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强汉 >

第138章

强汉-第138章

小说: 强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此类推,随着军功爵越高需要的集体功勋也就越多,到了第五级的‘大夫’级别时不在享有集体军功制度的待遇,但是每一次大战役获胜后会获得‘大夫’以下所没有战役勋章,以此标榜荣耀的价值观。

良好的军功制度能够让士兵有奋战的欲望,这些军功制度当然不是林斌自创,他是从所有认知的军功制度上借鉴了可以取用的过来,然后再加以改进,之后才被真正的使用。

现在。正是被特别地

度驱使地士兵。他们无不渴望能够多杀敌人,换取地位!

一名狼军战士刺出去的长戈穿透了匈奴士兵地胸膛,这名狼军战士欲使劲将长戈抽回来。不料还没死透的匈奴士兵双手抓住长戈的木杆,狼军战士下意识用力要再扯,他却是被匈奴人失去生命的尸体拉着往前蹭了几步,要扑出去的时候后腰被人抱住,一道寒芒闪过长戈的木杆被斩断,他身子一轻往后跌去。回过神来才发现是袍泽救了自己。

“发什么楞,还不去取新地兵器!”

这句话绝对不是汉语,它是阿尔泰系语言,正确来说应该叫‘鲜卑语’。说话的人以前是个鲜卑人,部落战败后他成了随战仆从的一员,新军改组时被升任什长军职,自此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汉族人,不再是没有文化、没有荣誉感的鲜卑人。

失去兵器的狼军战士本是无姓小族的一员。虽然现在已经是汉族的成员但还是遗留以前的习惯,面对官长地怒喝只有遵从没有抗拒,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兵器,只有随便从地上捡起匈奴人的弯刀。刚直起腰眼前却是成了漆黑一片,他怪异的想:“这么突然天黑了?”之后失去意识。

不是天黑。刚才说话的什长亲眼看见一枝流矢飞射而来,直接穿透部下地脑门,飞溅而来带有脑浆的红白血液洒在了他地脸上,鼻腔里腥味十足。他脸色变得狰狞,疾步而上一道剁在攀上来的匈奴士兵脖子上,挥洒而起的血液再次溅来,这一次他没有眨眼睛,嘴巴不断痛骂,手中的横刀一次次劈出去。

箭阵的协助之下,陈汐有选择的放更多的匈奴人上来,防御城墙的长戈手和横刀手压力瞬间剧增,不少墙段甚至有匈奴人攀上墙面与狼军在墙面展开了厮杀。

陈汐在两位副统领的劝解下终于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命令后方布列箭阵的弓弩手减低箭阵的威力,利用每次发射箭矢的密集程度给匈奴人一个印象,告诉匈奴人驻守的军队箭矢越来越少,已经在节省箭矢。当然,他算起来已经是一名资深的军人,知道短时间内匈奴人不会那么容易上当,需要把握适当的度,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死伤才会达到目的。

“死伤多少才算惨烈?”



陈汐拿定主意了,不能死伤太多,麾下的士兵可都是他以后建功立业的根本。

***********************************************************************************

到了正午时分,匈奴的统帅右贤王稽善没有再派出进攻的部队,而是下令暂停进攻,叫麾下的士兵吃饱喝足准备下午再攻。这一次稽善不打算派出杂兵,倒不是他察觉汉军箭矢减少密度,而是认为驻守的汉军经历三天的血战肯定疲惫不堪,应该派精锐上去试探一下,如果汉军应付吃力,那就要发动全面的进攻了。

“右谷蠡王派人来说了,他已经找到了汉军的薄弱处,一天之内就可以做好强行突破的准备。我也派人严加拷问了从战场上拉下来的汉军,得知这条城墙之后还有一条更加坚固的城墙。为了配合右谷蠡王庭部的强行突破作战,我们在明天傍晚之前必需击溃挡在前面的汉军,把汉军赶到第二条防线!”

