖氏毫无底气地说道。

敲门声响了起来,昨天那个送衣服的女教徒送来了早饭,都是本地人,她和肖氏和阿桃看来认识,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躲在被子里的阿喜悄悄探出了脑袋,用力吸了吸鼻子,米粥的香气实在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你们吃饭吧!”为了让小孩子吃顿好饭,肖志华站起身,向外走去。

出了门,肖志华径直向饭堂走去,准备和传教士和张尚周一起吃早餐。走了几步,他不由得停下脚步,转头奇怪地看着跟在自己后面的女教徒。

女教徒低下头,又抬起头,又低下头,嘴唇翕动,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有事吗?”肖志华用很柔和的声音问道。

嗯,啊,那个,女教徒嗫嚅了一会儿,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抬起头说道:“乔森先生,请您带她们走吧,去上海。”

肖志华眨了眨眼睛,很是不解。

“昨晚上,阿盛把阿桃卖了。”女教徒解释道:“这是我家里人说的,他把阿桃卖给了韩鬼子。现在,也只有您能保护她。”

“韩鬼子是谁?很厉害吗?”肖志华问道。

“韩鬼子是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