稽善左手捏着羊肘子,右手不断在空中比划,由于嘴里塞满了羊肉说话有点模糊不清。他眼神锐利地扫视围在旁边的各部俾小王,特别注意浑王和屠申王的脸色,很想看清这两个三天之内损失一万余战士的俾小王心里在想什么。

:;作战中减员了将近三万(含失去战斗力),上两拨负责强攻的步兵有六份之一就是他们部落的战士。两人为了证实贺兰山匈奴人不是失去爪子和牙齿的狼可谓是下足了血本,得到的是一句不咸不淡的称赞。

现下浑部和屠申部加起来,能够作战的士兵不超过四万人,已经无法威胁右贤王部。不过在弱肉强食地世界里怨恨归怨恨。他们是不敢在这种情况下还去和稽善硬碰了。

贺兰山前来地部落,两个最强大的部落都是敢怒不敢言,可以想象其它小部落的俾小王对稽善地态度有多么恭顺。

稽善咬一口羊肘。嘴巴使劲的搅动,吞咽下去后又说:“下午由右贤王部的勇士负责主攻正面,左右两翼由浑部和屠申部负责。其余的部落作为预备队,列阵在后面,只要我右贤王部一旦攻上了汉军把守的城墙,你们就要马上冲上来!”

屠申王和浑王听得面面相觑。他们很想站起来拿刀子剁了稽善,考虑到剁了稽善自己也活不了,只有忍气吞声应:“攻就攻!”

:。|贤王啊!早上看到汉军的箭矢射击地次数变少,发射的箭矢数量也降低,马上就愿意把麾下娇贵的男人们召唤上来了!”

听到这话,那些俾小王都看向稽善,某些在战争中损失过半的俾小王心里无不被勾起了怒火。打量稽善的眼神变得无比恶毒。

稽善眼睛瞪得大大的,他安排那些小部落跟在后面是为了拉拢,没想浑王一句话立刻击碎了某些俾小王对自己的感激,一些在作战中损失很大的俾小王更是用恶毒地眼睛看自己。很明显浑王是故意这么说?稽善暗想:“没本事又桀骜不驯,要想办法将浑部的主力灭在河朔!”

一阵勾

。决战前的匈奴人火爆味道变得异常浓烈,像极随口角冲突演变成武装内讧。东部和西部的匈奴人矛盾地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其实如果不是贺兰山的匈奴部落加进这场战争,单单是右谷蠡王庭部和右贤王部或许打得还会轻松一些?

正是以上匈奴人地不稳定让战局多次出现变化,从某一个方面来说,甲贺引贺兰山的匈奴人过来这一步算是做的非常漂亮。

身在对面的狼军统领陈汐自然是不知道匈奴内部发生了什么事,他接到部下的汇报,战败投降的休屠王和楼烦王已经被‘护送’到达前线,部下问是不是直接将休屠王和楼烦王押到最前线。

陈汐午饭只是随便啃了两张饼,巡视期间收到部下的汇报后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自家大人在这个时候让人将休屠王和楼烦王押解过来绝对是含有深意。

陈汐问部下:“休屠王和楼烦王现在在何处?”

部下答:“由‘王’的五百亲卫亲自看守,目前停在第三条防线。”

陈汐重复呢喃“第三条防线”终于会意,明白自家大人让人押解休屠王和楼烦王过来第三条防线是帮助自己坚守,打算用这两个已经投降的匈奴部落王威慑进攻的匈奴军队。这才刚想清楚,心喜自家大人多谋擅算的时候那边匈奴人的号角声马上响了起来。

经过半个时辰的用餐休息,匈奴人又是在阵阵号角声中摆开阵势,这一次右贤王部的士兵总算摆在了整个阵列的最前面,右贤王部的攻城方式与贺兰山军队不同,贺兰山的匈奴军队攻城前是徒步,而右贤王部却是骑着战马在列队,相比之下,多年没打仗的贺兰山匈奴人确实是比常年征战的东部人差了不是一丁半点。

陈汐远望而去,列阵的匈奴军队没有代表归属(番号)的旌旗,但他仍是在第一时间就判断这一次负责进攻的是匈奴的精锐。

“稽善终于舍得拚命了?”

不止陈汐疑惑,负责指挥左翼的防御作战的狼军副统领常昊也是感到迷惘,因为摆在常昊前面的也是一股骑在马背上的骑兵,这股骑兵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连一张攀城梯都没有。

常昊派人告诉统领陈汐,将自己的判断禀告。

陈汐陆续从防御左翼的常昊、右翼的曹社(DU)那里接获情报,得知左右两翼的匈奴军队是骑兵,而且没有带攻城器械和攀城梯,他竟是“哈哈”一阵狂笑,“这老家伙(稽善)肯定是得罪人了!”

得出这一判断不难,左右两翼的匈奴军队这么做明显是在说“我不进攻”,潜在台词是“稽善才是进攻的主力”,无疑是在泄露军情。

笑过之后,陈汐摸着下巴(学自林斌),颇为郁闷,“一波三折啊!”

可以想象,左右两翼不攻,只有右贤王部的军队攻,如果狼军在这种情况下败了,那就真的是太假了。

一阵战前的宁静……

右贤王部的骑兵动了,大约五千轻骑驰骋而上,一路战马踏的是尸山血海,飞溅的人肉或血液粘得飞驰的马匹胯下皆是。不出一小会,第一波进攻的匈奴骑兵接近矮墙约五百步,匈奴的士兵利索跳下战马,那些战马在主人跳下去后自行四蹄齐踏,向左右两边自行奔驰。

陈汐眼瞳一缩,心道:“这才是匈奴人能够成为草原霸主的根本!”

训练有素的右贤王部下马之后没有马上发动冲锋,他们在号角声中集中,随后立盾阵,等待第二批同伴驭马向前,这五千右贤王部的士兵才踏步向前。

陈汐抬起右臂,放声吼:“大型箭阵!”

鼓手敲动了战鼓,不论是站在墙面、箭塔、还是在墙面后布列箭阵的弓弩手都是进行放箭的动作,一瞬间点点利芒在刺眼的阳光下闪烁。

匈奴人当然听到了战鼓声,他们对这个节奏的鼓点并不陌生,每次只要汉军一敲响这种鼓点,那么从天空落下来的箭矢绝对要比雨点来得密集。列阵踏步前进的右贤王部士兵下意识的互相靠拢,试图减少间距让盾阵变得密不透风。

狼军的弓弩手屏住了呼吸,由于射程不同,断不可能是一次性全军发射箭矢,他们随时等待切换位置。

第二批匈奴骑兵再一次接近矮墙约五百步,他们仍然是弃掉战马,但是这一次却没有再立什么盾阵,而是吼叫着马上进行冲锋。

陈汐的眼睛彻底眯了起来,他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动得很快,呼出去的气也是热的。他既兴奋又激动,额头和握住刀柄的手掌冒起了青筋。几天来狼军的交战对象一直都是杂兵似得匈奴人,现在右贤王部总算上来了,既然是要假败,那无论如何也要多杀死一些匈奴人,能够杀伤匈奴主力右贤王部的士兵,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听我号令!!!”

亢奋的吼叫,它在右贤王部立成盾阵的进攻部队接近三百五十步、第二波冲锋部队位于四百步、第三波军队在五百步开外的时候被咆哮出来。

“射!”

弩机特有的发箭声响,天空重新被密集的弩箭覆盖……

第一百九十八章:箭阵之势

箭袭!!!”

撕心裂肺的吼叫,列阵前进的右贤王部刹步一停,用最快的速度高高举起盾牌搭成了一个犹如龟壳一般的防御盾阵。

后方冲锋姿态的匈奴士兵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他们不顾一切地往地上扑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试图挡住满天的箭雨;有人眼疾手快地拉过一个已经阵亡的尸体往自己身上叠,更有人跳进凹地缩成一团,一瞬间箭阵范围之内除了持盾立阵再没有一个站立的人。

呼啸的箭雨直接跃过立盾阵的匈奴士兵,它们飞出大约四百步的距离改变了飞翔的轨迹,倾斜着一层一层地往下落去。第一波先至的三棱箭头在半空中翻滚,发出了刺耳的破空声,它‘唆’的一声钻进了地面,瞬间地上钉着一排整整齐齐的弩箭,它的尾摇晃吸引了趴在地上的匈奴士兵,看得这些士兵眼睛发直。

趴在地上的匈奴士兵根本没感觉庆幸,他们看见的是汉军发射来的弩箭成波浪射法,每隔开一步左右的距离必定会有一排箭雨落下,‘嘚嘚——嘚嘚——’一排一排往前推射。等待推射的箭雨靠近了匈奴步兵,他们之中有些人受不了眼睁睁看着要命的箭矢推进重新爬了起来,惶恐地转身就往逃。

‘噗叽——噗叽——’

怪异的声响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箭头射中了阵亡者的躯体溅出的是黑色地血花,随着三棱箭头恐怖地覆盖,趴在地上的匈奴人接连中箭。被射中要害自然是马上身死。没有被射中要害的人则是惨叫出声,忍受不住痛苦原地翻滚。

前方不断地惨叫让后面的匈奴士兵听得心惊胆颤,越多人意识到就算是趴着也无法避开汉军的箭阵射击。原本犹豫的人也飞快爬起来不顾一切掉头就跑。然而,人奔跑的速度注定跑不过飞射的箭矢,视距离长短,不断有拚命奔跑地匈奴士兵后背中箭扑倒在地。

用尸体挡住弩箭的匈奴士兵原本还在庆幸自己聪明,但是当弩箭射来穿透了阵亡者身躯钻入自己的身体时,换而代之的是愣神。随后是惊讶的惨叫。

三棱形状是现代子弹的模式,经过不断的试验,三棱形状远程攻击的穿透力是所有尖锐形状中最强地一种。最早发现这一个重要问题的国家不是别人,就是被誉为中国史上最强的军队——秦军!在没有风洞等科学试验的条件下,秦人是怎么判断三棱箭头地威力,并设立专门的三棱箭头生产流水线,这一切一直是一个谜。

三棱箭头加上是弩箭,想要穿透人体没有太大地难度。一轮箭阵之下,趴在地上的五千匈奴士兵等箭雨结束后能再次站起来的不足两千。这两千残兵稍微愣神后又在军官的驱赶下向前奔跑,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因为脚软跑得有些慢,还没接近前面立盾阵的友军就被箭塔上的弩手逐个点名。最后能与盾兵回合的匈奴士兵不足五百。

第三波右贤王部的骑兵在接近五百步的距离后没有弃掉战马,这一次他们选择越靠近越好。五千骑向前推进了约百步,期间又践踏死不少刚刚被射伤没有死的同伴,在四百步的距离时,这些匈奴人看见汉军的方向从地面又升起一朵黑云,那是汉军再一次发射箭阵了!

匈奴骑兵反应很快,他们急急跳下战马,绕身到战马后面尽力将身躯缩起来。箭雨瞬息而至,战马的悲鸣声剧烈的响起,有些射中马颈的弩箭还是穿透而过,中箭的匈奴士兵当然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倒地前或许会想“汉军的弩机好恐怖”等等?

波段性的箭雨依然推进,后方的马群听见了同伴的悲鸣,牠们变得躁动不安,缰绳被死死勒住之下奔跑不得,竟是将马屁股转向了箭雨袭来的方向。这就发生了很怪异的一幕,处处可见马屁股中箭的战马高高扬起前蹄,不是踢踏主人就是悲鸣着扯着主人狂奔,狂奔之下互相碰撞,伴随着箭雨,骑马靠近前线进入箭阵射程的五千匈奴人死伤大半。

“刚才谁说汉军发射的箭矢数量变少了?”

稽善曾经不止一次的看过汉军发射箭阵,他以前所看见的箭阵当然也密集无比,但是这次他觉得这支汉军的箭阵有些不一样,而到底是个怎么不一样法,由于距离太远没能看仔细。

稽善扫视周边的各部落王,语气里尽是嘲弄,他再一次重复:“浑王说汉军的箭矢变少?”

各部落王没敢吭声,深怕稽善受不了伤亡把出声的部落再一次推上去送死。他们当然是看见了汉军的恐怖箭阵,突然觉得前几天的攻城就像是儿戏,此刻汉军所表达出来实力才是汉军真正的战斗力,不由感到无比庆幸,如果汉军早发动这种厉害的箭阵,派出去的人可能一个都没有办法回来了?

有人回报了左右两翼的情报,稽善听后也不动怒,他早料到浑王和屠申王会按兵不动,甚至有可能带着军队调头就走。稽善在等待,不止是等待汉军露出破绽、更是等待浑王和屠申王做得更明显一些,最好是和汉军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